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电视传媒技术下传统戏曲的发展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xcun8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梨园春》自改版至今已经走过了十年,成了传统戏曲在现代社会发展的成功模式。但从深层次审视,则可以发现,传统戏曲在现代化进程中审美趣味和艺术形式的双重变异,使得以《梨园春》为代表的传统戏曲发展模式在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着深层危机。
  关键词:《梨园春》 内在危机 传统戏曲 电视戏曲
  
  《梨园春》栏目1994年在河南卫视开设。1999年改版,一路大张旗鼓、轰轰烈烈,演绎了一则收视神话,至今收视率仍然居高不下,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梨园春现象”——各地竞相创办电视戏曲栏目的热潮。从表面现象看,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传统豫剧在现代复苏了,戏曲艺术的趣味在现代社会获得了广泛认同,传统戏曲可以凭借电视这一大众传媒在现代社会获得突破性的发展。但如果从美学的角度来看,则可以发现,以《梨园春》为代表的传统戏曲发展模式在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着深层危机。
  从美学的角度审视《梨园春》发展的深层危机,可以从《梨园春》的精神品第、审美内核以及它所承载的艺术形式分析人手。来看待传统戏曲在现代化进程中审美趣味和艺术形式的双重变异。此双重变异一方面为传统戏曲提供了一条现代化生存的路径,另一方面也使得传统戏曲的内在根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梨园春》作为传统戏曲在现代社会中的成功发展模式,已经充分说明了双重变异中积极的一面,但对此双重变异所可能带来的基础性破坏作用尚不自觉。本文着眼于戏曲的审美趣味和艺术形式的变迁,考察《梨园春》发展所面临的深层危机,以便使其在努力探索未来发展道路的过程中,获得一个清晰的理论前见。
  
  审美趣味的变异
  
  传统戏曲的现代化有一个审美趣味发生变异的过程。传统戏曲表现的是一种古典的审美趣味,从艺术精神的实质来看。这种古典的审美趣味是一种农业社会所特有的美学经验和生存体验,其内核就是悠然地抒情达意、畅舒人生。《梨园春》的艺术沃土——豫剧及其相关剧种展示的也正是这样一种古典的审美趣味。这种审美趣味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予以考察:
  首先,在产生基础方面,传统戏曲的审美趣味源于农业社会的生存体验。众所周知。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以自耕农为主体的农耕社会,农耕社会中的人们一方面以大自然为劳作对象,另一方面也把大自然作为抒情达意、畅舒人生的寓所,在这样一个以自然为基而非以工业为基的现实中,黎民百姓形成了一种以抒情、写意为主体的感悟人生的方式,体现在文学中就是诗歌。体现在绘画中就是山水画,体现在戏剧中就是传统戏曲。中国传统戏曲艺术正是借助这种感悟人生的方式,最终实现畅舒人生、抒情达意的目的。农业社会的生存体验,成就了中国传统戏曲艺术抒情、浪漫、唯美的格调。需要说明的是,中国戏曲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依托于古代城市的勾栏瓦舍,具有一定的娱乐消费功能,但这并不是它的主要功能,其首要的功能在于:通过通俗的说唱表演,创造一个畅舒人生、乐在其中的场域,使沉浸其中的人们得到情感上的愉悦和精神上的提升。
  其次,在所依托的载体方面,传统戏曲的审美趣味主要借助于特有的题材内容——农业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伦理道德。《梨园春》节目中经常出现的豫剧曲目,如《穆桂英挂帅》、《花木兰》、《打金枝》、《西厢记》等,基本上都紧密关联于建功立业、忠孝节义、劝善惩恶乃至才子佳人式的古典爱情等内容,这些内容本质上反映的都是农业社会的生活理想和精神品第。纯粹的娱乐消费在传统戏曲中并不存在,寓教于乐引导着传统戏曲的审美趣味。
