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来小说中的川西风情

来源 :新校园(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amph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阿来是一个用汉语写作的藏族作家,他用笔尽情地描绘着他生长生活的土地上的风土人情、民情风习,用文字表达着他对故乡的深情,使阿坝这个川西北的地名走进了世界文学的范畴。
  关键词:阿来;小说;川西风情
  阿坝,是一个位于四川西北部的山青水秀的好地方,也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汉、回、羌等民族杂居的地方。阿来生于阿坝,长于阿坝,阿坝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的风土人情、民情风习深深地浸润在阿来的灵魂中。阿来把这些写进了小说。从小说中,我们领略到川西北地区的藏族人在饮食、服饰、建筑等方面的独特风情。
  一、饮食
  糌粑、酥油、茶叶、牛羊肉,被称为藏族人饮食的“四宝”。阅读阿来的小说,我们真切地体会到这四宝在藏族人生活中所占的比重。
  1.酥油茶
  中国的茶文化悠远绵长。在辽阔的神州大地上,由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土壤植被的差异,加之民族传统、风俗习惯的不同,人们喝的茶也各有千秋。藏区人多喝奶茶和酥油茶。尤其是酥油茶,可说是藏族饮食的一大特色。在阿来的短篇小说《旧年的血迹》中,有这样的文字:“父亲成为慈祥的父亲,他把他碗中化开的一块油脂全部扒拉进我的碗中。”这里的油脂就是酥油。在食品结构比较简单的藏区,酥油是补充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父亲”虽然刚刚气愤地扔掉了“我”从村中小广场带回的牛血灌肠,但他心里是疼“我”的,晚饭时用他的行动表达着对“我”的关爱。一块酥油,包含着一位不善言谈的父亲对儿子的浓浓爱意。
  《尘埃落定》中多次写到喝酥油茶,特别是在寒冷的季节,一次可饮好几碗:“这时,土司一家在屋里叫下人送上暖身的酥油茶,细细啜饮,一碗,两碗,三碗。这样,麦其土司一家出现在客人面前时脸上总是红红地闪着油光,与客人们因为路途劳累和寒冷而灰头土脸形成鲜明对照。”土司及家人清闲得很,他们把喝酥油茶当作打发时间的方式,这是有钱人才能享有的休闲方式。家境不富裕的人并不是总能喝酥油茶,较多的时候喝清茶。
  《空山·机村传说壹》里写到桑丹和格拉喜欢到恩波家的院子里晒太阳,不光因为他家院子里阳光充足,更重要的是在吃午饭时,她们如果还不回家,恩波一家会给她们一些吃的:“恩波的母亲额席江把一个木盘端出来,两碗清茶,一块面饼和两三个烤土豆。”虽然食物很一般,份量也不是太够,但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这已经是难能可贵了,足已显出恩波家人的慈悲心肠。
