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微作业”是一种依托互联网平台的创新型作业模式。该作业具有短小、精致、快捷、多元等特征,改善了传统课后作业单一化、负担化的缺点。将“微作业”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机融合,对初中语文课程教学效果可以起到良好的提高作用。文章以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作为基础,提出初中语文课后“微作业”的几种设计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 “微作业” 设计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1.046
初中语文课后作业设计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语文课堂教学的最终效果。“微作业”是依托于互联网平台的微型化非书面作业,可以激发学生对课后作业的参与兴趣,从而让课堂教学活动得以有效延伸并取得良好效果。本文结合教学实例,探究初中语文课后“微作业”的设计策略,以期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一、设计以点带面的“微作业”,强化学生的知识积累
1.借助“微复习”注重知识积累
由于语文课程的本质为“语言工具”的学习与掌握,课堂教学通常涉及识字、组词、阅读、写作等多项内容,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实践能力等语文素养。因此,为了确保学生能够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完成语文知识的积累,可借助“微复习”帮助学生实现对语文知识的掌握与积累。
教师可提前为学生设计每一节语文课堂的“微复习”计划表,将每天需要记忆和掌握的基本词汇、优美语句、课文背诵等提前列举,让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自我复习,提升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效率。例如,教师在设计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的“微复习”计划表时,可设计为“理解和体会文章描写景物的方法”或者“明确文章写景的顺序,并运用自己的话语简述”。让学生在课后对文章精髓再次回顾,掌握写景文章的基本写作技巧。
2.利用“微阅读”合理安排时间
语文知识的学习离不开大量的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既可以培养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也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传统课外阅读形式往往会消耗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不利于学生对课外閱读产生兴趣。随着“微阅读”形式的合理运用,教师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QQ空间等多种网络阅读形式与课外阅读相结合,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优美文章或者语句发布至上述平台,让学生在课下利用较短的时间完成课外阅读任务。
比如,教师可发布一些与教材文章相关的拓展文章,或者从《人民日报》《环球日报》等官方媒体中挑选时事新闻,让学生及时了解社会动态。
二、设计以说带练的“微作业”,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1.基于“微语音”实施口语练习
语言表达能力对于一个学生的日常生活来说十分重要,因此,教师设计“微作业”时要注重“微语音”的作业形式,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利用QQ或者微信平台的语音功能,让学生在课后朗读或者背诵相关文章并上传至QQ或者微信群,教师和其他同学可以根据学生上传的音频进行合理的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
当然,教师为了引导学生做好课后朗读任务,应当预先将自己的朗读音频上传至班级群中,为学生提供朗读的示范。学生将自己的音频上传班级群之后,教师要给予适当的评价,及时帮助学生发现自身朗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对朗读优秀的学生提出表扬。
2.结合“微演讲”提升表达能力
演讲是培养学生语文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语文教师可设计“微演讲”课后作业,对学生的语言表达、思维逻辑等多方面实现系统性培养。与传统语文课堂演讲不同,微演讲的时间相对较短,学生仅仅需要将观点合理表达即可。因此,教师在布置“微演讲”作业之前,要预先告知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演讲技能。可以让学生将自己演讲的内容首先书写出来,并修改和调整其中不通顺的语句,随后运用微视频的形式将课后演讲的过程录制并分享至班级群。与“微语音”的评价方式相同,班级教师和学生们要对“微演讲”的相关视频进行观看与评价。当学生逐渐掌握“微演讲”的技巧时,教师就可以逐步提升演讲的难度,选择特定的题目等,不断提高学生的演讲水平,锻炼学生的语文口语表达能力。
三、设计由小及大的“微作业”,培养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
1.利用“微写作”增加写作兴趣
作文写作是语文课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由于作文写作难度较大,需要学生积累大量的知识和词汇,导致学生对作文写作缺乏兴趣,甚至出现应付写作的情况。为改善这一现象,教师可利用“微写作”的作文教学形式,将作文写作的字数控制在150字以内。虽然作文篇幅的减少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学生的写作压力,但是学生要想在有限的字数中清楚表达自身观点,则要具备一定的概括总结能力,本质上也实现了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布置“微写作”的初始阶段,学生可能缺乏写作方向,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自身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以及阅读文章之后的感想作为写作内容。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及时修改学生的“微写作”,找出其中的病句和问题,让学生的“微写作”更加精炼,提升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2.通过“微评论”发表观点看法
