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乡的挑战

来源 :少年博览·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xk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几何时,我也对“留学”二字充满着好奇与向往,想象着国外的生活方式是不是和电视中一样,那边的月亮是不是比这边更圆。在父母的支持和鼓励下,我在高二会考结束之后赴美留学。现在回头想想,当时真是非常大胆。
  先简单地介绍下我自己吧。我中学就读于合肥六中,中等水平的成绩,学习并无出彩之处,而且略显偏科。在出国之前,我既没接触了解寄宿家庭,也没像大多数赴美留学生一样花一年时间去巩固英语。我和平时一样按部就班地去学校上课,只是在暑假时简单地收拾行李就走了。
  那时,我有了无数个“第一次”。第一次一个人出这么远的门,第一次一个人登机托运过海关,第一次一个人在陌生的机场等着人接机。在一群外国人中间,17岁的我才是那个“外国人”。
  适应
  我将要上的学校是一所位于美国南卡罗来那州的全日制高中,从学前班到高四,一共只有1500人左右,整个高中部,只有5个中国人。
  学校的氛围很好,学生们大多来自中产阶级家庭,个人素质普遍良好,学习环境很不错。第一个学期,校长帮我选了英语、微积分、统计、物理、美术和美国历史。其中微积分、物理和统计学都是AP课程,也就是俗称的大学预科,考试达到一定分数之后可以在大学换取学分。
  这些课程给我的压力并不大,因为在国内高二上过,我都或多或少接触过。真正令我头疼的是英语和美国历史,还有异域的生活习惯。
  由于我还未满18岁,按美国法律必须有监护人照顾。交付一定的费用,我便寄宿在由凯利、瑞贝卡夫妇和7岁的罗茜、9岁的希尼亚组成的家庭里。每天的生活一成不变:早上挣扎着起来吃早饭,7点半出门上课,下午3点放学,然后4点左右回家,6点吃晚饭,吃完饭回房间。
  
  
  美国人把吃饭看作是一种交流的契机。每天晚饭时,凯利夫妇都会问我和孩子们今天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或者是遇到了什么困难。但我更多的是把吃饭看成一种生理需要——能3分钟吃完我就不会拖到5分钟。所以刚去的时候,他们经常还没说几句,我这边的食物已经见底了。一开始我没觉得有什么不妥,直到有一天瑞贝卡单独对我说,吃饭不仅是为了填饱肚子,还是家人在一起聊天的媒介,我才恍然大悟。
  我本身就是一个偏内向的人,没什么事的时候我可以一整天都呆在房间里,自娱自乐,而他们却觉得我不出房间是对他们的不尊重。事实上,我确实没有将自己看成他们家庭的一部分,两个小女孩自己玩自己的,凯利和瑞贝卡一般都是在处理工作上的事情或者一起看看电视什么的。我自觉加入其中很突兀,也很尴尬。但是他们夫妇仍希望我能多走出房间,在楼下和他们呆在一起……
  总之前几个月,我们之间的相处多是建立在“他是一个外来者,习俗和习惯上都存在着差异”,这样一种互相尊敬和爱护的氛围中磨合度过的。
  矛盾
  然而,一切都在我圣诞节回来之后变了。我发现瑞贝卡对我的态度有了微妙的改变。一开始我以为是因为她的家人从佛罗里达州过来,所以她很疲惫没有时间管我,后来才知道是因为我的成绩不好。
  有一天,我下楼的时候她拉住我,说她担心我在国内过不好圣诞节,所以没有把成绩单发给我看。
  我看了一眼成绩单:物理A、微积分A+、统计C+、历史B-、英语B-,美术A。这边的统计学偏向于解释,而非简单的概率计算;我当时的英语水平跟不上我的思维,所以写出来的东西大家都看不懂,英语课上的发言也占着一定的成绩比重,而我整天都是坐在教室里面听大家讨论,我也没懂作文是怎样的格式和内容要求,所以不出意外的,B-是老师同情给的及格分;至于历史,我和老师非常谈得来,但是我并不认识美国那四十多位总统,亚当斯啊,约翰逊啊,他们都是谁跟谁啊?
