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玄鸟之后、天命殷商,最终归于牧野的尘土,半隐在历史的黄土下三千多年。若不是近代考古发掘,这样一段动人的历史便不会栩栩如生地走进我们的视野;我要讲的关于妇好的故事,不是单纯在介绍一位上古的巾帼英雄,而是在努力地解读一个不可思议的人。我努力从散落的甲骨碎片和金文残迹中揣摩着晦涩的只言片语,敬畏而拘谨地拼凑着破碎的身影,但苍白语言的尽头,仍然是连天的迷雾。
现存的甲骨文献中,妇好的名字频频出现,仅在安阳殷墟出土的一万余片甲骨中,提及她的就有两百多次。从甲骨文和金文中走出的妇好,一生从容不迫地担当着许多今天看来极为冲突的角色:集宠一身的王后、频繁生育的母亲,贞卜问祀的主祭、驰骋疆场的武将、位高权重的邑主……在粗砺的男人世界和温润的女人世界中都做到了极致,以致于后世三千多年里,竟再无第二个女子身上可以重聚她所有的光芒。
一 殷之好妇
“妇好”不是她的名字——理解殷商的名姓字和庙号等称谓需要颇费一番功夫的,至今有些称谓仍在学术争议之中。在甲骨文和金文中,与她有关的称谓有“好”“妇好”“后母”“妣辛”“毓妣辛”“后母辛”几种。
妇,铭文字形作“帚”,随着汉字形符类型化的进程加女字旁成“婦”,该字使用长达几千年,直到简化汉字普及,“婦”遂成了“妇”。这个字是已嫁女子的专称,殷商王与臣的妻子均可称为“妇某”。据《甲骨文一百年》统计,甲骨文中称“妇”的有95个,因此有了一个专有的集合称谓叫作“多妇”;奇怪的是殷商之后古人对“妇”字的理解——西汉许慎在其《说文解字》中释道:“婦,服也。从女持帚。洒扫也。”东汉时妇女的楷模班昭更深信不疑,并在她所撰的《女诫》序言中颇有感触地回忆道:“年十有四,执箕帚于曹氏”,从此,“执箕帚”成了妇人的代词,后世沿用日久。显然,更早使用这个字的殷商“多妇”同后来只懂得持帚洒扫的妇人们是差别很大的,当时的天下没有她们的禁区,领兵出征、田萑稼穑、主持祭祀、涉足内政、燕飨诸邦……既主内又主外,温润如玉,更坚若青铜。相较之下,西汉以来的穿凿附会就聊搏一哂吧。
好,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很是生动,
虸,象男女执手相悦之形,很容易让人想到“永以为好”这个动人的诗句。大概因为这个字美好的涵义,曾被认为是妇好之名,但深究下来并不可靠。“好”在金文或甲骨文中除了左“子”右“女”,还有一种中间“子”,左右各一“女”(如图1)的繁构写法,可见此字的核心在于“子”。商代青铜器铭文中的确有许多含有“子”字的符号/文字,可能代表着来源于子姓王室的不同的支系,因而妇好也很可能是和丈夫武丁同宗的子姓之女;上古姓氏分明,也有认为子非姓而为氏。曹定云先生的《妇好是子方之女》一文论证颇有见地,卜辞中也确是有个“子方”这一方国,并且与商的关系比较友善,极有可能就是妇好的娘家。总之,不论是姓是氏,反映的都应是族属信息。(兔+丂)母,(兔+丂)读作qiao(巧),李学勤先生认为是妇好的字或者私名,大概是从青铜器研究大师王国维那里得到的启发——“女子之字日某母,犹男子之字曰某父”,“母氏为其女作器,而称之曰某母。”这样的说法看起来十分贴切,不过妇好墓出土铭文除了“后(兔+丂)母辛”还有“后(兔+丂)母癸”的字样。武丁的另外一个妻子的确庙号为癸,这让我们不得不怀疑起以上那种完美的解释——不过,若后(兔+丂)母指的是妣癸的话,那她的明器为何会进了妇好的墓穴呢?这又是一个千古之谜。
妣,是殷商对入祭宗庙的祖母以上母辈的敬称。
母,在殷商的称谓范围较广,亲生母亲、姨母、伯母、叔母等皆可称作母。
辛,是妇好的庙号。在殷商庞大而系统的祖先祭祀谱系里,祖先的庙号是以天干来记的,如“大乙(成汤)、盘庚、武丁、帝辛”等。
妇好死后被她的子孙敬称为“妣辛”或“后母辛”。著名的“后母辛方鼎”就是特为祭祀妣辛妇好而铸造的祭品。顺便提一下,以前“后母辛”曾讹作“司母辛”,就连我们过去的历史课本中也一直写“司母戊大方鼎”。如今考证,作“后”字讲更靠谱一些,“后戊”“后辛”是标明国母身份的崇高称号,相当于“母后戊”“母后辛”之意。
二 祭坛圣女
大火星在黄昏时见于南中天(根据甲骨卜辞,殷商的新年在夏历六月,天文标志是大火(心宿二)在黄昏时出现在南中天),日影渐短,岁首新年临至。宗庙中,牲醴齐备,锺磬既调,燔柴禋祀,黍麦惟馨……崭新锃亮的青铜器发着幽幽的金光,映着她手中敬奉的祭文,还有她玉雕一般的面庞……
透过遥远的卜辞信息,为妇好勾勒出这样一幅剪影。她的身影常常出现在盛大的祭祀中。《尚书》有云:国之大事,为祀与戎。祭于殷商更是举足轻重,卜问的对象可大至吴天上帝,小至一泓清泉,举手投足日用常行都免不了贞卜祭祀。妇好作为一国级别很高的神职人员,同时也是一国大事的决策者,她主持的祭祀卜辞记载甚多,种类纷繁,有“(屮+一)(侑)”“勺(杓)”“燎”“往”等我们听起来像拗口晦涩有如外语一样的名称。祭祀的对象有妣癸、妣庚、父乙等。其中的父乙正是武丁的父亲小乙。能够主持先王这样级别的祭祀绝非小可,必须以绝对崇高的身份赢得祖先的认可才行。
妇好除了国之主祭,还担当过贞人。在段墟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一些刻有“妇好整治”的龟甲。所谓整治,就是将龟甲上残留的肉渣皮筋等除去洗凈,干燥后再在上面按一定规则钻出小孔,最后将整治者的名刻于其上,类似签名,以备贞卜之用。用时以火炙,甲骨爆裂,如同神明的回音,同时沿着钻孔绽出裂纹。甲卜中,灼烧这一步称作“贞”,而根据裂纹判断贞问之事可行与否,称之为“卜”。
主祭和贞人不仅要身份崇高,更需要通灵的心性。为灵媒,有时要泯去那么一些人间烟火气的,由此推测妇好可能不会是亲切平实的邻家姐妹,也不同于后世母仪天下的第一夫人,更不会是女扮男装的女中丈夫,而是至美却让人敬畏的天之圣女。那么她的气质应该是荧白如玉,皎洁如月却又冷如冰雪。在我们这个人声鼎沸的世界里,这样的女人怕是很难一见了,突然想起如今在尼泊尔还保留的“活女神”。所谓“活女神”在尼泊尔宗教中被称为库玛丽(意为处女神),其历史源远流长,每一任都会从佛祖出身的释迦家族中严格挑选,必须纯洁无污、符合三十二种美德等。当选的女孩子们就成为库玛丽,被相信是王权的庇护者,接受印度教徒和佛教徒的共同崇拜。 世上的宗教不尽相同,但大都有共同的特质;妇好的容颜再不能再睹,但我们也许可以从另一个时空中的另一张脸上访到一丝相似的气息——面笼薄霜,毫无表情,有一双深邃神秘却清澈无比的目光,将人拒在千里之外。