  最后,在艺术形式方面,传统戏曲的审美趣味具体化为悠长的唱调、舒缓的节奏和程式化的表演。不管是豫剧还是京剧、昆曲,它们的腔调、唱法、动作都有明确的规定,道具也非常统一,化妆是脸谱化的。甚至演员的角色和表演的方式也非常程式化。传统戏曲中角色分生旦净丑,表演分唱念做打。甚至开门、骑马、对打等具体动作都有明确规定。不同场次、曲目的演出,大体上都遵循着一套高度程式化的规则。但正是在这种“千场一面”的表演形式中,传统戏曲显出了自身的优势。悠长的唱腔和声调。在反复咏唱的过程中,借助舒缓的节奏,回环往复,极大地拉长了欣赏的时间,为移入感情和详加品味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基于中国传统农业社会而来的人生体验,经过此戏曲形式的凝聚。形成了中国传统戏曲特有的抒情达意、畅舒人生的审美趣味。其中透露着古典和优雅。
  然而,随着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剧,传统戏曲的审美趣味发生了变异,以《梨园春》为代表的传统戏曲,逐渐失去了抒情达意、畅舒人生的内涵。首先,日益加剧的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粉碎了古典、优雅的审美趣味的社会基础,农耕文明及其生存体验在阔大的现代化进程面前成了明日黄花,取而代之的是现代性经验,人们情感意绪的领域不再是和谐和悠然一统天下,而是求新求奇、娱乐放纵、挣扎苦闷等一路高蹈。现代化的社会是一个与前现代的农业社会迥然有别的异质社会。突飞猛进的技术变革和社会变革是其显著特征,相应地,生存于其中的人的感受和经验也“日日新又日新”,用本雅明的话来讲就是“震惊”,直使人头晕耳聩目眩。一句话:现代性经验的本质就是变。很显然。传统戏曲与这种现代人的生存体验和美学经验发生了截然的冲突,传统戏曲逐渐失去了生存的土壤。《梨园春》把传统戏曲搬上电视荧屏,但是却没有把古雅的审美趣味搬上荧屏。因为此审美趣味的社会基础正在被迅速地瓦解,而且电视作为一种现代化的传媒技术,从某种程度上说,对古典审美趣味的沦丧也起着合谋的作用。
  《梨园春》具有很大的竞技成分,而且打破了传统戏曲的整体性,使传统“看戏”时的那种完整统一的审美场域不复存在。为了满足现代人的消费欲望、成名欲望,有意地使演播现场尽可能地出现娱乐消费元素。积极地刺激观众互动等,最终使得畅抒人生的传统戏曲变为娱乐狂欢的电视戏曲。总之,戏曲从传统的舞台走向了现在的演播大厅。其审美趣味也从抒怀和优雅转变为娱乐和狂欢。
  在戏曲审美趣味发生变异的同时,戏曲艺术也出现了非常严重的危机——戏曲传承的断层,只不过这种危机被《梨园春》的表面繁荣遮蔽了。任何一种文化形式的传承,都离不开年轻人。但是现在中国大多数的年轻人都是在中国快速工业化的进程中成长起来的,农业社会的经验先天欠缺。这就从根本上阻断了他们认同传统戏曲审美趣味的路径。而且,现代社会中根植于他们生活现实的大众文化攫取了他们的心灵,大众文化本质上是一种现代性经验,与畅抒人生的戏曲品味迥然有别。这样一来,戏曲就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断层危机。
  《梨园春》的红火与中国近几十年的发展状况有关。不可否认的是,《梨园春》的受众群中。农业人口占据较大比重。《梨园春》近些年能够大红大紫,一方面得益 于中国社会尚未完全工业化。另一方面还得益于戏曲的专业化、体制化,学院的、剧团的以及个别的民间戏曲精英,为《梨园春》作出了极大贡献,戏曲的未来生存之路必须依靠这种专业化、体制化的机制,才不致在社会现代化的浪潮中被彻底淹没。
  
  艺术形式的变异
  
  传统戏曲的现代化进程在艺术形式上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异。综上所述,传统戏曲饱含着一种古典而优雅的审美趣味,这种审美趣味凝聚在和谐、典雅而程式化的艺术形式之中,而这些典雅的艺术形式主要体现在悠长的唱调、舒缓的节奏和程式化的表演。然而,大众传媒尤其是电视对豫剧包括其他传统戏曲剧种的介入,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其固有的艺术形式,最终在完成传统戏曲向电视戏曲转变的同时,使畅舒人生、抒情达意的艺术形式蜕变成了以娱乐消费为主旨的符号元素。通过电视这一现代化的大众传播媒介呈现出来的戏曲,可名之日电视戏曲,《梨园春》即此电视戏曲的杰出代表。在这些电视戏曲中,传统戏曲的艺术形式在某种程度上被当做娱乐形式来看待,可以进行大幅度地整改。《梨园春》对豫剧和其他传统剧种形式的改装,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戏曲形式中的视觉元素得到了空前的强化。一方面,作为综合表演艺术的传统戏曲,声音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声音、腔调和唱词在时间序列中的连续展开,是其首要元素。甚至单凭声音元素就可以被欣赏,例如戏曲广播和留声光碟。但是在电视戏曲中,演员的道具布景、舞台化妆、着装等,都按照视觉优化原则展现出来,甚至以比传统剧场更加清晰的图像展现在每一个观众面前。此时,即使不懂戏曲唱法、腔调和声音内容的观众,也可以仅凭这些美轮美奂的视觉图像而获得一种新奇的观感,乃至看得津津有味。