  总之,我觉得自己成绩虽然不行,但我知道问题,愿意去改正,所以当瑞贝卡说成绩不好的时候,我就简单地对她说,我下学期会努力的。然而,她对我的态度很不满,认为我在敷衍,没有认识到问题的重要性。
  沟通的不良往往会生出很多间隙。那段时间真的有些难熬,我觉得我做出了不少改变,但他们并不认可。
  他们不同意我睡懒觉,觉得是一种“不尊重他们家”的行为,我就没再睡过懒觉;每天晚上,我也在两个孩子8点钟上床睡觉的时候尽量减少我的活动,即使那时候我才刚开始写作业;我参加了学校的篮球队,可他们没去看过一场比赛,甚至训练或者比赛结束时,因为他们来不了,我只能去蹭同学或者教练的车回家;他们在家看电影的时候,会在其他人离开时暂停,而对我从未有过一次;他们定了我考完的第二天去欧洲的机票,可没有问我回家的机票定了没有或者学校的颁奖仪式需不需要参加……他们对我提出的尊重和公平的原则并没有在他们的行为中得到体现。
  也许人在悲观的时候会把各种细小的坏放大成恶,无论怎样,这些我都没有和父母说起。
  波折
  我知道不想退只能进,所以我努力地改变现状。最终,我还是有收获的,在下半个学期,我以总成绩3A3B进入了学校的Honor Roll(美国高中的优秀学生榜单)。虽然我在篮球队的成绩一般般,但是我随着网球队拿到了该分区的州冠军。   这一年对我来说收益很大。不光是眼界,更是一种磨练。然而,第二年我要面对的挑战更直接——大学申请,这也是我来美国的主要目的。
  自然的,课程负担变得更重了:5门AP课程和1门英语。但我没有太多压力,主要是有第一年的经历之后,我觉得什么困难都可以克服。
  
  SAT考试是申请大学的重要标准之一,每年的下半年只有10、11、12三个月份有SAT考试。对学生来说,10月份先练练手,11月份是出成绩的时候,12月份作为11月份没考好的应急期。但是,一般大学都在12月底截止申请,而12月SAT成绩出的时候和截止的时候几乎重叠,所以有点危险,一般学生都只把12月作为保留手段。
  就在11月份的时候,我顺利地申请到了满意的考场——凯利曾经在这所学校里读书,第一是因为近,第二是因为认得路。但人算不如天算,瑞贝卡当天将我送错了学校,更不幸的是,同年级的一个中国学生的准考证也在我的包里。我们都在一个考场,他前一天晚上打电话给我,说家里没墨了,让我帮他打印一份带过去。所以,结局是我们两个人都没有考成。
  我也许应该大吼大叫撕心裂肺哭天抢地地发泄一番,但我却意外的平静。生气并不能给我带来什么有用的结果,回去之后我把这次考试改到了1月份,然后正常地过了一个周末。结果1月份的考试因为下雪取消了,斯帕坦堡是一个很少下雪的地方,我在那里呆了两年,只下了那么一天雪,就是这么巧。
  改变
  总之就在我为申请大学忙得焦头烂额的时候,圣诞节悄悄地来了。这个寒假我在瑞贝卡家呆着了,他们还给我准备了圣诞礼物,这让我受宠若惊。但还有更大的两个惊喜,一个是我上半学期以全A的成绩进了“High Honor Roll”;第二个是瑞贝卡决定从政,要去缅因州当参议员,所以没有时间照顾我。考虑了一下,他们将我交给了我的导师——麦克和南希夫妇。南希老师在我所读的高中主教艺术,除了绘画之外,还包括美术史和摄影。她经常对我嘘寒问暖,提醒我参加学校的活动。我对她很感激,也为此次机会感到开心。
  那后来真是非常愉快的生活。我的每场球赛南希老师基本都会来看,然后接我回家,时不时还会给我买个汉堡作为奖励;她的丈夫是职业摄影师,有时候会带我去一些风景不错的地方摄影,使我受益匪浅;烧饭的时候他们会烧四人份的菜,总是给我留双份的量;他们还教会我怎么烤肉、烤玉米、遛狗……我和麦克有好几次晚上看比赛都在沙发上睡着,醒来发现比赛早已结束。
  
  那时,求知欲和兴趣也驱使着我,使我整个人就像一块海绵一样吸收着知识。课外我参加了足球队,每天去跑跑步吹吹牛,即使我从未真正上过场;由于自己完全地放开了,写作文的时候思路很开阔,行文流畅,甚至有两篇作文拿过满分;我参加过两次微积分的比赛,虽然两手空空,但是兴致盎然;我的摄影技术也在麦克的指导下日渐成熟。
