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民路的内涵很深,有街巷、有园林、有桥梁、有官衙、有寺庙等等,还牵涉大量历史人物。今天,它依然贯穿古城核心区,连接南门、观前两大商圈,串起了苏州古城内众多主要的文化场所和设施,比如美术馆、文化馆、名人馆、丝绸博物馆、桃花坞木刻年画博物馆、工艺美术博物馆、苏绣博物馆、碑刻博物馆、图书馆、古旧书店、文物商店等。想要了解苏州的历史文化,没什么比以人民路为纲更好的途径了。
卧龙街的旧时浮光
王謇《宋平江城坊考》中,唯一被称为“大街”的只有一条,就是现在的人民路。人民路在苏州人讲来是条龙脉,龙脉两头连着北寺塔和文庙。
阖闾大城建造时,人民路就已经存在了。因其长,从南至北步行要走很长时间,苏州人说“走煞卧龙街”。长归长,但直到民国初年,卧龙街都仅是一条宽一丈(3.3米),底下有水沟渠的石板路,立在街两边的人可以相互握手聊天。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开辟平门,直通城北火车站,修筑北寺塔、香花桥至平门通道,同时拓宽香花桥至察院场段的路面;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从察院场拓宽至饮马桥;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新筑饮马桥至三元坊段。抗日战争中,日军入侵苏州,苏州城的居民十之八九逃亡,卧龙街房屋一半被毁。
清末之前,城内街灯用蜡烛、灯草豆油灯、煤油灯作为光源。夜晚,专人在街上逐一点亮,黎明时吹灭。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路灯开始以电灯为光源。当时,苏州有振兴电灯公司,在全城架设八条输电线路,安装路灯1944盏。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煤油灯全部改为电灯照明。民国八年,架设“通夜线路”,专门供路灯用电。之后,平门路、卧龙街、景德路全部改装对杆绷灯。
苏州原先没有马路,都是小街小巷,马路都是从小巷拓宽出来的。从东晋开始,轿子成为城市居民的代步工具,一直延续到民国初年。20世纪20年代中期,轿子逐渐被马车和黄包车代替。开始,马车只在城外营运,后来马车进城,城内马路应运而生。1927年8月3日,国民革命军十七军曹万顺军长赴怡园向部队训话,特地乘坐小汽车,由阊门经景德路而至卧龙街。
旧时的苏州,城市建设落后,交通工具很少,出行极不方便。日寇侵华期间,大约1938年底,由日本商人经营的华中都市公共汽车公司有车4辆,负责城区运营,路线经过火车站-金门-观前-正山门;石路-老阊门-金门-观前-正山门;胥门-二马路(今人民路南)等,卧龙街上算第一次出现了公共汽车,到1945年8月停驶。到了1946年,金山汽车股份公司创办,开放的路线途经观前街、景德路、金门、石路、新民桥和火车站。但由于道路条件差,车辆陈旧,加上经营不善,运营一年后就停业了。
人民路的沿途雅趣書香
今天走卧龙街,可以选择园林路线。从南向北,沿途的园林有着古往今来的顺序可循。尽管时代在变,但在每个时代所建的园林里,苏式美学的水准和对生活的寄托是不会变的。
始建于北宋的中国古典园林建筑沧浪亭,是苏州现存诸园中历史最为悠久的古典园林。它与狮子林、拙政园、留园一齐列为苏州宋、元、明、清四大园林,也是“年纪”最大的一个。园门朝南,与沧浪亭隔水相望的可园又名近山林、乐园,是始建于五代十国时期的古典园林建筑。