电视传媒对戏曲的介入,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使图像获得了声音以前所未有的优先地位。另一方面,在电视戏曲的图像世界中,尽可能地运用现代技术,创造一种比现场舞台表演更加动人的视觉效果。电视利用自身作为现代传媒的优势,对戏曲的舞台形象进行摄像、录音、剪辑、特写等处理,尤其在光、色、型等方面追求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舞美效果。从而创造出一种戏曲的电视形象,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极大观赏性和视觉价值的形象。现在的《梨园春》节目,已经举办得类似于一场场声势浩大的文艺晚会,视觉画面美轮美奂,舞台灯光闪烁迷离,演员化妆精妙绝伦,舞台造型叹为观止。尤其是古装戏曲节目,如《穆桂英挂帅》、《花木兰》、《打金枝》等更是色彩的海洋、视觉的盛宴。
  其次,在展演形式方面,凸显大众参与意识。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谓的“大众参与”是指现代大众文化背景下的、具有明显娱乐消费倾向和欲望倾向的“大众参与”。传统戏曲作为一种艺术活动要想得以顺利展开,毋庸置疑必须由很多戏迷观众参与其中,剧场舞台表演必须在演员和观众的互动交流中得以完成。如此看来。传统戏曲也有很强的大众参与意识。不过,传统剧场中的观众并不仅仅是为了消遣娱乐,更是出于畅舒人生、抒情达意的需要。至于成名、满足欲望等更是无从谈起。但是在现代大众传媒技术和文化工业操纵下的电视戏曲,则把传统戏曲的效用颠倒了过来。电视戏曲的娱乐消费倾向更加纯粹,狂欢性质被凸显出来,收视率成了无形的指挥棒,寻找与受众欲望的契合点成了其新一轮发展策略的出发点。《梨园春》的王牌策略——“戏迷擂台赛”即是如此。戏迷擂台赛不仅仅是为了传承戏曲文化,更重要的一点在于:它具有全民选秀的性质,在这个由古典装扮的现代选秀场中,观众也参与到演员的展演活动中来,做双向互动的游戏,其结果是创造出一片大众狂欢的欢乐海洋;而且,尤为重要的是,在这欢乐的海洋中,有的戏迷成为“擂主”,一夜成名,电视机前的观众也一路追随他的成功,分享他的喜悦,从而使自己成名的欲望得到幻想式的满足。不可否认,物质诱惑能够激发观众参与的热情。但纯粹的物质刺激很难培养出真正德艺双馨的曲艺巨擘。
  由上可见,现代电视传媒技术对古典形式的浸淫改变了传统戏曲的存在方式,使古典艺术形式本身变成了现代传媒时代大众文化的点缀,也使戏曲丧失了固有的内涵。经过形式改装后的电视戏曲牵涉的不再是纯粹的古典式的审美趣味,而是大众传媒时代的娱乐想象。这种电视媒介对戏曲形式的改装,本质上是技术对诗性和审美的侵犯,是现代传媒和大众文化对传统文化的有意误读。
  传统戏曲在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中步履维艰,《梨园春》为其开辟了一条辉煌的发展道路,筚路蓝缕的探索之功功不可没。但是通过对传统戏曲审美趣味及艺术形式变异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梨园春》是一个传统与现代、技术与审美相结合的成功范例,但却没有解决传统戏曲审美趣味的社会基础逐渐瓦解的根本问题。(基金项目: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梨园春》对中原戏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研究。编号:2007FXW006。)
其他文献
在日常生活中,审美活动无处不在。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同样体现着人们的审美追求。美是新闻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缺少了美学价值的新闻,会失去对受众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电视新闻的传播过程与文学作品的阅读过程有相似之处。接受分析研究认为,受众具有解读、诠释新闻的能力。受众可以根据自身日常生活的经验,与新闻文本产生互动,共同协商出意义。  那么,如何开发电视新闻的审美价值,让电视新闻更具吸引
期刊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各族人民多有用山歌作为表现本民族生活的习惯,在现代多元文化的大背景下,如何使优秀民歌得以保持原有特质被延续和传承下来,是摆在每个中国人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以黑衣壮民歌为例,从传播学视角分析了新闻媒介在民歌传承中所起的作用极其重要使命。  关键词:传播 民歌 媒介    中国民歌及其发展    中国的民歌历史悠久,从《诗经》民歌到汉乐府民歌,其内容已相当丰富,表现力相当强烈,已达
