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质为设计延伸

来源 :出版广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onysos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没有围墙的民族博物馆—广西隆林》一书在装帧设计、材质选择以及印制工艺等方面的剖析,突出体现了其在图书出版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强调了作为一名设计人员,该如何从图书的内容本质出发,通过设计、材质和工艺流程将图书升华。
  [关键词]装帧设计 材质选择 印装工艺
  
  书籍装帧设计是一种特殊的造型艺术,具有与其他艺术门类不同的艺术表现特征。它要求设计者不仅要突出书籍本身的知识源,更要巧妙利用装帧设计特有的艺术语言,为读者构筑丰富的审美空间,通过读者眼观、手触、味觉、心会,在领略书籍精华神韵的同时,得到连续畅快的精神享受。
  2007年,接力出版社与漓江出版社联合出版了《没有围墙的民族博物馆馆—广西隆林》一书。这是一部装帧精美的大型民俗摄影画册,全景式地展现了生息繁衍在云贵高原东麓隆林各族自治县的壮、汉、苗、彝和仡佬五个民族十余个分支摇曳多姿的民族民间文化。作为《没有围墙的民族博物馆馆—广西隆林》的责任编辑和装帧设计者,我非常荣幸地参与了本书全部的装帧设计与印装过程。
  
  一、装帧设计
  
  书籍装帧是依附于书籍之上的一种视觉艺术。不论设计者运用何种手段和表现形式,都是以书稿内容为创作的依托,为灵感的源泉。换句话说,书籍装帧不仅要遵循视觉艺术的整体性原则,而且它的依附性也决定了它必须要与书稿内容相统一、相和谐。
  设计之初,我将《没有围墙的民族博物馆—广西隆林》一书定位为一本大型的摄影画册,从两万多张照片中精心筛选出一部分出版,以期使读者鲜明而直观地感受到广西隆林地区沿袭了千百年的民族文化的美丽、健康、朴素、动人。通过对《没有围墙的民族博物馆——广西隆林》书稿内容的阅读、理解、研究和推敲,并对所装帧对象的内容、特点和读者对象等作出判断之后, 对该书的形态拟出方案,确定了开本、精装、平装、用纸和印刷等一系列问题。例如,把书的开本进行调整,从原来设想的12开本直接扩大至6开,思路也随之扩展。大开本更能充分体现原稿图片所反映的民族服饰精美的特点,更能展示其服饰图案震撼的视觉之美,让读者在阅读时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1.封面。
  书籍封面设计通过艺术形象设计的形式来反映书籍的内容,是最“吸引眼球”的部分。《没有围墙的民族博物馆—广西隆林》一书的封面(图一)选用了身着少数民族传统服饰的少女对歌的图片,意于通过图片自身的内容和艺术韵律使读者较直接地理解、感受出本画册的重点表达内容—民族服饰和民族文化。我在图片设计中采用抠底出血的方法,以突出少女对歌的欢快场景,借以体现在节日中少女们身着盛装的服饰之美。背景中的远山通过PS处理,隐约于民居之中,气氛随之展现。
  在书名的字体设计上,我选择了较为稳重的宋体,表达出一种庄重的气息。除此之外,出于审美的要求和书籍整体的完整性,我将封底、书脊和勒口也纳入整体设计的范围,如巧妙地将画册目录、百褶裙和麻线果等图案放在封底作为设计元素,都旨在给读者营造“民族”的氛围,近距离地感受民族元素的质感震撼,把本书主要的标题及服饰元素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之与封面、封底前后呼应,相得益彰。
  2.环衬、扉页。
  作为精装书,我强调了环衬设计,大胆地在其色彩设计中使用单色——红色。色彩简约而不失热情奔放之感,独特的情感个性使设计具有更突出的视觉效应和视觉震撼力,将读者从封面引向正文。为了使扉页的设计显出节奏感,我省去过多的图书信息,只留下书名、作者名和插图,力求简练。底色运用渐进的冷色、暗色,一方面与此前的环衬的选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另一方面利用文字和底色之间的反差使书名得以突出,为读者在进入正文之前提供了一块可以放松的空间。
  3.版权页、目录。
  版权页与目录的设计简洁、明了、大方,避免对正文插图造成“喧宾夺主”的影响。
  4.版式设计、插图(图二)。
  《没有围墙的民族博物馆—广西隆林》是一本大型画册,以图为主,配以少量的说明文字。为了充分展示原图片(6×6反转片)的细腻品质,画册运用开本比较大(6开)的设计。与此同时,为了扩大图片效果,使图片与设计的细节变化能够充分地在纸张上体现出来,我在设计版式时多次采用了出血处理(画面四周不留空间),对多数图片跨页排列,使展开的两面取得呼应和均衡,让版面更加生动活泼,给读者的视线带来舒展感。在把握图书阅读节奏中,我也将其体现在版式设计中。版式中近距离的图片跨页、出血处理,远距离的缩小及点缀,贯穿于全书的设计当中,使人在翻阅的过程中,不但有视觉节奏感之美,还产生阅读的循序渐进之感。
  此外,例如字体的排列,我将文字设计为在图片中以整体灰块面出现,用细线条使之联系;单页版式以黑、白、灰状态展现,细节上把字体字号区分设计,也是为了突出体现远近的节奏感。
  5.其他。
  在书眉位置,我选用绣花鞋、百褶裙(图三)、银耳环等民族传统服饰作为图案陪衬文字,出现在恰当的边缘部位,在主题上与整本书的内容统一。书中还大量使用了民族服饰中的刺绣图案作为底纹,起到了装饰的作用,增添了书的美感。
  中国古老的设计传统是民族生活智慧的结晶,其历史文化特点鲜明、博大精深,纹样、色彩、线条、形态、结构、图案等符号所传递出的视觉信息丰富多彩,能从中感受到别于他者的独特文化精神。 这一点始终贯穿于本画册的设计中。以民族为本,还原于民族。利用我们民族深厚的传统设计文化资源,把握民族传统文化与审美心理结构,这些都十分具体地体现在画册中的人物形象、图片选择、色彩元素、色调、明度、纯度的把握及装饰符号的运用上等。
  