三 国之干城
武丁王在位的五十九年间至少征伐过八十一个方国。他的红颜战友妇好功不可没,北伐土方,南征印方,东讨人方,西征羌方……商王与王后的金戈所向披靡,殷商的武功臻于极盛,大邑商的国界拓展到西起甘肃、东至海滨、北及大漠、南逾江汉的广袤区域,如《诗·玄鸟》中所述“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四海来假,来假祁祁。”
妇好墓出土的兵器有134件,青铜钺4件,其中一件铭有“妇好”的双虎扑噬人头纹大钺重达9公斤,另一件8.5公斤。这让许多人惊叹妇好的膂力,还构思出她手持两柄大钺冲锋陷阵的震撼场景……实际这是一个误会——好吧,就算妇好膂力过人,但还不至于像《荷马史诗》中的Amazon女战士那样抡着双斧械斗吧?考察殷商的倬马和战术,可知斧钺一类巨型兵器只堪双手持握立于仪仗车上,起到类似于军中纛旗的作用。《诗·商颂·长发》有“武王(汤)载旆,有虔秉钺。如火烈烈,则莫我敢曷。”是说商汤(武王)在伐桀的鳴条之战中亲自执旗,其臣有虔执钺,以示受天命而征伐;这种习惯还影响了周人,《史记·周本纪》记载殷周牧野之战“(周)武王左杖黄钺,右秉白旄以麾”。所谓黄钺就是青铜钺,青铜是我们给它的名称,因为看到出土的的青铜器都是黑色带着青绿铜锈的,但实际刚铸出时呈金色,所以它本身的名字叫做“金铜”或者“黄金”。妇好大钺虽不能证明她的武艺,却是她的威仪和极高军权的象征,她挥斥千军万马的英姿定是一道动人的风景。
话说妇好墓中真正得以管窥她武艺的不是那最显眼的钺,而是一枚毫不起眼的韘。韘(she),俗称扳指,因为中国传统射箭不同于欧洲用食指和中指的开弓法,而是以拇指套上扳指后扣弦,所以韘是射手的必备之物。这枚青玉兽面纹的玉韘跟随它的主人很多年了,上面的雕纹已被磨损了清晰的轮廓,背面用来扣弦的凹槽里有弓弦留下的一道道伤痕,韘本身也变得润泽光滑。与韘一同出土的还有许多青铜箭镞和护弓具,可见弓箭是妇好常用的武器,或许她还是个射虱贯日的神射手呢,秉承了东夷民族一贯擅长的射艺,往往于驷马战车上一招制敌……睹物思人,却总是物是人非——韘中那柔润有力的拇指已不知去向,独留玉的不朽之身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故事——几十年的陪伴,三千年的守候。
妇好的战功亦见于大量甲骨卜辞(本文引用的甲骨文资料全称:《合》为《甲骨文合集》;《英》为《英国所藏甲骨集》;《契》为《殷虚书契》;《甲》为《殷墟文字甲编》):
辛巳卜,争贞:今者王共人呼妇好伐土方。(《合》6412)
辛未卜,争贞:妇好其比沚瞂伐印方,王自东亳伐捍,陷于妇好立(位)。《合》6480
贞:王令妇好比侯告伐尸方。《合》6480
辛子卜,争贞:登妇好三千,登旅万,呼伐羌。《英》150正
第一条卜辞是贞问妇好征伐土方。据一些考证认为土方就是夏人的后裔夏方,但在当时已经具备了明显的游牧民族特征,距殷都,也就是今天的安阳小屯村正北大约500公里,时常劫掠人口和财物。那一仗,妇好大获全胜,土方元气大伤,后来被划人了殷商的疆域。
第二条印方的“印”字象人手爪向下按抑之形,所以之前多数资料将其解释为巴方,其实这个字应该是“印”,也就是“抑”的初文,其族属地域尚不明。这条卜辞记录了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伏击战——武丁让妇好和另一个叫做沚瞂的武将配合,自己率领主力部队自东面进攻,驱使敌人逃跑以至陷入妇好设伏的位置。
第三条讲征“尸方”的事。尸方也称人方,就是周代所指的东夷,金文曾作“东尸”。尸方是多个方国的联盟,部族众多,势力强大。尽管殷商与东夷族出同源,但在很长时间里一直形同水火,殷商对东夷旷日持久的征伐直到帝辛(殷纣)时才最终画上句号。
最后一条卜辞记载的事件是如今有关妇好的文章中最常提及的,因为她这次率领了一支一万三千人的庞大军队出征羌方,是卜辞中记录大商征伐敌国出兵最多的一次。此役大获全胜,羌人的势力被大大削弱。
四 封邑之主
当前流行的历史时代分类总是将殷商归于奴隶社会,但中国历史并不完全符合这种以欧洲历史发展为模板的社会分类系统,殷商的确大量使用奴隶,但分封制依然是明显的特征。上古三代时有一种称为“服国制”的行政区域制度,地方诸侯据同王畿距离或关系的远近,形成不太牢固的臣服或贡纳关系。殷商“四服”分别是侯服、卫服、甸服和男服。其中,在邦畿之内的卫服多由商王的亲属和信臣组成。
不同于周人的“尊尊”,殷人重“亲亲”,因而重要的女性亲属多有自己的封地,甚至包括姻亲关系的异姓。妇好是武丁最亲密和信任的妻子,她拥有一方优越的封邑。在那里,她有独立的农事、经济、奴隶和武装的治权。不过,也要按时向商王纳贡——毕竟君臣关系不可疏殆,同时又有点像如今双双工作的夫妇挣了钱总要交给一个人掌管一样。其实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很聪明的做法,因为妻子往往比兄弟、儿子还要可靠,只有妻子在纳贡的时候不会生出“肥水流向外人田”的心情。除了纳贡,战时也要动用私人武装力量,比如那次伐羌的战争,妇好的封地就征用了三千士兵。
女性最终的解放在于真正的独立——精神、物质和经济的独立。只有这样才不致于成为男人的依附,才能拥有平等的、真挚的爱情,哪怕是和至高无上的帝王之间,毕竟,真正平等的爱情是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的。所以,妇好的幸福让此后的女人叹望弗及。
五 美人如玉
尘封三千多年的妇好墓重见天日之际,只剩下琳琅满目的随葬品,她本人已烟消云散,没有留下一丝一毫的踪迹,我们再也无法推测出她的身形容貌。
唯一见证过芳容的是墓中饰有叶脉纹或弦纹的四面精美铜镜,传达给我们殷商时代的美丽。妇好对自己的容颜应该很上心的,有种说法,经常照镜子可以让人变好看,虽然是笑谈,但的确经常照镜子的人多数还是很好看的。不管怎样,历史已经留下不是空白的空白,我们无从知晓消逝的红颜曾多么明妍——不过,就算能亲眼看到那张面庞,又有谁能解读她遥不可及的心? 从妇好墓中雕工精美的骨笄和骨梳可以想见她有一头青云般的秀发,琳琅的精美玉雕佩、玉饰件、耳块、玛瑙珠、丝织品等更暗示了妇好不是那种只爱武装而偏废红装的“女强人”。直到現在,很多女人为了能够在男人的世界中立足,常常不得不以泯灭一些女性特征为代价。
