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打造语用型课堂,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关键在于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运用,在运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习得表达方法、提升运用能力。读写结合就是进行语言文字运用的有效策略:读是学习运用的方法,写是提升运用的能力;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继续和发展。课堂上及时读写结合,力争把语言文字的运用落到实处。
升入六年级近两个月,我是这样领着学生们尝试的:
一、试写颁奖辞,提纲挈领
在上《轮椅上的霍金》第二课时的时候,我尝试着让学生模仿“感动中国”的颁奖辞,学着写一段:“假如你现在就站在‘感动世界’的舞台上,为霍金颁奖,你准备怎么写?”
学生们这样写:
“40年,他从来没有离开轮椅。命运的残酷并没有把他击倒,他像高尔基笔下的海燕,勇敢地向病魔作斗争。他的勇敢、他的智慧,让他成为一位科学巨人。他就是——史蒂芬·霍金。”
“身残志坚,宇宙无边;
我们懂之,多么肤浅;
霍金懂之,多么高深。”
“一个在轮椅上度过的人,发现黑洞的秘密,创造奇迹,他对科学有着一颗坚持不懈的心。面对残酷,他并没有放弃,乐观地面对。他历经沧桑,点亮我们的世界,他就是——史蒂芬·霍金。”
“他在轮椅上坐了30多年,只能使用3根手指生活。但他活了下来,并在这艰难的环境中成为了科学巨人。他的著作《时间简史》有无数的读者,他是科学界的一颗璀璨的巨星,他就是——史蒂芬·霍金。”
二、仿写过渡语,承上启下
同是《轮椅上的霍金》这篇课文,这一节很重要:“霍金的魅力不仅在于他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更因为他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他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深深地感动了大众。”
为此,我让学生们仿写了过渡句。对刚学过的课文《船长》中的哈尔威、对火极一时的《教育的意义》的演讲者董仲蠡等人,他们这样写:
“萨布利亚坦贝肯的魅力不仅在于她是一个坚忍不拔的盲人,更在于她是一个为盲人带来光明的人。”
“哈尔威船长的魅力不仅在于他是一个尊重妇女儿童的绅士,更在于她是一个先人后己的大写的人。”
“董仲蠡的魅力不仅在于他是一个令人喜爱的英语老师,更在于他是一个懂得教育真谛的人。”
更多的孩子,写的是生活中熟悉的人,是班中的同学:
“吕玉祺的魅力不仅在于她是一个热爱学习的学生,更在于她是一个声音甜美的主持人。”
“贾依依的魅力不仅在于她是一个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更在于她是一个很有组织能力的班长。”
“谢梓安的魅力不仅在于他是一个优秀的学生,更在于他是六(1)班公认的才子。”
三、习得民间故事的语言,生动夸张
教民间故事《13牛郎织女》的时候,我先告诉他们民间故事的特点是:时代久远,口头传播,情节夸张、充满幻想,多采用象征形式,往往包含着超自然的、异想天开的成分。然后,我让他们记下民间故事中常用的词语和句子,如“很久很久以前”、“打了三天三夜”、“斗了七七四十九个回合”等等诸如此类的词语。
学完课文后,我们拓展阅读另一篇民间故事《白蛇传》,其中这段描写让学生反复朗读:“大水涨一尺,长堤就高一尺,大水涨一丈,长堤就高一丈。任凭你波浪怎样大,总是漫不过去。”
那么,牛郎不是披着神奇的牛皮吗,怎么就飞不过天河去了呢?我让学生们展开想象,用民间故事的语言说一说、写一写:
“牛郎飞高一尺,波涛就涨一尺;牛郎飞高一丈,波涛就涨一丈。任凭牛郎怎样飞,总是飞不过去。”
“牛郎飞前一丈,天河就宽一丈;牛郎飞前十丈,天河就宽十丈。任凭牛郎怎样飞,总是飞不过去。”
总之,用语文的方式学语文,在学习语言中学运用。只要我们立足学生和文本实际,找准语用的起点,夯实语用的基础,习得语用的方法,提升语用的能力,就一定能提高语言文字运用的实效。
升入六年级近两个月,我是这样领着学生们尝试的:
一、试写颁奖辞,提纲挈领
在上《轮椅上的霍金》第二课时的时候,我尝试着让学生模仿“感动中国”的颁奖辞,学着写一段:“假如你现在就站在‘感动世界’的舞台上,为霍金颁奖,你准备怎么写?”
