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弹簧隔振减震装置性能试验及其结构振动控制参数分析

来源 :科学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335995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钢弹簧隔振减振装置由钢弹簧隔振器和阻尼缸组成,被用于地铁沿线建筑结构的振动控制。在本文当中,首先,通过压缩剪切性能试验和阻尼耗能试验,对钢弹簧隔振装置中的钢弹簧和阻尼套筒进行垂直和水平测试,确定相关性能参数。接着针对采用钢弹簧隔振减震装置的模型结构,进行了竖向环境激励输入和水平向罕遇地震波输入下的动力反应数值计算,分析不同装置参数对结构振动控制效果的系统影响,研究确定装置中隔振器和阻尼器有效参数的取值范围。研究结果可为钢弹簧隔振减振装置在结构振动控制中的设计和应用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钢弹簧;隔振减震;性能试验
  1隔振器压剪性能试验
  1.1试验试件组成
  为了研究钢弹簧隔振器在压力作用下的水平变形能力,确定钢弹簧隔振器的力学性能参数,对钢弹簧隔振器进行了压缩剪切性能试验。试验对象为由钢弹簧和上下钢盖板组成的钢弹簧隔振器。试验中使用了四个钢弹簧隔震器。分别命名为1#、2#、3#、4#。
  1.2试验装置工况
  采用垂直加载电液伺服作动器和水平加载电液伺服作动器对试件进行了压缩和剪切性能试验。为了确定钢弹簧隔振器在不同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水平刚度,本次研究设定了十组试验工况,详细工况设定如表1所示,试验中选择位移控制的加载方式使隔振器下盖板水平往复位移。工况工况为水平向剪切性能试验,位移限值固定,测试隔振器正常工作下的力学性能;工况工况水平向压剪极限试验,加载至钢弹簧隔振器进入屈服阶段,测试隔振器的水平向剪切变形能力。
  1.3试验结果分析
  (1)竖向弹性阶段
  为获得钢弹簧隔振器的竖向刚度,对1#试件按2mm/s速度施加竖向压力,竖向力与变形呈线性关系,经计算钢弹簧隔振器的竖向刚度实测值为4.018kn/nm。
  (2)水平向弹性阶段
  为获取不同竖向压缩状态下钢弹簧隔振器的水平刚度,做出试验中第三次循环加载前形变的水平变形和剪切力曲线,然后进行线性拟合,计算三个隔振器在不同竖向压缩状态下的平均水平向刚度,不同压缩状态下,钢弹簧隔振器的水平刚度参数如表2所示。
  (3)水平向屈服破坏阶段
  为研究钢弹簧隔振器的极限压剪性能,试验进行了压剪极限试验,测得四个试件力和位移的滞回曲线,钢弹簧隔振器的水平向形变稳定限值为93.9mm,屈服力为62.21kN;试验中,当钢弹簧隔振器形变量的达到稳定限值后,试件中钢弹簧的边界条件改变,剪切力骤降,钢弹簧隔振器失稳,水平刚度迅速降低,屈服后的水平变形很小,即脆性破坏,说明装置中的钢弹簧隔震器在水平方向上没有耗能能力。
  2阻尼器耗能性能试验
  2.1试验试件
  为研究阻尼筒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耗能能力并确定阻尼筒的力学性能参数,对阻尼筒进行循环加载耗能试验,本次试验对象是由上盖板、桶装阻尼液和阻尼杆组成的油式阻尼筒,在荷载作用下,阻尼杆搅动黏滞阻力较大的阻尼液波动,波动过程中产生阻尼力,从而进行耗能。试件具体尺寸如表3所示。
  2.2试验装置及工况
  由一台电液伺服作动器进行竖向阻尼试验,一台电液伺服作动器进行水平向阻尼试验。为了研究加载频率和加载幅值对阻尼筒性能的影响,设定不同加载幅值和加载频率的竖向阻尼试验工况以及水平向阻尼试验工况。
  2.3试验结果分析
  (1)滞回曲线分析
  结果表明,该阻尼缸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竖向、水平位移和力滞回曲线饱满。从速度和力的滞回曲线的形状,可以将阻尼缸定义为数值模拟中的线性阻尼元件。
  (2)参数分析
  为分析加载频率和加载幅值对阻尼筒性能的影响,选取循环加载第三周期的试验数据,根据式(1)计算各工况下阻尼筒的阻尼系数。式中是第三次加载循环力与位移滞回曲线的面积,是阻尼筒的阻尼系数,L是试验加载幅值,f是试验加载频率。
  图1表现出阻尼筒的竖向阻尼系数与加载频率、加载幅值的关系,图1(a)表示当加载频率大于等于3Hz时,阻尼筒的阻尼系数随着加载频率的增大而减小;图1(b)表示当试验加载幅值大于等于5mm时,阻尼系数随着加载幅值的增大而减小。分析其原因,试验中阻尼杆通过与阻尼液的黏连带动阻尼液波动产生阻尼力,从而进行耗能。当加载频率增加到3Hz以后,或加载幅值增加至5mm以后,随着加载幅值和加载频率的增加,阻尼杆和阻尼液的黏连作用减弱,耗能能力降低,阻尼系数降低,滞回曲线面积减小。
  当加载频率大于或加载幅值大于或等于时,气缸的阻尼系数随加载频率和加载幅值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加载幅值和加载频率的增加,阻尼杆与阻尼流体之间的粘附减弱,阻尼流体波动减弱,阻尼系数减小。
  结语
  该装置采用钢弹簧隔振器,参数稳定,灵敏度高。竖向力与变形呈线性关系,具有较强的水平地震抗剪能力和良好的水平变形能力,但不具有耗能能力。钢弹簧隔振器水平剪切变形的稳定极限为,屈服力为。钢弹簧隔振器在受压状态下发生剪切失稳后,剪力骤降,呈现脆性破坏。
  参考文献
  [1]秦敬伟,付仰强,张同亿,王亚军,丁猛,胡明祎.柱顶弹簧隔振结构抗震性能分析与研究[J].建筑结构,2020,50(16):71-76.
