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会军院长在北京电影学院已经整整学习工作了30年,从朱辛庄到黄亭子,他本身受教育的过程和从事教育的过程,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也可以看作是这30年中国电影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
关于北京电影学院78班,关于“第五代”电影人,中国的影视圈里已经有太多的故事和相关方面的介绍。北京电影学院现任院长张会军,自1978年入学至今,已在电影学院学习工作了整整30余年。从朱辛庄到黄亭子,他本身受教育的过程和从事教育的过程,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也可以看作这30年中国电影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
以后拍电影至少不能给
电影学院丢脸
在张会军的记忆中,北电人有着一个传统:坚持梦想,并热爱思辨、创新。
1978年对于很多电影人来说,是改变命运的一年。当年原本在北京一个师范学校(现在的北京教育学院分院)里教书的张会军,同许多人一样,决定在这一年一定要参加高考。因为之前曾学过美术,考虑到电影摄影专业跟美术比较接近,在第一志愿报考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第二志愿报了人民大学新闻系之余,他同时还报考了北京电影学院的摄影专业。意料之外地在参加完高考后不久,张会军就先接到电影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凭着喜欢电影的一股子梦想,带着要给自己找一条出路的决心,他决定到电影学院学习电影摄影。
入学以后,张会军在摄影78班当班长,和其同班的张艺谋一样,年纪上是班里的“老大哥”。上学时自己感觉底子没有同班的学生好,他们俩同时选择玩命地学习。当时教师和学生的生活条件、学习条件都特别差,但是电影学院在精神上是富足的。回忆起当年的校园生活,张会军显得格外乐观:
“那时的校址在昌平的朱辛庄,整个校园就我们这么100多个人。大家平时不进城,要是有班车进城看电影,都是挤得满满的,超载的状态。如果看电影晚了回来没赶上班车,有的同学就搭城市运垃圾的车回来。”当年的他们,进城看完电影回学校后,还经常会为了电影的故事、情节、人物而激烈争论一整个通宵。
抱着“毕业以后拍电影至少不能给电影学院丢脸”的想法,78班的同学们在与今日没有任何可比性的艰苦条件下毕业了。因为进校之前曾有过当老师的经验,毕业以后张会军选择留校任教。
10年的沉淀与积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北京电影学院渐渐成为中国电影教育全面复苏和发轫的窗口。张会军笑言当时自己得天独厚地赶上一个非常好的时期,所以明确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也十分清楚只有用电影学院这四年的学习,才能把10年失去的东西补回来。“作为教师来说,他们是用这4年的时间和自己全部的人生经历来教授这一拨儿学生,作为学生来说,是用这4年的学习和知识的积累,来解决我们后半辈子的发展问题。”
在电影学院后面一些年的教学和学习中,张会军曾先后任教务处教学科长、摄影系副主任、院长助理兼研究生(部)主任、摄影学院院长、教务办公室主任、学院教学副院长、党委委员等职,他得到一个启示——对于学校,要形成一套非常缜密的教学计划和系统;对于教师,要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模式和认真的教学态度;对于学生,要认真对待自己将来从事的专业,在学习的过程中付出多少,才会有多少的回报。
营造宽松和自由的
学术、学习环境
“我认为院长的角色就像是摄制组的‘制片’和‘剧务’:对内是为教师和学生服务的,对外主要是给学校筹资金,要设备,加强与各个领导机关的沟通和联系,核心是要给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和实习条件。我们的所有管理层的中心任务就是保证学校学生的教学条件、生活条件、学习条件,我要最大程度挖掘、整合学校的各种各样的资源。”
目前作为院长的张会军坦言北京电影学院只是一个非常平和而又勤奋的学校,不在媒体上炒作自己,也不搞表面上的、空的、虚的东西——所有的却是老师学生们脚踏实地、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果。走进电影学院的校园,会发现这里与其他大专院校不同,有一个非常宽松和自由的学术、学习环境。在电影学院的教学中,老师们只告诉学生电影创作的基本知识和一般规律,怎么样的发展和突破却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学校给了同学们一个宽松的环境,给了规定动作需要做完,自选动作可以由他们自己选择,有了什么差错的时候,老师会坦诚地告诉他们该怎么做。” 在这样一个相对宽松自由的学习、创作环境中,张院长给自己的定位还真的挺像剧组大家庭中“制片”与“剧务”的角色。
电影学院的目标是培养电影专业人才,所以首要任务是要保证其学生毕业出来以后,能够完全胜任电影的专业工作;然而艺术家是培养不出来的——但是,电影学院的教育却可以为未来的电影艺术家打好基础。与此同时,张会军院长很重视整体的学术发展与未来电影学科理论的走向,更主要的是意在通过历史理论以及批评研究,能够对电影的专业教学和创作教学有所指导,使得电影学院的学生在所从事的领域上能够更为扎实,能够让他们在未来的创作当中,走的更坚实,更远,更长久。