如果夏桀宠妃妹喜好听裂帛之声的传说不是空穴来风的话,那么殷商武丁时代的丝织工艺应该已经比较发达了。在妇好墓中首次发现了殷商的丝织品,比如大孔罗、朱染平纹绢、绮和纹绮。殷墟出土的纹绮经纬密度达到72根,其工艺水平现在制造起来也是相当困难。想来殷商的服饰也是美仑美奂的,红颜如丝,红颜如玉,恰好暗合华夏二字中的“衣冠之美”和“仪礼之大”。
六 为人妻母
妇好周身的光环往往让我们忽视了她在世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身份:殷商第二十三代王武丁的妻子。
武丁,名昭,盘庚之侄,小乙之子。今本《竹书纪年》中说:“小乙六年,命世子武丁居于河,学于甘盘。”其实,按照殷商的习惯,小乙作为盘庚王的弟弟而即位,百年之后应当还位于盘庚之子,也就是武丁的堂兄,但这里竟称他为世子,反而是不大合理。武丁这次“社会实践”只是为了天将降大任而苦其心志还是另有用意,就不得而知了,但行役于外的经历让武丁察到民间疾苦,也得以结识筑版奴隶傅说、甘盘等贤者,使之日后成为自己的肱股栋梁。现在的小说总是安排武丁下乡插队之时同妇好相遇,妇好也因此被塑造成典型的灰姑娘,情节由此而曲折,故事由此而动人,却偏离了历史实际。不过,史料和文学中往往一致的就是武丁的形象,他的文治武功浓缩成《史记》中一句评价:“武丁修政行德,天下咸驩,殷道复兴。”
妇好是武丁的妻子,然而武丁的妻子并不止她一位,据一些学者对甲骨的统计,武丁的妻子约有六十左右,其中法定的王后有十八位,最后入了周祭与武丁配祭的有三位。不过这并不能说明武丁就是个花心萝卜。殷商实行的“一夫多妻”制与殷商的邦国结构比较配套,因为国体松散,联姻是对各方国进行控制的手段之一。婚姻不再是内务问题,而是严肃的外交政策。可以说,从四面八方娶一大堆妻子回来是商王必须履行的义务——若是感情专一的王,其实也挺辛苦的。
在殷商祀谱里,考妣对应关系不是周人以后一夫一妻制的1:1,常是1:n——中丁有妣己、妣癸;祖乙有妣己、妣庚;祖辛有妣甲、妣庚;祖丁有妣己、妣庚……同样,为武丁配祭的先妣有妣戊、妣辛、妣癸。武丁的三位法定配偶中,妣戊的墓葬形制和随葬品略高于妣辛妇好,比如妇好墓中的“后母辛方鼎”就比我们熟悉的、中学历史课本就提到过的中国当前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后母戊大方鼎”(妣戊的随葬器)要小许多。不过有一点事实不能忽视,那就是妇姘有两名出色的儿子,未能即位的太子祖己和即位的商王祖甲,因此母以子贵也就不足为奇了。但到了祖庚时代乃至殷商后期,在最隆重的“周祭”(用五种祀典对祖先进行轮番和周而复始的祭祀)里,妣辛依然是先于妣戊和妣癸而享祭的。
妇好经常南征北战,又身兼数职,即使铁打的人也有精疲力竭的一天。从一些甲骨卜辞来看,她的身体一度赢弱过,但同时也可以看到武丁对妇好关心得无微不至:
贞:好赢,于祖辛。(《合》709反)——妇好身体虚弱,向祖辛祈求康复。
贞:妇好丹凡有疾?(《合》709正)——妇好会有疾病吗?
妇好祸风有疾?(《合》709正)——妇好伤了风会生病吗?
妇好弗疾齿?(《合》773甲)——妇好的牙齿不会有麻烦吧?
贞:妇好嚏,惟出疾?(《合》13633) ——妇好打喷嚏了,是不是能去除疾病了?
关爱到牙齿和喷嚏,武丁还真是一个感情细腻的男人。
己卯卜,殻贞,御妇好于父乙,口羊又豕,删十。(《合》271正)——己卯这天占卜,贞人殻问:为了妇好向祖先父乙举行攘灾祈福的御祭,砍杀羊和猪,割杀十头经特殊饲养的羊吗?
为了使妇好身体尽早康复,武丁还经常用大量牺牲和人殉举行祭祀,甚至祈求自己的父亲小乙保佑她,这对任何同等地位的王后都没有过(最多是祈求先妣的保佑);武丁不惜一次祭献十具牺牲和人牲。按下殷商时代人牲风尚的残酷话题,便是一个丈夫对病痛中妻子的牵挂和心焦,古今相通。
即便小心呵护,但在三千多年前,仍然免不了大病危及到妇好的生命:
贞:妇好丹,大疾延,豈死?(《合》17391)——妇好有灾,大病发作且迁延不愈,会死吗?
贞:惟龏后蚩妇好?不惟葬后蚩妇好?”(《合》795反)——这里贞问妇好的灾祸是不是龏后的亡灵作祟。龏后是甲骨中的妇龏,是武丁诸多的法定王后之一,那时她已经去世了,庙号为甲,就是武乙、文丁时期卜辞里的“妣甲弊”。这件事隐隐让人感到武丁那编制庞大的后宫也绝非一个安生之地。
商王对妇好的怀孕、生育是当成国之大计的,甲骨文中关于这类的卜辞有二十多条,有问卜是否怀孕的,有祭祀祈祷母子平安的,还有占问她的产期以及胎儿性别的。尽管商王对其它妻子有孕和生育的贞问也见诸甲骨,但其数量寥寥,而且没有像对妇好的那样亲自来占断卜兆。
丁酉卜,宾贞:妇好有受生?王乩曰:吉,其有受生。(《合》13925正反)——丁酉日占卜,贞人宾问:妇好有孕了吗?王占断说:大吉,妇好确是有孕。
丁酉卜,宾贞:妇好娩?王乩曰:其叀(惟)甲娩,有祟,有……(《合》13996)——丁酉日占卜,贞人宾问:妇好分娩吗?王占断卜兆后说:如果她在甲日分娩,就有灾祸,还有……下面的辞残缺了……郁闷,吊人胃口。
辛丑卜,殻贞:妇好有子?三月,王乩曰:好其有子,御。(《合》94正)——辛丑日占卜,贞人殻问卜:妇好怀上孩子了吗?三月,王占断卜兆后说:妇好已经怀孕了,为此要进行御祭。
武丁自然非常希望妇好为自己生下更多的子嗣,而且根据卜辞妇好也确实多次怀孕,但似乎妇好很难生下男孩,甚至还有卜辞带来玄奥费解的信息: 壬寅卜,毂贞:妇好娩,不其嘉?王乩曰:凡不嘉,其嘉不吉于口,凡兹乃死。(《合》14001正)——壬寅这日占卜,贞人殻贞问:妇好分娩,会生男孩吗?王占断得:不会是男孩,男孩则不吉利。生下也会死。嘉在甲骨文中写作(女力),是生男孩的意思。不嘉,是不生男孩的意思。这条卜辞是目前误解最多的一条,因为对“嘉(女力)”的理解错误,很多文中都将其误解为妇好难产的意思。
能够确定的是妇好曾生过两个女儿,或许还有一个儿子,按常理,妇好最后能人周祭,应该也是有一个像样的儿子的。武丁娶“多妇”的结果应该是“多子”,但他的儿子中,最显赫活跃的只有几个,一个是在卜辞中被称为“大子”(太子)或“小王”的子弓,据考是《尚书·高宗肜日》中的祖己、祖庚/祖甲时代卜辞中的“兄己”和《竹书纪年》中的“孝己”,他一度被认为是妇好的儿子,但根据最近的卜辞考据得知他的母亲更可能是后妣戊妇毂;武丁两位做了王的儿子祖庚曜和祖甲载的母亲分别是妣癸和妣戊,那么妇好的儿子是谁呢?
