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稻瘟病是最主要的水稻病害,分布广、流行快、损失大,做为气流传播病害,条件适宜可迅速蔓延流行。
【症状表现】
1 叶瘟
发生在叶期以后的秧苗和成株的叶片上。
1.1 普通型(漫性型):为常见的典型病斑。先是近圆形的暗绿色或褐色的病斑,以后逐渐扩大,颜色变成暗褐色,形状由圆形、椭圆形变成梭形,两端有沿叶脉延伸的褐色坏死线,病斑中央为灰白色,周围边缘现出黄色晕圈,病斑背面产生灰色霉层。
1.2 急性型:病斑暗绿色水浸状,有时与叶颜色不易分区,但无光泽,多为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正反两面产生大量灰色霉层。这类型的病斑多发生于流行盛期,天气阴雨多湿,氮肥施用过多,当天气转晴或稻株抗病性增强时,也可转变为慢性型病斑。
2 节瘟
最初在节上生针头大的褐色小点,以后逐渐扩大,最后使全节变黑腐烂,干燥时凹陷,易折断,倒伏。有时病斑仅在节的一侧发生,干缩后造成茎杆弯曲.节瘟在抽穗期发生时,由于营养水分不能向穗部正常输送,影响开花结实,严重时形成“白穗”或瘪粒。
3 穗颈瘟
发生在穗颈部,即主穗梗到第一枝梗分枝的中间部分。病斑一般是暗褐色,但在不同的水稻品种上,可呈黄白色、黄绿色、黑褐色或黑色等。枝梗也可受害。一般抽穗后期发病受害较轻,尚可部分成熟,但影响米质。如刚抽穗时发病,多形成白穗或瘪粒。当病害盛发,田间分生孢子数量很大和天气持续多雨时,包在叶鞘内的穗轴也可发病而成段变褐。
4 谷粒瘟
发生在稻粒上有两种情况,一是在水稻开花前后受侵染,多不能正常结实而成暗灰色的秕谷。二是受侵染较迟的,在颖壳处呈现暗灰色或褐色,梭形或不规则形斑,影响结实,严重的可使米粒变黑,护颖发病时多呈灰褐色或黑褐色。
【诱发原因】
1 栽培管理
栽培管理技术与稻瘟病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合理的栽培管理可减轻病害的发生,否则能促使此病的发展,其中以施肥和灌溉最为关键。
1.1 施肥:根据水稻生长施肥情况适量时合理施用氮肥,使水稻生长健壮。达到既增强抗病性又获得高产的目的。氮肥施用过多或过迟,常引起稻株疯长,加之植株间郁闭多湿,既有利于病菌的侵入、生长和繁殖,又削弱水稻的抗病性,因而发生严重。前期干旱或晒田过度,促使养分迅速分解,遇降雨或复水后,稻株获得大量养分,引起后期生长过旺,也易诱发稻瘟流行。
1.2 灌水:长期深灌的稻田,冷浸田以及地下水位高,土质粘重的黄粘土田,土壤内缺乏空气,氧化作用差,降低根系活力,并使根系呼吸作用和吸收养分的能力减弱,也易诱发稻瘟病的发生。
2 气象条件
影响稻瘟病流行的气象因素中,最主要的是温度和湿度,其次是光照和风。温度主要影响水稻和病菌的生长发育,湿度则影响病菌孢子的形成,萌发和侵入。所以,温湿度对此病的发生发展非常重要。在7月上中旬平均气温如达到20℃以上,稻瘟病的流行就决定于降雨的迟早和降雨量,但在抽穗时,如果湿度大,气温低于20℃以下并持续一周左右,则水稻抗病性降低,穗颈瘟发生严重。
3 品种条件
