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产业互动问题研究

来源 :老区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jie3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眼提 要?演 促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是缩小城乡差异、改变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有效途径,而实现农村工业化、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是促使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的有效措施。针对中国目前的产业布局,按照产业转移理论对中国城乡产业布局重新进行调整,让农村承接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可以加快中国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从而实现中国城乡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眼关键词?演 城乡;产业;转移
  ?眼作者简介?演陈保林(1977—),男,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农村经济。(江西南昌 330077)
  本文系江西省社会科学院院级课题青年项目“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空心化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定义?熏所谓农村是指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人聚居的地方;中国农业百科全书给出的定义是,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农业人口居住的地区?熏是同城市相对应的区域?熏具有特定的自然景观和社会习俗;而现代农村经济辞典认为,当代的农村已不再是单纯从事农业的地域,把农村等同于农业的古老观念,无论在中国和世界都已过时了。人类严格划分为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的时代,最终将被城乡结合与城乡融合发展所代替。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这是党中央根据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和主要矛盾,致力于突破城乡二元结构,破解“三农”难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要落实这一战略决策,必须从战略高度考察其时代背景和重大意义,明确其战略思路和主要内容,给出其战略重点与对策建议。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要以工业化支撑城市化,以城市化提升工业化,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促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建立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发展机制,加快现代农业和现代农村建设,促进农村工业向城镇工业园区集中,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促进土地向规模农户集中,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促进城市社会服务事业向农村覆盖,促进城市向农村辐射,提升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眼1?演
  从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至今,我国主要在农村实施了减免农业税和义务教育费用以及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等措施。这些措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状况,但是其实质是国家资源向农村地区的单向输入,并没有真正建立城乡互动机制,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目前,从我国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农村资源进一步向城市集中,农村空心化问题愈演愈烈,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穴见图1?雪。历史上,我国曾经将发展乡镇企业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但是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目前乡镇企业经营普遍陷入困境,因此依靠乡镇企业实现农村工业化并不现实。要想解决农村的空心化问题,促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将城市某些产业“移植”到农村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能够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才能真正实现农村工业化。同时,还可以有效解决一系列城市问题,实现城乡产业合理布局。
  一、理论综述
  产业从城市向农村转移,其理论根植于产业转移理论,涉及的理论主要有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要素禀赋理论、城市聚集理论等。下面就这些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作一分析。
