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13年经济工作做了全面部署,其中特别强调,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要求的是尊重经济规律、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速度,要求的是在不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优化经济结构中实现增长。”深刻认识中央对经济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对做好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经济增长速度必须符合经济规律,不是越高越好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需要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否则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就无从谈起,扩大就业、提高收入和改善民生也就没有物质基础。但是,经济增长速度不是越高越好,必须符合经济规律。
从国际经验看,一个国家或经济体在经历了一个较长时间的高速增长之后,都会有一个经济减速或者调整的过程。多数曾经经历过高速增长的国家,在高速增长持续二三十年之后,增长速度从第三个十年开始,都出现明显下降,到第四个十年,则大多数进入了低于4%的增长时期。从东亚地区的日本、韩国的发展历程看,它们都经历了一个从高速增长向中低速增长的转变过程。日本在经历了1973年的石油危机、韩国在经历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经济增速都大幅回落,基本终结了高速增长过程。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进入高速增长阶段,年均增长率接近10%。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仍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保持经济较快增长仍然有许多有利条件。国内市场潜力巨大,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巨大的消费潜力可以转化为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将创造新的消费和投资需求,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加快转移,低成本优势通过产业转移得以延续,使经济较快增长的态势能够保持更长时期。但也要看到,随着我国经济总量和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经济发展阶段和内生条件发生变化,已经难以保持过去一个时期两位数的高速增长。经济增速适度放缓具有合理性,也是符合经济规律的。
2011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率逐季放缓,从2011年一季度的9.8%下降到去年三季度的7.4%,已经连续7个季度放缓。随着宏观调控政策效应逐步显现,近两个月来,国内投资和消费需求企稳,工业生产、用电量和货运量指标明显回升,制造业采购者经理指数PMI连续2个月在荣枯线以上,表明经济增长回稳的态势已基本确立。从趋势看,2013年经济形势总体上将好于2012年,多数机构对2013年我国经济增速的预测都高于8%,比2012年增速有所提升。但需要指出的是,经济增长确立回稳态势,并不表明我国又将进入新一轮经济高速增长,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增长速度,很可能是围绕8.5%左右的潜在增长水平上下波动。
从中长期看,中国经济增速已难以重新回到过去两位数增长时代。随着我国人口结构发生变化,劳动年龄人口增长放缓,老龄化进程加快,储蓄率和投资率趋于下降,潜在增长水平下降将难以避免。根据世界银行测算,2010年至2015年,我国年均潜在增长率仅为8.4%,2016年至2020年为7%,这与国内一些机构的测算结果基本是一致的。
当然,全国经济增速放缓,并不表明国内各地区经济增速都进入了降速区间。我国国土辽阔,区域差异大,中西部地区仍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经济增长动能仍非常强劲。特别是近年来,在东部省份经济增速明显放缓的同时,中西部大部分省份都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打破了过去很长一个时期“东快西慢”的增长格局,反映了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格局的变化。中西部地区保持较快经济增速,既是中西部多年来追求的目标,也对完善区域增长格局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随着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我国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产能相对过剩的矛盾趋于突出,依靠大规模增加投入、不断扩大产能推动经济高速增长的路子越来越走不下去了。今后一个时期,支撑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不再是生产能力的扩张,而是要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主要任务已经由经济数量和规模扩张为主转向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主。从这个意义上讲,无论是东部地区还是中西部地区,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已经成为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坚决克服重规模轻质量、重速度轻效益的做法
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主要应是提高国民经济投入产出效益,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投资回报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产品附加值不断提高,产业价值量向高端延伸,经济增长的效益,应主要体现在企业利润的增加上,也应体现在劳动报酬、居民收入和财政收入的增长上,更加注重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减少经济增长对环境和生态的破坏。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速度,必然是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的速度。
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当前仍有不少地方的经济增长主要还是依靠资源和要素大规模高强度投入,依靠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低成本优势支撑,劳动生产率提高偏慢且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高,居民收入增长低于经济增长,劳动报酬增长低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企业利润和财政收入增长也建立在“速度效益型”的高速增长基础上,一旦经济增速放缓,企业利润和财政收入增幅就大幅下降。
更为突出的是,过去一个时期,随着经济高速增长,能源资源消耗也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生态环境压力不断增大。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32.5亿吨标准煤,是1990年的3.3倍,本世纪前10年能源消费增量达到18亿吨标准煤,为上世纪90年代增量的3.9倍。能源资源供需矛盾日趋突出,主要能源资源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生态环境矛盾不断加剧,环境污染事件呈多发态势。
由此可见,虽然在一个时期里一些地方还可以通过土地低价格、劳动者低工资、资金低利率来实现高速增长,但这样实现的高速度,往往是不可持续的,也是不健康的,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发展的空间会越来越小,路子会越走越窄。因此,实现有质量有效益的速度,不仅是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实现有质量有效益的速度,要求我们将经济发展的立足点转向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改变重规模轻质量、重速度轻效益的做法,将工作重心转向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生产要素配置结构,推动企业技术进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上来;转向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上来,转向节能减排,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和污染排放量,促进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上来。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在经济增速放缓的条件下,创造出比以往高速增长时期更高的质量和效益。 在不断转方式、调结构中实现实实在在的增长速度
