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语文教学活动不仅是一种认知活动,更是一种审美活动。它开启智力,净化心灵,陶冶情操,育德导行,是一种深层次的人文素质教育。从审美教育的角度讲,语文教学任重而道远。中等职业学校不仅要重视技能培训,更不可忽视人文素质教育。通过语文教学引导学生对作品的品味、感悟、想象,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丰富学生美的情感。引发学生对美的想象,提高学生想象力和美的创造力,写出符合教学要求的作品,并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审美教育在语文教育中的运用。
【关键词】 中职教育 语文教学 审美教育 审美能力
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增长文字语言知识,开启智力,更在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以育德导行。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是一种深层次的人文素质教育。从审美教育的角度讲,语文教学可称为是任重而道远。当前一般的中等职业学校以技能培训为主,不重视人文素质教育。这种做法同《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提出的“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的发展。”的教学目标是不相符。按《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提高中等职业学生的人文素质,加强语文教学审美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是一种美的教育。它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领悟美,在教授过程中唤醒学生的个体审美注意,积累审美能力,鉴别生活中的真、善、美,从而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怎样才能达到这一教学目标,这里通过实际教学中的一些经验和教训谈谈自己的看法:
1 引导学生感受美,培养对美的感知力
审美感知就是审美感觉和审美知觉,它是审美活动的先导。学生的感觉是学生感官对作品个别属性的反应,是一种心理基础。如果学生在审美过程中感觉迟钝,就无法完成对美的感知。知觉是感官对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应,是建立在感觉基础之上的一种情感体验。教师在教授学生审美教育时,必须充分的引导调动学生听觉、视觉、味觉、嗅觉等感官去体会作品创设的意境,才能感知到美的存在。例如,在学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作品时,只有引导学生充分调动触觉、听觉、视觉全方位去感受“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脚踏上去……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枣子树……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枣子红完”,才能感受到作者创作出的《故都的秋》“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的意境。
在语文教学审美教育中,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才能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去发现品味作品塑造的“美”,进而唤起各种感官表象综合成自己独特的情感感知,进入到意境氛围之中,感受意境中存在的美。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提高了,在学习作品时才有审美情趣,激发审美情感需要,丰富审美经验。进入到新的审美认知过程后,会继续进行丰富、积累美的认知。
培养中职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不一定通过单一的课堂品评作品来进行,可通過不同方式引导学生到实践中去,用双眼和心灵体验生活中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发现、感受、品味真实的美,这样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审美感知力的提高。
2 引导学生进入意境,丰富美的情感
审美情感是指审美过程中直接产生的知觉情感。是审美主体(学生)和对象(作品)之间某种关联,主体(学生)对客观对象(作品的美)的一定主观态度的反映。也是学生在学习作品过程中培养起来的对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殊的情感反映形式,是心灵态度、情感的体验。审美情感始终是与审美感知、审美理解、审美想象、审美创造相结合的。学生在学习作品时,从作品塑造的意境中,可以获得喜欢、悲哀、愤怒、恐惧、忧郁等情感感受,同时丰富了学生的自身情感。例如,阅读《荷塘月色》可以感受到 “颇不宁静”的复杂心情;阅读普希金的《致大海》体味到对自由的热烈向往之情;阅读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激流》感悟到对爱情真诚无私的奉献精神;阅读《荷花淀》可以品味身系国家的崇高精神等。通过学习作品不断地丰富学生内心情感,促进学生的审美情感的不断发展。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感受作品的美,体验着人生不同阶段美的价值,不断改造世界观。让学生思考生活道路如何选择?人生的价值如何实现?生命的意义所在?如何善待生命等等人生的问题,使学生情感向细腻、向深处发展,思想境界向高处延伸,逐步达到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的目的。
3 引领学生构建审美意象,培养审美想象力
审美意象是在审美过程中,审美表象由于主体感情的参与使审美想象进一步活跃,创造出新的形象。也就是表象与情感的相互作用、互相交融在人的心理形成的形象。