一所大学的教学特色,不是一句话可以解释清楚的,只有当人们置身其中的时候才会有非常深刻的感受和领悟。电影学院教育、教学的特点是其所有的课程都是跟电影创作和实践紧密相关的。“北京电影学院的特色就是‘创作、实践、教学’,这个过程中可能是‘先讲后做’,也可能是‘边讲边做’,也可能是‘做完了再讲,讲完了再做’。”——张会军院长介绍道。
不是领导说了算
而是教授说了算
由于近年来数字高清电影的出现,电影学院目前面临着专业教学中对于高清技术的适应标准,及未来电影业界的发展方向的挑战。张会军也表示“数字技术将会越来越普及,电影胶片完全被淘汰——仅仅是一个时间问题。”但这样的技术转变还需要多长时间?也许时间的长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中国的电影从业者们能抓住数字高清技术出现的契机,把握这种新技术的载体与手段,使其同样灵活运用于艺术和创作想法中。
“我们学校有一个优点:不是领导说了算,而是教授说了算。重大的问题先开始做学术调研和市场调研,然后各个教学单位提出意见,最后都在学院学术委员会上讨论。学院党委和学院班子不讨论这些事,咱们学校所奉行的是‘专家治校’,而不是‘行政治校’。”张院长明确表示,“现在社会不缺资本,缺的是电影专业人才和电影创意,我觉得我们学院已经全都具备了,有必要做这样的实践和开拓。”
教育从根本上说是培养人才的,有人才就有创意;学院教育可以培养人才,但不能只培养人才。所以北京电影学院不单纯要从电影教育、教学的方向培养人,还预备搭建一个电影产业的平台,让教师、学生自主经营,给他们一个施展才华的文化产业基地。“我理想当中的北京电影学院就是这样的轮廓——自主发展、外延发展、自主做产业。我们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借电影产业的性质和机制,让学校的电影教育,让老师和学生的发展道路走得更远、更长,这些理想的实现,要靠我们所有北电人的努力。”
今年是北京电影学院建院60周年。在陪伴着这所学院走过30载风雨征程的张会军院长眼里,电影学院仅仅是青春的开始。正如他满心热忱地表示——“我们希望用热情和专业水平培养更多的电影优秀人才,同时我们也希望所有的电影学院毕业生能够经常回来与学院共享你们的成果,更希望所有热爱中国电影事业的年轻人能够报考北京电影学院。”用热情和专业能力为中国电影强国贡献力量——这个目标,就是张会军30年如一日在电影学院的希冀与努力。
链接
张会军,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电影学院院长, 1982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后留校任教至今。
关于北京电影学院78班,关于“第五代”电影人,中国的影视圈里已经有太多的故事和相关方面的介绍。北京电影学院现任院长张会军,自1978年入学至今,已在电影学院学习工作了整整30余年。从朱辛庄到黄亭子,他本身受教育的过程和从事教育的过程,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也可以看作这30年中国电影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
以后拍电影至少不能给
电影学院丢脸
在张会军的记忆中,北电人有着一个传统:坚持梦想,并热爱思辨、创新。
1978年对于很多电影人来说,是改变命运的一年。当年原本在北京一个师范学校(现在的北京教育学院分院)里教书的张会军,同许多人一样,决定在这一年一定要参加高考。因为之前曾学过美术,考虑到电影摄影专业跟美术比较接近,在第一志愿报考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第二志愿报了人民大学新闻系之余,他同时还报考了北京电影学院的摄影专业。意料之外地在参加完高考后不久,张会军就先接到电影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凭着喜欢电影的一股子梦想,带着要给自己找一条出路的决心,他决定到电影学院学习电影摄影。
入学以后,张会军在摄影78班当班长,和其同班的张艺谋一样,年纪上是班里的“老大哥”。上学时自己感觉底子没有同班的学生好,他们俩同时选择玩命地学习。当时教师和学生的生活条件、学习条件都特别差,但是电影学院在精神上是富足的。回忆起当年的校园生活,张会军显得格外乐观:
“那时的校址在昌平的朱辛庄,整个校园就我们这么100多个人。大家平时不进城,要是有班车进城看电影,都是挤得满满的,超载的状态。如果看电影晚了回来没赶上班车,有的同学就搭城市运垃圾的车回来。”当年的他们,进城看完电影回学校后,还经常会为了电影的故事、情节、人物而激烈争论一整个通宵。
抱着“毕业以后拍电影至少不能给电影学院丢脸”的想法,78班的同学们在与今日没有任何可比性的艰苦条件下毕业了。因为进校之前曾有过当老师的经验,毕业以后张会军选择留校任教。
10年的沉淀与积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北京电影学院渐渐成为中国电影教育全面复苏和发轫的窗口。张会军笑言当时自己得天独厚地赶上一个非常好的时期,所以明确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也十分清楚只有用电影学院这四年的学习,才能把10年失去的东西补回来。“作为教师来说,他们是用这4年的时间和自己全部的人生经历来教授这一拨儿学生,作为学生来说,是用这4年的学习和知识的积累,来解决我们后半辈子的发展问题。”
