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情感教育; 留守学生;情感漠视
内容提要:语文教学一贯要求注重情感教育,但教学的另一特殊“主体”—留守学生,由于某些方面的原因出现了情感漠视等问题。这二者之间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冲突,笔者仅对此做了一些简单地探讨……
语文教育改革中,教育“主体”与“主导”的作用一直是争论的焦点之一。那么就让我们用教学中的“主导”(教师)与教学中的“主体”学生)来引入我们本次的话题。“主导”与“主体”,无疑强调双方的作用,不似主体与客体的决定与反作用关系。在我们语文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同时,我们的教育“主体”中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学生。留守学生问题而已经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专家指出,留守学生的问题,集中体现城乡文明一体化转型中的矛盾冲突与综合未成年人教育问题。作为基层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对教学主体中留守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时,我们在呼唤教师激活课堂的同时,也不得不去换个角度思考这一类学生情感的漠视与我们语文情感教育不可避免的冲突……
1 情感教育载体与留守学生情感漠视的尴尬
无论是原来的语文大纲要求:“开拓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感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社会主义思想和爱国主义精神”,还是现有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语文学科的人文性,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不管是感情、情趣﹑还是精神,其实质都是要求语文学科重视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重视语文的情感熏陶作用。然而,令我们尴尬的是:语文教育需要我们注重情感教育,而我们教育中的特殊主体—留守学生却情感非常冷漠。即使是父母,也已成为他们“最陌生”的亲人。面对调查人员提出的“你最希望的是什么”的问题,孩子们回答冷漠,“我不希望有更多的钱,我只希望有个温暖的家”。试想,基本上一年一见面甚至多年只靠电话联系的他们,对于自己的家庭亲情都陌生甚至情感漠视的这些孩子,又怎能让他们对语文课中他人的故事、 他人的情感产生兴趣,又怎能一厢情愿的让我们的课堂去感动他(她)们呢?纵令我们语文教师使尽浑身解数,试着让课本上的某个精彩的片段感染了这些心灵已经荒芜的孩子们,有怎能让他们情感的火花燃烧的更旺更持久呢?
2 情感教育发展与留守学生情感需要的错位
众所周知,由于语文课的特殊性,而使情感教育与认知教育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心理学家认为,情感是认知活动中的启发、发展和维持的动力,是构成心理素质的重要成分,没有情感就没有智力,由此有人提出“情感智力说”,强调情感教育对文学欣赏所起的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情感因素的需要来看,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即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内心感受。它取决于认知对象满足主体需要的程度,它是在一定情况下产生的。文章不是无情物,在中学语文课本中,《小巷深处》《出师表》《百合花》等作品,无不包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本来中学生蕴藏着丰富的情感,但却不轻易动情或表达情意。而更兼,由于临时监护人对孩子态度放任迁就,或冷淡粗暴,他们漠视孩子思想交流的要求,有的甚至让孩子独立生活,只是在金钱上满足孩子的要求,忽视他们的情感需要。这些留守孩子就如同被抛进大海的船,加上周围孩子的歧视、排挤和羞辱,不少学生变得情绪消极、失落、自卑孤单,甚至自我封闭,关闭了对外在客观包括语文课本的感知之门。这样的学习主体当然谈不上去感知客观世界,更谈不上情感的发展,以至于智力的发展。正如法国文学家狄德罗说过:“没有情感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那么我们怎样去面对和纠正这情感的发展与最缺失的需要之间的错位,让孩子们一起感受作品里甚至生活中的喜悦、悲伤、愤懑、惆怅等丰富情感,从而通过细细品味去完成一次愉悦的审美过程?
3 情感教育升华与留守学生情感动力的呼唤
语文课情感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感动学生,是让学生不仅成为一个感性的人,还要是他们成为一个善于进行理性思考的人。批文入理,由情到理,教师应通过语文学科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塑造孩子美好的心灵,陶冶孩子高尚的情操。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道出了情感教育的真谛。我们语文教师的任务就是塑造学生的灵魂,净化学生的情感,建立他们相应的审美框架,完成语文教育的情感升华任务。依然谈到我们教学的主体,就留守学生而言,他们由于缺乏家长的教育和管理,学校家庭无法沟通,社会无人关注,易受不良影响。同时监护人的失职甚至缺位,使得留守孩子在学习上无人督促,缺乏学习自觉性和刻苦钻研精神,存在学习障碍,学习动力不足,甚至厌学等问题。这些问题根植在孩子们的心中,慢慢滋延 ,就会形成孤僻、脆弱、冷漠甚至极端的性格障碍。更令人担忧的是,农村人文教育落后,父母对孩子期望过低,有教育“近视”的趋向。他们不再重视孩子的教育。用他们的话说,即使上了大学也找不到好工作……。对于这一变化,我们理性看待的同时,也对农村文化水平的提高有些许担忧……自身情感的漠视封闭,最亟需动力的缺乏,我们这些学生又怎能与我们老师一道去完成情感教育的最后升华?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同寻找情感教育升华与留守孩子的最亟需动力的良好契合吧﹗
4 不是结尾的结尾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洒播种在这个土壤上上”。如何让留守孩子打开情感的大门,走进课堂,这是改革社会转型中存在的问题。但我们深信,语文课堂依然是学生的精神家园,真善美的花朵依然会在这里绽放,理想的翅膀依然会在这里起飞。留守孩子也是明天的希望,也是我们的未来。我们相信,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实施情感教育的语文工作者们,会渐渐走进这些孩子们的心灵,逐渐融化他们的心中冷漠的坚冰。我们期望:留守孩子和其他孩子一样拥有愉快健康成长的空间﹗