  二、材质选择
  
  材质作为书籍设计艺术中构成因素的重要部分,也具有其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它不仅使文本内容的精神指向更具有象征意义,而且使其语言形式因素更具有生动性、直接性、深刻性,即材质具有取悦于人的心理的审美特性。
  在设计过程中,运用什么样的材料来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自身的设计,是每一个设计者需要考虑的问题,“应注意把握不同的材料给人的视觉和触觉的生理及心理感受,应准确把握所选用材料性格特征与设计作品内容的相一致性,应注重材料的多样性,可做组合使用,突出设计作品整体的对立统一”。
  为体现该画册的乡土民风气息,书匣贴面纸采用进口牛皮纸印四色,加上专色白,白墨在牛皮纸色上显现出特殊的肌理,增加了历史感。我选择了在特种纯布面上进行四色印刷作为封面,打样出来的布纹质感效果质朴、沉稳、天然,恰好与内文民族服饰内容达成完美的统一。画册的内文用纸也进行了多次选择尝试。考虑到原图片是6×6反转片,质量较高,品质细腻。为了能充分体现原作的细节,我首先选择了157克进口铜版纸进行打样,效果逼真,细节真实,但无法充分体现民族服饰的历史文化感和其悠久的风情。我进而选择200克进口蒙肯纸进行尝试。这种纸纸质密度较大,纸色温和,儒雅含蓄,而且是环保的再生纸,发排输出时用100~150线,打样出来的图片效果独特,能够很好地展示出民族服饰朴实的质感。
  由此可见,从接触一本图书开始,便能感受由其材料所传递出来的各种信息。图书的整体设计,材质表面细腻与粗糙、厚重与轻盈,都与图书自身内容融为一体,这样便能很好地提升书籍设计的美感和品质。只有恰当地设计和选择使用材质,才能给读者增添触觉和视觉感受,把阅读转化为愉悦的欣赏过程。
  
  三、印装工艺
  
  一本优美的图书,在其选用的材料准确、设计语言的运用和把握到位的前提下,精确的印装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一个书籍装帧设计人员必须既拥有设计能力,又懂得平面制作,知道运用恰当的印装工艺,使设计和印刷之间相互协调,密切配合,从而提高书籍的整体质量。
  如本画册的封面,书名部分采用了压凹烫金工艺。用金色的电化铝箔通过加热印书名,经烫后的封面不但艺术效果突出,而且显得高贵华丽。书脊做了简单的击凸设计、几个与底色对比强烈的宋体书名让该书在书架上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和深刻的印象。
  