学生们这样写:
“40年,他从来没有离开轮椅。命运的残酷并没有把他击倒,他像高尔基笔下的海燕,勇敢地向病魔作斗争。他的勇敢、他的智慧,让他成为一位科学巨人。他就是——史蒂芬·霍金。”
“身残志坚,宇宙无边;
我们懂之,多么肤浅;
霍金懂之,多么高深。”
“一个在轮椅上度过的人,发现黑洞的秘密,创造奇迹,他对科学有着一颗坚持不懈的心。面对残酷,他并没有放弃,乐观地面对。他历经沧桑,点亮我们的世界,他就是——史蒂芬·霍金。”
“他在轮椅上坐了30多年,只能使用3根手指生活。但他活了下来,并在这艰难的环境中成为了科学巨人。他的著作《时间简史》有无数的读者,他是科学界的一颗璀璨的巨星,他就是——史蒂芬·霍金。”
二、仿写过渡语,承上启下
同是《轮椅上的霍金》这篇课文,这一节很重要:“霍金的魅力不仅在于他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更因为他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他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深深地感动了大众。”
为此,我让学生们仿写了过渡句。对刚学过的课文《船长》中的哈尔威、对火极一时的《教育的意义》的演讲者董仲蠡等人,他们这样写:
“萨布利亚坦贝肯的魅力不仅在于她是一个坚忍不拔的盲人,更在于她是一个为盲人带来光明的人。”
“哈尔威船长的魅力不仅在于他是一个尊重妇女儿童的绅士,更在于她是一个先人后己的大写的人。”
“董仲蠡的魅力不仅在于他是一个令人喜爱的英语老师,更在于他是一个懂得教育真谛的人。”
更多的孩子,写的是生活中熟悉的人,是班中的同学:
“吕玉祺的魅力不仅在于她是一个热爱学习的学生,更在于她是一个声音甜美的主持人。”
“贾依依的魅力不仅在于她是一个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更在于她是一个很有组织能力的班长。”
“谢梓安的魅力不仅在于他是一个优秀的学生,更在于他是六(1)班公认的才子。”
三、习得民间故事的语言,生动夸张
教民间故事《13牛郎织女》的时候,我先告诉他们民间故事的特点是:时代久远,口头传播,情节夸张、充满幻想,多采用象征形式,往往包含着超自然的、异想天开的成分。然后,我让他们记下民间故事中常用的词语和句子,如“很久很久以前”、“打了三天三夜”、“斗了七七四十九个回合”等等诸如此类的词语。
学完课文后,我们拓展阅读另一篇民间故事《白蛇传》,其中这段描写让学生反复朗读:“大水涨一尺,长堤就高一尺,大水涨一丈,长堤就高一丈。任凭你波浪怎样大,总是漫不过去。”
那么,牛郎不是披着神奇的牛皮吗,怎么就飞不过天河去了呢?我让学生们展开想象,用民间故事的语言说一说、写一写:
“牛郎飞高一尺,波涛就涨一尺;牛郎飞高一丈,波涛就涨一丈。任凭牛郎怎样飞,总是飞不过去。”
“牛郎飞前一丈,天河就宽一丈;牛郎飞前十丈,天河就宽十丈。任凭牛郎怎样飞,总是飞不过去。”
总之,用语文的方式学语文,在学习语言中学运用。只要我们立足学生和文本实际,找准语用的起点,夯实语用的基础,习得语用的方法,提升语用的能力,就一定能提高语言文字运用的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