  酥油茶是怎样制作的呢?回答这个问题须先谈谈酥油是怎样来的。酥油是似黄油的一种乳制品,是从牛、羊奶中提炼出的脂肪。阿来的短篇小说《环山的雪光》有介绍:“熬开的牛奶在锅中慢慢发酵变酸。锅面浮起筷子厚一层凝脂。她用光滑得闪烁着象牙色的木勺把凝脂打起来,盛进洗衣机缸里。然后发动了那台小小的汽油发电机。”这是金花在利用机器从凝脂中脱出水分,提炼酥油。这是现代化的提炼酥油的方式。传统的做法是人工提炼酥油。一般把酥油储藏起来,随时取用。制作酥油茶是将烧开的砖茶水与酥油在专用的酥油桶中充分搅和,使茶油一体,稍加盐,然后倒入陶制或金属制的茶壶中,加热(但不能烧开)后,即可饮用。酥油茶不宜喝冷的,否则伤肠胃。
  2.糍粑、牛羊肉
  糌粑是藏族人的主食。位于青藏高原東部的嘉绒藏区主产玉米、小麦等农产品,也种植青稞、豌豆、黄豆、胡豆等杂粮。所以此地的糌粑品种丰富,有青稞、豌豆、玉米、小麦糌粑,分别用以上几种农产品炒磨而成,简单易做。藏族人的肉食主要为牛肉、羊肉。牛是当地产的牦牛,羊是喂养的绵羊。在牧区,牛羊肉既可以作主食,也可以作菜肴为副食。
  《尘埃落定》中麦其土司家的饭菜很具有代表性:“先上来的是酥油拌洋芋泥,然后,羊排,主食是荞面馍加蜂蜜。这些东西在每个人面前堆得像小山一样。挖去了小山的一角,轮到塔娜,她只在那堆食物上留下一个小小的缺口。”土司家的食物虽然多得吃不完,但相对于汉族的绝大部分地区来说,他们的食品种类较单一。
  二、服饰
  藏族服饰文化源远流长,多彩多姿,独具魅力。藏族服饰的最基本特征是肥腰、长袖、大襟、右衽、长裙、长靴、金银珠玉饰品等。阿来小说所描写的服饰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藏族服饰的特点。
  1.藏袍
  《尘埃落定》中“傻子”在查尔斯来麦其土司领地那天,“穿的是一件团花图案的锦锻袍子,水红色腰带,腰刀鞘上是三颗绿珊瑚。”这里的“袍子”就是藏袍,是藏装的代表性服装。藏袍的质料以厚重的氆氇、毪子、羊皮裘等为主,多为长衣。穿时腰间扎各种质地、花色的宽腰带。藏袍的制作,按季节,有单、夹、棉裘之分。藏袍既能防寒保暖,又便于劳动,还能当被子。其用途较多,切合藏族人的生活。
  2.饰品
  藏族人非常讲究装饰,经常在衣服上镶各式花边,并佩各种饰物。麦其土司为了组建一支现代化的正规军队,请很多裁缝为兵丁赶制统一服装:“黑色的直贡呢长袍,红黄蓝三色的十字花氆氇镶边,红色绸腰带,上佩可以装到枪上的刺刀。初级军官的镶边是獭皮,高一级是豹皮。最高级是我哥哥旦真贡布。他是总带兵官,衣服镶边是一整头孟加拉虎皮。”兽皮镶边因人的等级不同,所镶皮质不同,它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麦其家的跛子管家曾经就是麦其土司的带兵官,英勇受伤折了一条腿,就曾得到整头虎皮镶边衣服的奖赏,这是一种很高的荣誉,只有英雄才佩穿上它。
  男装尚且如此,女装的装饰就更多了。《尘埃落定》中写到麦其土司二太太前去迎接黄特派员时,“腰间是巴掌宽的银腰带,胸前是累累的珠饰,头上新打的小辫油光可鉴”,就是康巴地区妇女服饰、头饰的代表。妇女常穿裙子,裙子有围裙,也有百褶裙。裙裾以盖着脚背又不拖地为宜。有身份的人在走路时,要提起裙裾,以免踩着了。《空山:机村传说壹》中的桑丹,虽然有些神志不清,衣衫褴褛,但礼数周全。在恩波一家请她们母子去吃饭时,桑丹用手敛起衣服的下摆,躬躬身,示意主人先走,她提着镶边都掉了的并不需要提起的衣裙,施施然往恩波家走去。桑丹的举动显示了她出身贵族,曾经受过较好的教养。   三、建筑
  川西地区的藏族人过着半农半牧的生活。普通百姓,大多数时间,住在固定的石头或土木结构的房子里。需要为牛羊寻找牧草时,他们也会带上帐篷到水草丰美的地方住上几个月,等固定房屋地方的草长起来再赶着牛羊回家。为了庆祝大型的节日或外出旅行,他们常带上帐篷,随时随地安营扎寨。帐篷成为他们临时的家。固定的建筑有民居、碉楼、寺庙建筑几种。
