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了娃谁养?——当这个问题占据中国人的话语中心位置时,恰是“全面放开二孩”的前后。生养生养,人们忧心的不是生,而是养。对于大多数中国家庭而言,养一个孩子都要截留老父母的部分晚年生活,遑论再添一个,那简直是名正言顺的“全方位榨取”。从身体到意识,从时间到空间,晚年想象中“含饴弄孙、承欢膝下”的美好图景被无休止的劳作和疲累划出道道伤口,孩子在俘虏老人的同时,也剥夺了他们所剩无几的“自由”。
这是《“老漂族”,及其相关话题》的理解起点,也是李燕燕将“老漂族”作为一个公共议题陈列在读者面前的基本背景。在此背景上,随迁老人,也就是“老漂族”应时而生,他们和中国的老父母分享共同的处境,又主动或被迫充任那个除不尽的“余数”。无论是现在还是可预见的将来,余数定会不断壮大,那么,如何让这个庞大的余数群体实现社会转型期的良性过渡,恐怕是纾解困局、打开二孩乃至多孩护养闸门的一把密钥。
为什么?因为城市“老漂族”是目前中国婴幼儿护养体系中的典型力量,他们将在相当长时间内填补人口流动带来的公共育兒服务空缺,而他们的抚育对象,则会汇入未来中国最强大生产力的洪流。更为重要的是,在他们身上聚集着中国家庭生态向现代生活转型的所有症候:远离故土却难舍乡情,传统的家族和家族观念被城市强行“分割”,漂泊异乡的孤独情绪,安度余生的自然权利屈从于孙辈嗷嗷待哺的现实需要,自我意识遭遇家庭责任的“无期”阻击……以此为原点,可以链接起一个巨大的网络景观,我们也将在这“全息”景观中体验他们的体验,收获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
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并非易事。首先,李燕燕必得拣选尽可能广泛的观测样本,而且这些样本要允许不同阶层发声,以确立其田野调查的合法性和说服力。在这一点上,我绝不怀疑李燕燕的诚实。她一开始就把自己想象为一名恪尽职守的记者,扛着她的“文字镜头”,穿梭忙碌于重庆大大小小的社区街巷,体制内的中产、高收入职业者、两地分居的平民夫妇、收入单薄的全职妈妈,至少在第一节,就有四种家庭类型被镜头摄取。在这些由夫妇和孩子组成的“小”家庭之外,“老漂族”们蹒跚而来,他们像等待卸载的小船,本以为可以靠岸,可令他们始料未及的是,自己才是那个被子孙牵系的码头。
这当然不是事情的全部,我只是沿着李燕燕铺好的路径提前透露了“剧情”。在这篇非虚构作品发表的《山西文学》2020年第1期卷首语中,克海不无伤感地表示:“幸福的家庭各有各的幸福,不幸的家庭千篇一律。”如果说“老漂族”这个词语本身在幸与不幸之间尚能保持中立,那么,“老漂族”能够成为一个话题,就必然暗示着某种意义的转向。——文学无须在“幸”的锦缎上绣花;不幸,才是它疗愈的重心。
可是,李燕燕为什么要写那个住在某高档商品房里的高收入家庭呢?这个家庭无论从哪方面看,都是幸福的样板;手头阔绰,四位老人均健在,两个儿子双方父母抢着带,各自还雇着钟点工。按理说,他们与“老漂族”的疼痛无关,与本文的关切天壤相隔,应该被作者断然舍弃才是。但它还是硬生生杵在那里,像一枚钉子,扎在我们意识流淌的中途。我认为,这里一定有一个隐蔽的理由,促使作者将它完整地保留。既需隐蔽,我就不好明说,且将它暂且搁置吧。
回到正题,让千千万万“老漂族”陷入困局的究竟是什么?或者说,在“老漂族”现象的内部,是否有一只无形之手覆盖了他们的生活?如果有,它在哪里?当然,我们可以马上凭经验做出判断:经济的、情感的、观念的、环境的、习惯的、人际的、性格的……我们甚至可以直接溯及“道德”。这些也是李燕燕在前三节不厌其烦的叙事要素。她力图通过层层加码的讲述,拨云见日,广而告之。我们则在倾听,在辨别,在感受一个个随迁老人是怎样从想象的天空再次跌入泥泞,成为“家”的名义下卑微的奴仆。
