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砖四国”作为一种新兴力量异军突起,面对此次在经济萧条背景下召开的金融峰会,四国在稳定国际金融体系、采取财政刺激措施拉动内需和反对保护主义等领域均达成了一致意见,这对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都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新兴国家若不参与进来,当今全球问题则不可能获得解决……这是决策过程的自然演化。”巴西央行行长梅里尔斯(Henrique Meirelles)日前公开表示。
随着新兴经济体力量的逐渐凸显,新兴经济体在国际舞台上被寄予的希望和要求越来越高。
众所周知,利益链条里,三边或多边以上的关系才会起到相互制衡的作用。其中,三边关系最稳定。此次G20峰会最大的矛盾来自美国和欧盟两股势力的抗争。那么,是否可以从中加入“新兴经济体”利益链,利用三边关系的稳定性来平衡化解两虎相争的局面?
对此,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何茂春教授在接受《中国联合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金砖四国’以合作伙伴的身份参加本次G20峰会体现了世界新的平衡关系正在形成。但由于他们的要求相对独立,因此对于美欧之间的矛盾不会过多地介入,并且由于自身实力有限,也不会起到太大的平衡作用。作为一种新兴力量的突起,尤其这次在稳定国际金融体系、采取财政刺激措施拉动内需和反对保护主义等领域达成了一致意见,这对于会议本身进行有益结果的商讨和世界经济的恢复、发展都起到了不可或缺的调和作用。”
声音嘹亮
从G8扩张到G20,G20中的10个新兴经济体包括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墨西哥、印度尼西亚、沙特阿拉伯、韩国、阿根廷和土耳其。它们虽然遭受了全球经济低迷的重创,但是过去数年的强劲经济增长令它们获得更多影响力。
在本次G20会议上,与欧美分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金砖四国”立场保持高度一致,发出了更为嘹亮的声音。
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期间,“金砖四国”共同呼吁,必须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进行改革,包括重新评估该组织的作用和对该组织的要求等,以使该组织适应新的全球货币与金融体系。
“金砖四国”财长还发表了一份公报,应立即采取措施扩大四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话语权和代表权,这更好地体现四国真正的经济实力。并要求最迟于2011年1月前對国际货币基金各成员国的认缴份额进行重大调整。
新兴经济体的加入无疑给世界政治、经济改革注入新的活力和元素。包括巴西、印度、俄罗斯和中国在内的“金砖四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已变得至关重要。
四国在近期举行的一系列会晤中均表示,通过资本重组、增加流动性和清理银行资产负债表等措施稳定国际金融体系是需要优先考虑的事情,而四国也正在采取措施刺激各自的内需,如有必要还会采取更进一步措施以刺激经济发展。
同时四国呼吁,应避免任何形式的保护主义行为,强调主要储备货币发行国应加快建设信息共享和政策协调机制的步伐,提出加强各国在金融监管方面的合作,加速国际金融机构改革,保证新兴和发展中国家在其中拥有更大的发言权和地位。
地位提升
改革国际金融机构,必须反映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增加它们的话语权。
金融危机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这毋庸置疑。G20会议的声音嘹亮也正是反映了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广大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实力的不断增强和重要性的与日俱增。但同时还需要清醒认识,目前国际环境中,新兴经济体国家话语权仍然有待进一步提高,美欧仍然占据决定的主导地位。
首先,作为一个广为人知的“潜规则”,世界银行行长历来由美国人担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人选则由欧洲国家决定。
而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理事会2008年4月批准的改革方案,发达国家的投票权重从59.5%降为57.9%,发展中国家的投票权重则从40.5%上升为42.1%。尽管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经济体代表性有所增加,但发达国家的优势仍相当明显。
此外,金融危机中,“金砖四国”里只有中国、印度两国的话语权得到了相对提升,这主要是竞争对手损失严重造成的。而受石油价格下跌影响,俄罗斯的国际话语权反而有所下降。
■链接:G20财长会议同意扩大新兴经济体发言权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应在2011年1月前完成成员国认缴份额的重新审核。
●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包括最穷经济体,应该具有更大发言权和代表权。
●世界银行改革应该在2010年春季会议前完成。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负责人的任命应该通过公开公正的遴选程序。
“新兴国家若不参与进来,当今全球问题则不可能获得解决……这是决策过程的自然演化。”巴西央行行长梅里尔斯(Henrique Meirelles)日前公开表示。
随着新兴经济体力量的逐渐凸显,新兴经济体在国际舞台上被寄予的希望和要求越来越高。
众所周知,利益链条里,三边或多边以上的关系才会起到相互制衡的作用。其中,三边关系最稳定。此次G20峰会最大的矛盾来自美国和欧盟两股势力的抗争。那么,是否可以从中加入“新兴经济体”利益链,利用三边关系的稳定性来平衡化解两虎相争的局面?