  国外对产业转移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转移的原因、过程、客体和效应等方面。?眼2?演关于产业转移的原因,阿瑟·刘易斯分析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空间转移现象,并认为劳动力成本上升是产业转移的根本原因。?眼3?演阿根廷经济学家劳尔·普雷维什在对“中心——外围”理论进行阐述时,探讨了一些产业从中心转移到外围的原因。他认为“中心”和“外围”在经济结构上存在巨大差异。技术进步首先发生在“中心”,并且迅速而均衡地传播到它的整个经济体系,因而“中心”的经济结构具有同质性和多样性;“外围”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结构是专业化的,绝大部分的生产资源被用来不断地扩大初级产品的生产,而对工业制成品和服务的需求大多依靠进口来满足。?眼4?演弗农在他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中阐述了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产品的比较优势(如技术优势、资源优势、劳动力优势等)会在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转换,从而产业相应向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或地区转移。产业转移的客体即什么产业会发生转移,其依据主要是H—O理论。赫克歇尔认为,其应取决于不同产业进行生产所需的要素在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禀赋差异。俄林认为,不同国家或地区要素禀赋的差异决定了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要素相对供给的差异,要素相对供给的差异又决定了不同国家或地区要素相对价格的差异,从而最终决定不同国家或地区生产需要某种要素的产品比较优势的不同。产业转移的路径,回答的是产业如何转移的问题。对产业转移过程的研究是产业转移理论研究中的重要方面,一些研究更以产业转移的“模式”闻名于世,其中最著名的是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提出的“雁行模式”。
  当然,上述理论主要是对产业在不同国家之间进行转移以及国际贸易产业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没有从更微观的角度去分析某个国家或地区产业在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转移。陈明生认为,产业的要素密集度是决定城市要素价格上涨的根本原因;土地密集型产业主要是高度关联产业,它们是城乡产业转移的重要客体;城乡产业向农村转移主要有三条路径:一部分高新技术产业、高度关联产业及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郊区化;部分高度关联产业向中小城市转移;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非郊区的其他农村地区转移。①
  要弄清楚产业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原因,离不开对城市产生的原因、发展动力以及规模问题的研究,这就涉及到聚集经济理论。德国的韦伯是第一位系统提出聚集经济理论的经济学家,他分析了由于工业发展导致某一地区聚集的原因,并将之归结为包括交通条件、资源指向的特殊原因和因共享辅助性服务和公共设施所带来的成本节约等一般因素。同时,他指出,成本最小化是聚集的根本原因,是关键性的因素。?眼5?演美国区域经济学家埃德加·胡佛对聚集的规模问题进行了研究,他指出产业聚集存在一个最佳的规模,如果聚集企业太少,聚集规模太小的话,就达不到聚集的最佳效果;如果聚集企业太多,则可能由于某些方面的原因使聚集区的整体效应反而下降。?眼6?演 埃德温·米尔斯和布鲁斯·汉密尔顿认为,某一经济主体为了获得规模经济从而在某地进行规模生产,而规模经济会引起人口的集中,聚集在一起的人口和经济活动又会产生聚集经济。聚集经济进一步吸引那些与最初活动无关的人口和经济活动的进一步聚集,从而开始了城市化过程。?眼7?演Theodore Palivoe和Ping Wang以人力资本的外部性作为产业聚集的动力,重点研究了城市聚集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交互机制。而藤田昌久等认为,人口聚集使围绕城市的农业腹地得到扩张,扩张达到某个程度后就会出现新的分界,导致更多的城市形成并发展,这些城市锁定在特定的区位便形成城市聚集。国外一般认为,城市规模应达到25万人以上才能形成分工分业的优势,才能产生“棘轮效应”。?眼2?演   二、产业从城市向农村转移的现实分析
  产业从城市向农村转移,是社会资源在城市与农村之间进行合理配置的结果,也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选择。
  (一)产业从城市向农村转移是产业布局的需要
  产业布局是指产业在一国或一个地区的空间分布和组合,具体的产业布局是在一定的产业布局机制下进行的。产业布局机制又与一定的经济运行机制相联系,是其空间的反映和延伸。具体说来,有计划和市场两种。我国的产业布局带有计划经济的烙印,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对空间公平的追求基于对效率的提高,用整体的效率损失换取区域的均衡发展,因而导致了我国部分产业布局在不同区域的非均衡状态,这在我国的城乡产业布局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改革开放后,各地区为了追求经济增长总量,盲目扩建产业园区和工业园区,实行各种优惠政策进行招商引资,使得城乡产业布局的非均衡状态进一步恶化。因此,从某种程度来说,我国目前的产业布局并非完全是市场引导的结果,政府依靠自身的权利在产业布局过程中施加了非常大的影响。