无论是微信公众号、QQ空间、微博还是其他一系列的网络平台,都提供用户评论功能,鼓励用户根据线上内容发表自身的看法并与其他网友之间展开讨论。教师则可以将评论功能与课后作业有机融合,创设“微评论”课后作业形式,增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以及学生家长、教师、专家之间的多方交流讨论机制,帮助学生形成自我独立意识,并敢于对某一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八年级语文下册《桃花源记》一课时,教师可在班级微博账号上提出问题:“桃花源中的人们如果出去生活,是否能够适应当前朝代的生活习惯?”学生在评论区可以说出自己的观点:“不能适应,朝代不同,生活习惯差异比较大。”有的学生则认为:“可以适应,只要语言能够交流,一切都能够逐渐适应。”通过“微评论”,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进一步的思考,也加深了对《桃花源记》核心主旨“现实生活与理想境界”的深度理解。
四、设计贴近生活的“微作业”,增强学生知识实践运用能力
1.运用“微视频”联系学生生活
语文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最终要落在学生的学习兴趣上。教师可设置“微视频”作业形式,让学生运用手机镜头,将自身生活中遇到的事情,见到的风景等内容录制下来,并分享到班级群中让其他同学观看,之后展开交流和讨论。此种形式既可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也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学生对于生活的认知程度,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例如,教师可在学生学习八年级上册《回忆我的母亲》一课之后,让学生通过镜头拍摄自己的母亲在生活中表现,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
2.借助“微活动”增加生活实践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教师可带领学生开展一系列的“微活动”,比如设计主题宣传广告、设计社会调查活动等。以设计主题宣传广告为例,在学习八年级下册《大自然的语言》之后,教师可带领学生设计关于保护大自然的宣传广告。学生则可以按照自身的兴趣和想法,自由组成设计小组,相互交流讨论。有的小组设计主题是干涸的河床,有的小组设计主题是优美的自然环境等,但核心观点都是保护环境,这一过程较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思考能力、交流能力以及动手实践能力,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总之,“微作业”的出现为初中语文课后作业布置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让课后作业形式及内容多样化、全面化、综合化,不仅提高了学生参与并完成课后作业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语文水平和实践能力。初中语文教师应深度挖掘教材内容,从不同角度设计“微作业”的开展形式与方法,从而提高初中生对语文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 毕丽萍《“微时代”的数学“微作业”设计》,《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5年第12期。
[2] 陈旭《初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策略探析》,《新课程·中旬》2019年第2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 “微作业” 设计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1.046
初中语文课后作业设计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语文课堂教学的最终效果。“微作业”是依托于互联网平台的微型化非书面作业,可以激发学生对课后作业的参与兴趣,从而让课堂教学活动得以有效延伸并取得良好效果。本文结合教学实例,探究初中语文课后“微作业”的设计策略,以期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一、设计以点带面的“微作业”,强化学生的知识积累
1.借助“微复习”注重知识积累
由于语文课程的本质为“语言工具”的学习与掌握,课堂教学通常涉及识字、组词、阅读、写作等多项内容,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实践能力等语文素养。因此,为了确保学生能够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完成语文知识的积累,可借助“微复习”帮助学生实现对语文知识的掌握与积累。
教师可提前为学生设计每一节语文课堂的“微复习”计划表,将每天需要记忆和掌握的基本词汇、优美语句、课文背诵等提前列举,让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自我复习,提升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效率。例如,教师在设计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的“微复习”计划表时,可设计为“理解和体会文章描写景物的方法”或者“明确文章写景的顺序,并运用自己的话语简述”。让学生在课后对文章精髓再次回顾,掌握写景文章的基本写作技巧。
2.利用“微阅读”合理安排时间
语文知识的学习离不开大量的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既可以培养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也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传统课外阅读形式往往会消耗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不利于学生对课外閱读产生兴趣。随着“微阅读”形式的合理运用,教师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QQ空间等多种网络阅读形式与课外阅读相结合,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优美文章或者语句发布至上述平台,让学生在课下利用较短的时间完成课外阅读任务。
比如,教师可发布一些与教材文章相关的拓展文章,或者从《人民日报》《环球日报》等官方媒体中挑选时事新闻,让学生及时了解社会动态。
二、设计以说带练的“微作业”,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1.基于“微语音”实施口语练习
