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4年,陶行知送给导演孙瑜一本《武训画传》,希望他能将武训的故事拍成电影。抗战胜利后,孙瑜在归国的船上开始动手写《武训传》的剧本。“我自己流的眼泪并不比他们任何一个人少,”孙瑜后来谈到这部电影时说。
1948年,老搭档蔡楚生、郑君里在上海成立昆仑影业公司,孙瑜曾想过在昆仑公司拍摄《武训传》。“但郑君里告诉他,阳翰笙等左翼人士还是希望在中国电影制片厂拍。当时的‘中制’隶属于国民党,会拍一些反共的片子,(电影)放在中制拍,占据着中制的设备、时间,能让它少拍反共的片子。”孙瑜之子孙栋光说。
《武训传》开拍不久停拍。1949年,“昆仑”出面把已经拍好的1/3电影拷贝买下。“中制”撤离大陆前,曾希望孙瑜能一起到台湾,但他选择留下。“‘联华’的老朋友都在那边,他也很愿意在昆仑拍完《武训传》。”
1951年,这部反响热烈、轰动一时的电影遭到举国批判,孙瑜半生辉煌的电影事业也随之改写。
首轮放映场的爆满
为拍摄《武训传》,孙瑜带剧组去山东调查,向当地农民了解武训的事迹。“那时每个人都说武训好,武训卖唱、行乞、变戏法,靠这些钱积累起来办了好多义学。等到江青一调查,完全两回事了。”
“我们到山东体验生活,住在老乡家里,每天我都把吃的喂驴,赵丹在驴的身上感受到武训的精神,写了一篇关于我、老乡小孩和驴的文章,后来就批判他驴道主义。”孙栋光在《武训传》中饰演小武训,当时他年仅7岁。
孙瑜原打算只写一集剧本,后来在资方的苦苦要求下,将一集改成上下两集,为此增加了很多戏,“本来批判农民运动的并没有,后来就加进了”。
1950年底至1951年初,《武训传》先后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上映,取得空前的成功。在上海,巨幅海报挂在大光明电影院外,首轮放映场场爆满。海报里写着:“迎接即将到来的文化建设高潮,为贫苦不识字的孩子们造福”、“提倡识字运动,普及农村教育。”
到1951年3月下旬,四十多篇赞扬《武训传》的文章在各大报刊上发表,《大众电影》将《武训传》列为1950年10部“最佳国产影片”之一,杂志同时发表了《武训传》的详细故事、大量剧照、孙瑜创作谈以及赵丹撰写的文章《我怎样演武训》。当时一本知名的电影画报还将7岁的孙栋光称为“天才小武训”。
孙栋光认为,《武训传》虽不算孙瑜最好的一部作品,却在艺术和技术上达到了一个高峰。作为第一个在西方系统学习戏剧电影的中国人,孙瑜在这部影片中进行了很多大胆尝试。
“有一场戏说的是武训被打后,发高烧做梦,梦见地狱里的穷孩子被官僚地主压迫,最后又到了天堂。这些场景在摄影棚里拍,动用了几百人,为制造烟雾效果还放干冰,这在当时好像还是第一次。”
这些艺术上的创新后来却成为《武训传》的污点之一。戏剧家陈白尘在1951年的《文艺新地》上发表的批判文章里有针对性地指出:“他们在文艺思想和创作方法上已经成了美国电影的俘虏……《武训传》就是最突出的标本。”
《武训传》大批判
建国后第一次文代会上,孙瑜遇到南开中学校友周恩来,并就《武训传》向总理征求意见,周恩来说,“你拍吧,拍了送过来我看看。”
上海审查时,《武训传》就赢来一片叫好声。“拍武训传的目的很清楚,当时提倡新文化,另外是扫盲运动,武训办学校让人来念书,正好配合了这个。”
电影送到北京时,孙瑜给周恩来写了一封信,下午就得到消息,当晚中南海将放这部片子。周恩来、朱德等领导都去看了,朱德的评价是“好得很,很有教育意义”。孙瑜问周恩来的看法,周恩来说武训被打那几场戏太残酷了,孙瑜就把武训挨打的戏剪掉了很多。