清光绪年间所建怡园,分东、西两部分,园西旧为祠堂,园南可通住宅。因建园较晚,如复廊、鸳鸯厅、假山、石舫等也得以吸收诸园所长。怡园由顾文彬第三子顾承主持营造,画家任阜长、顾芸、王云、范印泉、程庭鹭等参与筹划设计,园中一石一亭均先拟出稿本,待与顾文彬商榷后方定。园成之后,江南名士纷至沓来汇聚雅集,名盛一时。
到装驾桥巷,轮到清末的古典园林建筑残粒园,位于住宅之东,原为清末扬州盐商姚氏的宅第,后为画家吴待秋及其子所有,规模虽小,但筑有假山、石洞和一泓池水。
朴园则是上世纪30年代由上海商人营造的园子,也是古老城市最年轻的一座园林。90多年间,朴园几易其主,历经风雨。但今天园内的亭台依旧健在,花木依然愈发葱茏。
走卧龙街,还有一条线路,跟苏州人引以自豪的“特产”状元有关。卧龙街两边,留下了许多状元的传奇和足迹。这是苏州人杰地灵、教育兴盛的证明,也是卧龙街当之无愧自古为“文武”“忠孝”之路的证明。
从南门开始,人民路边显赫百年的苏纶厂,最初由状元陆润庠创办,他将厂址选在了城南的青旸地,开启了苏州近代工业的第一步。如今,附近开始渐成年轻人品咖啡、读书、撸猫撸狗的网红打卡地。书院巷、三元坊与连中“三元”的钱棨有关。三元坊甚至原有1781年为连中三元的钱棨所立的牌坊。附近有苏州中学,苏州中学隔壁又是文庙,在当代依然“文气”兴盛。
而饮马桥南堍西侧的金狮巷,居住过一位状元、多位进士。这里唐代时巷口有坊,称同仁坊,南宋即名金狮巷,明代称金狮子巷。今天的金狮巷,依然有着浓浓的文创气氛和生活气息,值得一逛。
怡园原本是明代状元、礼部尚书吴宽的故居旧址。附近更有支巷怡园里,原名就叫尚书里。因靠近闹市观前街,怡园不乏如织的游人,在周边一带,是可同时体验古典的园林美学与现代的繁华商业的。
原景德路东端南侧,雍熙寺东还有一个周武状元巷。巷口有周武状元牌坊。周武状元,即周虎,常熟县人,抗金名将,退官后归居苏州。
此外,人民路上还有饮马桥、乐桥、接驾桥、装驾桥和香花桥五座桥,文庙、报恩寺、言子庙、城隍庙和报国寺五座庙。沿线有都察分院、巡抚、郡府、州县、张士诚割据政权衙门的旧址。如此看来,要从人民路“摸”苏州城,进去之后是“出不来了”。
卧龙街的旧时浮光
王謇《宋平江城坊考》中,唯一被称为“大街”的只有一条,就是现在的人民路。人民路在苏州人讲来是条龙脉,龙脉两头连着北寺塔和文庙。
阖闾大城建造时,人民路就已经存在了。因其长,从南至北步行要走很长时间,苏州人说“走煞卧龙街”。长归长,但直到民国初年,卧龙街都仅是一条宽一丈(3.3米),底下有水沟渠的石板路,立在街两边的人可以相互握手聊天。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开辟平门,直通城北火车站,修筑北寺塔、香花桥至平门通道,同时拓宽香花桥至察院场段的路面;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从察院场拓宽至饮马桥;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新筑饮马桥至三元坊段。抗日战争中,日军入侵苏州,苏州城的居民十之八九逃亡,卧龙街房屋一半被毁。
清末之前,城内街灯用蜡烛、灯草豆油灯、煤油灯作为光源。夜晚,专人在街上逐一点亮,黎明时吹灭。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路灯开始以电灯为光源。当时,苏州有振兴电灯公司,在全城架设八条输电线路,安装路灯1944盏。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煤油灯全部改为电灯照明。民国八年,架设“通夜线路”,专门供路灯用电。之后,平门路、卧龙街、景德路全部改装对杆绷灯。