在不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优化经济结构中实现增长,对经济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今后一个时期,要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第一,把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构建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逐步提高居民消费增长率和居民消费率,增强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扩大中等收入消费群体;较大幅度地提高公共服务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扩大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增强居民消费意愿,减少预防性储蓄。鼓励引导以“住行”主导的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培育文化、旅游、健身、养老、家政等新的消费增长点和网络购物等新型消费业态,完善市场流通体系,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同时,适应扩大内需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需要,保持投资合理增长,着力调整投资结构,把投资增长与改善民生结合起来,促进增投资与扩消费的良性互动。
第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企业研发能力建设,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建立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鼓励科技要素向企业流动,引导资金、人才、技术等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支持企业加强研发平台建设,特别是要加大对中小企业、微型企业技术创新的扶持力度,促进产业自主创新和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
第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把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作为重点,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排放低附加值的落后产能,推进产业重组、技术进步、管理创新和优化布局,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促进产业从价值链低端向价值链中高端延伸,提升产业整体素质。拓展服务业的发展空间。面向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需求,加快发展金融保险、商务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和创意等生产性服务业,特别是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支撑的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核心技术——战略性产品——工程与规模化应用——龙头企业与配套体系”的创新价值链,抢占国际经济科技竞争的制高点。
第四,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点,鼓励有条件的城镇吸纳农业转移人口就地落户,改善其就业、居住、就医、子女就学等基本生活条件,逐步将其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加快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鼓励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集聚发展,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就近转移就业。
第五,积极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扩大并网风电和光伏发电规模,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能源,逐步提高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比重。加快建设以低碳为特征的工业、建筑和交通体系,加强节能与提高能效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投入。加强工业节能技术改造,扩大节能产品认证范围,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和能源审计。
总之,要通过不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优化经济结构,培育新的增长动力和机制,实现“实实在在和没有水分的增长”。在这个前提下,保持合理的增长速度,才能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为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经济增长速度必须符合经济规律,不是越高越好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需要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否则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就无从谈起,扩大就业、提高收入和改善民生也就没有物质基础。但是,经济增长速度不是越高越好,必须符合经济规律。
从国际经验看,一个国家或经济体在经历了一个较长时间的高速增长之后,都会有一个经济减速或者调整的过程。多数曾经经历过高速增长的国家,在高速增长持续二三十年之后,增长速度从第三个十年开始,都出现明显下降,到第四个十年,则大多数进入了低于4%的增长时期。从东亚地区的日本、韩国的发展历程看,它们都经历了一个从高速增长向中低速增长的转变过程。日本在经历了1973年的石油危机、韩国在经历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经济增速都大幅回落,基本终结了高速增长过程。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进入高速增长阶段,年均增长率接近10%。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仍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保持经济较快增长仍然有许多有利条件。国内市场潜力巨大,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巨大的消费潜力可以转化为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将创造新的消费和投资需求,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加快转移,低成本优势通过产业转移得以延续,使经济较快增长的态势能够保持更长时期。但也要看到,随着我国经济总量和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经济发展阶段和内生条件发生变化,已经难以保持过去一个时期两位数的高速增长。经济增速适度放缓具有合理性,也是符合经济规律的。
2011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率逐季放缓,从2011年一季度的9.8%下降到去年三季度的7.4%,已经连续7个季度放缓。随着宏观调控政策效应逐步显现,近两个月来,国内投资和消费需求企稳,工业生产、用电量和货运量指标明显回升,制造业采购者经理指数PMI连续2个月在荣枯线以上,表明经济增长回稳的态势已基本确立。从趋势看,2013年经济形势总体上将好于2012年,多数机构对2013年我国经济增速的预测都高于8%,比2012年增速有所提升。但需要指出的是,经济增长确立回稳态势,并不表明我国又将进入新一轮经济高速增长,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增长速度,很可能是围绕8.5%左右的潜在增长水平上下波动。
从中长期看,中国经济增速已难以重新回到过去两位数增长时代。随着我国人口结构发生变化,劳动年龄人口增长放缓,老龄化进程加快,储蓄率和投资率趋于下降,潜在增长水平下降将难以避免。根据世界银行测算,2010年至2015年,我国年均潜在增长率仅为8.4%,2016年至2020年为7%,这与国内一些机构的测算结果基本是一致的。
当然,全国经济增速放缓,并不表明国内各地区经济增速都进入了降速区间。我国国土辽阔,区域差异大,中西部地区仍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经济增长动能仍非常强劲。特别是近年来,在东部省份经济增速明显放缓的同时,中西部大部分省份都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打破了过去很长一个时期“东快西慢”的增长格局,反映了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格局的变化。中西部地区保持较快经济增速,既是中西部多年来追求的目标,也对完善区域增长格局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随着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我国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产能相对过剩的矛盾趋于突出,依靠大规模增加投入、不断扩大产能推动经济高速增长的路子越来越走不下去了。今后一个时期,支撑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不再是生产能力的扩张,而是要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主要任务已经由经济数量和规模扩张为主转向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主。从这个意义上讲,无论是东部地区还是中西部地区,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已经成为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坚决克服重规模轻质量、重速度轻效益的做法
