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就153例肠梗阻非手术治疗病人,在住院期间对其实施了心理护理、专科护理、一般护理,为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临床资料。肠梗阻疾病是普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由于病情复杂,变化快,要求护士从病人入院后除了立即准确全面对病人进行评估外,更主要的是详细观察病情变化,用娴熟高超的技术,为病人实施有效的各项处置取得的良好效果进行了介绍。关键词: 肠梗阻 非手术治疗 观察护理
临床资料
2000~2007年收治153例肠梗阻非手术治疗的患者,其中单纯性肠梗阻为64例,粘连性肠梗阻为82例,肠套叠2例,肠结核和炎性肠梗阻15例。年龄8个月~89岁。男98例,女55例,住院时间3~24天。
一般护理和病情观察
静脉输液的护理:①输液的护理:主要是根据病人呕吐量,脱水体征,血液浓缩度,尿量及比重和血生化监测结果决定输液量,原则是缺多少补多少。补钾时一定要结合血钾报单和心电图测得结果,尿量>30ml/小时来判断每日补钾量,输液速度要控制在80滴/分。不宜过快,每500ml液体内含氯化钾不超过1.5g。需连续性大剂量静脉高营养及补充全血、血浆蛋白的病人,护士要选择四肢粗大血管,最好用静脉留置针输液。输液时护士一定要严密观察病人心律,沿血管走型有无红肿,胀痛,血管弹性,外渗等情况,一旦发生输液外渗立即拔出输液管,另建静脉通路,局部可用33%硫酸镁外敷。②准确及时记录24小时液体出入量,包括呕吐,胃肠减压抽出物,排尿(导尿)量,日呼吸潮气量,皮肤蒸发量,以利于评估病人体内水分的均衡状况。③矫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由于病人已不能进食、加上呕吐物、胃肠减压抽出液、灌肠排便等水份的丢失,而引发严重的水电介质紊乱的发生。首选葡萄糖等渗盐水,加上适量的电解质药物静滴,如果病情重又不能手术者,可按医嘱予以血浆、全血或血浆代用品输注,有代谢性酸中毒时用碳酸氢钠纠正,营养低下用氨基酸,脂肪乳类进行调解。
呕吐物的护理:病人患有肠梗阻后一般均有呕吐,尤其是低位性肠梗阻病人常伴有剧烈性呕吐,呼吸变得紧迫,心跳加快症状。对老年人和儿童更应严密观察,予以半坐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窒息和误吸性肺炎发生,呕吐后可用盐水或其他洁净水漱口,保持病人口腔、颜面清洁。如呕吐物污染床上用品应及时更换,保证床单整洁,室内无异味。认真观察记录呕吐发生时间、量、性质、气味,以判断病情加重及缓解状况。
解除痉挛性疼痛的护理:单纯性肠梗阻病人多是因食入过冷,过硬,暴饮暴食,大量食入海产品,黏品所致,病人表现为胃肠道有积气胀感,阵发性痉挛性疼痛。如用解痉镇痛药时应注意观察病人腹痛有否减轻,呕吐是否缓解,口干情况,瞳孔变化,在未完全明确诊断时,不可用度冷丁吗啡类止痛剂,防止掩盖病情,失去救治最佳时机。
辅助检查的护理:急性期为病人行X线腹透、CT检查、钡剂灌肠,小儿结肠充气治疗时,护理应将胃管与减压管分离,堵好末端开口处,用胶布将胃管固定于一侧耳部,防止脱落和胃液外溢,根据病情决定是否维持输液通道。备好钡剂灌肠,结肠充气器械及抢救用药,并与家属陪伴病人左右同往检查科室进行处置,协助病人摆好各项检查的体位,以防影响检查效果或造成病人虚脱。
饮食护理:病人症状已缓解,拔出胃管后,可先喝温白开水100~200ml,观察2小时后无胃肠道不良反应后可食用流质食,每日4~5次,每次200ml,忌用易产气的甜品、牛奶、浓肉汤类和不易消化食品,应给米汤、清淡的菜汤、澄汁等少渣物品。2日后无腹痛腹胀等不良症状可改为半流食。
专科护理