1951年5月,周恩来提前让人给孙瑜带话,《人民日报》要对《武训传》进行批判,“但针对片子不是针对人”。
袁鹰在《风云侧记》里回忆道,“1951年5月20日下午,我正在《解放日报》总编室上夜班……忽然从一堆稿件中发现一份用电讯发来的当天《人民日报》社论,题目是《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厚厚一叠,字数很多”,“连读了两遍,一面读,一面止不住心惊肉跳。”
这篇由毛泽东亲自审定的社论指出,“根本不去触动封建经济基础及其上层建筑的一根毫毛,反而狂热地宣传封建文化”、“承认或容忍这种歌颂,就是承认或容忍污蔑农民革命斗争,污蔑中国历史”、“我国文化界的思想混乱达到了何等程度”、“资产阶级的反动思想侵入了战斗的共产党”。
《人民日报》“党的生活”发表评论,“歌颂过武训和电影《武训传》的,一律要作严肃的公开自我批评”。5月23日,中央电影局也向全国电影工作者发出通知,“均须在该单位负责同志有计划领导下,进行并展开对《武训传》的讨论、藉以提高思想认识;同时并须负责向觀众进行教育以肃清不良影响”。
1951年6月,江青化名“李进”率工作组到山东调查,孙瑜及《武训传》相关人员相继在报纸上公开检讨。批判还牵涉到当时负责上海文艺界的夏衍。“在拍《武训传》时,夏衍不赞成拍,批判时找到他检讨。放映时,夏衍在国外访问,他要检讨,他也想不通。”
1950年后只拍了3部电影
《武训传》之前,孙瑜的电影大多关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他“惯于在垃圾箱里拣宝”,拍摄的题材也与1930年代吃香的武侠、才子佳人题材大相径庭。
1929年,孙瑜因《故都春梦》一炮而红,之后他拍摄了《野草闲花》、《野玫瑰》等影片。他的一部影片曾与蔡楚生的《渔光曲》一起送去苏联参展,但拷贝在半路被炸掉了,最终得奖的是《渔光曲》。尽管如此,孙瑜的作品在国外却很受欢迎。电影资料馆做过统计,1980年代至今,每年都有孙瑜的电影在国外放映。
在孙栋光眼里,父亲是个富于幻想的人。“他想象力比较丰富,看过很多神话,又喜欢古典诗歌,很有浪漫主义色彩。”
孙瑜是最早实景中拍摄使用运动镜头的导演之一,捧红过1930年代的“金童玉女”金焰和阮玲玉,他用最原始的手工配音,为《野草闲花》配上了中国最早的电影插曲。
然而,《武训传》遭批却让孙瑜的电影梦跌入一个窘迫的境地。自1927年到解放,孙瑜共拍了二十多部影片,从1950年到去世只拍了3部。而《武训传》遭批的第二年,全国只出产8部电影。
“过去他想拍什么片,老板都会支持。《武训传》后,他一直在争取拍戏,每次都有作品申请,不通过再写。”孙栋光回忆,《武训传》遭到批判后,孙瑜也曾反思,甚至怀疑是不是自己错了。他在创作上多少变得有些缩手缩脚,对于政治特别小心。“他尽量保持原来的风格,但以后的作品却很难有灵光闪现的东西。”
孙瑜写过很多剧本,习惯自编自导。他人生最后的3部电影分别是《乘风破浪》、《鲁班的传说》以及戏曲片《秦娘美》,只有《乘风破浪》的剧本出自孙瑜之手。“《乘风破浪》在东南亚放的时候反响还好,《鲁班的传说》一般,戏曲片就没什么了。”
生活中的孙瑜不会发脾气,也不善言辞,只有谈到电影时能讲很多。更多时候他总在幻想。“过去他的桂冠是诗人导演。解放前,他是电影界首屈一指的导演,后来工资评级他总是二级。”
一位与晚年孙瑜有过接触的人形容1980年代以后的孙瑜,“生活十分低调,偶尔在一些公开场合露面,给人留下的印象也总是朴素、谦和、清瘦、举止缓慢,甚至表情有些木讷。”
在一册小照相薄上,年轻的导演曾用中英文写着自己的座右铭“永远勇敢!!!永远希望!!!”而在他很多电影的开头,导演孙瑜字幕下总会用一个骑马武士的剪影作衬底。孙瑜并未跟人提起这样做的用意,但这个热血又孤独的武士形象也许就是他电影生涯最形象的注脚。
