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知之为知之,不知百度之”的时代,信息技术课堂是否还在以“讲述—演示—实操—讲评”的模式进行教学呢?数字土著们在学习信息技术课之前和之后是否有收获?这是摆在信息技术教师面前不容忽视的问题。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和“信息社会责任”等四个方面。为了把握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李艺教授等人提出了“双基”层、问题解决层、学科思维层等三层架构。如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引领学生穿越知识技能的表层,通过问题解决的过程,抵达学科思维的本源呢?为此,笔者对《网络博物馆》一课进行教学实践与策略思考,对建构面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教学展开有益探索。
1.把握学情,找准认知起点
三年级学生普遍对科普知识与网络学习感兴趣,学习动力仍然与兴趣紧密相连。虽然他们的学习目的性与持续性有了明显提高,但只有明确了具体的学习内容与要求,他们的学习动力才能持久有效。他们能在引导下比较与分析事物特点,发现各部分的关系及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
2.分析教材,提炼教学内容
本课选自宁波市编教材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第6课《恐龙博物馆》,属于“网络应用”模块。上一课的教学内容是初步了解“因特网”和“浏览器”的概念,学会启动与关闭浏览器,能够输入网址并访问网站,能通过超级链接、“后退”和“前进”按钮浏览网页。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应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两点发展:第一,通过熟练地使用超级链接、“后退”和“前进”按钮,能更加准确、快速地获取网络信息;第二,不仅能通过输入网址访问网站,还能通过使用收藏夹便捷地访问网站。这两点也是本课中对学生最有价值、最值得学生为之花费时间和付出努力的教学内容。
1.制订目标,定位教学核心
基于以上学情与教材分析,聚焦学科核心素养,笔者将教学内容作为横向维度,将学科核心素养的三层架构作为纵向维度,对本课的教学目标作明确定位,如上页图1所示。
2. 铺“点”,搭“线”,构“面”,开展教学实践
为有效达成以上教学目标,笔者以参观宁波科学探索中心作为教学切入点,引领学生踏上浏览网络博物馆的旅程,激发其学习热情。通过开启宝库、机智寻宝、神秘藏寶、慧眼识宝四个学习活动,使学生置身于愉快而又刺激的学习情境中,以观察、比较、选择、探究等学习方式来维持和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采取生活类比、问题引导、小组竞赛等教学策略,铺设“知识”点,搭建“技能”线,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巧构“学科核心素养”面,最终目标是让学生的学科思维得到一定发展,如图2所示。
位于学科核心素养最上层的“学科思维”,是指在系统的学科学习中通过体验、认识及内化等过程逐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价值观。基于此,笔者尝试从以下两个维度展开实践探索。
维度一:以活动为“梯”,搭建通往学科思维的“桥梁”
“通过体验、认识及内化等学习过程逐步形成”表明,学科思维层次的核心素养必须在“双基”层和问题解决层的体验性学习活动中理解和习得。学习活动不是技能操作的简单堆砌,而是能够发展学生学科思维的载体。因此,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笔者创设了由“开启宝库”“机智寻宝”“神秘藏宝”和“慧眼识宝”四个学习活动构成的任务情境。每个活动提出了明确的活动内容与要求,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达成活动所蕴含的三层教学目标。
维度二:以类比、问题、竞赛、自学、表达为“把手”,助力抵达学科思维的“彼岸”
那么,如何在上述学习活动中逐步形成相对稳定的思维方法与价值观态度呢?结合教学实践,笔者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分析。
(1)生活类比,促思维迁移
类比迁移是指当人们遇到一个新问题即靶问题时,往往会想起一个过去已经解决的相似的问题即源问题,并运用源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程序去解决靶问题。本课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从概念、参观内容、参观过程、关系四方面将浏览网络博物馆与参观科学探索中心作类比,引发学生高阶思维。例如,类比参观过程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浏览网页时循环往复的过程,为之后突破“准确、快速地获取信息”这个难点做铺垫。由于“虚拟博物馆”的网址很长,为了不影响教学效率,在教学时要求学生先打开“中国科普博览”网页,再展开类比:“在这个网页中找到‘虚拟博物馆’的超级链接,就好像需要在宁波文化广场中找到科学探索中心的入口一样”,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中国科普博览”与“虚拟博物馆”网页的关系,促进思维迁移。
(2)问题导向,引思维深入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往往只停留在重复的技能操作层面而缺乏高阶思维,其原因就在于教师未能引导学生理解操作背后所隐含的技术思想与价值,课堂上鲜有思维深入过程。因此,笔者围绕教学目标,按照内在逻辑关系,精心设计问题,投放一些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指向明确、逻辑清晰的问题链。调用问题链产生强大的思维驱动效应,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例如,学生在上一课已学会使用超级链接、“后退”和“前进”按钮,但学会并不代表会熟练、灵活地使用。学生往往会迷失在网络海洋中,无法准确、快速地获取网络信息。笔者以三个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与选择,引发其高阶思维活动。问题一是在流程图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发现第二次寻宝和第一次寻宝的不同之处,即有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问题二是在问题一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说一说如何实现第二次寻宝中的“返回”过程。并由此抛出问题三,引导学生比较“超级链接”与“后退”“前进”按钮的作用,为灵活选择浏览网页的方法,准确、快速地获取网络信息奠定基础。 (3)小组竞赛,促思维优化