一是品种过于单一,相同血缘品种种植地区过于紧密容易造成稻瘟病在该地区大面积发生。二是选种问题,不同品种抗稻瘟病的性能也不一样.三是农民提前防病的科学意识淡薄。有些人不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栽培模式、施肥水平、品种特性和适宜地域,全凭老一套的方法种植,片面的一味追求高产、优质,而自留种子或相互串换自留种子,忽视抗病性;经不住气候考验,给农民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防治方法】
1 选用抗病良种
各稻区生态条件、耕作制度和品种类型不同,选用抗稻瘟良种必需因地因时制宜,不可越区种植,而且一定要做到不要自留种子或应用串换自留种子。
2 加强肥水管理
合理施肥和用水,既可改善环境条件控制病菌的繁殖和侵染,又可促使水稻生长健壮,提高抗病性,从而获得高产稳产。一般应当注意氮、磷、钾三要素的配合使用,做到施足基肥,早施追肥,中后期看苗、看天、看田巧施肥,避免后期施用过多的氮肥。合理排灌,以水调肥,促控结合,一般保水返青后,应在分蘖期浅灌,分蘖数适量后根据土质排水晒田,复水后保持干干湿湿,可控制田间小气候,使稻株体内可流性氮化物减少和促进根部纵深生长,提高抗病力。
3 药剂防治
根据预测和田间调查,特别注意喷药保护高感品种和处于易感期的稻田,在叶瘟发生初期应及早施药控制发病中心,并对周围稻株或稻田施药保护,以防蔓延,以后根据病情发展及天气变化决定继续施药次数。一般可隔5~7天施用一次,施药重点应放在预防危害性大的穗颈瘟上,于孕穗末期、始穗期及齐穗期各施药一次。如果天气继续有利发病,可在灌浆期再喷一次,常用的药剂及每亩用量如下:75%三环唑250g;25%使百克60ml;或40%富士1号130g;或春雷霉素90g;或25%多菌灵250g以上药剂防效均可达80%以上,三环唑、使百克和富士1号效果更佳。
4 注意事项
水稻开花期不能用药,以免影响授粉,铜制剂不能用;孕穗末期选用长药效药剂,齐穗期打一遍药后,如果雨水偏多,5天后再打一遍药。
【症状表现】
1 叶瘟
发生在叶期以后的秧苗和成株的叶片上。
1.1 普通型(漫性型):为常见的典型病斑。先是近圆形的暗绿色或褐色的病斑,以后逐渐扩大,颜色变成暗褐色,形状由圆形、椭圆形变成梭形,两端有沿叶脉延伸的褐色坏死线,病斑中央为灰白色,周围边缘现出黄色晕圈,病斑背面产生灰色霉层。
1.2 急性型:病斑暗绿色水浸状,有时与叶颜色不易分区,但无光泽,多为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正反两面产生大量灰色霉层。这类型的病斑多发生于流行盛期,天气阴雨多湿,氮肥施用过多,当天气转晴或稻株抗病性增强时,也可转变为慢性型病斑。
2 节瘟
最初在节上生针头大的褐色小点,以后逐渐扩大,最后使全节变黑腐烂,干燥时凹陷,易折断,倒伏。有时病斑仅在节的一侧发生,干缩后造成茎杆弯曲.节瘟在抽穗期发生时,由于营养水分不能向穗部正常输送,影响开花结实,严重时形成“白穗”或瘪粒。
3 穗颈瘟
发生在穗颈部,即主穗梗到第一枝梗分枝的中间部分。病斑一般是暗褐色,但在不同的水稻品种上,可呈黄白色、黄绿色、黑褐色或黑色等。枝梗也可受害。一般抽穗后期发病受害较轻,尚可部分成熟,但影响米质。如刚抽穗时发病,多形成白穗或瘪粒。当病害盛发,田间分生孢子数量很大和天气持续多雨时,包在叶鞘内的穗轴也可发病而成段变褐。
4 谷粒瘟
发生在稻粒上有两种情况,一是在水稻开花前后受侵染,多不能正常结实而成暗灰色的秕谷。二是受侵染较迟的,在颖壳处呈现暗灰色或褐色,梭形或不规则形斑,影响结实,严重的可使米粒变黑,护颖发病时多呈灰褐色或黑褐色。
【诱发原因】
1 栽培管理