1948年,老搭档蔡楚生、郑君里在上海成立昆仑影业公司,孙瑜曾想过在昆仑公司拍摄《武训传》。“但郑君里告诉他,阳翰笙等左翼人士还是希望在中国电影制片厂拍。当时的‘中制’隶属于国民党,会拍一些反共的片子,(电影)放在中制拍,占据着中制的设备、时间,能让它少拍反共的片子。”孙瑜之子孙栋光说。
《武训传》开拍不久停拍。1949年,“昆仑”出面把已经拍好的1/3电影拷贝买下。“中制”撤离大陆前,曾希望孙瑜能一起到台湾,但他选择留下。“‘联华’的老朋友都在那边,他也很愿意在昆仑拍完《武训传》。”
1951年,这部反响热烈、轰动一时的电影遭到举国批判,孙瑜半生辉煌的电影事业也随之改写。
首轮放映场的爆满
为拍摄《武训传》,孙瑜带剧组去山东调查,向当地农民了解武训的事迹。“那时每个人都说武训好,武训卖唱、行乞、变戏法,靠这些钱积累起来办了好多义学。等到江青一调查,完全两回事了。”
“我们到山东体验生活,住在老乡家里,每天我都把吃的喂驴,赵丹在驴的身上感受到武训的精神,写了一篇关于我、老乡小孩和驴的文章,后来就批判他驴道主义。”孙栋光在《武训传》中饰演小武训,当时他年仅7岁。
孙瑜原打算只写一集剧本,后来在资方的苦苦要求下,将一集改成上下两集,为此增加了很多戏,“本来批判农民运动的并没有,后来就加进了”。
1950年底至1951年初,《武训传》先后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上映,取得空前的成功。在上海,巨幅海报挂在大光明电影院外,首轮放映场场爆满。海报里写着:“迎接即将到来的文化建设高潮,为贫苦不识字的孩子们造福”、“提倡识字运动,普及农村教育。”
到1951年3月下旬,四十多篇赞扬《武训传》的文章在各大报刊上发表,《大众电影》将《武训传》列为1950年10部“最佳国产影片”之一,杂志同时发表了《武训传》的详细故事、大量剧照、孙瑜创作谈以及赵丹撰写的文章《我怎样演武训》。当时一本知名的电影画报还将7岁的孙栋光称为“天才小武训”。
孙栋光认为,《武训传》虽不算孙瑜最好的一部作品,却在艺术和技术上达到了一个高峰。作为第一个在西方系统学习戏剧电影的中国人,孙瑜在这部影片中进行了很多大胆尝试。
“有一场戏说的是武训被打后,发高烧做梦,梦见地狱里的穷孩子被官僚地主压迫,最后又到了天堂。这些场景在摄影棚里拍,动用了几百人,为制造烟雾效果还放干冰,这在当时好像还是第一次。”
这些艺术上的创新后来却成为《武训传》的污点之一。戏剧家陈白尘在1951年的《文艺新地》上发表的批判文章里有针对性地指出:“他们在文艺思想和创作方法上已经成了美国电影的俘虏……《武训传》就是最突出的标本。”
《武训传》大批判
建国后第一次文代会上,孙瑜遇到南开中学校友周恩来,并就《武训传》向总理征求意见,周恩来说,“你拍吧,拍了送过来我看看。”
上海审查时,《武训传》就赢来一片叫好声。“拍武训传的目的很清楚,当时提倡新文化,另外是扫盲运动,武训办学校让人来念书,正好配合了这个。”
电影送到北京时,孙瑜给周恩来写了一封信,下午就得到消息,当晚中南海将放这部片子。周恩来、朱德等领导都去看了,朱德的评价是“好得很,很有教育意义”。孙瑜问周恩来的看法,周恩来说武训被打那几场戏太残酷了,孙瑜就把武训挨打的戏剪掉了很多。
1951年5月,周恩来提前让人给孙瑜带话,《人民日报》要对《武训传》进行批判,“但针对片子不是针对人”。
