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无利害命题的引入与文艺学的范式转型问题——兼论文艺学中国形态的建构

来源 :汉语言文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psund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审美无利害命题是百年文艺学范式转型的一个重要线索。以此为基点,反思文艺学的百年发展历程,文艺学经历了文学审美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论、文学意识形态论、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文学综合论的范式转型,其主流趋势是审美社会价值主义。这有利于文艺学研究者把握文艺学发展历程、总结文艺学得失、构建文艺学的中国形态,有利于促进文艺学学科的完善与文艺学研究的繁荣。
其他文献
摘要:马建忠在《马氏文通》中对57例“四声别类”的名字作了简要而精辟的分析,不过其中尚存若干疏漏之处,包括选字、字音字义分析、例证引用等不同方面。本文就这些细节上的问题,从古书中寻求证据,并据此制成“《马氏文通》名字卷四声别类补正表”,试图对马氏的描写和论述进行适当的补充和修正,从而使该部分内容更加严谨可靠。  关键词:《马氏文通》;名字;四声别类  《马氏文通》“实字卷之二”下“名字二之一”一节
废名文学中的"写实",迥然不同于普通意义上的"写实主义",是一个发明于20世纪30年代初,意义不断衍变,并在40年代作为反八股的旗帜被推上前台大书特书的概念。本文讨论了"写实"
目的探讨小肠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03年经病理证实的46例小肠恶性肿瘤临床资料.结果肿瘤位于十二指肠33例,空肠6例,回肠5例,空回肠均受累2例.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