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牛顿发现并推论出动量守恒定律以来,动量守恒便成为现代物理学中的三大基本定律之一,而动量失恒似乎成了一种难以证明的谬论,以至于现代物理学在动量失恒或者说反引力的研究上陷入止步。动量失恒如何实现成为多数物理学家一直无法解决的难题。本文根据物理学中的基本原理,提出无源场能概念,对反引力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无源场能 动量守恒 动量失恒 反引力
中图分类号:S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02-0222-01
正文:反引力的实现前提是建立可供利用的无源场能,而无源场能区别与有源场能,传统有源场能在系统中较为稳定,无法打破动量守恒定律,实现可观测到的动量失恒现象。无源场能是建立在纯场能基础上的一种特殊能量,它是打破动量守恒,实现反引力的基础。
一、反引力概念
所谓反引力,就是指一个独立的特殊系统打破动量守恒所产生的动量失恒现象,这种现象主要由无源场能引起,是一种可供利用的特殊的力的方式,有别于传统的力学概念。
二、无源场能概念
无源场能是指空间内独立的场能量(包括磁场、电场等),不依靠产生场能物质本身而存在的场能量。我们日常见到的磁铁吸引铁,或者磁铁间的相互排斥和吸引,这样的场能量为有源场能。无源场能与有源场能的根本区别是,有源场能在作用物体是,产生场能的物体在系统内受力并形成一个动量守恒系统。无源场能与之区别,可以理解为受力物体在受力方向上只存在一个驱动物体移动的场,而并不存在產生场的物体。对物体建立一个稳定的无源场能,受力物体便会在场力的作用下沿着力的方向加速移动。因没有物体产生场,而场的作用力只限于受力物体组成的系统本身,此时,动量守恒失效,如图1。
三、磁场在实现反引力中的原理
为较为直观的说明反引力的原理,我们假设一个系统:物体A和物体B,其中,A物体为可控磁场发生装置,B为铁。物体A和B的间距S假设为30万km。那么,反引力的过程可以用下图表示。如图2所示:
A与B共同组成一个系统。
图示3:A在时间T0时,产生一个时间为1秒钟的磁场。
图示4:A在时间T0产生一个时间为1秒的磁场后,在T1时停止产生磁场。因磁场传播速度的问题(此处此处传播速度设为30万km/s),1秒钟后,由A产生的磁场传播至B。
图示5:在A停止产生磁场时,空间内传播的磁场为无源磁场,B在受到无源磁场的影响下受力向A移动,受力时间为1秒钟。B在受到来自A方向上的力向A移动时,A不受反作用力影响,只有B在收到来自A方向的力做1秒钟的加速移动。此时,A与B所形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失效,动量失恒,反引力现象发生。
四、无源场能在反引力中的应用
反引力原理已经非常清楚,那么,它在应用中有哪些作用呢?答案是:它就是反引力的原理,这里不说反重力,是因为重力现象有别于引力现象,目前来说,两者不可混淆。反引力原理作为突破动量守恒的理论基础,在实现动量失恒,制造反引力发动机方面,对航天、航空事业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巨大的前景。
五、反引力装置的应用设想
根据无源场能量产生反引力的原理,我们知道,反引力装置的设计和制造必须满足可供稳定利用的无源场能这个前提。经过图示2、3、4、5的作用过程描述,我们可以看出,采取一种适当频率的磁场产生源的方式可以很好的产生无源场能量。在无源场能量产生装置的设计和制造上,尤其在磁场频率的选择上,作者主要考虑方形波和半正弦波两种磁场波形。其中:方波在上文反引力原理来看是实现产生无源场能量的较好选择。其次是半正弦波,主要原因是场产生源在半个波长的范围内连续递增,几乎可以无限分割,这些从发射和接受同时间内的波形差即可视为无源场能量,这样也可以在作用物体时实现反引力。
在场源的选择方面,目前来讲,可供较好利用的场能有磁场能和电场能。但是,从产生力的效果上来看,磁场的作用力范围更大、更广,磁场源要比电场源更为理想。
在场的频率选择方面,我们应该根据无源场能产生源和受力物体的间距做合适的调整,这一点非常重要。毕竟,我们要设计制造一种场传播距离为1米的反引力装置时,我们采用的磁场频率应该在300MHz才能更加有效的利用无源场能。总的来说,无源场能量的产生很容易,但是,想要达到理想的利用效果,需要我们在磁场产生频率上做认真的实验和计算。
六、结语
总之,概括的来讲,反引力是在采取可行的办法产生有效的可供利用的无源场能基础上产生的,它区别与传统的场能量,这里面涉及到磁场频率的使用,它充分利用了能量场传播需要时间的问题,并在这个传播所需的时间内,使用合适的办法利用场能做功并达到动量失恒的一种技术。
作者简介
