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活动前奏
教学活动目标:①了解装饰点和装饰线的种类,并学习运用记号笔初步尝试在不同图形里用装饰点和装饰线进行单色装饰。②感受点线装饰的变化,体验创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①带有宝宝图片笔帽的黑色记号笔一支;②方形、三角形、梯形、圆形等各种不同图形纸片;③引导幼儿观察欣赏日常生活中美的花纹和图案。
二、活动经过
步骤一,边出示黑色记号笔边讲故事,激发幼儿兴趣。师:“今天画笔王国里要开舞会了,小朋友们的绘画工具袋里可热闹了,以前彩色笔、油画棒都曾大显身手,在小班、中班中为小朋友们立下了汗马功劳,咦!你们瞧,今天绘画工具里多了一位新朋友——黑色记号笔宝宝,你们想不想知道他的本领?咱们一起看看它会跳什么。”
步骤二,教师出示白色小方形纸,一边有序、均匀地画满黑实心点,一边提问:“看看它在方形舞台上跳了什么舞?看起来像什么?”幼儿:“像许多小蚂蚁”“像洒在地上的小米”“像许多小沙子” ……师:“咱们给它的舞蹈起个名字吧,就叫米粒舞好吧!”
步骤三,让学生看它还会跳什么舞。教师分别在规则的小方形纸上示范画出几种装饰点和装饰线,可以边画边进行语言提示,如示范螺旋线:“转呀转呀在跳圆圈舞,转了一个又一个,一个挨一个尽情地跳,整个舞台都留下圆圈圈”;斜下直线:“像马路上的斑马线”“像下雨一样”“像一根根小棉签”;交叉直线:“像城墙上的砖”;折线(锯齿线):“像皇冠上的齿”;螺旋线:“像小蜗牛背上的壳”。我鼓励孩子们依据这些想象为这些点和线分别取一个拟人的名字,如蜗牛线、水滴点,等等。
步骤四,让大家猜猜看它还能跳出哪些不一样的点点舞和线条舞,并让学生亲自尝试,鼓励幼儿大胆画出创新的装饰点和装饰线。有的幼儿画出了圆圈里一个实心点并为其起名叫“眼睛点”,看到很多孩子都跃跃欲试,我提示大家可以伸出手臂,用手指在空中模拟笔宝宝跳舞的样子。孩子们随着线条的跳动,比划着,上下左右扭动着,非常开心。
步骤五,让学生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他们还在哪看到过这些点点和线条,有没有不一样的点点和线条。在孩子们疑惑时,可提示他们:“咱们班画画的桌布上有许多小方格,是由直线组成的”“暖气片也是一根一根的直线”“我的衣服上有许多的小花点”……
步骤六,要求学生在方形、三角形、梯形、圆形等不同图形里运用各种装饰点和线自由创作,教师巡回指导。要求:①用不同的线条或点来装饰不同的图形纸,每种线条或点要画得密而清楚。②能力强的幼儿可选择多个图形进行装饰,鼓励其使画面更加丰富饱满。
步骤七,评价作品,结束活动。引导幼儿通过赏析自己和同伴的作品从而自主发现装饰画的一些技能特点,如排列要有规律,每个装饰点要画均匀、大小要一致等,从而为下一次活动做铺垫。
三、活动反思及调整
幼儿是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而非被动接受者,因而幼儿活动内容必须与幼儿兴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适应,引导幼儿向最近目标发展区发展。教师应对该班幼儿的绘画先前经验即发展情况进行了解。我在考虑怎样来设计活动才能符合大班年龄特点,又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完成线描画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的基础上,采用了创设拟人的笔宝宝跳舞的情境激发幼儿的兴趣。
在这次活动赏析环节中,孩子们的一些表现引发了我的思考:
在幼儿作品赏析环节,我特别选取了一位孩子的作品。它是用一个个小太阳装饰的梯形舞台,画中的太阳有大有小,排列也很不整齐。我提问:“这幅画选用了什么来装饰小舞台?”“你们看了有什么感觉,觉得美吗?”我是想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们说出太阳有大有小,排列也很不整齐,看起来也不饱满。然而有的孩子说:“用小太阳点来画很好看。”幼儿还说:“我的也画了小太阳。”远远偏离我的提问目的。
孩子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通过反思我感觉到原因有两个:①教师的问题不够明确;②单纯地评价一副作品很难让幼儿发现作品的问题。
我们应该怎样去调整?我觉得可以将问题更具体化。如:每一个舞步跳得一样大吗?排列得整齐吗?把小舞台站满了吗?怎样跳更好看?还可以采取对比的方式,同时出示一副排列整齐、大小一样的装饰作品,让孩子们观察两幅作品有什么不一样,问其认为哪个看起来更舒服。不过,我又质疑了:如果这样做,会不会让这个孩子心理受到伤害?到底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更合适?