是的,我们不是奴仆,谁也不是,但我们通常不得不臣服于生活。而古老中国存续至今的血缘纽带和纽带上凝结的浓重情感,又让广大的随迁老人不愿且不能“放手”,在他们看护第三代的行为动机上投射的心理色调复杂而微妙,它关乎道义、良知、血缘、情感,也触及到一个无法回避却难以启齿的担忧,那就是“老无所养”。正是这个隐秘的心结,主宰了他们的选择和行动。所以,他们的“乐于付出”其实是“甘愿牺牲”,“甘愿”里藏着不情愿,“牺牲”里闪避着“只能如此”的无奈。
李燕燕机敏地嗅到了气味,“一碗汤的距离”就是对此做出的灿烂回应。“养儿防老”暗自变身为“养孙防老”,这一戏剧性的置换,着实令人喘不过气来,何况是饱经岁月磨损的老人,他们是在用自己羸弱的肉身,测量生命的韧度吗?不,绝不是!很明显,这里存在一种交易——用现在对第三代的奉献,换取将来得到第二代赡养的“本钱”。你可能认为“交易”这个词赤裸裸、不名誉,但它却是人与人关系的本质性真相,否则怎么叫守望相助、抱团取暖呢?只要这种交易走正道,遵循世界和生命的伦常法度,它就是“名誉”的。从这个向度看,“老漂族”问心无愧,愧疚的反而应该是子女辈,因为他们破坏了“等价交换”原则,在抚养和赡养的义务契约上,强行把孙辈叠入老父母的抚养界面。此事很可能产生如下后果。
后果一,随迁老人不得不委身于子女组建的新家庭,频生寄人篱下之感。
后果二,因父母和子女生活习惯、性格等的差异,矛盾丛生。
于是就有了后果三,无处容“身”,包括肉体,也包括心灵。
对此,李燕燕的理想解决方案是“一碗汤的距离”。目前看来,这的确不失为一种“最优”方案。作者在文末的道白中也颇为自信,他说:
一碗汤的距离,不止是物理距离,也是心理上亲密距离的生动比喻。两颗心灵之间的距离,要用温度来测量,而不是用直尺。这个温度是最舒适的28—32℃,不会过热也不会过冷,在需要的时候,很快就能将温暖传递过去。
简言之,就是“亲密而有间”。
然而,我认为,这个方案也只能止于“理想”。有一个坎儿就很难跨越:经济。并非所有人都像文中所展示的两例“模范家庭”那样,住所临近或楼上楼下,比如,处于城市边缘的张开贵一家就会毫不犹豫地提出反证:全家六口人蜗居在不足六十平方米的二手房里,连拆迁都担心补不齐几万元差价款,又怎么有闲钱再买一套?即便是租,也得掂量一下成本效益。所以“亲密而有间”首先就会遇到大多数普通家庭经济状况不尽如人意的阻隔,更别提租住本身引起的各种副作用了。 说到经济,作者倒是在不经意间制造了一场巧合。现在就让我们把那个“搁置”在上文中的幸福家庭样板移接过来,和“亲密而有间”的模范家庭相互观照,不难发现,一种精确的互应在三者之间赫然伫立,没错,它们都有抵达“幸福”和“模范”的经济能力。这说明,李燕燕很可能在处于思考阶段的前写作时期,就下意识地把经济作为考量“老漂族”事件的唯一或主要标尺,只不过她并不自知。
问题来了,既然作者的药方不具备普遍效能,那么作为其主要支撑构件的经济因素就不能成立。我们必须另寻他路。在这一点上,倒是李燕燕提醒了我,那就是“距离”。不过此距离非彼距离,一切还得向“老漂族”的源头追踪。
漂,是行为动词,对于“老漂族”,该动词的起始处是故乡或原居住地,落脚点在异乡——子女的居住地。换句话说,漂,造成了事实上的距离,它最初作用于身体,而后指向内心。也就是说,“老漂族”的心灵是陪同身体漂移的,伴随其中的还有私人的情感、经验和抹不去的记忆。无根的距离感由此而生。问题的关键还不在此,关键在,这种以身体为核心的迁徙是“逆向”的“反迁徙”。你知道,候鸟是正迁徙,它们永远飞向温暖之地;在这一点上,人类的天性与动物一致,即趋利避害。而老年人的本能不是扩张,而是收缩欲望和领地,回到内心,回到过去,回到生命最初的自然常态。可生活有时是不讲“理”的,它坚硬而冷漠,以不容置疑的理由,“驱遣”着老人反其道而行之。无论他们是否出于自愿,都悖离了“自然”。这种违反自然意志的迁徙行为必遭自然的贬损。“距离感”所诱发的重重阻碍,便是自然律压在“老漂族”背上的重轭。
