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妻

来源 :海外文摘·文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女人为人妻,是天理,也是归宿。女大不能养,到了嫁人的年龄,即使别人不着急,自己也会日思夜想的,企盼嫁个如意郎君、好人家。古时,女子到了十八岁,既是嫁人的最佳年龄,也到了最大的年龄。过了十九岁,就算大龄姑娘或老姑娘了。
   一个女子,小小十八岁就要为人妻,在今天来看,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十八岁的女子,是个什么年龄的季节?是一朵花含苞欲放的季节,是心怀梦想的季节,是青涩的果子将要成熟的季节,也是没有脱离稚气的季节,还是玩心十足的季节。这个季节的女孩,就成了人妻,将面临的是什么呢?面临生子,侍候夫君,面对公婆,料理家事。这么多的事情,一夜之间落到了稚嫩的肩上,哪一桩都是沉甸甸的。
   这是让人很难接受的事情。一个女孩,昨天还是母亲眼里的孩子,一旦跨入婆家门,肩上就有了这么多担子,而这任何一副担子,也会把娇嫩肩膀压弯的。
   别的不说,单说生子和做饭的艰辛,就会让一个花季女孩,很难轻松接受。生子,对任何一个女子来说,是惧怕的,也是无奈的,也是由不得自己的事。情愿不情愿,往往一夜之间,就决定了要成为人母。至于下厨做饭,这“男主外、女主内”沿袭了几千年的传统,已成了女子天经地义的事,不管愿意不愿意,那在男子眼里早已成了女子的分内事,没有理由不接受。所以,女子嫁前,操练过厨艺并心甘情愿围着锅台转的,那还好,如若嫁前没有执杖过刀、做过菜的,也没有想法嫁人侍候谁的,那就要面临挑战了,也会面临危机。在旧时,因不愿、不善操持家务,被休了的女子,是没人敢要的。所以,旧时女子,除了官宦、大户人家媳妇,没有哪个普通百姓的女子,不把下厨做饭不当回事的。下厨做家务,是上苍赐予女子的劳苦,是分内的天职,还是一份幸福和享受。这好像都在其中了。
   我的奶奶十六岁嫁给我爷爷,我的母亲十八岁嫁给我父亲,我的干妈十三岁嫁给我干爹,我们村父辈以上的女人,大多都是这个年龄嫁人的,最小的还有十岁嫁过来的。这么小嫁为人妻,还是孩子年龄,还是玩的年龄,会下厨做饭做家务吗?我奶奶不会,我妈不会,我干妈也不会。不会,她们也得做,进门第一天就得做。如手脚麻利,少挨点儿骂;如笨手笨脚,好吃懒做,那挨骂是必然的,甚至挨打也是可能的。为此,我的奶奶,我的妈,我的干妈,毫无例外地受到了婆婆的责骂,还挨了丈夫的怨打。不会、不干,必然“逼着鸭子上架”的。她们都是这样逼到不敢不下厨、不做家务,逼到不敢偷懒、不敢懈怠的地步。
   在我懂事的时候,我的奶奶已六十多岁,她从嫁给我爷爷的第一天起就做饭、干家务,快五十年了,一日三顿饭,大多天天如此。五十年,还有直至后面的十年,我爷爷去世,她除了生育两个孩子,除了下地干活,除了承担缝洗等日常琐事外,她为她嫁的这个男人,做了近六十年饭。她做饭手脚麻利,在烧柴的浓烟弥漫的伙房里,能很快烙出饼、做出各种面食,炒出爷爷喜欢吃的菜;我妈从嫁给我父亲的那天起,每日天不亮起床,烧煮稀饭、与男人同时下地干活儿,从地里回来再张罗开饭、洗涮,再下地干活儿,中午回家再做饭,侍候丈夫和孩子吃完,再洗涮,喂养猪羊鸡,再下地干活儿,收工再下厨做饭,再洗涮,再喂养猪羊鸡,直到我父亲去世,才不再为人做饭、侍候人,算起来长达五十多年。五十多年,她会做奶奶做的面食,也学会了做鱼,还会炒各种青菜。这五十多年,她生了八个孩子,两个夭折了,六个孩子都吃了她近二十年饭,相继远走高飞了。我的干妈也是从嫁人那天下厨的,她与我母亲的劳作、侍候人、生育等所受的苦毫无两样,只是她一口气生了九个孩子。她每天除与男人同时下地劳动,与男人同时回来外,便是做家务、拉扯孩子,想法让九个孩子吃饱。尽管看上去像服劳役,而她却总是笑呵呵的,把九个孩子养成了大小伙子。她同我母亲一样,为丈夫、为孩子做了五十多年饭。尽管她做的饭都是简单的面条、馒头,馒头、面条,而这样的饭一做五十年,把它说成是服劳役,毫不夸张。