苏州原先没有马路,都是小街小巷,马路都是从小巷拓宽出来的。从东晋开始,轿子成为城市居民的代步工具,一直延续到民国初年。20世纪20年代中期,轿子逐渐被马车和黄包车代替。开始,马车只在城外营运,后来马车进城,城内马路应运而生。1927年8月3日,国民革命军十七军曹万顺军长赴怡园向部队训话,特地乘坐小汽车,由阊门经景德路而至卧龙街。
旧时的苏州,城市建设落后,交通工具很少,出行极不方便。日寇侵华期间,大约1938年底,由日本商人经营的华中都市公共汽车公司有车4辆,负责城区运营,路线经过火车站-金门-观前-正山门;石路-老阊门-金门-观前-正山门;胥门-二马路(今人民路南)等,卧龙街上算第一次出现了公共汽车,到1945年8月停驶。到了1946年,金山汽车股份公司创办,开放的路线途经观前街、景德路、金门、石路、新民桥和火车站。但由于道路条件差,车辆陈旧,加上经营不善,运营一年后就停业了。
人民路的沿途雅趣書香
今天走卧龙街,可以选择园林路线。从南向北,沿途的园林有着古往今来的顺序可循。尽管时代在变,但在每个时代所建的园林里,苏式美学的水准和对生活的寄托是不会变的。
始建于北宋的中国古典园林建筑沧浪亭,是苏州现存诸园中历史最为悠久的古典园林。它与狮子林、拙政园、留园一齐列为苏州宋、元、明、清四大园林,也是“年纪”最大的一个。园门朝南,与沧浪亭隔水相望的可园又名近山林、乐园,是始建于五代十国时期的古典园林建筑。
清光绪年间所建怡园,分东、西两部分,园西旧为祠堂,园南可通住宅。因建园较晚,如复廊、鸳鸯厅、假山、石舫等也得以吸收诸园所长。怡园由顾文彬第三子顾承主持营造,画家任阜长、顾芸、王云、范印泉、程庭鹭等参与筹划设计,园中一石一亭均先拟出稿本,待与顾文彬商榷后方定。园成之后,江南名士纷至沓来汇聚雅集,名盛一时。
到装驾桥巷,轮到清末的古典园林建筑残粒园,位于住宅之东,原为清末扬州盐商姚氏的宅第,后为画家吴待秋及其子所有,规模虽小,但筑有假山、石洞和一泓池水。
朴园则是上世纪30年代由上海商人营造的园子,也是古老城市最年轻的一座园林。90多年间,朴园几易其主,历经风雨。但今天园内的亭台依旧健在,花木依然愈发葱茏。
走卧龙街,还有一条线路,跟苏州人引以自豪的“特产”状元有关。卧龙街两边,留下了许多状元的传奇和足迹。这是苏州人杰地灵、教育兴盛的证明,也是卧龙街当之无愧自古为“文武”“忠孝”之路的证明。
从南门开始,人民路边显赫百年的苏纶厂,最初由状元陆润庠创办,他将厂址选在了城南的青旸地,开启了苏州近代工业的第一步。如今,附近开始渐成年轻人品咖啡、读书、撸猫撸狗的网红打卡地。书院巷、三元坊与连中“三元”的钱棨有关。三元坊甚至原有1781年为连中三元的钱棨所立的牌坊。附近有苏州中学,苏州中学隔壁又是文庙,在当代依然“文气”兴盛。
而饮马桥南堍西侧的金狮巷,居住过一位状元、多位进士。这里唐代时巷口有坊,称同仁坊,南宋即名金狮巷,明代称金狮子巷。今天的金狮巷,依然有着浓浓的文创气氛和生活气息,值得一逛。
怡园原本是明代状元、礼部尚书吴宽的故居旧址。附近更有支巷怡园里,原名就叫尚书里。因靠近闹市观前街,怡园不乏如织的游人,在周边一带,是可同时体验古典的园林美学与现代的繁华商业的。
原景德路东端南侧,雍熙寺东还有一个周武状元巷。巷口有周武状元牌坊。周武状元,即周虎,常熟县人,抗金名将,退官后归居苏州。
此外,人民路上还有饮马桥、乐桥、接驾桥、装驾桥和香花桥五座桥,文庙、报恩寺、言子庙、城隍庙和报国寺五座庙。沿线有都察分院、巡抚、郡府、州县、张士诚割据政权衙门的旧址。如此看来,要从人民路“摸”苏州城,进去之后是“出不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