内容提要:语文教学一贯要求注重情感教育,但教学的另一特殊“主体”—留守学生,由于某些方面的原因出现了情感漠视等问题。这二者之间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冲突,笔者仅对此做了一些简单地探讨……
语文教育改革中,教育“主体”与“主导”的作用一直是争论的焦点之一。那么就让我们用教学中的“主导”(教师)与教学中的“主体”学生)来引入我们本次的话题。“主导”与“主体”,无疑强调双方的作用,不似主体与客体的决定与反作用关系。在我们语文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同时,我们的教育“主体”中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学生。留守学生问题而已经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专家指出,留守学生的问题,集中体现城乡文明一体化转型中的矛盾冲突与综合未成年人教育问题。作为基层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对教学主体中留守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时,我们在呼唤教师激活课堂的同时,也不得不去换个角度思考这一类学生情感的漠视与我们语文情感教育不可避免的冲突……
1 情感教育载体与留守学生情感漠视的尴尬
无论是原来的语文大纲要求:“开拓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感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社会主义思想和爱国主义精神”,还是现有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语文学科的人文性,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不管是感情、情趣﹑还是精神,其实质都是要求语文学科重视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重视语文的情感熏陶作用。然而,令我们尴尬的是:语文教育需要我们注重情感教育,而我们教育中的特殊主体—留守学生却情感非常冷漠。即使是父母,也已成为他们“最陌生”的亲人。面对调查人员提出的“你最希望的是什么”的问题,孩子们回答冷漠,“我不希望有更多的钱,我只希望有个温暖的家”。试想,基本上一年一见面甚至多年只靠电话联系的他们,对于自己的家庭亲情都陌生甚至情感漠视的这些孩子,又怎能让他们对语文课中他人的故事、 他人的情感产生兴趣,又怎能一厢情愿的让我们的课堂去感动他(她)们呢?纵令我们语文教师使尽浑身解数,试着让课本上的某个精彩的片段感染了这些心灵已经荒芜的孩子们,有怎能让他们情感的火花燃烧的更旺更持久呢?
2 情感教育发展与留守学生情感需要的错位
众所周知,由于语文课的特殊性,而使情感教育与认知教育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心理学家认为,情感是认知活动中的启发、发展和维持的动力,是构成心理素质的重要成分,没有情感就没有智力,由此有人提出“情感智力说”,强调情感教育对文学欣赏所起的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情感因素的需要来看,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即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内心感受。它取决于认知对象满足主体需要的程度,它是在一定情况下产生的。文章不是无情物,在中学语文课本中,《小巷深处》《出师表》《百合花》等作品,无不包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本来中学生蕴藏着丰富的情感,但却不轻易动情或表达情意。而更兼,由于临时监护人对孩子态度放任迁就,或冷淡粗暴,他们漠视孩子思想交流的要求,有的甚至让孩子独立生活,只是在金钱上满足孩子的要求,忽视他们的情感需要。这些留守孩子就如同被抛进大海的船,加上周围孩子的歧视、排挤和羞辱,不少学生变得情绪消极、失落、自卑孤单,甚至自我封闭,关闭了对外在客观包括语文课本的感知之门。这样的学习主体当然谈不上去感知客观世界,更谈不上情感的发展,以至于智力的发展。正如法国文学家狄德罗说过:“没有情感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那么我们怎样去面对和纠正这情感的发展与最缺失的需要之间的错位,让孩子们一起感受作品里甚至生活中的喜悦、悲伤、愤懑、惆怅等丰富情感,从而通过细细品味去完成一次愉悦的审美过程?
3 情感教育升华与留守学生情感动力的呼唤
语文课情感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感动学生,是让学生不仅成为一个感性的人,还要是他们成为一个善于进行理性思考的人。批文入理,由情到理,教师应通过语文学科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塑造孩子美好的心灵,陶冶孩子高尚的情操。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道出了情感教育的真谛。我们语文教师的任务就是塑造学生的灵魂,净化学生的情感,建立他们相应的审美框架,完成语文教育的情感升华任务。依然谈到我们教学的主体,就留守学生而言,他们由于缺乏家长的教育和管理,学校家庭无法沟通,社会无人关注,易受不良影响。同时监护人的失职甚至缺位,使得留守孩子在学习上无人督促,缺乏学习自觉性和刻苦钻研精神,存在学习障碍,学习动力不足,甚至厌学等问题。这些问题根植在孩子们的心中,慢慢滋延 ,就会形成孤僻、脆弱、冷漠甚至极端的性格障碍。更令人担忧的是,农村人文教育落后,父母对孩子期望过低,有教育“近视”的趋向。他们不再重视孩子的教育。用他们的话说,即使上了大学也找不到好工作……。对于这一变化,我们理性看待的同时,也对农村文化水平的提高有些许担忧……自身情感的漠视封闭,最亟需动力的缺乏,我们这些学生又怎能与我们老师一道去完成情感教育的最后升华?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同寻找情感教育升华与留守孩子的最亟需动力的良好契合吧﹗
4 不是结尾的结尾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洒播种在这个土壤上上”。如何让留守孩子打开情感的大门,走进课堂,这是改革社会转型中存在的问题。但我们深信,语文课堂依然是学生的精神家园,真善美的花朵依然会在这里绽放,理想的翅膀依然会在这里起飞。留守孩子也是明天的希望,也是我们的未来。我们相信,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实施情感教育的语文工作者们,会渐渐走进这些孩子们的心灵,逐渐融化他们的心中冷漠的坚冰。我们期望:留守孩子和其他孩子一样拥有愉快健康成长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