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里程碑,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人类对美的追求可上溯到原始社会的贝壳项链和陶盆上的鱼纹图案,甚至更早。美有时需要借助于语言文字来表述、传承、规范,而语言文字特别是文学,更是美的载体,美的创造者和美的集大成者。
几乎所有的语文教师都祈求这样一种教学状态:自己感情饱满,妙语连珠,思想与文本契合,情感与作者共鸣;而作为受教育的学生,则能进入教师营造的特定氛围中,看到属于自己的“哈姆雷特”并演好自己的“哈姆雷特”。当然,每个人的“哈姆雷特”都是与众不同的,同时又是唯美的、忠于文本的。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理论上并不难,那就是要追求美。
从教师的角度来说,首先是从文本中发现美、挖掘美。文章的风格不同,其美有别。教师如果没有较深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怕是也难辨析其中精微。比如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与《荷塘月色》,前者如不事雕琢的浑金璞玉,朴实无华却真挚感人;后者如美丽的少妇,姿色不曾稍减,幽怨却增三分。前者是稻梁,后者为花卉,有着不同质地的美。再如《繁星》、《春水》中的一些小诗,清新淡雅,玲珑精致,是“乱石谷,清水裥”边的水仙一株,是田野中、山坡上的荞麦花数朵,有着不需张扬却自芬芳的美丽。
如果说文辞上的美、句式结构上的美主要依赖于教师审美目光的发现。那么,作品深层次的人情美、人性美和哲理美,就往往需要教师的开采与提炼,而开采与提炼需要的是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
教师从文本中发现了美,开采了美,还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教师并不是纯粹的欣赏者,还承担着表现美、传达美的重任。就像蜜蜂,在阅尽春色、吻遍百花之后,还要将花的美以另一种形式传达给人类。从文本上得来的美,只是一种主观的审美享受,属于心领神会的意识形态,它还不能直接诉诸于学生的感官,所以教师必须将这种意识形态转化为可视、可听、可感的另一种形态,才有可能让学生感受到作品的美。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以文本为基础,对其传达的信息进行必要的加工、补充,从而完成对原作品的再创造。这种再创造无疑要渗入自己的主观情感,要汲取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学术精华,并折射时代的精神风貌和社會万象。也只有这样,教学才能不囿于课本的局限,创造出更多的美来。由剧本到舞台,再到屏幕,需要再创造,而一般文章,也需要通过教师的精心处理,创造出更多能够直接感受到的美来。事实上,语文教学中的美包括很多方面,限于篇幅,本文对此不做具体论述。但教师的讲课将凝固于文字中的美激活,将文章固有的美转化成有声语言的美和肢体语言的美,使讲课真正成为一门艺术,是语文教学中美的体现。
“动人心者,莫先乎情。”审视一个优秀语文教师的诸多美好素质,我始终以为感情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性。概括地讲,感情是语言美的内涵,语言美不美与情感真不真有着直接的关系。很普通的一句话,会因灌注了真挚的感情而变得生动起来;相反,缺少了感情,即使“字字珠玑”,也只是华丽词藻的堆砌,如同穿着金缕玉衣的木乃伊,与真正的美大相径庭。
在优秀语文教师必备的各项素质中,我认为有一点需要重视,那就是教师的个性。唯有个性,才能提供与众不同的审美对象,其人其言才有可观之处。换句话说,语文教师应该是至性至情的真主人,内心善感而多情,不圆滑、不世故,个性鲜明,不落中庸的窠臼。无论是狂狷、桀骜、固执、刚强,还是恬淡、平和、谦逊、宁静,总之,都是率性的、追求完美的。这样的人以其真知、傲骨和操守来弥补自身的一些弊病,但暇不掩瑜故而呈现出不同形态的美来。像易中天教授的课,像纪连海先生的课,他们的个性使得他们的课也引人入胜,听者不累。
当然,一堂成功的语文课,是教师多方面素质共同呈现的结果,是在一种合力作用下的高度提升,不可单项测定。上文分层分析,只是为了论证的方便罢了。
现在我们明白了在语文教学中追求美的意义和必要性,也知道了语文教学中美的体现方式和教师必备的审美素养。在教学中进行具体的操作实践对美的追求,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慢慢摸索、慢慢总结,力求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追求美,并非为了自娱自乐,最终目的乃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新课程标准有关三维教育目标的陈述中,有一目标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我认为,这一目标主要应在教师的审美追求中得以实观。