胃肠减压的护理:肠梗阻病人应尽早下胃管,吸出肠道内积气积液和毒素,减轻腹胀,降低肠腔内压力,减少肠道对细菌和毒素的吸收,改善肠壁血液循环,局部病变和全身状况。①胃管的护理:固定好胃管,阻止脱落、折叠、压迫、扭曲,保持有效的负压引流,注意引流液色、量、性质变化,有血液引出考虑可能发生了肠绞窄,要立即通知医生,并做好术前各项准备。②咳痰的护理:由于胃管插入刺激病人鼻咽喉部位黏膜,病人常出现咳嗽、咳痰,影响了胃肠减压的效果,此时应协助病人翻身轻叩背部,鼓励自行排痰。痰液黏稠不易咳出时,遵医嘱予以药物雾化吸入,或静脉输入化痰药,稀释痰液,减轻对黏膜的不良刺激,利于痰液的咳出。③口腔护理:放置胃管和病人发热期应坚持每日早晚各行2次口腔护理,目的是防止口腔炎、腮腺炎、上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祛除口腔异味,使病人感到清洁舒适。④留置管期间,应用中药治疗或石蜡油治疗肠梗阻时,中药应浓煎,每次胃管内注入100ml,每日2次,防止注入量过多引起呕吐胃区不适,灌药后须夹管1~2小时后再行开放。
灌肠的护理:肠梗阻病人常选用一次性大剂量不保留灌肠的方法治疗,目的是祛除肠积气,排出肠腔内粪便,缓解病情,一般用温盐水或温开水灌肠,病人取左侧卧位,成人每次500~800ml,插管深度8~10cm,压力不要过大,筒内液面高于肛门距离40~60cm,速度10~15分钟[1]。70岁以上病人由于肛门括约肌松弛,行走缓慢,压力应为40cm,时间15~20分钟,速度不宜过快,防止灌肠过程中病人排便,达不到灌肠目的。幼儿灌肠可选用14~16号胃管截取20~30cm,用50ml注射器代替灌肠袋,插管深度4cm。灌肠后嘱病人平卧或下床到厕所旁走动5~10分钟,以利于粪块软化易于排出。
在灌肠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灌肠袋液面下降速度和患者反应,若液面流入受阻,可前后旋转肛管或挤捏肛管,使阻塞肛管内的粪块脱落,如患者感到腹胀不适,嘱病人张口深呼吸,降低灌肠压力,减慢流速,在病室灌肠时要尊重病人,用屏风遮挡,备好便盆。如病人妊娠合并急腹症,消化道出血,严重心血管疾病最好禁止灌肠,充血性心力衰竭,水钠潴留患者禁用盐水灌肠,合并肝昏迷患者禁用肥皂水灌肠。
153例肠梗阻非手术治疗病人经以上方法实施护理后,病人一致反映护理工作热情,耐心,细致,收到了良好的治愈效果。
临床资料
2000~2007年收治153例肠梗阻非手术治疗的患者,其中单纯性肠梗阻为64例,粘连性肠梗阻为82例,肠套叠2例,肠结核和炎性肠梗阻15例。年龄8个月~89岁。男98例,女55例,住院时间3~24天。
一般护理和病情观察
静脉输液的护理:①输液的护理:主要是根据病人呕吐量,脱水体征,血液浓缩度,尿量及比重和血生化监测结果决定输液量,原则是缺多少补多少。补钾时一定要结合血钾报单和心电图测得结果,尿量>30ml/小时来判断每日补钾量,输液速度要控制在80滴/分。不宜过快,每500ml液体内含氯化钾不超过1.5g。需连续性大剂量静脉高营养及补充全血、血浆蛋白的病人,护士要选择四肢粗大血管,最好用静脉留置针输液。输液时护士一定要严密观察病人心律,沿血管走型有无红肿,胀痛,血管弹性,外渗等情况,一旦发生输液外渗立即拔出输液管,另建静脉通路,局部可用33%硫酸镁外敷。②准确及时记录24小时液体出入量,包括呕吐,胃肠减压抽出物,排尿(导尿)量,日呼吸潮气量,皮肤蒸发量,以利于评估病人体内水分的均衡状况。③矫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由于病人已不能进食、加上呕吐物、胃肠减压抽出液、灌肠排便等水份的丢失,而引发严重的水电介质紊乱的发生。首选葡萄糖等渗盐水,加上适量的电解质药物静滴,如果病情重又不能手术者,可按医嘱予以血浆、全血或血浆代用品输注,有代谢性酸中毒时用碳酸氢钠纠正,营养低下用氨基酸,脂肪乳类进行调解。