审美意象是建立在审美感知的基础上的。学生塑造美有了感知、吸收、积累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品味、感悟,最后通过丰富的想象构建属于学生自己的审美意象,使学生在美的意境中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打开思维的大门,感知人物性格美、环境美、人文风貌美。高尔基说过:“只有当读者像亲眼看到文学家向他表明一切,当文学家使读者也能根据自己个人的经验,根据读者自己的印象和知识的积累,来‘想象’—补充、增加—文学家所提供的画面、形象、姿态、性格时,文学家的作品才能对读者发生或多或少强烈的作用。”例如,梁实秋先生的《雅舍》中“雅舍”虽以“雅”为名,实属一栋典型的“陋室”,对自己的居住环境进行了大幅度的描写。对自然风光之“雅”的描写:“最宜月夜——地势较高,得月较先”,“红盘乍涌”、“清光四射”,那“归房就寝,月光仍旧逼近窗来”,而在“细雨蒙蒙之际”,“推窗展望”,“俨然米芾章法,若云若雾,一片弥漫”。又如对陈设布置的“雅”介绍,虽然陈设俭朴,但“一几一椅一榻,酣睡写读,均已有着”;陈设又有“疏落参差之致”,“一物一事之安排布置俱不从俗”。再如屋主人思想情趣的“雅”描写:“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客里似家家似寄”。通过运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并结合生活经验,品味出月夜的幽绝,陈设的不俗,写作的自由,交友的真诚。表达出作者对生活无奈的自我调侃,也表现了作者开朗的心态和旷达超脱的情趣。通过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使学生获得了艺术美的享受,对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认识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增强了审美能力。 在散文和诗歌的作品中,常以一粒沙、一朵浪花、一棵树、一只鸟做为刺激想象的触发物,进而展开丰富的想象。这就要求老师用作品直接描绘的形象作为诱导,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跟随作者去流连万象。在不知不觉中增长知识,陶冶情操。落一叶而知天下秋,由一枝红叶而见满园春色,靠的就是联想和想象。例如,韩愈的《早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这是描写北方二月春天的景象,远远望去,这就是春,可走近了,反倒看不出春来了。这种似春又无春的情景,若离开了想象和联想学生就不可能领会到诗歌的真谛,也就无法获得美感的无穷趣味。
审美想象力是一种认知能力。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一切的,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它是学生根据作品中的描绘,在头脑中形成塑造形象的想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借助想象来感知作品塑造的美的意境,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容,也有利于学生的审美能力的提高。
4 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欲望,培养的美的创造力
“再创造”过程,实际上是欣赏者潜移默化的接受知识和培养能力的过程。学生对作品的欣赏,绝不是单纯地被动的接受教育,而是主观的能动性的认识活动,是被动的主动,制约中的能动。学生凭借着日常的积累,通过感受、想象、体验、理解等活动,把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再创造”成为自己头脑中的艺术形象。并通过“再创造”对艺术所反映的现实生活进行“再评价”,从而分清美丑、荣辱、高贵卑下。只有引导学生顺利完成这一过程,才能激发学生对美的强烈的渴求,进而使学生按照美的规律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创造具有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美好生活。这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根本目的。要达到这一目的,语文教学审美教育是重要的途径之一。现在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文学底子薄、求知欲望差,視写作为一件苦差事,不加强审美教育是写出与学历相对应的作品来的。根据这种现象,更应该加强审美教育,积极引导启发学生学习作品,培养提高写作能力、创造美的能力。从“再创造”、“再评价” 艺术美的欣赏,发展到主动、能动性的参加文学写作活动。
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源于作家对生活进行反复的观察、体验、分析、研究时,被某些人物、事件或自然景象所强烈吸引,从中领悟到生活的某种意义、价值和美,产生了把它在艺术上表现出来的念头或冲动而进行创作的过程。冯骥才感动于珍珠鸟与“我”越来越亲近,给“我”带来情意从而体会到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才创作了《珍珠鸟》;莫怀戚源于全家三辈四口人一次真实的“散步”,感悟到中年人对生活的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才有了《散步》一文;朱自清因为看到父亲的来信,才有了《背影》的问世。
由此可见,把写作认为是难事,关键是在写作中缺少创作过程的“冲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去把握作品的脉络,找到作者创作的感情的触发点,使学生受到启发。以所讲解的作品为例,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善于捕捉事、物、人上的闪光点,激起创作美的强烈愿望,实现审美教育的目的。
总之,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是时代的需要,语文教师应承担起时代赋予的这份责任,利用好教材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合理的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美的情感,引导学生进行独立的个体审美体验,进而引导学生一步步积累对美的感悟和情感,提高学生的自身的素质。学生通过一些对美的感受,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为营造和谐的、幸福的、美好的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赵大鹏.《语文》上、下册基础模块[M].语文出版社