卸除重轭,谈何容易!经济尽管有用,但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即使随迁老人的身体得到安置,心灵却可能仍在记忆的远方。——当然,我愿意相信作者视为楷模的两个家庭成功转型,但我也断定,“一碗汤的距离”只是至高勋章的冒名顶替者,它的作用被修饰、被审美了。在它“最舒适”的温度内部,必然有一个属灵的区域得到了补偿,也得到了自然律的谅解,即,正向的回归感——它取决于子女精神上的“回巢”。不是你回我“家”,而是你回到我們共同的“大家”。一旦子女使老父母获得了自我意识的主体感,精神的创伤便会自动愈合,心安则身安,身体的距离感也会消弭于无形。由此可见,这个看不见的“大家”,才是“老漂族”由边缘走向中心的最合宜的精神居所。
说来说去,还是离不开一个字:孝。但这孝已然调换了它过时的内涵,它是一种尊重,一种理解,一种发自真诚的“回巢”之爱。主动交付和传递这种爱,得到的将是加倍回报。进一步说,把这种爱延展到社会的平面上,或许可以为浮出水面的育幼和养老问题找到一条有效的解决路径。
文章“漂”到这儿,也该有个结尾。在此,我不由得想为作者李燕燕辩护两句。平心而论,没有执着地追问下去,不能全怪作者。面对聒噪的镜头,谁都有被表象干扰的危险。她可能是太过计较对“随迁老人”内在纵深的检视,而忽略或放弃了源头活水。不过,作者无须承担记者的伦理责任,说到底,她只是一位致力于写作的“仿记者”。她努力地记录现场,对各种信息进行裁切、编织、补缀,并精确地施用自己的文学技艺。由此,中国社会转型期某些偏僻的生活进入我们的视野。从这个意义上说,她有效地实践了非虚构写作的伦理法度,圆满履行了自己的职任。
听起来很绕口是吧?其实,我只是想说:虽然李燕燕没有像绝大多数非虚构写作者一样,满足于在平滑的表象上逡巡,但她在掘进深度和方向上依然有修正的空间。这也是当前非虚构写作面临的新议题。
【作者简介】王朝军,笔名忆然。文学评论家,鲁迅文学院第36期高研班学员。山西省作协首届签约评论家、第七届全委会委员,大益文学院签约评论家,“钓鱼城”大学生中文创意写作大赛终评委。获2016—2018年度赵树理文学奖·文学评论奖。曾任《名作欣赏》副主编,现供职于北岳文艺出版社。发表文学评论、思想随笔若干。出版有评论专著《又一种声音》。
这是《“老漂族”,及其相关话题》的理解起点,也是李燕燕将“老漂族”作为一个公共议题陈列在读者面前的基本背景。在此背景上,随迁老人,也就是“老漂族”应时而生,他们和中国的老父母分享共同的处境,又主动或被迫充任那个除不尽的“余数”。无论是现在还是可预见的将来,余数定会不断壮大,那么,如何让这个庞大的余数群体实现社会转型期的良性过渡,恐怕是纾解困局、打开二孩乃至多孩护养闸门的一把密钥。
为什么?因为城市“老漂族”是目前中国婴幼儿护养体系中的典型力量,他们将在相当长时间内填补人口流动带来的公共育兒服务空缺,而他们的抚育对象,则会汇入未来中国最强大生产力的洪流。更为重要的是,在他们身上聚集着中国家庭生态向现代生活转型的所有症候:远离故土却难舍乡情,传统的家族和家族观念被城市强行“分割”,漂泊异乡的孤独情绪,安度余生的自然权利屈从于孙辈嗷嗷待哺的现实需要,自我意识遭遇家庭责任的“无期”阻击……以此为原点,可以链接起一个巨大的网络景观,我们也将在这“全息”景观中体验他们的体验,收获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
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并非易事。首先,李燕燕必得拣选尽可能广泛的观测样本,而且这些样本要允许不同阶层发声,以确立其田野调查的合法性和说服力。在这一点上,我绝不怀疑李燕燕的诚实。她一开始就把自己想象为一名恪尽职守的记者,扛着她的“文字镜头”,穿梭忙碌于重庆大大小小的社区街巷,体制内的中产、高收入职业者、两地分居的平民夫妇、收入单薄的全职妈妈,至少在第一节,就有四种家庭类型被镜头摄取。在这些由夫妇和孩子组成的“小”家庭之外,“老漂族”们蹒跚而来,他们像等待卸载的小船,本以为可以靠岸,可令他们始料未及的是,自己才是那个被子孙牵系的码头。