   不管这种劳役,愿不愿意,成为人妻后的我的父辈、祖辈,我的姐姐、妹妹,还有村里那一茬茬成为人妻的女子,无一例外地从做人妻后的那天起,操起了锅碗瓢盆,尽管有一千个不情愿,但也无力改变人妻的传统习惯。
   女人下厨房,究竟是传统文化的元素,还是传统的陋习?使得女人比男人平添了份难以摆脱的辛苦,也显得女性比男性更为伟大和重要。也许前者是上苍的意图,后者也是上苍的赐予。
   这种意图和赐予,被那些温柔善良的女子接受了,被血液里流着传统文化的女子传承了,她们把操持家务当作生活中男女的不同分工,默默地接受下来,还有更多的女子坚信,要“抓住”男人的心,先得“拴”住男人的胃。因而许多聪明女人,会接受、学会那美妙和烦人的烹调,能做出可口和绝伦的饭菜,让丈夫享受到女性的温馨与非凡,也成了男人牢牢围着女人的纽带。
   到了今天,女人对这种意图和赐予,也许从骨子里反感透顶了,更多的女子是痛恶下厨房的。嫁前,她们已给夫君宣布,并让其承诺,为人妻不会做饭,更不学做饭,甚至不生孩子。答应条件就嫁,不答应就“拜拜”,对方居然答应了。
   两人走到了一个巢,吃是免不了的事情。谁来做饭?有人承诺做饭,而承诺会一时算數,但菜谁来买,饭谁来做,日久天长会成为严峻的现实。婚前承诺过做饭的夫君,喜欢做饭并把它当作一种享受的夫君,日日下厨无怨言;压根忙或不喜欢下厨的夫君,新婚之初下厨,然而时间不长,就会感受到下厨不仅辛苦且要消耗大量时间,便会找到多种理由不下厨了,要么到婆家、娘家蹭饭吃,要么买方便食品或吃食堂、下馆子。有些夫妻,几年把住家附近几条街,甚至半个城的饭馆都吃遍了。
   日日从外面找饭吃,毕竟不是办法,总有吃烦了外面的饭或懒得出去吃的时候,那就得做。谁来做?谁也不想做。妻子责问夫君,你是婚前承诺过饭由你来做的,否则我是不嫁的,你得信守诺言!夫君下厨了,可那是渐渐不大情愿的劳作,所以日久天长,越来越懒和烦,不下厨了。饿肚子是很难受的事情,再美妙的爱情,让谁饿肚子,谁也受不了,吵架便出现了,进而失望、伤心、分手。诸多夫妻,竟是为吃饭而分手的呢!如今年轻夫妻,为不愿做饭和不愿操持家务而分手的,成了一种现象。
   女儿是独生女,是从小吃母亲饭长大的,已吃到了大学毕业。她在学做饭。她做的饭,虽然比不上她母亲,但也能烧出几个像样的饭菜。这是我们引导的结果。她是压根不愿下厨的,她说,嫁人不做饭,两人吃食堂。我感到这是不懂事的话。我曾经告诉她,做女孩,为人妻,不管才高八斗,也要吃好一日三餐,靠吃食堂、靠男人,是靠不住的,得靠自己;一个女人不会做饭,就等于不会生活,就等于与夫君缺少了情感交流的筹码,也就渐渐没有了发言权,这样的生活会越过越淡。女儿明白了这个道理,跟她妈学到了做饭和做家务的不少本领,可以做出一桌丰盛的菜了。我说,你会做饭,可以嫁人了。在我看来,女儿下厨会做饭,同获得大学文凭一样重要。
   做饭和做家务的意义,在于给心爱的人一个温暖如春的家,而为一个男人心甘情愿下厨的意义,在于是否值得,值得的话就是一种享受和幸福。而为自己儿女下厨的意义,不在于值得不值得,为儿女付出辛苦,就是一种享受和幸福,天下父母都乐意接受这份享受和幸福的。让男人下厨房,总是那么的靠不住。因为骨子里,男人的眼睛总盯着外面的世界,他们希望家是女人的世界。
   做人妻是件不简单的事。下厨做饭,如若是一种享受和幸福,那就是女人优良品质的传承,也是一种婚姻家庭重要文化的传承。这也是女性、母亲的伟大所在。
   越来越体现男女平等了,祖辈、父辈男尊女卑和嫁人吃饭的时代远去了,那么无论时代如何变,饭还是要吃的,厨还得有人下,这已不单纯是家务事了。
   好在今天大多女子还在厨房里忙着,她们在辛苦着,也享受着、幸福着。那么都来向做一手好菜、操一手好家务的人妻,深深地鞠躬吧!