栽培管理技术与稻瘟病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合理的栽培管理可减轻病害的发生,否则能促使此病的发展,其中以施肥和灌溉最为关键。
1.1 施肥:根据水稻生长施肥情况适量时合理施用氮肥,使水稻生长健壮。达到既增强抗病性又获得高产的目的。氮肥施用过多或过迟,常引起稻株疯长,加之植株间郁闭多湿,既有利于病菌的侵入、生长和繁殖,又削弱水稻的抗病性,因而发生严重。前期干旱或晒田过度,促使养分迅速分解,遇降雨或复水后,稻株获得大量养分,引起后期生长过旺,也易诱发稻瘟流行。
1.2 灌水:长期深灌的稻田,冷浸田以及地下水位高,土质粘重的黄粘土田,土壤内缺乏空气,氧化作用差,降低根系活力,并使根系呼吸作用和吸收养分的能力减弱,也易诱发稻瘟病的发生。
2 气象条件
影响稻瘟病流行的气象因素中,最主要的是温度和湿度,其次是光照和风。温度主要影响水稻和病菌的生长发育,湿度则影响病菌孢子的形成,萌发和侵入。所以,温湿度对此病的发生发展非常重要。在7月上中旬平均气温如达到20℃以上,稻瘟病的流行就决定于降雨的迟早和降雨量,但在抽穗时,如果湿度大,气温低于20℃以下并持续一周左右,则水稻抗病性降低,穗颈瘟发生严重。
3 品种条件
一是品种过于单一,相同血缘品种种植地区过于紧密容易造成稻瘟病在该地区大面积发生。二是选种问题,不同品种抗稻瘟病的性能也不一样.三是农民提前防病的科学意识淡薄。有些人不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栽培模式、施肥水平、品种特性和适宜地域,全凭老一套的方法种植,片面的一味追求高产、优质,而自留种子或相互串换自留种子,忽视抗病性;经不住气候考验,给农民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防治方法】
1 选用抗病良种
各稻区生态条件、耕作制度和品种类型不同,选用抗稻瘟良种必需因地因时制宜,不可越区种植,而且一定要做到不要自留种子或应用串换自留种子。
2 加强肥水管理
合理施肥和用水,既可改善环境条件控制病菌的繁殖和侵染,又可促使水稻生长健壮,提高抗病性,从而获得高产稳产。一般应当注意氮、磷、钾三要素的配合使用,做到施足基肥,早施追肥,中后期看苗、看天、看田巧施肥,避免后期施用过多的氮肥。合理排灌,以水调肥,促控结合,一般保水返青后,应在分蘖期浅灌,分蘖数适量后根据土质排水晒田,复水后保持干干湿湿,可控制田间小气候,使稻株体内可流性氮化物减少和促进根部纵深生长,提高抗病力。
3 药剂防治
根据预测和田间调查,特别注意喷药保护高感品种和处于易感期的稻田,在叶瘟发生初期应及早施药控制发病中心,并对周围稻株或稻田施药保护,以防蔓延,以后根据病情发展及天气变化决定继续施药次数。一般可隔5~7天施用一次,施药重点应放在预防危害性大的穗颈瘟上,于孕穗末期、始穗期及齐穗期各施药一次。如果天气继续有利发病,可在灌浆期再喷一次,常用的药剂及每亩用量如下:75%三环唑250g;25%使百克60ml;或40%富士1号130g;或春雷霉素90g;或25%多菌灵250g以上药剂防效均可达80%以上,三环唑、使百克和富士1号效果更佳。
4 注意事项
水稻开花期不能用药,以免影响授粉,铜制剂不能用;孕穗末期选用长药效药剂,齐穗期打一遍药后,如果雨水偏多,5天后再打一遍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