卜辞有载武丁有个儿子叫做“子渔”,关于他的卜辞相当多,几乎参与王室的所有活动:祭祀、征伐、田猎等,还参与对直系先王的祭祀。子渔之名和妇好常一起见于宾组卜辞,他会是妇好的儿子吗?只是这个孩子在武丁之世就死了,而且也没有显示她还有其他出众儿子的证据,若真是如此,妇好一定极为失落,可能正是武丁死后妇彀人了合葬区,而他最爱的妇好却没有被迁与他合葬的原因。
妇好先于武丁亡故,有人推断是战伤发作,有人推断积劳成疾,也有人根据甲骨卜辞断定她死于难产,一条卜辞透露了信息:
贞妇好不死,有子?(《契》491)
最后结果怎样?妇好母子能否绝处逢生?不得而知,但让人揪心的此类卜辞还有:
贞妇好不其死?(《合》17063),贞妇好其死?(《合》17064),贞妇好延死?(《甲》944)
这一系列卜辞中,妇好很不妙,情况一次比一次严重,让人感觉商王在妇好弥留之际的焦虑和不甘。他反复追问天意,似乎在苦苦哀求她能多留些时光。
妇好频繁征战、事务繁忙,恐怕不能像一般孕妇那样大段时间花在静养上的,或许她以有孕之身投入过激烈的搏杀?甚至因此而频繁流产?否则以武丁和妇好的感情,妇好留下的孩子怎会那么少?我们这些历史看客有时候真是很八卦。时光几度流转,但我相信坚毅如妇好心中一定也有与所有女人一样的柔软之处。战场上她英姿勃发,而在分娩中恐怕同普通母亲没有什么两样,一定也会泪光莹莹汗透额发;她或许不会因自己的战伤而变色皱眉,但很可能在艰难的生产中同所有女人一样撕心裂肺。
在那个艰辛的上古岁月里,女人当男人使,男人当牲口使,但现在很多人依然为殷商时代的母系氏族遗风津津乐道不已,包括写文的我自己也未能免俗,想来一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二是解放后一度扭曲的“铁姑娘”情结在作怪。那样并不是女人最好的状态,不过是生产力低下时代的适应方式而已;周人发展了农业提高了生产力,所以周的女人就慢慢退出了战场、政坛等残酷而艰辛的领域,这是很符合社会规律的现象,并非女性地位没落的退步,当然,凡事不能走极端,近代那种男女不平等的状也是过犹不及。
对一个懂得爱情的女人来说,世上最幸福的事莫过于为自己爱的男人孕育骨肉。妇好的一生在战场,在宗庙,在大邑商的疆土上留下了辉煌的印迹,但对她来说,每一次为商王分娩而受的痛楚要远比战伤刻骨铭心。也许,这个武功赫赫的常胜将军真的不是战死沙场,而是难产死于室中吧;对一个懂得爱情的男人来说,世上最幸福的事莫过于知己红颜两合一,武丁和妻子之间还多了一重“战友”的关系。战友意味着生死之交,是所有伙伴关系中最深厚的情谊,所以武丁是极其幸运的男人;但红颜不得伴白头,他又何其不幸。婦好早亡,留下孤寂的商王一个人垂泪到天明。天人两隔,彼此牵挂的夫妻只好在梦中相会,甲骨卜辞记录了伤感的信息:“贞,王梦妇好……”(《合》17380)
商王为心爱的妻子举行了隆重的葬礼,他舍不得让她离开自己的视线,于是在宫殿宗庙附近西南侧葬下了妻子的棺椁,并以丰富的财物和纪念品陪葬。填好墓室后又特别在墓上修建了专祭妇好的庙宇(在甲骨卜辞中称为“母辛宗”;据考坟丘起源于春秋,殷商墓是没有的,故而可以在墓上修建建筑物)。根据甲骨卜辞,武丁频繁地祭祀着死去的妻子,曾用的祭祀方式有:哭祭、侑祭、燎祭、酒祭、莘祭、宾祭等——生怕照顾她有半点不周。
按照殷商的鬼神理念,去世的亲人将在另一个世界过上新的生活,融人所有死去的祖先。不知武丁怎样接受这种转变,但有一点可以得知,他仍没有放下牵挂。
商王敬慎而深情地走上前,拜下。
沉寂的空气,清脆的爆裂声。钻了孔的龟甲绽开了玄妙的裂纹。
——贞,妇好有取否?(关于甲骨卜辞中的“取”,一说通嫁娶之“娶”,一说为迎接之意,还有说是祭祀的一种“取祭”)
——贞,唯上甲微取之?
——贞,唯契取之?
——贞,唯汤取之?