然而,随着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地方政府的优惠政策也可能无力支撑起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诸如劳动力、资源等生产要素成本在企业的发展当中起着更为关键的作用。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必将成为产业布局需要考虑的首要因素,这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与资源型产业当中体现得最为明显。例如,面对环境压力和水资源的限制,2005年北京首钢决定将生产基地迁至河北曹妃甸,而总部和科研机构仍旧留在北京。这是国内企业进行产业升级和产业布局的一个有效尝试;面对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压力,2010年富士康决定将生产线迁往内地,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河南和四川成为产业转移承接地的首选。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劳动力与土地资源极为丰富,同时矿产资源也多分在农村地区,这些因素是农村地区成为产业转移承接地的先天条件。因此,在我国产业进行不断升级的现阶段,将农村地区纳入我国产业重新布局的范围之内是经济规律发生作用的必然结果。
  城乡产业布局一体化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而能否利用好现阶段我国产业重新布局的机遇成为我国能否实现城乡产业布局一体化的决定因素。因此,政府应该积极引导企业向农村地区转移,在宏观上为企业向农村地区转移进行谋篇布局。
  (二)产业从城市向农村转移是逆城市化的必然选择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大。然而,“大城市化”的必然结果是城市的聚集效应愈发强大,同时也带来了聚集空间趋近极限和难以持续的种种“城市病”,交通拥堵、环境严重以及土地供应不足与城市规划困难等问题,必将长期伴随我国城市的扩张过程当中。根据国际经验,当城市的发展到了一定极限,就得调整和优化城市的功能结构和空间结构,由此,中心城市的各种功能,比如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以及居住和休闲娱乐等功能纷纷向有条件的中小城镇及乡村分解。这些功能分解就是“逆城市化”。?眼8?演
  逆城市化即由于交通拥挤、犯罪增长、污染严重等城市问题的压力日渐增大,城市人口开始向郊区乃至农村流动,在那里形成一个绿色的生态环境,市区出现“空心化”,人口呈现负增长,以人口集中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化由此发生逆转。逆城市化是城市规模无限扩张的必然结果,它不是城市化的反面,而是城市化进一步深化的标志。在我国的城市进程当中,逆城市化是我国城市化不可回避的一个阶段。在逆城市化过程中,中心城市和小城镇的功能互补,中心城市的功能应定位于大力发展服务业,服务外包、产品研发、物流交通、金融服务、行政管理、旅游业等,而小城镇的功能应定位于加工制造业等,中心城市和小城镇之间的中间地带可定位于居住功能等。这样可以形成中心城市与中小城镇、乡村彼此之间产业呼应、优势互补、良性循环的空间布局,搭成城市化与“逆城市化”的强对流(双向对流)正比关系。借助“逆城市化”的力量发展村镇,是促使村镇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捷径和最佳选择,也是推进城市化的最佳选择。
  然而,城市化的进程,必然伴随着农民离开土地,但这并不意味着农民一定离开农村。
  (三)产业从城市向农村转移是小城镇建设的有效途径
  小城镇建设是小城镇的各种要素的创立或组合,以及一定区域内小城镇体系的设置、改造和发展的过程。?眼9?演从本质上说,城镇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城市的各种文明不断向农村扩散和辐射的过程,是城乡各种差距不断缩小、城乡二元结构不断消除的过程。根据我国以往的经验,发展乡镇企业则是小城镇建设的有效方式。然而,从我国乡镇企业近年来的发展情况来看,由于内外经营环境的变化,我国乡镇企业经营效益普遍不佳,它们承担不了小城镇建设的重任。因此,将城市已经成熟的产业移植到农村地区,那么被转移的产业将会承担起过去我们赋予乡镇企业在小城镇建设中的作用。
  三、关于产业从城市向农村转移中的几个问题
  在产业在城乡之间转移的过程中,对可能会遇到一些的问题要进行明确,诸如人才、土地利用等问题。这些问题将会伴随在产业转移的整个过程中,如果解决不好,可能会影响到产业转移的整体效果。
  (一)人力资源问题
  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但缺乏懂技术、善管理的中高级人才。由于农村地理位置偏远、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等原因,大量的中高级人才很难流向农村地区。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自然因素将不再是决定人们迁移和流动的主要因素,就业机会会成为拉动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动力。人们通过地域间的迁移与流动,其目的主要是为了能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更高的收入和更好的就业前景。如果产业成功实现了从城市向农村的转移,那么与相关产业有关联的就业机会也就随之转向农村,因而产业转移与人才流动的方向是一致的,人才从城市向农村转移就成为必然的选择。随着农村小城镇建设的推进,农村公共服务能力会进一步增强,学校、医院、银行、商业中心等公共服务机构网点布局渐趋合理,城乡之间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在这种情况下,人才从农村向城市转移将会成为一种稳定的状态。   (二)产业转型问题