开展竞赛的目的是进一步熟练地使用超级链接、“后退”与“前进”按钮浏览网页,准确、快速地获取信息。这是利用了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组织竞赛活动激发学习欲望,提升认知参与度。当置身于紧张激烈的竞赛中,合作能促使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取长补短,在组内探讨的氛围下不畏困难,大胆尝试,积极寻求问题解决的方法,促使思维优化,让学生的认知、情感都得到一定发展。为了确保小组竞赛的顺利进行,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课前按照异质分组的原则划分小组,每个小组的人数尽量一致,并指定一位组长,协调组内活动;第二,从时间、纪律、行为动作、奖惩等方面制定科学、合理、易操作的竞赛规则,并在赛前明确规则,促使学生在最大能力范围内完成限时学习任务;第三,巧抓兴趣点,选择合适的竞赛内容。
(4)自主学习,驱思维内化
教材中使用收藏夹的操作方法明确、操作步骤清晰,为学生提供了思维内化的学习“支架”。因此,在教学时避免“灌”的方式,而是“舍得给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利用教材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开展自主、协作与探究学习,引领学生主动建构和完善自身的认知结构,开启“用已知探未知”的思维方式。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关注知识与技能是否习得,问题是否解决,更要关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形成的基本策略与思维经验,这才是潜移默化到思想深处的、稳定的、可迁移的、能够动态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
(5)语言表达,让思维呈现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是思维呈现的工具、情感表达的载体。语言表达的内容可以是对某个问题的看法或建议,也可以是操作过程中的经验交流。在各个环节的学习活动中,笔者出示了一些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作为语言表达、思维呈现的脚手架,帮助三年级学生更加清楚、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或梳理解决问题的步骤,促进思维分解、抽象与呈现,并有效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学科思维之“道”,成于网络应用之“术”;又要以学科思维之“道”,驭网络应用之“术”。“术”会更迭,“道”将永恒。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简单重复的技术操作只能造就今后被人工智能取代的操作工,而学科思维目标的有效达成将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发展的必备品质。学科思维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必须经过长时间、科学且系统的教学模式培养,这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不断探索面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教学策略,让信息技术不再是纯技术活儿。
确立教学起点——着眼学生,立足教材
1.把握学情,找准认知起点
三年级学生普遍对科普知识与网络学习感兴趣,学习动力仍然与兴趣紧密相连。虽然他们的学习目的性与持续性有了明显提高,但只有明确了具体的学习内容与要求,他们的学习动力才能持久有效。他们能在引导下比较与分析事物特点,发现各部分的关系及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
2.分析教材,提炼教学内容
本课选自宁波市编教材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第6课《恐龙博物馆》,属于“网络应用”模块。上一课的教学内容是初步了解“因特网”和“浏览器”的概念,学会启动与关闭浏览器,能够输入网址并访问网站,能通过超级链接、“后退”和“前进”按钮浏览网页。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应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两点发展:第一,通过熟练地使用超级链接、“后退”和“前进”按钮,能更加准确、快速地获取网络信息;第二,不仅能通过输入网址访问网站,还能通过使用收藏夹便捷地访问网站。这两点也是本课中对学生最有价值、最值得学生为之花费时间和付出努力的教学内容。
建构教学路径——确定目标,实施教学
1.制订目标,定位教学核心
基于以上学情与教材分析,聚焦学科核心素养,笔者将教学内容作为横向维度,将学科核心素养的三层架构作为纵向维度,对本课的教学目标作明确定位,如上页图1所示。
2. 铺“点”,搭“线”,构“面”,开展教学实践
为有效达成以上教学目标,笔者以参观宁波科学探索中心作为教学切入点,引领学生踏上浏览网络博物馆的旅程,激发其学习热情。通过开启宝库、机智寻宝、神秘藏寶、慧眼识宝四个学习活动,使学生置身于愉快而又刺激的学习情境中,以观察、比较、选择、探究等学习方式来维持和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采取生活类比、问题引导、小组竞赛等教学策略,铺设“知识”点,搭建“技能”线,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巧构“学科核心素养”面,最终目标是让学生的学科思维得到一定发展,如图2所示。
探究学科思维之“道”——搭建“桥梁”,巧设“把手”
位于学科核心素养最上层的“学科思维”,是指在系统的学科学习中通过体验、认识及内化等过程逐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价值观。基于此,笔者尝试从以下两个维度展开实践探索。
维度一:以活动为“梯”,搭建通往学科思维的“桥梁”
“通过体验、认识及内化等学习过程逐步形成”表明,学科思维层次的核心素养必须在“双基”层和问题解决层的体验性学习活动中理解和习得。学习活动不是技能操作的简单堆砌,而是能够发展学生学科思维的载体。因此,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笔者创设了由“开启宝库”“机智寻宝”“神秘藏宝”和“慧眼识宝”四个学习活动构成的任务情境。每个活动提出了明确的活动内容与要求,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达成活动所蕴含的三层教学目标。