贞人托起灼裂的龟甲呈上他的面前。武丁对着甲骨深深地稽首。寂静的宗庙回响起威严而玄奥的金石之声。他屏息凝视,仔细辨别着玄妙而细微的纹路,不放过一丝一毫细微的裂纹。他的神情就像迫不及待地读着远方亲人的来信。
你在那个世界可还好?不会再被病伤折磨了吧?你那么好,我想,殷商最伟大的三位祖先才有资格迎娶你的魂灵,有了他们的护佑,即便是妒恨你的妣甲龏也不能再对你有所祸害……
商王稽首,向着幽冥深处的祖先虔诚祈祷。
也许那次贞问之后武丁放下心来,但他不知道真正保护了妇好的其实不是教民五伦、治水有功的商祖契,不是“裼五祀”的上甲微,也不是鸣条灭夏的大乙成汤……而是他自己的赤诚之念——正因为他在她墓葬之上修建的那座祭庙,让妻子的灵魂千百年来不受骚扰。因为盗墓者一般挖掘到建筑基址就会很有经验地收手,所以妇好的长眠之地成为如今惟一一座保存完好的殷商墓葬,如今,在妇好的凡世躯体全部安静地化尽之后,我们才能有幸一见她曾经沉睡的空间,才能有幸见证这段遥远的夫妻深情。
虽然在妇好死后享有了不亚于生前的殊荣,她的魂灵也得以在深远厚重的殷商家族中安息;但对于她来说,洗尽尘世的繁缛后,也许没有什么比执子之手的回忆更幸福,那是留在心底深处的温情,即便死生契阔、阴阳两隔也会永以为好。
现存的甲骨文献中,妇好的名字频频出现,仅在安阳殷墟出土的一万余片甲骨中,提及她的就有两百多次。从甲骨文和金文中走出的妇好,一生从容不迫地担当着许多今天看来极为冲突的角色:集宠一身的王后、频繁生育的母亲,贞卜问祀的主祭、驰骋疆场的武将、位高权重的邑主……在粗砺的男人世界和温润的女人世界中都做到了极致,以致于后世三千多年里,竟再无第二个女子身上可以重聚她所有的光芒。
一 殷之好妇
“妇好”不是她的名字——理解殷商的名姓字和庙号等称谓需要颇费一番功夫的,至今有些称谓仍在学术争议之中。在甲骨文和金文中,与她有关的称谓有“好”“妇好”“后母”“妣辛”“毓妣辛”“后母辛”几种。
妇,铭文字形作“帚”,随着汉字形符类型化的进程加女字旁成“婦”,该字使用长达几千年,直到简化汉字普及,“婦”遂成了“妇”。这个字是已嫁女子的专称,殷商王与臣的妻子均可称为“妇某”。据《甲骨文一百年》统计,甲骨文中称“妇”的有95个,因此有了一个专有的集合称谓叫作“多妇”;奇怪的是殷商之后古人对“妇”字的理解——西汉许慎在其《说文解字》中释道:“婦,服也。从女持帚。洒扫也。”东汉时妇女的楷模班昭更深信不疑,并在她所撰的《女诫》序言中颇有感触地回忆道:“年十有四,执箕帚于曹氏”,从此,“执箕帚”成了妇人的代词,后世沿用日久。显然,更早使用这个字的殷商“多妇”同后来只懂得持帚洒扫的妇人们是差别很大的,当时的天下没有她们的禁区,领兵出征、田萑稼穑、主持祭祀、涉足内政、燕飨诸邦……既主内又主外,温润如玉,更坚若青铜。相较之下,西汉以来的穿凿附会就聊搏一哂吧。
好,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很是生动,
虸,象男女执手相悦之形,很容易让人想到“永以为好”这个动人的诗句。大概因为这个字美好的涵义,曾被认为是妇好之名,但深究下来并不可靠。“好”在金文或甲骨文中除了左“子”右“女”,还有一种中间“子”,左右各一“女”(如图1)的繁构写法,可见此字的核心在于“子”。商代青铜器铭文中的确有许多含有“子”字的符号/文字,可能代表着来源于子姓王室的不同的支系,因而妇好也很可能是和丈夫武丁同宗的子姓之女;上古姓氏分明,也有认为子非姓而为氏。曹定云先生的《妇好是子方之女》一文论证颇有见地,卜辞中也确是有个“子方”这一方国,并且与商的关系比较友善,极有可能就是妇好的娘家。总之,不论是姓是氏,反映的都应是族属信息。(兔+丂)母,(兔+丂)读作qiao(巧),李学勤先生认为是妇好的字或者私名,大概是从青铜器研究大师王国维那里得到的启发——“女子之字日某母,犹男子之字曰某父”,“母氏为其女作器,而称之曰某母。”这样的说法看起来十分贴切,不过妇好墓出土铭文除了“后(兔+丂)母辛”还有“后(兔+丂)母癸”的字样。武丁的另外一个妻子的确庙号为癸,这让我们不得不怀疑起以上那种完美的解释——不过,若后(兔+丂)母指的是妣癸的话,那她的明器为何会进了妇好的墓穴呢?这又是一个千古之谜。
妣,是殷商对入祭宗庙的祖母以上母辈的敬称。
母,在殷商的称谓范围较广,亲生母亲、姨母、伯母、叔母等皆可称作母。
辛,是妇好的庙号。在殷商庞大而系统的祖先祭祀谱系里,祖先的庙号是以天干来记的,如“大乙(成汤)、盘庚、武丁、帝辛”等。
妇好死后被她的子孙敬称为“妣辛”或“后母辛”。著名的“后母辛方鼎”就是特为祭祀妣辛妇好而铸造的祭品。顺便提一下,以前“后母辛”曾讹作“司母辛”,就连我们过去的历史课本中也一直写“司母戊大方鼎”。如今考证,作“后”字讲更靠谱一些,“后戊”“后辛”是标明国母身份的崇高称号,相当于“母后戊”“母后辛”之意。
二 祭坛圣女
大火星在黄昏时见于南中天(根据甲骨卜辞,殷商的新年在夏历六月,天文标志是大火(心宿二)在黄昏时出现在南中天),日影渐短,岁首新年临至。宗庙中,牲醴齐备,锺磬既调,燔柴禋祀,黍麦惟馨……崭新锃亮的青铜器发着幽幽的金光,映着她手中敬奉的祭文,还有她玉雕一般的面庞……
透过遥远的卜辞信息,为妇好勾勒出这样一幅剪影。她的身影常常出现在盛大的祭祀中。《尚书》有云:国之大事,为祀与戎。祭于殷商更是举足轻重,卜问的对象可大至吴天上帝,小至一泓清泉,举手投足日用常行都免不了贞卜祭祀。妇好作为一国级别很高的神职人员,同时也是一国大事的决策者,她主持的祭祀卜辞记载甚多,种类纷繁,有“(屮+一)(侑)”“勺(杓)”“燎”“往”等我们听起来像拗口晦涩有如外语一样的名称。祭祀的对象有妣癸、妣庚、父乙等。其中的父乙正是武丁的父亲小乙。能够主持先王这样级别的祭祀绝非小可,必须以绝对崇高的身份赢得祖先的认可才行。
妇好除了国之主祭,还担当过贞人。在段墟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一些刻有“妇好整治”的龟甲。所谓整治,就是将龟甲上残留的肉渣皮筋等除去洗凈,干燥后再在上面按一定规则钻出小孔,最后将整治者的名刻于其上,类似签名,以备贞卜之用。用时以火炙,甲骨爆裂,如同神明的回音,同时沿着钻孔绽出裂纹。甲卜中,灼烧这一步称作“贞”,而根据裂纹判断贞问之事可行与否,称之为“卜”。