  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经营环境的变化,任何一种产业都会存在一个由成熟走向衰落的过程,某一产业一旦步入衰退阶段,势必会影响到当地的可持续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考虑当地的产业转型问题。例如,随着石油资源的逐渐枯竭,大庆市目前正在进行产业转移的尝试。因而,从城市转移到农村的产业将来同样会面临产业转型的问题。由于转移到农村的产业是当地的主要经济支柱,因此产业转型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当地的发展。
  (三)土地利用问题
  产业从城市转移到农村地区,必定会重新规划新的厂区,并且实施相关配套设施建设,这势必会引发农用地征用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国家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然而,该法同时又规定,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非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由占用耕地的单位负责开垦与所占用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因此,只要土地利用规划得当,由产业转移引发的农用地征用问题是完全可以合理解决的。一方面,通过工业带动城镇化建设,按照未来城市化和地区总人口的发展趋势, 对农村零散的自然村进行撤并,确定中心村和基层村的数目位置,使农村中新建房户向它们靠拢?眼10?演,并按照规划的宅基地进行建设,同时退出以前的宅基地,充分利用村内空闲的土地?熏 把其退还为耕地?眼11?演;另一方面,相关企业从城市迁出后,可以对空闲出来的土地进行合理规划,通过土地置换腾出一部分建设用地,同时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四、产业从城市向农村转移的路径探讨
  城乡产业转移是为从城市转移出的产业寻找新的最优布局区位的过程,而城乡产业转移的路径,是指城市产业向外转移到达不同区位的路线。广义上讲,城乡产业转移的路径不仅包括产业从城市到农村的转移路径,也包括产业从大城市到中小城市的转移过程,不认识到这一点,就不能全面把握城乡产业转移的规律。
  (一)向农村转移的产业的界定
  按照比较优势理论,由于土地价格上涨和人工成本的不断上升,最先转移到农村地区的产业必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土地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土地密集型产业,主要是按照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密集程度不同进行划分的。所谓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指在其生产过程中对劳动力的需求依赖度较大的产业,主要包括食品、纺织、服装以及各类服务业?眼12?演;土地密集型产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相对使用较多的土地,从而土地成本在生产成本中占较大比重的产业?眼2?演,与土地资源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农矿业,包括种植业、林牧渔业、采掘业等。
  从城乡产业分工与布局的角度来看?熏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纵向一体化的传统巨型企业已难以对迅速变化的技术和市场需求进行及时响应,迫使这些企业改变战略,通过分包等形式将非核心业务纷纷剥离出去而专注于核心业务,产业组织出现了纵向分离的趋势,网络组织应运而生。过去布局在大城市的企业,其生产制造部门在空间竞争和劳动力竞争驱动下,也纷纷从大城市区迁到高度专业化的、同类产业聚焦的中小城镇。?眼13?演因此?熏将生产制造、组装等生产链环节或部门迁移到郊区或者农村地区的专业市镇,在农村地区的市镇形成高度专业化的产业集群是未来农村工业发展的一种趋势。?眼14?演
  (二)向农村转移的产业在空间上的分布
  农村地区地域辽阔,地理区位和自然条件存在巨大差异,因此,实现城市产业向农村地区的转移,不可能在所有的农村地区同步进行,而只能是分步骤、分阶段地逐步进行,按照梯度转移理论进行合理规划。正因为如此,城市的近郊地区就成为产业转移的首选目标。对聚集经济依赖大的,转移到大城市或中小城市,依赖小的转移到郊区或其他农村地区。转移到郊区的产业将推动郊区的城市化,郊区成为城市的外围区,城市外围区与中心外围区的区域分工使城市聚集经济进一步增大。转移出城市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可能分散布局在农村地区,也可能在农村聚集分布,单一产业的聚集可使当地成长为区域甚至全国产业中心,综合产业的聚集将推动该农村地区实现城市化。城乡产业转移,还将推动我国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
  首先,作为全国城镇等级体系中顶端的特大城市或区域中心大城市,在产业体系中的定位应该是大力发展银行、信托、保险、会计、法律和管理咨询服务、市场营销等生产性服务业,使其成为协调区域内生产的信息服务中心、管理决策中心、观念与技术创新中心,并构造出具有多样性、有活力的产业环境,发展为企业的总部基地。少数顶尖的城市如上海、北京等,还应放眼全球,吸引全球跨国公司总部、研发部门或区域管理中心进入,发展成为全球城市,成为我国经济与全球经济联系的主要通道。
  其次,作为全国城镇体系中间层次的省域重要的各类中、小城市,在产业体系中的定位应是突出发展先进制造业,成为全国的制造中心或装配中心。同时,在产业组织体系中主要是成为大企业分公司或区域性公司的总部驻地,承担区域性的交易和生产协调中心的职能。
  最后,作为城镇体系底层的农村市镇?穴包括建制镇或一般市镇?雪,在产业体系中的定位应是农产品加工中心、原料或半成品制造中心。在产业组织体系中则定位为大企业的生产制造基地。这些市镇可以利用土地和劳动力相对便宜的优势,吸引关联产业的制造环节和生产基地进入,通过地域专业化生产,大幅度降低产品生产成本,最终形成有特色的产业集群。
  五、产业从城市向农村转移的对策