  1.平顶碉房
  《空山:机村传说壹》中介绍了机村人的居所:“机村的房子都是两层或三层的石头建筑,三层的建筑上两层供人起居,下一层是畜圈,而两层建筑的人家畜圈都在房子外边,畜圈便建在树籬围出的院落里。”机村人的房屋就是川西北藏族典型的民居建筑。它是石头所砌的平顶碉房。墙壁最厚处甚至达一米,大多数墙壁上面都比下面薄,整面墙呈梯形。也有的碉房为土木结构,其外形看起来与石碉房没有多大差异,但它的厚度比石墙约薄三分之一,也没有石头墙坚固。但与石碉房一样,冬暖夏凉。一般来说,碉房大多为多层建筑,底层可以作牲畜的圈,二层可以作人的居室、储藏室等,三层可以作经堂,供佛像,点酥酒灯等。石头碉房的顶通常是平整泥顶,起防水防寒的功能,为了美观和实用,还用木瓦盖出一个倾斜的顶。当火灾来临时,人们就揭去木瓦的顶。这在《空山·天火》中有详细描述。
  2.高碉建筑
  高碉建筑是藏族建筑中的一种特殊建筑,它既体现于各类传统建筑之中,同时又常以独立形式存在,成为藏族建筑的一大奇观。高碉建筑的历史十分悠久。在西藏,于公元前二世纪建造的雍布拉宫,那高耸入云的高层建筑,就是当时高碉建筑的典型范例。在高山河流纵横交错的今四川藏区是藏区高碉建筑发育的核心地区之一,直到清代初、中期,这一地区都还在广泛建碉。《尘埃落定》里麦其土司官寨就是典型的高碉建筑。整个建筑有四面,东、西、北三面有七层楼高,向东南的一面是骑楼,三层楼高。
  麦其土司的官寨的确很高。七层楼面加上房顶,再加上一层地牢有二十丈高。里面众多的房间和众多的门用楼梯和走廊连接,纷繁复杂犹如世事和人心。官寨占据着形胜之地,俯视着下面河滩上的几十座石头寨子。
  这种高碉建筑既可居住,也可作为堡垒,抵御外来的进攻。麦其家的官寨一层是下人的房间和厨房,二层也是下人的房间及管家的应事房,三层是家丁们住的地方,四层是麦其土司及家人的住处,五层是经堂,六、七层用作防守、进攻的窗口。地下室一半用来存放银子和粮食,一半用来关押犯人。后来,麦其大少爷组织工匠在他家领地南北边境各修了两座和麦其官寨一样的建筑。由此说明当时藏区的高碉建筑技术已非常成熟。
  3.寺庙建筑
  在空气都弥漫着宗教气息的西藏,寺庙随处可见。最著名的寺庙建筑当属布达拉宫。川西北藏区的寺庙规模一般不大,但建筑外形、风格却和大寺庙相似。寺庙气势非凡,一个重要原因是选址。绝大多数寺庙都依山或坡而建,随着山势坡度的起伏,寺庙内的建筑也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群蜂飞舞》中桑木旦先生进修的寺院的建筑就是一例。《宝刀》中“我”舅舅修行的小庙就建在半山腰,远远望去,若隐若现,平添了一种神秘感。
  阿来的小说有很明显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尽管阿来不喜欢被人界定为他的写作是一个少数民族作家在写自己民族的东西,但其作品中浓郁的地域风情却为读者了解川西北那片神奇的土地提供了很好的蓝本,也为民俗学家研究地方风俗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这是阿来对民俗文化的一种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涛,江红英.西藏民俗[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2.