主祭和贞人不仅要身份崇高,更需要通灵的心性。为灵媒,有时要泯去那么一些人间烟火气的,由此推测妇好可能不会是亲切平实的邻家姐妹,也不同于后世母仪天下的第一夫人,更不会是女扮男装的女中丈夫,而是至美却让人敬畏的天之圣女。那么她的气质应该是荧白如玉,皎洁如月却又冷如冰雪。在我们这个人声鼎沸的世界里,这样的女人怕是很难一见了,突然想起如今在尼泊尔还保留的“活女神”。所谓“活女神”在尼泊尔宗教中被称为库玛丽(意为处女神),其历史源远流长,每一任都会从佛祖出身的释迦家族中严格挑选,必须纯洁无污、符合三十二种美德等。当选的女孩子们就成为库玛丽,被相信是王权的庇护者,接受印度教徒和佛教徒的共同崇拜。 世上的宗教不尽相同,但大都有共同的特质;妇好的容颜再不能再睹,但我们也许可以从另一个时空中的另一张脸上访到一丝相似的气息——面笼薄霜,毫无表情,有一双深邃神秘却清澈无比的目光,将人拒在千里之外。
三 国之干城
武丁王在位的五十九年间至少征伐过八十一个方国。他的红颜战友妇好功不可没,北伐土方,南征印方,东讨人方,西征羌方……商王与王后的金戈所向披靡,殷商的武功臻于极盛,大邑商的国界拓展到西起甘肃、东至海滨、北及大漠、南逾江汉的广袤区域,如《诗·玄鸟》中所述“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四海来假,来假祁祁。”
妇好墓出土的兵器有134件,青铜钺4件,其中一件铭有“妇好”的双虎扑噬人头纹大钺重达9公斤,另一件8.5公斤。这让许多人惊叹妇好的膂力,还构思出她手持两柄大钺冲锋陷阵的震撼场景……实际这是一个误会——好吧,就算妇好膂力过人,但还不至于像《荷马史诗》中的Amazon女战士那样抡着双斧械斗吧?考察殷商的倬马和战术,可知斧钺一类巨型兵器只堪双手持握立于仪仗车上,起到类似于军中纛旗的作用。《诗·商颂·长发》有“武王(汤)载旆,有虔秉钺。如火烈烈,则莫我敢曷。”是说商汤(武王)在伐桀的鳴条之战中亲自执旗,其臣有虔执钺,以示受天命而征伐;这种习惯还影响了周人,《史记·周本纪》记载殷周牧野之战“(周)武王左杖黄钺,右秉白旄以麾”。所谓黄钺就是青铜钺,青铜是我们给它的名称,因为看到出土的的青铜器都是黑色带着青绿铜锈的,但实际刚铸出时呈金色,所以它本身的名字叫做“金铜”或者“黄金”。妇好大钺虽不能证明她的武艺,却是她的威仪和极高军权的象征,她挥斥千军万马的英姿定是一道动人的风景。
话说妇好墓中真正得以管窥她武艺的不是那最显眼的钺,而是一枚毫不起眼的韘。韘(she),俗称扳指,因为中国传统射箭不同于欧洲用食指和中指的开弓法,而是以拇指套上扳指后扣弦,所以韘是射手的必备之物。这枚青玉兽面纹的玉韘跟随它的主人很多年了,上面的雕纹已被磨损了清晰的轮廓,背面用来扣弦的凹槽里有弓弦留下的一道道伤痕,韘本身也变得润泽光滑。与韘一同出土的还有许多青铜箭镞和护弓具,可见弓箭是妇好常用的武器,或许她还是个射虱贯日的神射手呢,秉承了东夷民族一贯擅长的射艺,往往于驷马战车上一招制敌……睹物思人,却总是物是人非——韘中那柔润有力的拇指已不知去向,独留玉的不朽之身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故事——几十年的陪伴,三千年的守候。
妇好的战功亦见于大量甲骨卜辞(本文引用的甲骨文资料全称:《合》为《甲骨文合集》;《英》为《英国所藏甲骨集》;《契》为《殷虚书契》;《甲》为《殷墟文字甲编》):
辛巳卜,争贞:今者王共人呼妇好伐土方。(《合》6412)
辛未卜,争贞:妇好其比沚瞂伐印方,王自东亳伐捍,陷于妇好立(位)。《合》6480
贞:王令妇好比侯告伐尸方。《合》6480
辛子卜,争贞:登妇好三千,登旅万,呼伐羌。《英》150正
第一条卜辞是贞问妇好征伐土方。据一些考证认为土方就是夏人的后裔夏方,但在当时已经具备了明显的游牧民族特征,距殷都,也就是今天的安阳小屯村正北大约500公里,时常劫掠人口和财物。那一仗,妇好大获全胜,土方元气大伤,后来被划人了殷商的疆域。
第二条印方的“印”字象人手爪向下按抑之形,所以之前多数资料将其解释为巴方,其实这个字应该是“印”,也就是“抑”的初文,其族属地域尚不明。这条卜辞记录了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伏击战——武丁让妇好和另一个叫做沚瞂的武将配合,自己率领主力部队自东面进攻,驱使敌人逃跑以至陷入妇好设伏的位置。
第三条讲征“尸方”的事。尸方也称人方,就是周代所指的东夷,金文曾作“东尸”。尸方是多个方国的联盟,部族众多,势力强大。尽管殷商与东夷族出同源,但在很长时间里一直形同水火,殷商对东夷旷日持久的征伐直到帝辛(殷纣)时才最终画上句号。
最后一条卜辞记载的事件是如今有关妇好的文章中最常提及的,因为她这次率领了一支一万三千人的庞大军队出征羌方,是卜辞中记录大商征伐敌国出兵最多的一次。此役大获全胜,羌人的势力被大大削弱。
四 封邑之主
当前流行的历史时代分类总是将殷商归于奴隶社会,但中国历史并不完全符合这种以欧洲历史发展为模板的社会分类系统,殷商的确大量使用奴隶,但分封制依然是明显的特征。上古三代时有一种称为“服国制”的行政区域制度,地方诸侯据同王畿距离或关系的远近,形成不太牢固的臣服或贡纳关系。殷商“四服”分别是侯服、卫服、甸服和男服。其中,在邦畿之内的卫服多由商王的亲属和信臣组成。
不同于周人的“尊尊”,殷人重“亲亲”,因而重要的女性亲属多有自己的封地,甚至包括姻亲关系的异姓。妇好是武丁最亲密和信任的妻子,她拥有一方优越的封邑。在那里,她有独立的农事、经济、奴隶和武装的治权。不过,也要按时向商王纳贡——毕竟君臣关系不可疏殆,同时又有点像如今双双工作的夫妇挣了钱总要交给一个人掌管一样。其实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很聪明的做法,因为妻子往往比兄弟、儿子还要可靠,只有妻子在纳贡的时候不会生出“肥水流向外人田”的心情。除了纳贡,战时也要动用私人武装力量,比如那次伐羌的战争,妇好的封地就征用了三千士兵。
女性最终的解放在于真正的独立——精神、物质和经济的独立。只有这样才不致于成为男人的依附,才能拥有平等的、真挚的爱情,哪怕是和至高无上的帝王之间,毕竟,真正平等的爱情是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的。所以,妇好的幸福让此后的女人叹望弗及。
五 美人如玉
尘封三千多年的妇好墓重见天日之际,只剩下琳琅满目的随葬品,她本人已烟消云散,没有留下一丝一毫的踪迹,我们再也无法推测出她的身形容貌。
唯一见证过芳容的是墓中饰有叶脉纹或弦纹的四面精美铜镜,传达给我们殷商时代的美丽。妇好对自己的容颜应该很上心的,有种说法,经常照镜子可以让人变好看,虽然是笑谈,但的确经常照镜子的人多数还是很好看的。不管怎样,历史已经留下不是空白的空白,我们无从知晓消逝的红颜曾多么明妍——不过,就算能亲眼看到那张面庞,又有谁能解读她遥不可及的心? 从妇好墓中雕工精美的骨笄和骨梳可以想见她有一头青云般的秀发,琳琅的精美玉雕佩、玉饰件、耳块、玛瑙珠、丝织品等更暗示了妇好不是那种只爱武装而偏废红装的“女强人”。直到現在,很多女人为了能够在男人的世界中立足,常常不得不以泯灭一些女性特征为代价。