没有一节教育活动是十分完善的,但是我相信可以通过调整和努力,让它在实践与反思中朝着完善的方向去发展。大到观念的澄清,小到细节的把握,都需要教师经过分析研究,从而有效地帮助自己学会观察幼儿,找到教育生长点,提高教育能力,进而找准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明确下一步活动发展的方向,最终促进幼儿的有效发展。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第四幼儿园)
教学活动目标:①了解装饰点和装饰线的种类,并学习运用记号笔初步尝试在不同图形里用装饰点和装饰线进行单色装饰。②感受点线装饰的变化,体验创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①带有宝宝图片笔帽的黑色记号笔一支;②方形、三角形、梯形、圆形等各种不同图形纸片;③引导幼儿观察欣赏日常生活中美的花纹和图案。
二、活动经过
步骤一,边出示黑色记号笔边讲故事,激发幼儿兴趣。师:“今天画笔王国里要开舞会了,小朋友们的绘画工具袋里可热闹了,以前彩色笔、油画棒都曾大显身手,在小班、中班中为小朋友们立下了汗马功劳,咦!你们瞧,今天绘画工具里多了一位新朋友——黑色记号笔宝宝,你们想不想知道他的本领?咱们一起看看它会跳什么。”
步骤二,教师出示白色小方形纸,一边有序、均匀地画满黑实心点,一边提问:“看看它在方形舞台上跳了什么舞?看起来像什么?”幼儿:“像许多小蚂蚁”“像洒在地上的小米”“像许多小沙子” ……师:“咱们给它的舞蹈起个名字吧,就叫米粒舞好吧!”
步骤三,让学生看它还会跳什么舞。教师分别在规则的小方形纸上示范画出几种装饰点和装饰线,可以边画边进行语言提示,如示范螺旋线:“转呀转呀在跳圆圈舞,转了一个又一个,一个挨一个尽情地跳,整个舞台都留下圆圈圈”;斜下直线:“像马路上的斑马线”“像下雨一样”“像一根根小棉签”;交叉直线:“像城墙上的砖”;折线(锯齿线):“像皇冠上的齿”;螺旋线:“像小蜗牛背上的壳”。我鼓励孩子们依据这些想象为这些点和线分别取一个拟人的名字,如蜗牛线、水滴点,等等。
步骤四,让大家猜猜看它还能跳出哪些不一样的点点舞和线条舞,并让学生亲自尝试,鼓励幼儿大胆画出创新的装饰点和装饰线。有的幼儿画出了圆圈里一个实心点并为其起名叫“眼睛点”,看到很多孩子都跃跃欲试,我提示大家可以伸出手臂,用手指在空中模拟笔宝宝跳舞的样子。孩子们随着线条的跳动,比划着,上下左右扭动着,非常开心。
步骤五,让学生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他们还在哪看到过这些点点和线条,有没有不一样的点点和线条。在孩子们疑惑时,可提示他们:“咱们班画画的桌布上有许多小方格,是由直线组成的”“暖气片也是一根一根的直线”“我的衣服上有许多的小花点”……
步骤六,要求学生在方形、三角形、梯形、圆形等不同图形里运用各种装饰点和线自由创作,教师巡回指导。要求:①用不同的线条或点来装饰不同的图形纸,每种线条或点要画得密而清楚。②能力强的幼儿可选择多个图形进行装饰,鼓励其使画面更加丰富饱满。
步骤七,评价作品,结束活动。引导幼儿通过赏析自己和同伴的作品从而自主发现装饰画的一些技能特点,如排列要有规律,每个装饰点要画均匀、大小要一致等,从而为下一次活动做铺垫。
三、活动反思及调整
幼儿是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而非被动接受者,因而幼儿活动内容必须与幼儿兴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适应,引导幼儿向最近目标发展区发展。教师应对该班幼儿的绘画先前经验即发展情况进行了解。我在考虑怎样来设计活动才能符合大班年龄特点,又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完成线描画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的基础上,采用了创设拟人的笔宝宝跳舞的情境激发幼儿的兴趣。
在这次活动赏析环节中,孩子们的一些表现引发了我的思考:
在幼儿作品赏析环节,我特别选取了一位孩子的作品。它是用一个个小太阳装饰的梯形舞台,画中的太阳有大有小,排列也很不整齐。我提问:“这幅画选用了什么来装饰小舞台?”“你们看了有什么感觉,觉得美吗?”我是想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们说出太阳有大有小,排列也很不整齐,看起来也不饱满。然而有的孩子说:“用小太阳点来画很好看。”幼儿还说:“我的也画了小太阳。”远远偏离我的提问目的。
孩子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通过反思我感觉到原因有两个:①教师的问题不够明确;②单纯地评价一副作品很难让幼儿发现作品的问题。
我们应该怎样去调整?我觉得可以将问题更具体化。如:每一个舞步跳得一样大吗?排列得整齐吗?把小舞台站满了吗?怎样跳更好看?还可以采取对比的方式,同时出示一副排列整齐、大小一样的装饰作品,让孩子们观察两幅作品有什么不一样,问其认为哪个看起来更舒服。不过,我又质疑了:如果这样做,会不会让这个孩子心理受到伤害?到底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更合适?
没有一节教育活动是十分完善的,但是我相信可以通过调整和努力,让它在实践与反思中朝着完善的方向去发展。大到观念的澄清,小到细节的把握,都需要教师经过分析研究,从而有效地帮助自己学会观察幼儿,找到教育生长点,提高教育能力,进而找准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明确下一步活动发展的方向,最终促进幼儿的有效发展。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第四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