李鹏飞(1986-),男,籍贯: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民族:汉,职称:无,学历:大专,研究方面:物理学、煤矿安全工程学。
[关键词]无源场能 动量守恒 动量失恒 反引力
中图分类号:S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02-0222-01
正文:反引力的实现前提是建立可供利用的无源场能,而无源场能区别与有源场能,传统有源场能在系统中较为稳定,无法打破动量守恒定律,实现可观测到的动量失恒现象。无源场能是建立在纯场能基础上的一种特殊能量,它是打破动量守恒,实现反引力的基础。
一、反引力概念
所谓反引力,就是指一个独立的特殊系统打破动量守恒所产生的动量失恒现象,这种现象主要由无源场能引起,是一种可供利用的特殊的力的方式,有别于传统的力学概念。
二、无源场能概念
无源场能是指空间内独立的场能量(包括磁场、电场等),不依靠产生场能物质本身而存在的场能量。我们日常见到的磁铁吸引铁,或者磁铁间的相互排斥和吸引,这样的场能量为有源场能。无源场能与有源场能的根本区别是,有源场能在作用物体是,产生场能的物体在系统内受力并形成一个动量守恒系统。无源场能与之区别,可以理解为受力物体在受力方向上只存在一个驱动物体移动的场,而并不存在產生场的物体。对物体建立一个稳定的无源场能,受力物体便会在场力的作用下沿着力的方向加速移动。因没有物体产生场,而场的作用力只限于受力物体组成的系统本身,此时,动量守恒失效,如图1。
三、磁场在实现反引力中的原理
为较为直观的说明反引力的原理,我们假设一个系统:物体A和物体B,其中,A物体为可控磁场发生装置,B为铁。物体A和B的间距S假设为30万km。那么,反引力的过程可以用下图表示。如图2所示:
A与B共同组成一个系统。
图示3:A在时间T0时,产生一个时间为1秒钟的磁场。
图示4:A在时间T0产生一个时间为1秒的磁场后,在T1时停止产生磁场。因磁场传播速度的问题(此处此处传播速度设为30万km/s),1秒钟后,由A产生的磁场传播至B。
图示5:在A停止产生磁场时,空间内传播的磁场为无源磁场,B在受到无源磁场的影响下受力向A移动,受力时间为1秒钟。B在受到来自A方向上的力向A移动时,A不受反作用力影响,只有B在收到来自A方向的力做1秒钟的加速移动。此时,A与B所形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失效,动量失恒,反引力现象发生。
四、无源场能在反引力中的应用
反引力原理已经非常清楚,那么,它在应用中有哪些作用呢?答案是:它就是反引力的原理,这里不说反重力,是因为重力现象有别于引力现象,目前来说,两者不可混淆。反引力原理作为突破动量守恒的理论基础,在实现动量失恒,制造反引力发动机方面,对航天、航空事业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巨大的前景。
五、反引力装置的应用设想
根据无源场能量产生反引力的原理,我们知道,反引力装置的设计和制造必须满足可供稳定利用的无源场能这个前提。经过图示2、3、4、5的作用过程描述,我们可以看出,采取一种适当频率的磁场产生源的方式可以很好的产生无源场能量。在无源场能量产生装置的设计和制造上,尤其在磁场频率的选择上,作者主要考虑方形波和半正弦波两种磁场波形。其中:方波在上文反引力原理来看是实现产生无源场能量的较好选择。其次是半正弦波,主要原因是场产生源在半个波长的范围内连续递增,几乎可以无限分割,这些从发射和接受同时间内的波形差即可视为无源场能量,这样也可以在作用物体时实现反引力。
在场源的选择方面,目前来讲,可供较好利用的场能有磁场能和电场能。但是,从产生力的效果上来看,磁场的作用力范围更大、更广,磁场源要比电场源更为理想。
在场的频率选择方面,我们应该根据无源场能产生源和受力物体的间距做合适的调整,这一点非常重要。毕竟,我们要设计制造一种场传播距离为1米的反引力装置时,我们采用的磁场频率应该在300MHz才能更加有效的利用无源场能。总的来说,无源场能量的产生很容易,但是,想要达到理想的利用效果,需要我们在磁场产生频率上做认真的实验和计算。
六、结语
总之,概括的来讲,反引力是在采取可行的办法产生有效的可供利用的无源场能基础上产生的,它区别与传统的场能量,这里面涉及到磁场频率的使用,它充分利用了能量场传播需要时间的问题,并在这个传播所需的时间内,使用合适的办法利用场能做功并达到动量失恒的一种技术。
作者简介
李鹏飞(1986-),男,籍贯: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民族:汉,职称:无,学历:大专,研究方面:物理学、煤矿安全工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