  产业向农村地区转移,符合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律,是一项长期和巨大的工程,需要政府进行合理规划、科学布局。产业转移是一项系统工程,如果规划不当,那么会造成产业趋同、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我国工业化过程中已经出现的问题。
  (一)合理配置城乡产业结构,明确城乡产业定位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产业分工的演变,深处产业链的不同环节更加明确和细化,生产企业向原材料、劳动力市场靠近,建设“无烟城市”、“生态城市”成为一种共识,城乡的产业定位随之发生改变。“总部向城市中心区集中,生产基地向城市周边扩散”是未来产业的总体发展趋势。在这种背景下,政府应明确认识,对产业进行科学规划,使城市定位于服务外包、金融、产品研发、教育、物流、旅游等服务业行业,而农村则作为加工制造业转移的承接地。   (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承接产业转移的环境
  当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基础设施薄弱,还不足以承担作为产业转移的承接地这一角色。小城镇作为具有一定区域聚集功能的地带,应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首选地,同时,交通便利、资源储备丰富的地区也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选择目标。因此,对这些地区的基础设施进行完善就成为一种必然。产业承接地作为新的区域聚焦地,对其要进行合理布局,工业区、生活区以及商业区要科学规划,避免产生新的“城市病”。改善城乡之间的交通,实现城乡之间物质的快捷流通;大力建设交通网络,城郊轨道交通应成为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同时,建设农村信息网络,保证信息的快速通畅;进行学校和银行等公共服务机构的合理布局,以保障工作和生活的便捷。在此基础上,实现物质、信息、资金、人才的合理有效流动。
  (三)实施有效的产业政策,引导产业合理布局
  产业政策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有效手段之一,在引导产业发展方向与布局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首先,应该通过产业政策引导有发展潜力的产业在农村落户;其次,产业政策应该向西部、贫困地区倾斜,达到产业扶贫的目的。
  (四)改革城乡分割体制,促进城乡产业一体化发展
  为打破城乡二元分割体制,首先必须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实行以居住地和职业划分的登记制度,在本地人口城市化的基础上,尊重外来人口的意愿,鼓励和引导外来人口定居,解决“人户分离”和一系列社会问题。有城乡地域转移而无职业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是“非工业化的城市化”,有职业转换而无城市地域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是“非城市化的非农化”。按工业化与城市化联动互进思路,加快产业集聚,吸引农民向城镇集聚,促进城镇发展。土地流转是城乡一体化的纽带,效益农业和农村土地流转为促进城乡一体化创造了有利条件。农村土地流转使部分农民摆脱土地的“束缚”,有利于农民身份的改变,产业的转换和居住地的转移,必须加快村级集体资产的股份制改造,割断农村户口与资产权益分配的联系,从制度上确保农民离土离得放心。
  注释:
  ①参见陈明生著《我国城乡产业转移的机制和对策》的序言部分。
  ?眼参考文献?演
  ?眼1?演统筹城乡?眼EB/OL?演.百度百科, http?押//baike.baidu.
  com/view/2263374.htm.
  ?眼2?演陈明生.我国城乡产业转移的机制和对策?眼M?演.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
  ?眼3?演(美)阿瑟·刘易斯.国际经济秩序的演变?眼M?演.乔依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眼4?演Raúl Prebisch.“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Latin Am?鄄
  erica and its principal problems.”Economic Bulletin for Latin Amertca?熏Vol.7?熏No.1?熏 1962.
  ?眼5?演(德)阿尔弗雷德·韦伯.工业区位论?眼M?演.李刚剑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
  ?眼6?演(美)埃德加·胡佛.区域经济学导论?眼M?演.王翼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眼7?演冯云廷.城市聚集经济?眼M?演.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眼8?演逆城市化?眼EB/OL?演.百度百科, http?押//baike. baidu.
  com/view/483922.htm.
  ?眼9?演小城镇建设?眼EB/OL?演.百度百科,http?押//baike. bai?鄄
  du.com/view/1036907.htm.
  ?眼10?演薛力.城市化背景下的空心村“现象及其对策探讨——以江苏省为例”?眼J?演.城市规划.
  ?眼11?演张春娟.农村“ 空心化”问题及对策研究?眼J?演.唯实,2004,(4).
  ?眼12?演杨公朴,夏大慰.现代产业经济学?眼M?演.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眼13?演成德宁.我国城乡间产业的迁移与分工协调发展?眼J?演.经济学家,2011,(8).
  ?眼14?演王新.劳动密集型与非城市化转移:中国农村工业模式解析?眼J?演.经济学家,2012,(9).