袁鹰在《风云侧记》里回忆道,“1951年5月20日下午,我正在《解放日报》总编室上夜班……忽然从一堆稿件中发现一份用电讯发来的当天《人民日报》社论,题目是《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厚厚一叠,字数很多”,“连读了两遍,一面读,一面止不住心惊肉跳。”
这篇由毛泽东亲自审定的社论指出,“根本不去触动封建经济基础及其上层建筑的一根毫毛,反而狂热地宣传封建文化”、“承认或容忍这种歌颂,就是承认或容忍污蔑农民革命斗争,污蔑中国历史”、“我国文化界的思想混乱达到了何等程度”、“资产阶级的反动思想侵入了战斗的共产党”。
《人民日报》“党的生活”发表评论,“歌颂过武训和电影《武训传》的,一律要作严肃的公开自我批评”。5月23日,中央电影局也向全国电影工作者发出通知,“均须在该单位负责同志有计划领导下,进行并展开对《武训传》的讨论、藉以提高思想认识;同时并须负责向觀众进行教育以肃清不良影响”。
1951年6月,江青化名“李进”率工作组到山东调查,孙瑜及《武训传》相关人员相继在报纸上公开检讨。批判还牵涉到当时负责上海文艺界的夏衍。“在拍《武训传》时,夏衍不赞成拍,批判时找到他检讨。放映时,夏衍在国外访问,他要检讨,他也想不通。”
1950年后只拍了3部电影
《武训传》之前,孙瑜的电影大多关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他“惯于在垃圾箱里拣宝”,拍摄的题材也与1930年代吃香的武侠、才子佳人题材大相径庭。
1929年,孙瑜因《故都春梦》一炮而红,之后他拍摄了《野草闲花》、《野玫瑰》等影片。他的一部影片曾与蔡楚生的《渔光曲》一起送去苏联参展,但拷贝在半路被炸掉了,最终得奖的是《渔光曲》。尽管如此,孙瑜的作品在国外却很受欢迎。电影资料馆做过统计,1980年代至今,每年都有孙瑜的电影在国外放映。
在孙栋光眼里,父亲是个富于幻想的人。“他想象力比较丰富,看过很多神话,又喜欢古典诗歌,很有浪漫主义色彩。”
孙瑜是最早实景中拍摄使用运动镜头的导演之一,捧红过1930年代的“金童玉女”金焰和阮玲玉,他用最原始的手工配音,为《野草闲花》配上了中国最早的电影插曲。
然而,《武训传》遭批却让孙瑜的电影梦跌入一个窘迫的境地。自1927年到解放,孙瑜共拍了二十多部影片,从1950年到去世只拍了3部。而《武训传》遭批的第二年,全国只出产8部电影。
“过去他想拍什么片,老板都会支持。《武训传》后,他一直在争取拍戏,每次都有作品申请,不通过再写。”孙栋光回忆,《武训传》遭到批判后,孙瑜也曾反思,甚至怀疑是不是自己错了。他在创作上多少变得有些缩手缩脚,对于政治特别小心。“他尽量保持原来的风格,但以后的作品却很难有灵光闪现的东西。”
孙瑜写过很多剧本,习惯自编自导。他人生最后的3部电影分别是《乘风破浪》、《鲁班的传说》以及戏曲片《秦娘美》,只有《乘风破浪》的剧本出自孙瑜之手。“《乘风破浪》在东南亚放的时候反响还好,《鲁班的传说》一般,戏曲片就没什么了。”
生活中的孙瑜不会发脾气,也不善言辞,只有谈到电影时能讲很多。更多时候他总在幻想。“过去他的桂冠是诗人导演。解放前,他是电影界首屈一指的导演,后来工资评级他总是二级。”
一位与晚年孙瑜有过接触的人形容1980年代以后的孙瑜,“生活十分低调,偶尔在一些公开场合露面,给人留下的印象也总是朴素、谦和、清瘦、举止缓慢,甚至表情有些木讷。”
在一册小照相薄上,年轻的导演曾用中英文写着自己的座右铭“永远勇敢!!!永远希望!!!”而在他很多电影的开头,导演孙瑜字幕下总会用一个骑马武士的剪影作衬底。孙瑜并未跟人提起这样做的用意,但这个热血又孤独的武士形象也许就是他电影生涯最形象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