这当然不是事情的全部,我只是沿着李燕燕铺好的路径提前透露了“剧情”。在这篇非虚构作品发表的《山西文学》2020年第1期卷首语中,克海不无伤感地表示:“幸福的家庭各有各的幸福,不幸的家庭千篇一律。”如果说“老漂族”这个词语本身在幸与不幸之间尚能保持中立,那么,“老漂族”能够成为一个话题,就必然暗示着某种意义的转向。——文学无须在“幸”的锦缎上绣花;不幸,才是它疗愈的重心。
可是,李燕燕为什么要写那个住在某高档商品房里的高收入家庭呢?这个家庭无论从哪方面看,都是幸福的样板;手头阔绰,四位老人均健在,两个儿子双方父母抢着带,各自还雇着钟点工。按理说,他们与“老漂族”的疼痛无关,与本文的关切天壤相隔,应该被作者断然舍弃才是。但它还是硬生生杵在那里,像一枚钉子,扎在我们意识流淌的中途。我认为,这里一定有一个隐蔽的理由,促使作者将它完整地保留。既需隐蔽,我就不好明说,且将它暂且搁置吧。
回到正题,让千千万万“老漂族”陷入困局的究竟是什么?或者说,在“老漂族”现象的内部,是否有一只无形之手覆盖了他们的生活?如果有,它在哪里?当然,我们可以马上凭经验做出判断:经济的、情感的、观念的、环境的、习惯的、人际的、性格的……我们甚至可以直接溯及“道德”。这些也是李燕燕在前三节不厌其烦的叙事要素。她力图通过层层加码的讲述,拨云见日,广而告之。我们则在倾听,在辨别,在感受一个个随迁老人是怎样从想象的天空再次跌入泥泞,成为“家”的名义下卑微的奴仆。
是的,我们不是奴仆,谁也不是,但我们通常不得不臣服于生活。而古老中国存续至今的血缘纽带和纽带上凝结的浓重情感,又让广大的随迁老人不愿且不能“放手”,在他们看护第三代的行为动机上投射的心理色调复杂而微妙,它关乎道义、良知、血缘、情感,也触及到一个无法回避却难以启齿的担忧,那就是“老无所养”。正是这个隐秘的心结,主宰了他们的选择和行动。所以,他们的“乐于付出”其实是“甘愿牺牲”,“甘愿”里藏着不情愿,“牺牲”里闪避着“只能如此”的无奈。
李燕燕机敏地嗅到了气味,“一碗汤的距离”就是对此做出的灿烂回应。“养儿防老”暗自变身为“养孙防老”,这一戏剧性的置换,着实令人喘不过气来,何况是饱经岁月磨损的老人,他们是在用自己羸弱的肉身,测量生命的韧度吗?不,绝不是!很明显,这里存在一种交易——用现在对第三代的奉献,换取将来得到第二代赡养的“本钱”。你可能认为“交易”这个词赤裸裸、不名誉,但它却是人与人关系的本质性真相,否则怎么叫守望相助、抱团取暖呢?只要这种交易走正道,遵循世界和生命的伦常法度,它就是“名誉”的。从这个向度看,“老漂族”问心无愧,愧疚的反而应该是子女辈,因为他们破坏了“等价交换”原则,在抚养和赡养的义务契约上,强行把孙辈叠入老父母的抚养界面。此事很可能产生如下后果。
后果一,随迁老人不得不委身于子女组建的新家庭,频生寄人篱下之感。
后果二,因父母和子女生活习惯、性格等的差异,矛盾丛生。
于是就有了后果三,无处容“身”,包括肉体,也包括心灵。
对此,李燕燕的理想解决方案是“一碗汤的距离”。目前看来,这的确不失为一种“最优”方案。作者在文末的道白中也颇为自信,他说:
一碗汤的距离,不止是物理距离,也是心理上亲密距离的生动比喻。两颗心灵之间的距离,要用温度来测量,而不是用直尺。这个温度是最舒适的28—32℃,不会过热也不会过冷,在需要的时候,很快就能将温暖传递过去。
简言之,就是“亲密而有间”。
然而,我认为,这个方案也只能止于“理想”。有一个坎儿就很难跨越:经济。并非所有人都像文中所展示的两例“模范家庭”那样,住所临近或楼上楼下,比如,处于城市边缘的张开贵一家就会毫不犹豫地提出反证:全家六口人蜗居在不足六十平方米的二手房里,连拆迁都担心补不齐几万元差价款,又怎么有闲钱再买一套?即便是租,也得掂量一下成本效益。所以“亲密而有间”首先就会遇到大多数普通家庭经济状况不尽如人意的阻隔,更别提租住本身引起的各种副作用了。 说到经济,作者倒是在不经意间制造了一场巧合。现在就让我们把那个“搁置”在上文中的幸福家庭样板移接过来,和“亲密而有间”的模范家庭相互观照,不难发现,一种精确的互应在三者之间赫然伫立,没错,它们都有抵达“幸福”和“模范”的经济能力。这说明,李燕燕很可能在处于思考阶段的前写作时期,就下意识地把经济作为考量“老漂族”事件的唯一或主要标尺,只不过她并不自知。