呕吐物的护理:病人患有肠梗阻后一般均有呕吐,尤其是低位性肠梗阻病人常伴有剧烈性呕吐,呼吸变得紧迫,心跳加快症状。对老年人和儿童更应严密观察,予以半坐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窒息和误吸性肺炎发生,呕吐后可用盐水或其他洁净水漱口,保持病人口腔、颜面清洁。如呕吐物污染床上用品应及时更换,保证床单整洁,室内无异味。认真观察记录呕吐发生时间、量、性质、气味,以判断病情加重及缓解状况。
解除痉挛性疼痛的护理:单纯性肠梗阻病人多是因食入过冷,过硬,暴饮暴食,大量食入海产品,黏品所致,病人表现为胃肠道有积气胀感,阵发性痉挛性疼痛。如用解痉镇痛药时应注意观察病人腹痛有否减轻,呕吐是否缓解,口干情况,瞳孔变化,在未完全明确诊断时,不可用度冷丁吗啡类止痛剂,防止掩盖病情,失去救治最佳时机。
辅助检查的护理:急性期为病人行X线腹透、CT检查、钡剂灌肠,小儿结肠充气治疗时,护理应将胃管与减压管分离,堵好末端开口处,用胶布将胃管固定于一侧耳部,防止脱落和胃液外溢,根据病情决定是否维持输液通道。备好钡剂灌肠,结肠充气器械及抢救用药,并与家属陪伴病人左右同往检查科室进行处置,协助病人摆好各项检查的体位,以防影响检查效果或造成病人虚脱。
饮食护理:病人症状已缓解,拔出胃管后,可先喝温白开水100~200ml,观察2小时后无胃肠道不良反应后可食用流质食,每日4~5次,每次200ml,忌用易产气的甜品、牛奶、浓肉汤类和不易消化食品,应给米汤、清淡的菜汤、澄汁等少渣物品。2日后无腹痛腹胀等不良症状可改为半流食。
专科护理
胃肠减压的护理:肠梗阻病人应尽早下胃管,吸出肠道内积气积液和毒素,减轻腹胀,降低肠腔内压力,减少肠道对细菌和毒素的吸收,改善肠壁血液循环,局部病变和全身状况。①胃管的护理:固定好胃管,阻止脱落、折叠、压迫、扭曲,保持有效的负压引流,注意引流液色、量、性质变化,有血液引出考虑可能发生了肠绞窄,要立即通知医生,并做好术前各项准备。②咳痰的护理:由于胃管插入刺激病人鼻咽喉部位黏膜,病人常出现咳嗽、咳痰,影响了胃肠减压的效果,此时应协助病人翻身轻叩背部,鼓励自行排痰。痰液黏稠不易咳出时,遵医嘱予以药物雾化吸入,或静脉输入化痰药,稀释痰液,减轻对黏膜的不良刺激,利于痰液的咳出。③口腔护理:放置胃管和病人发热期应坚持每日早晚各行2次口腔护理,目的是防止口腔炎、腮腺炎、上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祛除口腔异味,使病人感到清洁舒适。④留置管期间,应用中药治疗或石蜡油治疗肠梗阻时,中药应浓煎,每次胃管内注入100ml,每日2次,防止注入量过多引起呕吐胃区不适,灌药后须夹管1~2小时后再行开放。
灌肠的护理:肠梗阻病人常选用一次性大剂量不保留灌肠的方法治疗,目的是祛除肠积气,排出肠腔内粪便,缓解病情,一般用温盐水或温开水灌肠,病人取左侧卧位,成人每次500~800ml,插管深度8~10cm,压力不要过大,筒内液面高于肛门距离40~60cm,速度10~15分钟[1]。70岁以上病人由于肛门括约肌松弛,行走缓慢,压力应为40cm,时间15~20分钟,速度不宜过快,防止灌肠过程中病人排便,达不到灌肠目的。幼儿灌肠可选用14~16号胃管截取20~30cm,用50ml注射器代替灌肠袋,插管深度4cm。灌肠后嘱病人平卧或下床到厕所旁走动5~10分钟,以利于粪块软化易于排出。
在灌肠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灌肠袋液面下降速度和患者反应,若液面流入受阻,可前后旋转肛管或挤捏肛管,使阻塞肛管内的粪块脱落,如患者感到腹胀不适,嘱病人张口深呼吸,降低灌肠压力,减慢流速,在病室灌肠时要尊重病人,用屏风遮挡,备好便盆。如病人妊娠合并急腹症,消化道出血,严重心血管疾病最好禁止灌肠,充血性心力衰竭,水钠潴留患者禁用盐水灌肠,合并肝昏迷患者禁用肥皂水灌肠。
153例肠梗阻非手术治疗病人经以上方法实施护理后,病人一致反映护理工作热情,耐心,细致,收到了良好的治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