在电影学院后面一些年的教学和学习中,张会军曾先后任教务处教学科长、摄影系副主任、院长助理兼研究生(部)主任、摄影学院院长、教务办公室主任、学院教学副院长、党委委员等职,他得到一个启示——对于学校,要形成一套非常缜密的教学计划和系统;对于教师,要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模式和认真的教学态度;对于学生,要认真对待自己将来从事的专业,在学习的过程中付出多少,才会有多少的回报。
营造宽松和自由的
学术、学习环境
“我认为院长的角色就像是摄制组的‘制片’和‘剧务’:对内是为教师和学生服务的,对外主要是给学校筹资金,要设备,加强与各个领导机关的沟通和联系,核心是要给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和实习条件。我们的所有管理层的中心任务就是保证学校学生的教学条件、生活条件、学习条件,我要最大程度挖掘、整合学校的各种各样的资源。”
目前作为院长的张会军坦言北京电影学院只是一个非常平和而又勤奋的学校,不在媒体上炒作自己,也不搞表面上的、空的、虚的东西——所有的却是老师学生们脚踏实地、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果。走进电影学院的校园,会发现这里与其他大专院校不同,有一个非常宽松和自由的学术、学习环境。在电影学院的教学中,老师们只告诉学生电影创作的基本知识和一般规律,怎么样的发展和突破却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学校给了同学们一个宽松的环境,给了规定动作需要做完,自选动作可以由他们自己选择,有了什么差错的时候,老师会坦诚地告诉他们该怎么做。” 在这样一个相对宽松自由的学习、创作环境中,张院长给自己的定位还真的挺像剧组大家庭中“制片”与“剧务”的角色。
电影学院的目标是培养电影专业人才,所以首要任务是要保证其学生毕业出来以后,能够完全胜任电影的专业工作;然而艺术家是培养不出来的——但是,电影学院的教育却可以为未来的电影艺术家打好基础。与此同时,张会军院长很重视整体的学术发展与未来电影学科理论的走向,更主要的是意在通过历史理论以及批评研究,能够对电影的专业教学和创作教学有所指导,使得电影学院的学生在所从事的领域上能够更为扎实,能够让他们在未来的创作当中,走的更坚实,更远,更长久。
一所大学的教学特色,不是一句话可以解释清楚的,只有当人们置身其中的时候才会有非常深刻的感受和领悟。电影学院教育、教学的特点是其所有的课程都是跟电影创作和实践紧密相关的。“北京电影学院的特色就是‘创作、实践、教学’,这个过程中可能是‘先讲后做’,也可能是‘边讲边做’,也可能是‘做完了再讲,讲完了再做’。”——张会军院长介绍道。
不是领导说了算
而是教授说了算
由于近年来数字高清电影的出现,电影学院目前面临着专业教学中对于高清技术的适应标准,及未来电影业界的发展方向的挑战。张会军也表示“数字技术将会越来越普及,电影胶片完全被淘汰——仅仅是一个时间问题。”但这样的技术转变还需要多长时间?也许时间的长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中国的电影从业者们能抓住数字高清技术出现的契机,把握这种新技术的载体与手段,使其同样灵活运用于艺术和创作想法中。
“我们学校有一个优点:不是领导说了算,而是教授说了算。重大的问题先开始做学术调研和市场调研,然后各个教学单位提出意见,最后都在学院学术委员会上讨论。学院党委和学院班子不讨论这些事,咱们学校所奉行的是‘专家治校’,而不是‘行政治校’。”张院长明确表示,“现在社会不缺资本,缺的是电影专业人才和电影创意,我觉得我们学院已经全都具备了,有必要做这样的实践和开拓。”
教育从根本上说是培养人才的,有人才就有创意;学院教育可以培养人才,但不能只培养人才。所以北京电影学院不单纯要从电影教育、教学的方向培养人,还预备搭建一个电影产业的平台,让教师、学生自主经营,给他们一个施展才华的文化产业基地。“我理想当中的北京电影学院就是这样的轮廓——自主发展、外延发展、自主做产业。我们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借电影产业的性质和机制,让学校的电影教育,让老师和学生的发展道路走得更远、更长,这些理想的实现,要靠我们所有北电人的努力。”
今年是北京电影学院建院60周年。在陪伴着这所学院走过30载风雨征程的张会军院长眼里,电影学院仅仅是青春的开始。正如他满心热忱地表示——“我们希望用热情和专业水平培养更多的电影优秀人才,同时我们也希望所有的电影学院毕业生能够经常回来与学院共享你们的成果,更希望所有热爱中国电影事业的年轻人能够报考北京电影学院。”用热情和专业能力为中国电影强国贡献力量——这个目标,就是张会军30年如一日在电影学院的希冀与努力。
链接
张会军,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电影学院院长, 1982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后留校任教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