2 曾彬.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情感体验[J].中等职业教育理论,
2010(218)
【关键词】 中职教育 语文教学 审美教育 审美能力
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增长文字语言知识,开启智力,更在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以育德导行。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是一种深层次的人文素质教育。从审美教育的角度讲,语文教学可称为是任重而道远。当前一般的中等职业学校以技能培训为主,不重视人文素质教育。这种做法同《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提出的“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的发展。”的教学目标是不相符。按《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提高中等职业学生的人文素质,加强语文教学审美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是一种美的教育。它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领悟美,在教授过程中唤醒学生的个体审美注意,积累审美能力,鉴别生活中的真、善、美,从而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怎样才能达到这一教学目标,这里通过实际教学中的一些经验和教训谈谈自己的看法:
1 引导学生感受美,培养对美的感知力
审美感知就是审美感觉和审美知觉,它是审美活动的先导。学生的感觉是学生感官对作品个别属性的反应,是一种心理基础。如果学生在审美过程中感觉迟钝,就无法完成对美的感知。知觉是感官对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应,是建立在感觉基础之上的一种情感体验。教师在教授学生审美教育时,必须充分的引导调动学生听觉、视觉、味觉、嗅觉等感官去体会作品创设的意境,才能感知到美的存在。例如,在学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作品时,只有引导学生充分调动触觉、听觉、视觉全方位去感受“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脚踏上去……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枣子树……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枣子红完”,才能感受到作者创作出的《故都的秋》“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的意境。
在语文教学审美教育中,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才能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去发现品味作品塑造的“美”,进而唤起各种感官表象综合成自己独特的情感感知,进入到意境氛围之中,感受意境中存在的美。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提高了,在学习作品时才有审美情趣,激发审美情感需要,丰富审美经验。进入到新的审美认知过程后,会继续进行丰富、积累美的认知。
培养中职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不一定通过单一的课堂品评作品来进行,可通過不同方式引导学生到实践中去,用双眼和心灵体验生活中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发现、感受、品味真实的美,这样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审美感知力的提高。
2 引导学生进入意境,丰富美的情感
审美情感是指审美过程中直接产生的知觉情感。是审美主体(学生)和对象(作品)之间某种关联,主体(学生)对客观对象(作品的美)的一定主观态度的反映。也是学生在学习作品过程中培养起来的对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殊的情感反映形式,是心灵态度、情感的体验。审美情感始终是与审美感知、审美理解、审美想象、审美创造相结合的。学生在学习作品时,从作品塑造的意境中,可以获得喜欢、悲哀、愤怒、恐惧、忧郁等情感感受,同时丰富了学生的自身情感。例如,阅读《荷塘月色》可以感受到 “颇不宁静”的复杂心情;阅读普希金的《致大海》体味到对自由的热烈向往之情;阅读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激流》感悟到对爱情真诚无私的奉献精神;阅读《荷花淀》可以品味身系国家的崇高精神等。通过学习作品不断地丰富学生内心情感,促进学生的审美情感的不断发展。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感受作品的美,体验着人生不同阶段美的价值,不断改造世界观。让学生思考生活道路如何选择?人生的价值如何实现?生命的意义所在?如何善待生命等等人生的问题,使学生情感向细腻、向深处发展,思想境界向高处延伸,逐步达到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的目的。
3 引领学生构建审美意象,培养审美想象力
审美意象是在审美过程中,审美表象由于主体感情的参与使审美想象进一步活跃,创造出新的形象。也就是表象与情感的相互作用、互相交融在人的心理形成的形象。