几乎所有的语文教师都祈求这样一种教学状态:自己感情饱满,妙语连珠,思想与文本契合,情感与作者共鸣;而作为受教育的学生,则能进入教师营造的特定氛围中,看到属于自己的“哈姆雷特”并演好自己的“哈姆雷特”。当然,每个人的“哈姆雷特”都是与众不同的,同时又是唯美的、忠于文本的。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理论上并不难,那就是要追求美。
从教师的角度来说,首先是从文本中发现美、挖掘美。文章的风格不同,其美有别。教师如果没有较深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怕是也难辨析其中精微。比如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与《荷塘月色》,前者如不事雕琢的浑金璞玉,朴实无华却真挚感人;后者如美丽的少妇,姿色不曾稍减,幽怨却增三分。前者是稻梁,后者为花卉,有着不同质地的美。再如《繁星》、《春水》中的一些小诗,清新淡雅,玲珑精致,是“乱石谷,清水裥”边的水仙一株,是田野中、山坡上的荞麦花数朵,有着不需张扬却自芬芳的美丽。
如果说文辞上的美、句式结构上的美主要依赖于教师审美目光的发现。那么,作品深层次的人情美、人性美和哲理美,就往往需要教师的开采与提炼,而开采与提炼需要的是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
教师从文本中发现了美,开采了美,还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教师并不是纯粹的欣赏者,还承担着表现美、传达美的重任。就像蜜蜂,在阅尽春色、吻遍百花之后,还要将花的美以另一种形式传达给人类。从文本上得来的美,只是一种主观的审美享受,属于心领神会的意识形态,它还不能直接诉诸于学生的感官,所以教师必须将这种意识形态转化为可视、可听、可感的另一种形态,才有可能让学生感受到作品的美。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以文本为基础,对其传达的信息进行必要的加工、补充,从而完成对原作品的再创造。这种再创造无疑要渗入自己的主观情感,要汲取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学术精华,并折射时代的精神风貌和社會万象。也只有这样,教学才能不囿于课本的局限,创造出更多的美来。由剧本到舞台,再到屏幕,需要再创造,而一般文章,也需要通过教师的精心处理,创造出更多能够直接感受到的美来。事实上,语文教学中的美包括很多方面,限于篇幅,本文对此不做具体论述。但教师的讲课将凝固于文字中的美激活,将文章固有的美转化成有声语言的美和肢体语言的美,使讲课真正成为一门艺术,是语文教学中美的体现。
“动人心者,莫先乎情。”审视一个优秀语文教师的诸多美好素质,我始终以为感情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性。概括地讲,感情是语言美的内涵,语言美不美与情感真不真有着直接的关系。很普通的一句话,会因灌注了真挚的感情而变得生动起来;相反,缺少了感情,即使“字字珠玑”,也只是华丽词藻的堆砌,如同穿着金缕玉衣的木乃伊,与真正的美大相径庭。
在优秀语文教师必备的各项素质中,我认为有一点需要重视,那就是教师的个性。唯有个性,才能提供与众不同的审美对象,其人其言才有可观之处。换句话说,语文教师应该是至性至情的真主人,内心善感而多情,不圆滑、不世故,个性鲜明,不落中庸的窠臼。无论是狂狷、桀骜、固执、刚强,还是恬淡、平和、谦逊、宁静,总之,都是率性的、追求完美的。这样的人以其真知、傲骨和操守来弥补自身的一些弊病,但暇不掩瑜故而呈现出不同形态的美来。像易中天教授的课,像纪连海先生的课,他们的个性使得他们的课也引人入胜,听者不累。
当然,一堂成功的语文课,是教师多方面素质共同呈现的结果,是在一种合力作用下的高度提升,不可单项测定。上文分层分析,只是为了论证的方便罢了。
现在我们明白了在语文教学中追求美的意义和必要性,也知道了语文教学中美的体现方式和教师必备的审美素养。在教学中进行具体的操作实践对美的追求,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慢慢摸索、慢慢总结,力求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追求美,并非为了自娱自乐,最终目的乃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新课程标准有关三维教育目标的陈述中,有一目标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我认为,这一目标主要应在教师的审美追求中得以实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