如果夏桀宠妃妹喜好听裂帛之声的传说不是空穴来风的话,那么殷商武丁时代的丝织工艺应该已经比较发达了。在妇好墓中首次发现了殷商的丝织品,比如大孔罗、朱染平纹绢、绮和纹绮。殷墟出土的纹绮经纬密度达到72根,其工艺水平现在制造起来也是相当困难。想来殷商的服饰也是美仑美奂的,红颜如丝,红颜如玉,恰好暗合华夏二字中的“衣冠之美”和“仪礼之大”。
六 为人妻母
妇好周身的光环往往让我们忽视了她在世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身份:殷商第二十三代王武丁的妻子。
武丁,名昭,盘庚之侄,小乙之子。今本《竹书纪年》中说:“小乙六年,命世子武丁居于河,学于甘盘。”其实,按照殷商的习惯,小乙作为盘庚王的弟弟而即位,百年之后应当还位于盘庚之子,也就是武丁的堂兄,但这里竟称他为世子,反而是不大合理。武丁这次“社会实践”只是为了天将降大任而苦其心志还是另有用意,就不得而知了,但行役于外的经历让武丁察到民间疾苦,也得以结识筑版奴隶傅说、甘盘等贤者,使之日后成为自己的肱股栋梁。现在的小说总是安排武丁下乡插队之时同妇好相遇,妇好也因此被塑造成典型的灰姑娘,情节由此而曲折,故事由此而动人,却偏离了历史实际。不过,史料和文学中往往一致的就是武丁的形象,他的文治武功浓缩成《史记》中一句评价:“武丁修政行德,天下咸驩,殷道复兴。”
妇好是武丁的妻子,然而武丁的妻子并不止她一位,据一些学者对甲骨的统计,武丁的妻子约有六十左右,其中法定的王后有十八位,最后入了周祭与武丁配祭的有三位。不过这并不能说明武丁就是个花心萝卜。殷商实行的“一夫多妻”制与殷商的邦国结构比较配套,因为国体松散,联姻是对各方国进行控制的手段之一。婚姻不再是内务问题,而是严肃的外交政策。可以说,从四面八方娶一大堆妻子回来是商王必须履行的义务——若是感情专一的王,其实也挺辛苦的。
在殷商祀谱里,考妣对应关系不是周人以后一夫一妻制的1:1,常是1:n——中丁有妣己、妣癸;祖乙有妣己、妣庚;祖辛有妣甲、妣庚;祖丁有妣己、妣庚……同样,为武丁配祭的先妣有妣戊、妣辛、妣癸。武丁的三位法定配偶中,妣戊的墓葬形制和随葬品略高于妣辛妇好,比如妇好墓中的“后母辛方鼎”就比我们熟悉的、中学历史课本就提到过的中国当前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后母戊大方鼎”(妣戊的随葬器)要小许多。不过有一点事实不能忽视,那就是妇姘有两名出色的儿子,未能即位的太子祖己和即位的商王祖甲,因此母以子贵也就不足为奇了。但到了祖庚时代乃至殷商后期,在最隆重的“周祭”(用五种祀典对祖先进行轮番和周而复始的祭祀)里,妣辛依然是先于妣戊和妣癸而享祭的。
妇好经常南征北战,又身兼数职,即使铁打的人也有精疲力竭的一天。从一些甲骨卜辞来看,她的身体一度赢弱过,但同时也可以看到武丁对妇好关心得无微不至:
贞:好赢,于祖辛。(《合》709反)——妇好身体虚弱,向祖辛祈求康复。
贞:妇好丹凡有疾?(《合》709正)——妇好会有疾病吗?
妇好祸风有疾?(《合》709正)——妇好伤了风会生病吗?
妇好弗疾齿?(《合》773甲)——妇好的牙齿不会有麻烦吧?
贞:妇好嚏,惟出疾?(《合》13633) ——妇好打喷嚏了,是不是能去除疾病了?
关爱到牙齿和喷嚏,武丁还真是一个感情细腻的男人。
己卯卜,殻贞,御妇好于父乙,口羊又豕,删十。(《合》271正)——己卯这天占卜,贞人殻问:为了妇好向祖先父乙举行攘灾祈福的御祭,砍杀羊和猪,割杀十头经特殊饲养的羊吗?
为了使妇好身体尽早康复,武丁还经常用大量牺牲和人殉举行祭祀,甚至祈求自己的父亲小乙保佑她,这对任何同等地位的王后都没有过(最多是祈求先妣的保佑);武丁不惜一次祭献十具牺牲和人牲。按下殷商时代人牲风尚的残酷话题,便是一个丈夫对病痛中妻子的牵挂和心焦,古今相通。
即便小心呵护,但在三千多年前,仍然免不了大病危及到妇好的生命:
贞:妇好丹,大疾延,豈死?(《合》17391)——妇好有灾,大病发作且迁延不愈,会死吗?
贞:惟龏后蚩妇好?不惟葬后蚩妇好?”(《合》795反)——这里贞问妇好的灾祸是不是龏后的亡灵作祟。龏后是甲骨中的妇龏,是武丁诸多的法定王后之一,那时她已经去世了,庙号为甲,就是武乙、文丁时期卜辞里的“妣甲弊”。这件事隐隐让人感到武丁那编制庞大的后宫也绝非一个安生之地。
商王对妇好的怀孕、生育是当成国之大计的,甲骨文中关于这类的卜辞有二十多条,有问卜是否怀孕的,有祭祀祈祷母子平安的,还有占问她的产期以及胎儿性别的。尽管商王对其它妻子有孕和生育的贞问也见诸甲骨,但其数量寥寥,而且没有像对妇好的那样亲自来占断卜兆。
丁酉卜,宾贞:妇好有受生?王乩曰:吉,其有受生。(《合》13925正反)——丁酉日占卜,贞人宾问:妇好有孕了吗?王占断说:大吉,妇好确是有孕。
丁酉卜,宾贞:妇好娩?王乩曰:其叀(惟)甲娩,有祟,有……(《合》13996)——丁酉日占卜,贞人宾问:妇好分娩吗?王占断卜兆后说:如果她在甲日分娩,就有灾祸,还有……下面的辞残缺了……郁闷,吊人胃口。
辛丑卜,殻贞:妇好有子?三月,王乩曰:好其有子,御。(《合》94正)——辛丑日占卜,贞人殻问卜:妇好怀上孩子了吗?三月,王占断卜兆后说:妇好已经怀孕了,为此要进行御祭。
武丁自然非常希望妇好为自己生下更多的子嗣,而且根据卜辞妇好也确实多次怀孕,但似乎妇好很难生下男孩,甚至还有卜辞带来玄奥费解的信息: 壬寅卜,毂贞:妇好娩,不其嘉?王乩曰:凡不嘉,其嘉不吉于口,凡兹乃死。(《合》14001正)——壬寅这日占卜,贞人殻贞问:妇好分娩,会生男孩吗?王占断得:不会是男孩,男孩则不吉利。生下也会死。嘉在甲骨文中写作(女力),是生男孩的意思。不嘉,是不生男孩的意思。这条卜辞是目前误解最多的一条,因为对“嘉(女力)”的理解错误,很多文中都将其误解为妇好难产的意思。
能够确定的是妇好曾生过两个女儿,或许还有一个儿子,按常理,妇好最后能人周祭,应该也是有一个像样的儿子的。武丁娶“多妇”的结果应该是“多子”,但他的儿子中,最显赫活跃的只有几个,一个是在卜辞中被称为“大子”(太子)或“小王”的子弓,据考是《尚书·高宗肜日》中的祖己、祖庚/祖甲时代卜辞中的“兄己”和《竹书纪年》中的“孝己”,他一度被认为是妇好的儿子,但根据最近的卜辞考据得知他的母亲更可能是后妣戊妇毂;武丁两位做了王的儿子祖庚曜和祖甲载的母亲分别是妣癸和妣戊,那么妇好的儿子是谁呢?