  四、结语
  
  在书籍设计中,无论是内文、封面、书匣,从视觉到触觉,从局部到整体,从表态到动态,多方面综合考虑将书籍装帧与材质运用完美地结合,才能表现出书籍的品位和特有的文化意蕴,才能让书籍产生了不可估量的艺术魅力。为中国的书籍届创造更多精彩出色的作品。
  综上所述,书籍是一种精神产品,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商品。书籍装帧设计是书籍出版过程中关于书籍各部分结构、形态、材料应用、印刷工艺、装订工艺等全部设计活动的总和。本人参与设计的《没有围墙的民族博物馆—广西隆林》一书,通过读者的眼视、手触、心读,构架了书的内容与读者之间的联系,将丰富灿烂的民族服饰文化和民族风情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诠释出来。以此,2009年《没有围墙的民族博物馆—广西隆林》入选第七届全国书籍设计艺术展。
  (作者单位:广西艺术学院设计学院)
其他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畅销书市场几乎是红色书籍的天下。本版书有《艳阳天》《金光大道》《苍生》等等;外版书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牛虻》等等。2005年北京出版社出版的红色经管书《向解放军学习》红遍了当时萎靡的财经市场,创造了百万销量的销售业绩。2006年《红色家书》系列出版,其中《家书抵万金》一书由国学大师季羡林亲笔题词。2007年红色经典励志名著《恰同学少年》,以及《红色旅游手册》《中国红色旅
期刊
近日,记者在微博上看到一条被同行转发的消息,某文艺出版社小有知名的策划人陈某,征用80、90后新作家稿件不予支付稿酬,作者向其索取稿酬时,他惯用的种种拒付借口均被一一列举出来,消息出来没多久已被转发百次以上。尽管这条消息的真实度尚未得到证实,但是类似的曝光越来越多。另外,有不少作者也爆料,自己的作品被录入教材,但他们从来没有收到过稿酬。当然也有能够按时收到稿费的,但多数作者觉得目前稿酬过低,有失公
期刊
书是什么?“是什么”与“做什么”,紧密相连。  这里,不讲书的历史;不从《现代汉语词典》等辞书对“书”的定义出发;不从传统功利的角度,谈“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不从经营的眼光,将图书分为“教育、专业、大众”三个板块,去对应图书的“知识、信息、娱乐”三大功能;也不分析“书是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结合的载体”这样正确的废话。  从何谈起?孙正聿教授在《哲学通论·导言》中,使用了
期刊
读览天下——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数字出版发行解决方案提供商,拥有国内领先的移动互联网阅读平台,是iPad最早上线App store的中文阅读应用。目前,平台已涵盖人文大众类期刊1000余种,用户已经达到450万。  这个以技术研发为驱动,以打造读者阅读体验为核心,以社会化阅读为方向的数字阅读平台服务商以其不断地创新和实践,在不断摸索移动互联网时代全新的数字阅读发展模式。在他们迅速发展背后的那些尝试、
期刊
[摘要]学术影响力是学术期刊在科学活动中作用和价值的体现,也是学术期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综合反映。可被引文献量是期刊信息占有能力、传递能力和输出能力的重要体现,基金论文的生产能力衡量一个学科科研实力水平,总被引频次客观地说明期刊在学术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影响因子直接反映期刊被使用情况,Web即年下载率通过期刊篇均论文下载数量的多少来评价期刊质量。它们是揭示期刊学术影响力的主要指标。  [关键词]
期刊
随着中国出版业的迅速发展,出版社之间以及国内外出版社开展版权交易活动日益频繁,版权合作特别是国际版权合作已经成为当今出版产业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作为全国最早一批专业从事翻译出版事业的出版机构之一的上海译文出版社(以下简称“译文社”),曾经在国内率先推出正式购买版权的翻译小说,成为中国出版业开展规范的国际版权合作的先行者。当年《乱世佳人》续作《斯佳丽》的引进出版,无论在国内外出版业还是中国读者中都产
期刊
“书博天下,智汇龙江。”5月27日,由新闻出版总署、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21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在哈尔滨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开幕。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严隽琪出席开幕式。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黑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吉炳轩出席开幕式并共同书写了本届书博会的主题语。柳斌杰在开幕式上指出,“本届书博会的举办,不仅可以充分展示我国新闻出版体制改革以来取得的丰硕成果,展示全国新闻出版业界
期刊
这肯定是一次艰难的写作。漫长的历史,曲折的道路,艰苦的斗争,再加上繁博的事件,以及关于历史功过纷纭的评说,这样的题目足以让一般人望而却步。但是诗人的使命驱使着他,一个惊天动地的伟大叙事召唤着他,他勇敢地承担了。  诗人把这一曲当代最悲壮、最宏大、也最曲折的抒情长歌,置放在五千年古老文明的背景中书写。他以诗人的情怀,以对中国绵远历史和灿烂诗歌传统的熟稔,使这首长诗成为充满诗情的“史的诗”和“诗的史”
期刊
前言:紫禁城是中国形象的一张王牌名片。紫禁城文化更是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传递至明清时期最高体现。所以,向外国读者介绍紫禁城文化是一位从事对外图书编辑义不容辞的职责。  多年来,笔者就曾策划、编辑了一些反映紫禁城文化的图书:策划24开《故宫》、编辑《看不见的故宫》、绘画本《魂游故宫》、多种外文版《帝后生活》、导游性很强的《京城皇迹》、专题图书《清宫钟表集粹》、反映宫廷生活的油画集《发现紫禁城》和刚刚
期刊
从名字上看,王安忆的小说新作《天香》似乎是一个谜:书既以《天香》为名,天香当是小说的魂,然而,什么样的香才称得上天香?没错,小说中有个天香园作为故事展开的空间,可天香显然不是天香,唯有那个让天香园灵动起来,活泼起来,拥有生机的存在,才可能是“天香”。  天香园曾经有过许多的香。开始,是桃子的香——天香园的名字本来自于其中的桃林,那里的桃子皮薄肉厚,汁水饱满,口味里有一种奇香,近似梨,近似杏,又近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