问题来了,既然作者的药方不具备普遍效能,那么作为其主要支撑构件的经济因素就不能成立。我们必须另寻他路。在这一点上,倒是李燕燕提醒了我,那就是“距离”。不过此距离非彼距离,一切还得向“老漂族”的源头追踪。
漂,是行为动词,对于“老漂族”,该动词的起始处是故乡或原居住地,落脚点在异乡——子女的居住地。换句话说,漂,造成了事实上的距离,它最初作用于身体,而后指向内心。也就是说,“老漂族”的心灵是陪同身体漂移的,伴随其中的还有私人的情感、经验和抹不去的记忆。无根的距离感由此而生。问题的关键还不在此,关键在,这种以身体为核心的迁徙是“逆向”的“反迁徙”。你知道,候鸟是正迁徙,它们永远飞向温暖之地;在这一点上,人类的天性与动物一致,即趋利避害。而老年人的本能不是扩张,而是收缩欲望和领地,回到内心,回到过去,回到生命最初的自然常态。可生活有时是不讲“理”的,它坚硬而冷漠,以不容置疑的理由,“驱遣”着老人反其道而行之。无论他们是否出于自愿,都悖离了“自然”。这种违反自然意志的迁徙行为必遭自然的贬损。“距离感”所诱发的重重阻碍,便是自然律压在“老漂族”背上的重轭。
卸除重轭,谈何容易!经济尽管有用,但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即使随迁老人的身体得到安置,心灵却可能仍在记忆的远方。——当然,我愿意相信作者视为楷模的两个家庭成功转型,但我也断定,“一碗汤的距离”只是至高勋章的冒名顶替者,它的作用被修饰、被审美了。在它“最舒适”的温度内部,必然有一个属灵的区域得到了补偿,也得到了自然律的谅解,即,正向的回归感——它取决于子女精神上的“回巢”。不是你回我“家”,而是你回到我們共同的“大家”。一旦子女使老父母获得了自我意识的主体感,精神的创伤便会自动愈合,心安则身安,身体的距离感也会消弭于无形。由此可见,这个看不见的“大家”,才是“老漂族”由边缘走向中心的最合宜的精神居所。
说来说去,还是离不开一个字:孝。但这孝已然调换了它过时的内涵,它是一种尊重,一种理解,一种发自真诚的“回巢”之爱。主动交付和传递这种爱,得到的将是加倍回报。进一步说,把这种爱延展到社会的平面上,或许可以为浮出水面的育幼和养老问题找到一条有效的解决路径。
文章“漂”到这儿,也该有个结尾。在此,我不由得想为作者李燕燕辩护两句。平心而论,没有执着地追问下去,不能全怪作者。面对聒噪的镜头,谁都有被表象干扰的危险。她可能是太过计较对“随迁老人”内在纵深的检视,而忽略或放弃了源头活水。不过,作者无须承担记者的伦理责任,说到底,她只是一位致力于写作的“仿记者”。她努力地记录现场,对各种信息进行裁切、编织、补缀,并精确地施用自己的文学技艺。由此,中国社会转型期某些偏僻的生活进入我们的视野。从这个意义上说,她有效地实践了非虚构写作的伦理法度,圆满履行了自己的职任。
听起来很绕口是吧?其实,我只是想说:虽然李燕燕没有像绝大多数非虚构写作者一样,满足于在平滑的表象上逡巡,但她在掘进深度和方向上依然有修正的空间。这也是当前非虚构写作面临的新议题。
【作者简介】王朝军,笔名忆然。文学评论家,鲁迅文学院第36期高研班学员。山西省作协首届签约评论家、第七届全委会委员,大益文学院签约评论家,“钓鱼城”大学生中文创意写作大赛终评委。获2016—2018年度赵树理文学奖·文学评论奖。曾任《名作欣赏》副主编,现供职于北岳文艺出版社。发表文学评论、思想随笔若干。出版有评论专著《又一种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