卜辞有载武丁有个儿子叫做“子渔”,关于他的卜辞相当多,几乎参与王室的所有活动:祭祀、征伐、田猎等,还参与对直系先王的祭祀。子渔之名和妇好常一起见于宾组卜辞,他会是妇好的儿子吗?只是这个孩子在武丁之世就死了,而且也没有显示她还有其他出众儿子的证据,若真是如此,妇好一定极为失落,可能正是武丁死后妇彀人了合葬区,而他最爱的妇好却没有被迁与他合葬的原因。
妇好先于武丁亡故,有人推断是战伤发作,有人推断积劳成疾,也有人根据甲骨卜辞断定她死于难产,一条卜辞透露了信息:
贞妇好不死,有子?(《契》491)
最后结果怎样?妇好母子能否绝处逢生?不得而知,但让人揪心的此类卜辞还有:
贞妇好不其死?(《合》17063),贞妇好其死?(《合》17064),贞妇好延死?(《甲》944)
这一系列卜辞中,妇好很不妙,情况一次比一次严重,让人感觉商王在妇好弥留之际的焦虑和不甘。他反复追问天意,似乎在苦苦哀求她能多留些时光。
妇好频繁征战、事务繁忙,恐怕不能像一般孕妇那样大段时间花在静养上的,或许她以有孕之身投入过激烈的搏杀?甚至因此而频繁流产?否则以武丁和妇好的感情,妇好留下的孩子怎会那么少?我们这些历史看客有时候真是很八卦。时光几度流转,但我相信坚毅如妇好心中一定也有与所有女人一样的柔软之处。战场上她英姿勃发,而在分娩中恐怕同普通母亲没有什么两样,一定也会泪光莹莹汗透额发;她或许不会因自己的战伤而变色皱眉,但很可能在艰难的生产中同所有女人一样撕心裂肺。
在那个艰辛的上古岁月里,女人当男人使,男人当牲口使,但现在很多人依然为殷商时代的母系氏族遗风津津乐道不已,包括写文的我自己也未能免俗,想来一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二是解放后一度扭曲的“铁姑娘”情结在作怪。那样并不是女人最好的状态,不过是生产力低下时代的适应方式而已;周人发展了农业提高了生产力,所以周的女人就慢慢退出了战场、政坛等残酷而艰辛的领域,这是很符合社会规律的现象,并非女性地位没落的退步,当然,凡事不能走极端,近代那种男女不平等的状也是过犹不及。
对一个懂得爱情的女人来说,世上最幸福的事莫过于为自己爱的男人孕育骨肉。妇好的一生在战场,在宗庙,在大邑商的疆土上留下了辉煌的印迹,但对她来说,每一次为商王分娩而受的痛楚要远比战伤刻骨铭心。也许,这个武功赫赫的常胜将军真的不是战死沙场,而是难产死于室中吧;对一个懂得爱情的男人来说,世上最幸福的事莫过于知己红颜两合一,武丁和妻子之间还多了一重“战友”的关系。战友意味着生死之交,是所有伙伴关系中最深厚的情谊,所以武丁是极其幸运的男人;但红颜不得伴白头,他又何其不幸。婦好早亡,留下孤寂的商王一个人垂泪到天明。天人两隔,彼此牵挂的夫妻只好在梦中相会,甲骨卜辞记录了伤感的信息:“贞,王梦妇好……”(《合》17380)
商王为心爱的妻子举行了隆重的葬礼,他舍不得让她离开自己的视线,于是在宫殿宗庙附近西南侧葬下了妻子的棺椁,并以丰富的财物和纪念品陪葬。填好墓室后又特别在墓上修建了专祭妇好的庙宇(在甲骨卜辞中称为“母辛宗”;据考坟丘起源于春秋,殷商墓是没有的,故而可以在墓上修建建筑物)。根据甲骨卜辞,武丁频繁地祭祀着死去的妻子,曾用的祭祀方式有:哭祭、侑祭、燎祭、酒祭、莘祭、宾祭等——生怕照顾她有半点不周。
按照殷商的鬼神理念,去世的亲人将在另一个世界过上新的生活,融人所有死去的祖先。不知武丁怎样接受这种转变,但有一点可以得知,他仍没有放下牵挂。
商王敬慎而深情地走上前,拜下。
沉寂的空气,清脆的爆裂声。钻了孔的龟甲绽开了玄妙的裂纹。
——贞,妇好有取否?(关于甲骨卜辞中的“取”,一说通嫁娶之“娶”,一说为迎接之意,还有说是祭祀的一种“取祭”)
——贞,唯上甲微取之?
——贞,唯契取之?
——贞,唯汤取之?
贞人托起灼裂的龟甲呈上他的面前。武丁对着甲骨深深地稽首。寂静的宗庙回响起威严而玄奥的金石之声。他屏息凝视,仔细辨别着玄妙而细微的纹路,不放过一丝一毫细微的裂纹。他的神情就像迫不及待地读着远方亲人的来信。
你在那个世界可还好?不会再被病伤折磨了吧?你那么好,我想,殷商最伟大的三位祖先才有资格迎娶你的魂灵,有了他们的护佑,即便是妒恨你的妣甲龏也不能再对你有所祸害……
商王稽首,向着幽冥深处的祖先虔诚祈祷。
也许那次贞问之后武丁放下心来,但他不知道真正保护了妇好的其实不是教民五伦、治水有功的商祖契,不是“裼五祀”的上甲微,也不是鸣条灭夏的大乙成汤……而是他自己的赤诚之念——正因为他在她墓葬之上修建的那座祭庙,让妻子的灵魂千百年来不受骚扰。因为盗墓者一般挖掘到建筑基址就会很有经验地收手,所以妇好的长眠之地成为如今惟一一座保存完好的殷商墓葬,如今,在妇好的凡世躯体全部安静地化尽之后,我们才能有幸一见她曾经沉睡的空间,才能有幸见证这段遥远的夫妻深情。
虽然在妇好死后享有了不亚于生前的殊荣,她的魂灵也得以在深远厚重的殷商家族中安息;但对于她来说,洗尽尘世的繁缛后,也许没有什么比执子之手的回忆更幸福,那是留在心底深处的温情,即便死生契阔、阴阳两隔也会永以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