对此,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何茂春教授在接受《中国联合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金砖四国’以合作伙伴的身份参加本次G20峰会体现了世界新的平衡关系正在形成。但由于他们的要求相对独立,因此对于美欧之间的矛盾不会过多地介入,并且由于自身实力有限,也不会起到太大的平衡作用。作为一种新兴力量的突起,尤其这次在稳定国际金融体系、采取财政刺激措施拉动内需和反对保护主义等领域达成了一致意见,这对于会议本身进行有益结果的商讨和世界经济的恢复、发展都起到了不可或缺的调和作用。”
声音嘹亮
从G8扩张到G20,G20中的10个新兴经济体包括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墨西哥、印度尼西亚、沙特阿拉伯、韩国、阿根廷和土耳其。它们虽然遭受了全球经济低迷的重创,但是过去数年的强劲经济增长令它们获得更多影响力。
在本次G20会议上,与欧美分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金砖四国”立场保持高度一致,发出了更为嘹亮的声音。
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期间,“金砖四国”共同呼吁,必须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进行改革,包括重新评估该组织的作用和对该组织的要求等,以使该组织适应新的全球货币与金融体系。
“金砖四国”财长还发表了一份公报,应立即采取措施扩大四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话语权和代表权,这更好地体现四国真正的经济实力。并要求最迟于2011年1月前對国际货币基金各成员国的认缴份额进行重大调整。
新兴经济体的加入无疑给世界政治、经济改革注入新的活力和元素。包括巴西、印度、俄罗斯和中国在内的“金砖四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已变得至关重要。
四国在近期举行的一系列会晤中均表示,通过资本重组、增加流动性和清理银行资产负债表等措施稳定国际金融体系是需要优先考虑的事情,而四国也正在采取措施刺激各自的内需,如有必要还会采取更进一步措施以刺激经济发展。
同时四国呼吁,应避免任何形式的保护主义行为,强调主要储备货币发行国应加快建设信息共享和政策协调机制的步伐,提出加强各国在金融监管方面的合作,加速国际金融机构改革,保证新兴和发展中国家在其中拥有更大的发言权和地位。
地位提升
改革国际金融机构,必须反映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增加它们的话语权。
金融危机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这毋庸置疑。G20会议的声音嘹亮也正是反映了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广大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实力的不断增强和重要性的与日俱增。但同时还需要清醒认识,目前国际环境中,新兴经济体国家话语权仍然有待进一步提高,美欧仍然占据决定的主导地位。
首先,作为一个广为人知的“潜规则”,世界银行行长历来由美国人担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人选则由欧洲国家决定。
而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理事会2008年4月批准的改革方案,发达国家的投票权重从59.5%降为57.9%,发展中国家的投票权重则从40.5%上升为42.1%。尽管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经济体代表性有所增加,但发达国家的优势仍相当明显。
此外,金融危机中,“金砖四国”里只有中国、印度两国的话语权得到了相对提升,这主要是竞争对手损失严重造成的。而受石油价格下跌影响,俄罗斯的国际话语权反而有所下降。
■链接:G20财长会议同意扩大新兴经济体发言权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应在2011年1月前完成成员国认缴份额的重新审核。
●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包括最穷经济体,应该具有更大发言权和代表权。
●世界银行改革应该在2010年春季会议前完成。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负责人的任命应该通过公开公正的遴选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