  [2]赵鹏.钢弹簧隔振减震装置性能试验与结构振动控制设计分析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20.
  [3]赵鹏,付伟庆,韩艳艳,高云峰,王建.基于钢弹簧装置的隔振減震结构设计方法[J].低温建筑技术,2020,42(05):44-48.
  [4]曹静,谭浩华,荣光伟.风机弹簧减震器的效率计算[J].机械研究与应用,2018,31(06):96-99.
  [5]徐建.汽轮发电机弹簧隔振基础的减震性能试验及数值模拟[D].北方工业大学,2016.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使用范围扩大,需要提升计算机使用能力。网络云计算技术可以调计算机网络使用效率。云计技术可以将巨大的系统池连接提供IT服务,云计算提供安全可靠的数据存储中心,摆脱终端设备设备性能限制。本文概述了计算机网络云计算技术的特征,分析网络云计算技术发展存在的问题,探讨计算机网络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云计算技术;信息技术  引言  现如今,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的范围很大
目的 探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治疗对咳嗽变异性哮喘(GVA)患者的肺功能和血清炎性递质的影响.方法 将50例确诊的CVA患儿随机分为A组30例,B组20例.另设健康对照组(健康体检儿童)为C组20名.所有研究对象治疗前均进行基础肺功能、支气管舒张试验(BDT)和血清白细胞介素(IL)5、IL-8、IL-10的检测.入组后A组患儿接受ICS长期干预治疗,治疗方案为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200 μg
目的 分析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认知功能障碍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并探讨影响认知功能的其他因素.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80例,根据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将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认知障碍组(38例)、非认知障碍组(42例),选择健康对照者30名作为正常对照组.测定3组血浆Hcy、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尿酸、24 h尿微量白蛋白等指标.结果 糖尿病认知障碍组、糖尿病非认知障碍组、正常对照
目的 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探讨不同时期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程度,观察梗死灶与皮质脊髓束(CST)的位置关系,从而早期判断患者预后.方法 将40例由于皮质脊髓束受损所致运动功能障碍的不同时期脑梗死患者(研究组)及30名健康对照组行DTT检查,进行CST三维重建,了解CST受损情况,同时应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对患者入院时及治疗后2个月的ADL进行相关评分,从而了解患者
摘要:滨海地区地下水位高、变动范围大,地下工程抗浮难度大、成本高的问题,锚固抗浮又是滨海地区重要的抗浮方法。基于上述原因,本文较为详细的论述了滨海地下工程锚固抗浮技术研究现状,对抗浮锚杆破坏机理和理论研究及抗浮锚杆数值单元开发等方面的进展进行归纳。形成以下结论:(1)抗浮锚杆破坏机理和理论研究方面已取得一定的进展,但在抗浮锚杆极限承载力模型、群锚整体力学性能以及抗浮锚杆与地下工程结构体的互相作用等
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动了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等方向的快速发展。目前社会生产正处于高度自动化阶段,自动化技术取得了广泛应用,对生产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自动化技术亟需升级。作为新时代的产物,人工智能技术自诞生以来,完成很多具有超难度、复杂信息和编程控制的工作,推动自控技术的智能化发展。自动化控制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自动化、智能化的控制,不仅可以节省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全面降低运营
目的 通过穿梭硬膜悬吊和常规硬膜悬吊在颅骨修补术中的对照研究,探讨“穿梭”缝合硬膜悬吊法在颅骨修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2例采用数字化三维塑形钛网修补的颅骨缺损患者的资料.按其硬膜悬吊方法的不同,分为常规硬膜悬吊组24例和穿梭缝合硬膜悬吊组38例.对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穿梭硬膜悬吊组手术时间(95.80±17.31) min短于常规组[(105.41±14.
目的 检测WNK1和WNK4基因在小鼠肾脏组织中的表达位点.方法RT-PCR方法扩增WNK1和WNK4基因片段作为探针,在小鼠多组织膜上进行Northern印迹杂交.将上述片段克隆人pGEM-T载体,测序证实后,体外转录RNA探针并在小鼠肾脏石蜡组织切片上进行原位杂交.结果WNK1基因广泛表达在小鼠各组织中,在肾脏有9.5 kb强杂交信号.WNK4基因主要表达在肾脏组织中,有4.4 kb杂交信号.
期刊
摘要:无人机技术主要用于获取空间信息,随着时代的发展,无人机在测绘工程中不仅可以高效获取测绘数据,还可以节约成本。利用无人机技术进行测绘,并研究其测绘系统的组成、测量方法、工作流程、测绘技术的优势,该文结合矿山地质的特点,应用无人机测绘技术,研究其测绘方法,制定相应的测绘流程,并在实际工程中提高测绘效率,提供准确的测绘信息,为测绘工作人员技术水平的提升提供理论参考,引领测绘工作进入新的时代。  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