审美意象是建立在审美感知的基础上的。学生塑造美有了感知、吸收、积累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品味、感悟,最后通过丰富的想象构建属于学生自己的审美意象,使学生在美的意境中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打开思维的大门,感知人物性格美、环境美、人文风貌美。高尔基说过:“只有当读者像亲眼看到文学家向他表明一切,当文学家使读者也能根据自己个人的经验,根据读者自己的印象和知识的积累,来‘想象’—补充、增加—文学家所提供的画面、形象、姿态、性格时,文学家的作品才能对读者发生或多或少强烈的作用。”例如,梁实秋先生的《雅舍》中“雅舍”虽以“雅”为名,实属一栋典型的“陋室”,对自己的居住环境进行了大幅度的描写。对自然风光之“雅”的描写:“最宜月夜——地势较高,得月较先”,“红盘乍涌”、“清光四射”,那“归房就寝,月光仍旧逼近窗来”,而在“细雨蒙蒙之际”,“推窗展望”,“俨然米芾章法,若云若雾,一片弥漫”。又如对陈设布置的“雅”介绍,虽然陈设俭朴,但“一几一椅一榻,酣睡写读,均已有着”;陈设又有“疏落参差之致”,“一物一事之安排布置俱不从俗”。再如屋主人思想情趣的“雅”描写:“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客里似家家似寄”。通过运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并结合生活经验,品味出月夜的幽绝,陈设的不俗,写作的自由,交友的真诚。表达出作者对生活无奈的自我调侃,也表现了作者开朗的心态和旷达超脱的情趣。通过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使学生获得了艺术美的享受,对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认识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增强了审美能力。 在散文和诗歌的作品中,常以一粒沙、一朵浪花、一棵树、一只鸟做为刺激想象的触发物,进而展开丰富的想象。这就要求老师用作品直接描绘的形象作为诱导,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跟随作者去流连万象。在不知不觉中增长知识,陶冶情操。落一叶而知天下秋,由一枝红叶而见满园春色,靠的就是联想和想象。例如,韩愈的《早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这是描写北方二月春天的景象,远远望去,这就是春,可走近了,反倒看不出春来了。这种似春又无春的情景,若离开了想象和联想学生就不可能领会到诗歌的真谛,也就无法获得美感的无穷趣味。
审美想象力是一种认知能力。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一切的,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它是学生根据作品中的描绘,在头脑中形成塑造形象的想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借助想象来感知作品塑造的美的意境,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容,也有利于学生的审美能力的提高。
4 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欲望,培养的美的创造力
“再创造”过程,实际上是欣赏者潜移默化的接受知识和培养能力的过程。学生对作品的欣赏,绝不是单纯地被动的接受教育,而是主观的能动性的认识活动,是被动的主动,制约中的能动。学生凭借着日常的积累,通过感受、想象、体验、理解等活动,把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再创造”成为自己头脑中的艺术形象。并通过“再创造”对艺术所反映的现实生活进行“再评价”,从而分清美丑、荣辱、高贵卑下。只有引导学生顺利完成这一过程,才能激发学生对美的强烈的渴求,进而使学生按照美的规律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创造具有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美好生活。这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根本目的。要达到这一目的,语文教学审美教育是重要的途径之一。现在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文学底子薄、求知欲望差,視写作为一件苦差事,不加强审美教育是写出与学历相对应的作品来的。根据这种现象,更应该加强审美教育,积极引导启发学生学习作品,培养提高写作能力、创造美的能力。从“再创造”、“再评价” 艺术美的欣赏,发展到主动、能动性的参加文学写作活动。
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源于作家对生活进行反复的观察、体验、分析、研究时,被某些人物、事件或自然景象所强烈吸引,从中领悟到生活的某种意义、价值和美,产生了把它在艺术上表现出来的念头或冲动而进行创作的过程。冯骥才感动于珍珠鸟与“我”越来越亲近,给“我”带来情意从而体会到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才创作了《珍珠鸟》;莫怀戚源于全家三辈四口人一次真实的“散步”,感悟到中年人对生活的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才有了《散步》一文;朱自清因为看到父亲的来信,才有了《背影》的问世。
由此可见,把写作认为是难事,关键是在写作中缺少创作过程的“冲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去把握作品的脉络,找到作者创作的感情的触发点,使学生受到启发。以所讲解的作品为例,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善于捕捉事、物、人上的闪光点,激起创作美的强烈愿望,实现审美教育的目的。
总之,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是时代的需要,语文教师应承担起时代赋予的这份责任,利用好教材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合理的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美的情感,引导学生进行独立的个体审美体验,进而引导学生一步步积累对美的感悟和情感,提高学生的自身的素质。学生通过一些对美的感受,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为营造和谐的、幸福的、美好的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赵大鹏.《语文》上、下册基础模块[M].语文出版社
2 曾彬.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情感体验[J].中等职业教育理论,
20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