维度二:以类比、问题、竞赛、自学、表达为“把手”,助力抵达学科思维的“彼岸”
那么,如何在上述学习活动中逐步形成相对稳定的思维方法与价值观态度呢?结合教学实践,笔者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分析。
(1)生活类比,促思维迁移
类比迁移是指当人们遇到一个新问题即靶问题时,往往会想起一个过去已经解决的相似的问题即源问题,并运用源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程序去解决靶问题。本课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从概念、参观内容、参观过程、关系四方面将浏览网络博物馆与参观科学探索中心作类比,引发学生高阶思维。例如,类比参观过程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浏览网页时循环往复的过程,为之后突破“准确、快速地获取信息”这个难点做铺垫。由于“虚拟博物馆”的网址很长,为了不影响教学效率,在教学时要求学生先打开“中国科普博览”网页,再展开类比:“在这个网页中找到‘虚拟博物馆’的超级链接,就好像需要在宁波文化广场中找到科学探索中心的入口一样”,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中国科普博览”与“虚拟博物馆”网页的关系,促进思维迁移。
(2)问题导向,引思维深入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往往只停留在重复的技能操作层面而缺乏高阶思维,其原因就在于教师未能引导学生理解操作背后所隐含的技术思想与价值,课堂上鲜有思维深入过程。因此,笔者围绕教学目标,按照内在逻辑关系,精心设计问题,投放一些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指向明确、逻辑清晰的问题链。调用问题链产生强大的思维驱动效应,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例如,学生在上一课已学会使用超级链接、“后退”和“前进”按钮,但学会并不代表会熟练、灵活地使用。学生往往会迷失在网络海洋中,无法准确、快速地获取网络信息。笔者以三个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与选择,引发其高阶思维活动。问题一是在流程图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发现第二次寻宝和第一次寻宝的不同之处,即有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问题二是在问题一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说一说如何实现第二次寻宝中的“返回”过程。并由此抛出问题三,引导学生比较“超级链接”与“后退”“前进”按钮的作用,为灵活选择浏览网页的方法,准确、快速地获取网络信息奠定基础。 (3)小组竞赛,促思维优化
开展竞赛的目的是进一步熟练地使用超级链接、“后退”与“前进”按钮浏览网页,准确、快速地获取信息。这是利用了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组织竞赛活动激发学习欲望,提升认知参与度。当置身于紧张激烈的竞赛中,合作能促使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取长补短,在组内探讨的氛围下不畏困难,大胆尝试,积极寻求问题解决的方法,促使思维优化,让学生的认知、情感都得到一定发展。为了确保小组竞赛的顺利进行,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课前按照异质分组的原则划分小组,每个小组的人数尽量一致,并指定一位组长,协调组内活动;第二,从时间、纪律、行为动作、奖惩等方面制定科学、合理、易操作的竞赛规则,并在赛前明确规则,促使学生在最大能力范围内完成限时学习任务;第三,巧抓兴趣点,选择合适的竞赛内容。
(4)自主学习,驱思维内化
教材中使用收藏夹的操作方法明确、操作步骤清晰,为学生提供了思维内化的学习“支架”。因此,在教学时避免“灌”的方式,而是“舍得给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利用教材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开展自主、协作与探究学习,引领学生主动建构和完善自身的认知结构,开启“用已知探未知”的思维方式。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关注知识与技能是否习得,问题是否解决,更要关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形成的基本策略与思维经验,这才是潜移默化到思想深处的、稳定的、可迁移的、能够动态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
(5)语言表达,让思维呈现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是思维呈现的工具、情感表达的载体。语言表达的内容可以是对某个问题的看法或建议,也可以是操作过程中的经验交流。在各个环节的学习活动中,笔者出示了一些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作为语言表达、思维呈现的脚手架,帮助三年级学生更加清楚、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或梳理解决问题的步骤,促进思维分解、抽象与呈现,并有效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結束语
学科思维之“道”,成于网络应用之“术”;又要以学科思维之“道”,驭网络应用之“术”。“术”会更迭,“道”将永恒。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简单重复的技术操作只能造就今后被人工智能取代的操作工,而学科思维目标的有效达成将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发展的必备品质。学科思维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必须经过长时间、科学且系统的教学模式培养,这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不断探索面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教学策略,让信息技术不再是纯技术活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