语言表达能力对于一个学生的日常生活来说十分重要,因此,教师设计“微作业”时要注重“微语音”的作业形式,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利用QQ或者微信平台的语音功能,让学生在课后朗读或者背诵相关文章并上传至QQ或者微信群,教师和其他同学可以根据学生上传的音频进行合理的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
当然,教师为了引导学生做好课后朗读任务,应当预先将自己的朗读音频上传至班级群中,为学生提供朗读的示范。学生将自己的音频上传班级群之后,教师要给予适当的评价,及时帮助学生发现自身朗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对朗读优秀的学生提出表扬。
2.结合“微演讲”提升表达能力
演讲是培养学生语文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语文教师可设计“微演讲”课后作业,对学生的语言表达、思维逻辑等多方面实现系统性培养。与传统语文课堂演讲不同,微演讲的时间相对较短,学生仅仅需要将观点合理表达即可。因此,教师在布置“微演讲”作业之前,要预先告知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演讲技能。可以让学生将自己演讲的内容首先书写出来,并修改和调整其中不通顺的语句,随后运用微视频的形式将课后演讲的过程录制并分享至班级群。与“微语音”的评价方式相同,班级教师和学生们要对“微演讲”的相关视频进行观看与评价。当学生逐渐掌握“微演讲”的技巧时,教师就可以逐步提升演讲的难度,选择特定的题目等,不断提高学生的演讲水平,锻炼学生的语文口语表达能力。
三、设计由小及大的“微作业”,培养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
1.利用“微写作”增加写作兴趣
作文写作是语文课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由于作文写作难度较大,需要学生积累大量的知识和词汇,导致学生对作文写作缺乏兴趣,甚至出现应付写作的情况。为改善这一现象,教师可利用“微写作”的作文教学形式,将作文写作的字数控制在150字以内。虽然作文篇幅的减少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学生的写作压力,但是学生要想在有限的字数中清楚表达自身观点,则要具备一定的概括总结能力,本质上也实现了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布置“微写作”的初始阶段,学生可能缺乏写作方向,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自身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以及阅读文章之后的感想作为写作内容。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及时修改学生的“微写作”,找出其中的病句和问题,让学生的“微写作”更加精炼,提升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2.通过“微评论”发表观点看法
无论是微信公众号、QQ空间、微博还是其他一系列的网络平台,都提供用户评论功能,鼓励用户根据线上内容发表自身的看法并与其他网友之间展开讨论。教师则可以将评论功能与课后作业有机融合,创设“微评论”课后作业形式,增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以及学生家长、教师、专家之间的多方交流讨论机制,帮助学生形成自我独立意识,并敢于对某一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八年级语文下册《桃花源记》一课时,教师可在班级微博账号上提出问题:“桃花源中的人们如果出去生活,是否能够适应当前朝代的生活习惯?”学生在评论区可以说出自己的观点:“不能适应,朝代不同,生活习惯差异比较大。”有的学生则认为:“可以适应,只要语言能够交流,一切都能够逐渐适应。”通过“微评论”,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进一步的思考,也加深了对《桃花源记》核心主旨“现实生活与理想境界”的深度理解。
四、设计贴近生活的“微作业”,增强学生知识实践运用能力
1.运用“微视频”联系学生生活
语文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最终要落在学生的学习兴趣上。教师可设置“微视频”作业形式,让学生运用手机镜头,将自身生活中遇到的事情,见到的风景等内容录制下来,并分享到班级群中让其他同学观看,之后展开交流和讨论。此种形式既可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也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学生对于生活的认知程度,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例如,教师可在学生学习八年级上册《回忆我的母亲》一课之后,让学生通过镜头拍摄自己的母亲在生活中表现,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
2.借助“微活动”增加生活实践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教师可带领学生开展一系列的“微活动”,比如设计主题宣传广告、设计社会调查活动等。以设计主题宣传广告为例,在学习八年级下册《大自然的语言》之后,教师可带领学生设计关于保护大自然的宣传广告。学生则可以按照自身的兴趣和想法,自由组成设计小组,相互交流讨论。有的小组设计主题是干涸的河床,有的小组设计主题是优美的自然环境等,但核心观点都是保护环境,这一过程较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思考能力、交流能力以及动手实践能力,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总之,“微作业”的出现为初中语文课后作业布置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让课后作业形式及内容多样化、全面化、综合化,不仅提高了学生参与并完成课后作业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语文水平和实践能力。初中语文教师应深度挖掘教材内容,从不同角度设计“微作业”的开展形式与方法,从而提高初中生对语文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 毕丽萍《“微时代”的数学“微作业”设计》,《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5年第12期。
[2] 陈旭《初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策略探析》,《新课程·中旬》2019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