  [2]阿来.尘埃落定[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作者简介:刘琴(1975— ),湖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
其他文献
摘 要: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是坚持群众路线的直接体现和本质要求,也是发挥基层党组织先锋堡垒作用的客观需要,更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现实需求。  关键词:基层党组织;服务型;组织建设  党的基层组织是团结、带领群众贯彻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是落实党的任务的战斗堡垒,肩负着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使命。高校基层党组织担负着直接联系、组织、团结和服务广大师生员工,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到实处的重要职责,
期刊
语文课程具有工具性特征,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不是互相排斥的,也不是各自独立地处于“并重”的地位,而是有机的统一体。基于此,我们认为,对于作为语文课程一部分的文言文来说,也需要教学的过程中把握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实现“文”与“言”的协调。  一、文言文及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性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圣贤最伟大的发明,以其简约凝练的语言承载着传统文化的精华和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结晶,是祖国语言文化的珍贵遗
期刊
法国著名学者弗雷德里克·鲁维诺瓦的名著《礼貌史》中文版近日在上海问世。此书显示礼貌在法国的历史蜿蜒曲折,时起时落,有高峰,也有低谷,18世纪大革命时期,还出现过反礼貌运动。所以要“反”,是新兴资产阶级中一些人认为,“礼貌都和旧制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或是一种装出来的美德,或是用来维护尊卑高下的不平等。其时,“雅各宾主义摒弃一切礼貌,废除了所有的礼仪用语。”然而,这种倒洗澡水连儿童一道倒掉的做法,
期刊
书这件东西是专门给懂得精神享受、有精神进取的人准备的。当地球上还没有人类之前,草木自生自灭,鸟兽自来自去,史前世界全靠物质的生态自然调节。自从有了人类,就出现了另外一个调节系统——精神系统。在这个系统里,人们追求的不是吃、穿、住,而是信息、知识、思想、艺术等。而这些精神财富的最主要载体就是图书。  图书有两大作用,一是塑造人,二是为社会传承文化。下面先谈谈书与人的关系。  读书是为了生命的完整  
期刊
本期我们向大家推荐的是三位画家陈继武、毛国富、何业琦合作的年画作品《中国之春》,作品尺寸90厘米×190.5厘米,创作于1992年,曾获第五届全国年画展览一等奖,现藏于中国美术馆。  1992年,邓小平视察深圳,发表南方谈话,犹如春风吹绿神州大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正确方向,给中国带来了又一个思想解放的春天。作品即以此为主题,艺术再现了当时的场景——小平同志身着休闲夹克衫,与企业家代表、
期刊
一个客人坐上一辆出租车,这辆车地板上铺了羊毛地毯,地毯边上缀着鲜艳的花边;玻璃隔板上镶着名画的复制品,车窗一尘不染。客人惊讶地说:“从没搭过这样漂亮的出租车。”“谢谢你的夸奖。”司机笑着回答。  “你是怎么想到装饰你的出租车的?”客人问道。“车不是我的”,他说,“是公司的。多年前我本来在公司做清洁工人,每辆出租车晚上回来时都像垃圾堆。地板上尽是烟蒂和垃圾,座位或车门把手甚至有花生酱、口香糖之类粘粘
期刊
身披袈裟的科学家  在我国佛教界僧一行可能是唯一一位名垂青史的科学家  他在科学方面的成就一是历法首创了唐代新历《大衍历》《大衍历》发展了前人岁差的概念创造性地提出了计算食分的方法二是数学提出了自变数不等间距的二次差内插法吸收印度传入的正弦函数并用于编制天文数表提出了含有三次差的近似内插公式三是天文学他通过长期的天文观测发现了恒星移动现象进一步发现和认识了日月星辰的运动规律废弃了沿用长达八百多年的
期刊
摘 要:为了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顶岗实习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顶岗实习,学生毕业以后能够适应市场需求,达到“毕业即就业”的目的。本文通过探讨漳州理工职业学院顶岗实习工作的内外部环境,从而发现顶岗实习前期、中期、后期出现的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对策  一、漳州理工职业学院概况  漳州理工职业学院前身为创办于2007年的漳
期刊
摘 要:创新创业,是越来越多年轻人和毕业生的选择,然而创业不止那些服务社会的宏大项目,也包括校内创业。校内创业作为创业分支,对于大学生来说是虽小众但非常合适的选择。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以及实地采访,来分析以杭州师范大学为例的校内创业现状。  关键词:校内创业;博文印象;建议  一、引言  对于大学生来说,校内创业,能在最大程度保障学生利益的基础上,利用学校、师生等力量,锻炼自己的创业实战能力,为未来走
期刊
摘 要:对于国内各大高校来说,目前提升学生的基础创新能力以及社会实践能力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树立先进的就业创业教育理念,以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为核心,以大学生创新性实验和学科竞赛为载体,以指导大学生深入社会实践以及创新意识为主要目标,最终发挥最佳的效用。  关键词:资源环境类专业;创新;实践教学  一、资源环境类专业发展现状  由国务院下发的各项数据统计可以看出,目前国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