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主要应是提高国民经济投入产出效益,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投资回报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产品附加值不断提高,产业价值量向高端延伸,经济增长的效益,应主要体现在企业利润的增加上,也应体现在劳动报酬、居民收入和财政收入的增长上,更加注重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减少经济增长对环境和生态的破坏。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速度,必然是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的速度。
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当前仍有不少地方的经济增长主要还是依靠资源和要素大规模高强度投入,依靠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低成本优势支撑,劳动生产率提高偏慢且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高,居民收入增长低于经济增长,劳动报酬增长低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企业利润和财政收入增长也建立在“速度效益型”的高速增长基础上,一旦经济增速放缓,企业利润和财政收入增幅就大幅下降。
更为突出的是,过去一个时期,随着经济高速增长,能源资源消耗也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生态环境压力不断增大。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32.5亿吨标准煤,是1990年的3.3倍,本世纪前10年能源消费增量达到18亿吨标准煤,为上世纪90年代增量的3.9倍。能源资源供需矛盾日趋突出,主要能源资源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生态环境矛盾不断加剧,环境污染事件呈多发态势。
由此可见,虽然在一个时期里一些地方还可以通过土地低价格、劳动者低工资、资金低利率来实现高速增长,但这样实现的高速度,往往是不可持续的,也是不健康的,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发展的空间会越来越小,路子会越走越窄。因此,实现有质量有效益的速度,不仅是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实现有质量有效益的速度,要求我们将经济发展的立足点转向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改变重规模轻质量、重速度轻效益的做法,将工作重心转向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生产要素配置结构,推动企业技术进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上来;转向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上来,转向节能减排,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和污染排放量,促进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上来。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在经济增速放缓的条件下,创造出比以往高速增长时期更高的质量和效益。 在不断转方式、调结构中实现实实在在的增长速度
在不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优化经济结构中实现增长,对经济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今后一个时期,要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第一,把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构建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逐步提高居民消费增长率和居民消费率,增强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扩大中等收入消费群体;较大幅度地提高公共服务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扩大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增强居民消费意愿,减少预防性储蓄。鼓励引导以“住行”主导的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培育文化、旅游、健身、养老、家政等新的消费增长点和网络购物等新型消费业态,完善市场流通体系,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同时,适应扩大内需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需要,保持投资合理增长,着力调整投资结构,把投资增长与改善民生结合起来,促进增投资与扩消费的良性互动。
第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企业研发能力建设,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建立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鼓励科技要素向企业流动,引导资金、人才、技术等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支持企业加强研发平台建设,特别是要加大对中小企业、微型企业技术创新的扶持力度,促进产业自主创新和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
第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把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作为重点,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排放低附加值的落后产能,推进产业重组、技术进步、管理创新和优化布局,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促进产业从价值链低端向价值链中高端延伸,提升产业整体素质。拓展服务业的发展空间。面向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需求,加快发展金融保险、商务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和创意等生产性服务业,特别是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支撑的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核心技术——战略性产品——工程与规模化应用——龙头企业与配套体系”的创新价值链,抢占国际经济科技竞争的制高点。
第四,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点,鼓励有条件的城镇吸纳农业转移人口就地落户,改善其就业、居住、就医、子女就学等基本生活条件,逐步将其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加快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鼓励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集聚发展,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就近转移就业。
第五,积极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扩大并网风电和光伏发电规模,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能源,逐步提高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比重。加快建设以低碳为特征的工业、建筑和交通体系,加强节能与提高能效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投入。加强工业节能技术改造,扩大节能产品认证范围,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和能源审计。
总之,要通过不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优化经济结构,培育新的增长动力和机制,实现“实实在在和没有水分的增长”。在这个前提下,保持合理的增长速度,才能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为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