期刊
2008年美国大选中奥巴马借助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力量,成功击败了有大资本支持的希拉里和麦凯恩,成为第一位借助互联网和新媒体当选的美国草根总统。奥巴马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在美国16个主要社交网络和Web2.0网站上建立了与选民之问的互动。由此可见互联网社区的重要影响力。  网络社区也被称为虚拟社区。美国计算机网络专家霍华德·莱因戈德1993年在开拓性的专著《虚拟社区》中将其界定为:互联网上出现的社会集
期刊
摘要:互联网对传统新闻媒体造成了冲击,也带来了机遇。如何抓住机遇,转危为机,是当下传统新闻媒体的目标。SNS网站是Web2.0模式的一大发展,其互动性、瞬时性等特点为传统新闻媒体提供了新的信息平台。本文以开心网与新华社电视合作为例,分析SNS网站的特点,解读开。网与新华社电视的合作,期望提出一些SNS网站与传统媒体未来合作的建议。  关键词:SNS网站 传统新闻媒体 新闻发布 媒介融合    当下
期刊
摘要: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传播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本文从网站引导动画的中国风格设计出发,探索具象背后所蕴涵的深层次文化审美根源,提出“设计的内涵就是文化”的观点,借助“中国风”网站动画传播中国文化和传递东方文明。  关键词:中国风 网站动画 文化传播    前言    传统文化是人们在历史实践中创造和积淀的文明成果,是一个民族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保留到今天仍然对社会生活产
期刊
“真人秀”又叫“真实电视”,泛指由制作者制定规则,由普通人参加并录制播出的电视竞技游戏节目。真人秀节目是以“平民化”的姿态出现的。观众不仅是节目的接收者,而且是节目的参与者,甚至观众在一些节目中还拥有淘汰参赛者的权利。  我们当代电视节目中有太多的“真人秀”。而每个“真人秀”都会有自己独特的亮点,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节目观众都买账,收视率都高。今天我们就拿以戏曲为中心内容的河南卫视的《梨园春》和以选秀
期刊
专题的定义:集中某个主题,并围绕这个主题将一系列的事件编辑起来,用一点带多面的方式来全景展现专题的主旨内涵即为专题。  中原油田作为大型国有石化企业,拥有职工、家属23万人。其中女职工的比例占职工总数的29%。是油田稳定发展中一支不可忽视的特殊群体。在中原油田30年的发展进程中。女职工们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相对于当今中国从业女性群体,她们付出的艰辛是超出女性性别范畴的。  众所周知,石油企业是“游走
期刊
当买方市场、注意力经济、供过于求等名词频繁出现时,我们不得不承认媒体的经营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杂志媒体都在争夺着为数不多的市场份额。仅有的受众和广告客户的生存环境并不乐观。    时尚、生活类杂志竞争环境简析    追求高额广告利润,大量创刊,种类繁多。2008年,杂志广告收入TOP20中,有11家属于时尚生活类杂志(慧聪邓白氏研究),2006年,中国报业广告增幅仍然低于同期GDP增长率,而杂志广
期刊
2009年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纪录片工作委员会年会暨第三届“纪录中国”评析表彰会,于2009年6月27日至7月1日在北京举行。笔者参与制作的《从流浪汉到篆刻家》喜获银奖。这部片子能够从280部413集参评节目中获得奖项,笔者作为主要创作人员之一,有深深的感触:一部人物纪录片的创作要故事化、故事化,再故事化。  目前。在人物纪录片创作和理论上存在这样的误区:为了提高收视率,传说、野史、假说甚至戏说这些能
期刊
报纸编辑角色是指在报纸生产流程中。分布在各个环节负责报纸产品整体和产品细节的策划、把关、信息资源组合开发的行为主体。具有确定报纸风格和规模设计、进行新闻报道的策划和组织、选择使用新闻稿件、配置版面内容等权利,并为报纸的受众接受程度负责。  报纸编辑角色和其他社会角色一样。在报纸生产系统工程中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负责采访写作的记者、负责广告发行的相关工作人员共同组成报纸生产主体,可以说报纸编辑的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