  ?眼责任编辑:李佳佳?演s
其他文献
?眼提 要?演 中国在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土地管理制度三个方面都存在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而且这三者已经形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统一结构。成渝地区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过程中,把户籍、社会保障以及土地管理制度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性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成渝户籍、社会保障和土地制度三位一体的联动改革对我国其他地区有重大借鉴意义。  ?眼关键词?演 联动改革;统筹城乡发展;二元结构;土
期刊
[提 要] 城市公共设施中通用设计的研究,旨在基于无障碍设计的研究基础,把城市公共设施所研究的使用对象从弱势人群扩大到包括老年人、残疾人等在内的所有人,为弱势人群与正常人平等和谐地生活在一起提供了可能性。通过对通用设计的理论的阐述和解析,并针对不同人群的心理和生理等各方面的需求,对公共设施进行系列的通用设计,这对改善我们日常出行所用到的公共设施,提高人们出行的方便性具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 通
期刊
行山村位于分宜县钤山镇东面偏僻山区,是新余市革命老区,有着优良的革命传统。2011年,分宜县钤山镇行山村列为“十二五”省级贫困村。行山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战略思想,按照“兴致富项目、建生态家园、创文明新村”的要求,以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为主战场,抓重点、攻难点、添亮点,实现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思想文化建设的新突破;以产业发展为支撑,壮大基础产业、培植
期刊
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中央决定在全党自上而下分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基层老促会组织,既对中央的决策表示坚决拥护,又在思考应力所能及地做些什么?笔者认为,应该立足老促会组织、革命老区和广大老同志的特点,凝聚“老力”、运用“老智”、“发挥老为”、奉献“老区”,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树立新形象、体现新作为。  一、凝聚“老力”,在组织群众上体现新作为  老促会作为
期刊
“太好了!有了县领导的关怀、扶贫组的帮扶,我们贫困村脱贫致富就有希望了!”来到县扶贫和移民办办事的中村乡梅仔坪村支部书记肖文平得知县里将派扶贫攻坚工作组进村开展扶贫帮扶时激动地说道,一同来的另几个班子成员也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挑战:贫困迟滞迈向幸福  中村乡梅仔坪村,位于江西永丰最高峰——灵华山旁,这亘森林茂密,景色宜人。但美丽的风景背后掩映的,却是当地的贫困:全村耕地面积512亩,人均不到6
期刊
摘要:利用收入满意度测量公式,对湖北省英山县4个村庄308个农村居民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除收入是影响收入满意度的显著因素外,年龄、受教育年限长短、家中老人数量、近年家庭收支情况、近年家庭有无糟糕的经历以及家庭是否享受到扶贫政策都对农村居民收入满意度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因此,为了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满意度,增加其收入水平仅是提高收入满意度的一个方面,除此外,政策还要向增加农村居民受教育机会、
期刊
2013年5月22日上午,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魏民洲在蓝田县调研并主持召开扶贫工作座谈会,强调要强化措施,坚持社会扶贫、产业扶贫并举,确保5.5万绝对贫困人口今年脱贫,对完不成任务的县区,要追究主要领导责任。  西安有能力提高对绝对贫困户扶助标准  蓝田县史家寨镇东山村位于秦岭深处,8个村民小组散居在山沟、半山腰和山梁上,形成了15个居民点。村民经济主要靠劳务输出,外出务工人员达到90%以上
期刊
提 要 春秋战国时期,漆器行业获得迅速发展,而此时青铜器行业正由盛行转为衰弱,造成这一现象的出现有着多种社会原因,礼制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旧礼制的衰落对漆器的崛起与发展有着重大影响,旧礼制的衰落使得器物等级化的观念淡化,致使青铜器与漆器功能性的转变,为漆器的崛起提供了一定的历史契机。从而促使漆器社会需求量的增大,漆器行业由此发展壮大。  关键词 礼制;春秋战国;青铜器;漆器  作者简介王 昕(19
期刊
?眼提 要?演 运用内容依托式教学理念,结合任务型教学方法,探讨“管理学”双语课程的教学任务设计,旨在提升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促进其管理综合能力的提高,并达到语言学习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眼关键词?演 内容依托式;任务型教学;双语教学;管理学  ?眼作者简介?演叶卫华(1964—),男,江西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副教授。(江西南昌 330032)  本文为省社科课题(编号:11WX336)阶段
期刊
摘 要 新网络媒体作为引领社会思潮的重要载体,对当代中国思潮多元化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它的高速发展使煽动性强、不可控和混杂的信息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进行渗透和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倡导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新形势下,新网络媒体为了提高多元化思潮的引领能力,促进社会健康有序地发展,应该明确自己的目标追求,这就是突出价值导向力,扩大媒体辐射力,提高理论透析力,强化洞察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