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新闻

来源 :中学生阅读(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hai198810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小的时候,南方农村仍然有很多的戏班子,一到春节或其他节日,这些戏班子就被邀到各村去演出。这个唱戏的风俗,似乎和鲁迅描写过的社戏有些相似。不过鲁迅的老家绍兴是水乡,我们那儿却是山村。就不能摇着船儿去看戏了。但是,散戏后。邻村的老幼打着灯笼火把,从山上回去的情景,也是既入得目,又入得画的。远远望去,黑魃魃的山上却有一溜灯火缓缓地迤逦而去,间或有年轻男女的笑语声,好像从天上掉下来似的,传往低处,随风化为珠玉,化为翌晨草上的露、树上的霜。
  但是这种演出只能在盛大的节日里举行。更平常、更日常化的演出是一种被称为“唱新闻”的曲艺表演。它还有一个名称叫“唱胡筒鼓”,正式的名称应该叫“浦江道情”。“唱新闻”这个名称,我查《汉语大词典》,才知“新闻”是古已有之的词语,意思即是新近听到的事。唐李成用《春日喜逢乡人刘松》诗有句“旧业久抛耕钓侣,新闻多说战争功”。《红楼梦》写甄士隐某一日忽随疯道人出家,“当下烘动街坊。众人当作一件新闻传说”。
  “浦江道情”起于明朝,大概当时戏文内容多道乡民身边之事,与流行的大戏有别,故日“唱新闻”。胡筒鼓是这种曲艺表演的主要伴奏乐器,用一整节略与肩高的竹子做成,中间取空,一头覆以蛇皮做鼓面。此外,另用两根一头用火烧弯的竹片,做成辅助的伴奏乐器。竹片长约三尺,宽约半寸。两根竹片相击而发声。声音脆而清,可略减鼓之单调沉闷。演员通常由一位盲艺人充任,偶尔也有两人的。由于这种演出所需场地、道具都极简单,艺人的报酬也很菲薄,人口较少的村子也能承受,因而非常受村民欢迎,农忙或农闲都可举行。
  “唱新闻”与别的曲艺形式相比,最大的优点是,艺人使用的语言是听众日常生活所用的语言。这一点特别重要。因为在南方地区。方言众多,一县之内,人们可能使用着几种不同的方言,出了县界。言语多半就不通了。而它的听众,大多是几乎未受任何正规教育的村民,这种曲艺表演是他们最重要的娱乐方式。艺人和听众之间的那种默契是任何剧场的演出都无法比拟的。有时艺人临时改变戏文,将身边的新事编入情节,观众更能心领神会。我从牙牙学语时起便经常随父母去看这种表演。我四五岁时,一次,听到紧张处。忽然发出一声尖叫,引得满场哄笑。这种演出的剧情足以打动四五岁的孩子,也可以从侧面说明表演所用的语言和听众之间关系紧密的重要性。
  从学术的观点来看,这种民间戏曲和口头(说唱)文学在以往的农村社会中承担着非常重要的功能。它在为民众传播历史、生产和生活知识的同时,也把这个社会系统认可的伦理和意识传授给他们,可以说。我的文学启蒙就是由它完成的。
  但令人始料不及的是,这个具有顽强的生命力的传统,却在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的商业化浪潮的冲击下变得岌岌可危了。
  上半年,我回老家省亲,问在县城上班的弟弟有没有可能到哪儿听一场“新闻”,弟弟笑了:“你几年不回家,成外星人了。现在家家都有电视,谁去听它!那些瞎子也都进城做按摩师了,‘唱新闻’的收入哪能比!”现在农民都纷纷进城,多数村子已没什么人,留下来的也净是老弱病残。原先我们村有几百口人,现在不过几十口人,谁还有心思听那些老古董呢?
  走在故乡新修的平坦的公路上,我心中却怅然若失。原先的田间小道在齐腰深的荒草中几乎已经难辨踪影,小时候每天经过的小石桥也已被荒草遮没。我多么希望还能再看到一个身背胡筒鼓的身影从远处迤逦而来,在村口站定。为我从布袋里抽出两根竹片。轻轻一击。撮口发声,动人的故事便从他的唇间源源不断地流泻而出……我知道这不过是我一厢情愿的想法。也许这样一个传统的消失终究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我深知。它的消失甚至不会引起什么注意。也没有哪个博物馆愿意收藏它消失的身影。但是。也许有一天我们会意识到它的价值。到那时,我们却要为它没有留下任何证物和证人而痛心不已。这在我们这样一个信息储存手段高度发达的时代,将是一件多么令人遗憾的事情!
  (选自《十月》2010年第2期,标题为编者所加,有删改)
其他文献
周日午饭前,我拿起电话,想向远在美国的姑姑汇报一下最近的学习情况。电话接通后,那边传来姑姑略带沙哑的声音:“小度,有事吗?”我兴奋地说:“姑姑,我最近可喜欢上科学课了。”姑姑笑了:“好!好!小度,现在我这里是半夜,以后你给姑姑打电话可要注意时差呀。”“啊,您那边是半夜?”听了姑姑的话,我连忙挂了电话。  后来,在科学课上,我学习了有关时区和时差的知识,我非常用心地听,同时注意了解在现实生活中,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