  责任编辑:秀 丽
  美术插图:知 止
其他文献
美人靠,原是江南建筑的一个诗意术语。美人靠,又称“吴王靠”“吴王椅”“飞来椅”,是一种下设条凳,上连靠栏的木制建筑。它的靠背弧度弯曲有致,犹如曲水流觞,其优雅曼妙的流线设计合乎人体结构,无论是靠还是坐,都让人十分舒适与惬意。在江南古镇里,美人靠一般建在回廊或亭阁围栏的临水一侧,除了让人休憩放松之外,更有凌波倒影的美感,成为画中人一般的景色。  相传美人靠是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創意发明的。他为了讨好越国
北京外国语大学学生徐浪经常光顾的早餐摊,由于靠近校门口,每个早晨生意都不错。生意多是好事,但老板和老板娘两个人做早餐都忙不过来,更不用提收钱、找钱了。之前,老板在摊前放了一个塑料桶,里面放些零钱,让客人自己交钱、找零,效果倒也不错。但是,如果客人手里只有50元或100元,就要耐心等待老板抽出时间了。  几个月前,徐浪突然发现,塑料桶旁支起了一塊纸板,上面贴着两张印有二维码的白纸,分别支持微信与支付
静谧的秋夜下,大沾河边,月光洒满了山川和原野。  傍晚时分,我们抵达大沾河,这个东经126度37分、北纬48度39分的地方。在距离北安市150公里的小兴安岭密林深处,聚集在这条未经开发,未受污染的天然之河旁,在寧静安详的大自然中,品味月光。今天的大沾河,没有东北抗联与日寇战斗的枪炮声,没有鄂伦春人祭拜神泉的絮语,没有开垦北大荒时机器隆隆的伐木声。只有大沾河的急流,奔腾于山岭之间,像那些流逝的过往岁
忽然,被柳所打动。  古城复州,那个建于道光二十四年、有着近两百年历史的书院,绝对是一片含有厚重文化积淀的土地,以至于让院落里的那株柳也沾染了儒雅之气,在铄石流金、日光灼灼中润生出一份淡雅,一股清风;在青砖灰瓦、飞檐翘脊问熏染着那古老的庭院,也熏染着偶然路过的我们。那柳,是我们最常见的吗?仰头看它遮挡半个庭院的冠项时,我不禁在心里打了一个问号。当然不是。  看那柳的枝条长得多浓密,叠叠蓬蓬,像一座
今年一月中旬,我们自组一个20人的旅游团,赴东北感受冰天雪地。第二站是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首府延吉市,突然捞到一个去朝鲜的机会。于是,我们九人迅速从大团分离,组成旅朝小团,坐两小时的车,抵达圈河口岸。  路上,导游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去年夏天,她带团去朝鲜,团里有一位68岁的李奶奶,到朝鲜后没多久,突然被“锦衣卫”带走,关进小黑屋。原来,50年前,李奶奶还是朴姑娘时,越过冰冻的图们江,潜入延吉市郊区
在人们的印象中,判决书似乎总是“干巴巴地说理”,而就在不久前,一份突然“改變画风”、充满诗意的判决书在网上走红,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据悉,这份判决书来自江苏省泰兴市人民法院,写这份判决书的审判员叫王云,是一名“80后”。王云表示,自己在审理一起离婚案的过程中,了解到双方当事人曾有一段美好的恋爱过程,而现在却要劳燕分飞,于是心有所感写出了这样一份判决书。判决书引用辛弃疾《青玉案》中的句子“众里寻他千百
人生,从来就不拒绝遗憾。遗憾带给人的不只是惋惜与后悔,还给人经验和教训。若能“吃一堑,长一智”,将遗憾巧妙地化为之后的成功,同样不失为生命中的一道美丽风景。  命运总是愿意与人们开或大或小的玩笑,于是遗憾便在每个人的日历中留下了清晰的痕迹。贝多芬被剥夺了聆听的权利,但他仍旧奏出了华丽、激昂的乐章;霍金被病魔束缚住了身躯,他却依然成为宇宙研究领域一颗璀璨的明珠。他们的遗憾固然令人惋惜,却也让他们的成
随手翻开一本杂志,无意问发现一个熟悉的名字——“当年明月”,欣喜之情犹如与多年未见的老友重逢一般,我赶紧仔细打量了一下这四个字,发现竟是“当时明月”!怀着满腹疑惑,我读完了全文,其内容更是令我惊讶不已,作者竟然把“当年明月”当作与“芙蓉姐姐”一般的反面人物,来说明当下流行作家与社会“红人”的浮躁狂妄,进而引出宁静致远的主题。全文逻辑严密,条理清晰,举例得当,唯独“厚待”了“当年明月”。  我想反问
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研究生认为微信朋友圈是私人空间,因此在里面以“垃圾”这样的恶语评价自己导师的学术研究。没想到,发在朋友圈的言论因为公众号的传播成为公众热门话题,几句轻狂的网上言论让学生的狂傲被放大到老师无法承受的地步。随后,这位研究生的导师在微信公众号中发表公开信,愤然与其断绝师生关系,这又引出了当导师传统的师道尊严、沉潜治学的固有模式与互联网自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的肆虐,蝙蝠这种低调的动物在最近突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蝙蝠在不同文化中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最近人们关于蝙蝠的讨论和分歧便反映出不同文化观念的碰撞。  一、西方文化中的蝙蝠  蝙蝠是世界上唯一能飞的哺乳动物。它既非“飞禽”,亦非“走兽”。三国时期的曹植曾经写过一篇《蝙蝠赋》,“尽似鼠形”,称蝙蝠“谓鸟不似”说的是蝙蝠长得像老鼠,又有些近似于鸟。中国的不少古书,便误将蝙蝠归入禽类。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