  可以说,那半年的生活非常惬意,也很享受。当然,这样的好心情也有很多其它方面的因素。
  一是我的大学申请已递交,心情相对轻松;二是在瑞贝卡家养成的良好习惯使我在南希老师家的生活更加舒畅;如果还有第三的话,那一定是南希夫妇和我都算是艺术和篮球爱好者,所处氛围本身就很棒。
  在我毕业的时候,由于我爸妈赶不到毕业典礼,便由南希老师作为监护人出席。当她听到校长念出我名字,宣布我光荣毕业的时候,她哭了。每每想及,他们夫妇对我的真诚和希望都让我动容。
  最后我被四所大学录取: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弗吉尼亚理工大学、伊利诺伊理工大学和密歇根州立大学。高中所学8门AP课程7门通过,唯一一门没过的是南希老师教的世界美术史,这让我深感惭愧。最终我选择了排名全美前50的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就读计算机科学专业。
  我对得起我自己的努力,同时我也深知自己付出了多少。
  成长
  西海岸的阳光海滩与东海岸的风景完全不同。加州有着更多的阳光、豪车和中国人。这并不是贬义,而是一个事实。相比高中,大学是个更大的世界,身处其中的我,好似小河里的鱼游进了大海。
  美国大学有个很经典的生活模型:三角模型。这个三角分别是学业、睡眠和社交,一个人只能取两样。大部分学霸选择了学业加睡眠;部分国内报道的富二代则是专心投入了社交和睡眠;也有少数人选择学业和社交而放弃了睡眠。美国的大学压力是根据专业不同而有差别的,不能一概而论,但是总体而言,压力都是有的。写作课和专业课中的长期项目是压力的主要来源,特别是像我这种喜欢临时抱佛脚的人,时间就被压迫得更紧张了。
  大学中也会见到形形色色的人。每个老师都会有自己显著的教学风格和思维方式,比如写作课老师会希望你多和他们交流思想,从而在阅读我们的作文时,他们能更充分理解我们的观点。而我所属的计算机专业,很多老师则更倾向于让我们与助教交流,一方面是因为教授本身都是很忙的,有时要兼职其他的项目;另一方面是助教多和我们年龄相仿,交流起来也更轻松方便。
  但是生活中,同学对彼此的影响力,或者说破坏力,要大于一切。他们是最近的,也是最容易被无形比较的。很多时候,被迫比较和虚荣也会害了一部分人。我曾目睹一个本质善良的同学堕入种种恶习,面临被开除的境地;我也看到过讨厌富二代的同学开始买起潮牌。
  人都会变,变坏是最简单的。
  相比高中,大学更注重的是一个长期的规划。到了大学,很少有作业是今天写明天交,很多的事情都需要自己主动去了解和计划,奖学金、打工、实习、人际交往等等都需要我们精心经营。如果说高中是一个自我发现、自我崛起的过程,那么大学就是一个对外界发现和适应的过程,也是进入社会前的短暂落脚点。
  你也许发现,关于大学的情况我描述很少,这是因为上大学后,我渐渐懂得“感同身受”几乎是不可能的。就像即使我听过无数传闻,也无法真正理解国内高三同学学习的辛苦,而他们也不能想象我在国外的这几年是怎样度过的。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总要走出第一步。这个年纪,我们应该去看看世界,闯一闯,试一试。
其他文献
一片云,清闲以致,浅舞天涯,惬意清欢;一阵风,吹落花叶,轻舞红尘,锦绣紫陌;这淡雅悠然已是红尘最美;一朵云,一缕风,行于陌上,清美着尘心,入了画,入了心,也入了流年;光阴轻轻,岁月冉冉,这一朵朵恬然温婉,便是人生追求的极致。  ——题记  有时候,蓦然之间,就想开始一段简简单单的旅行,不用多远,也不用多久,一个人,一条路,一段旅程,一种心情,没有任何束缚,亦没有丝毫羁绊。也许旅行的意义并不在于你在
期刊
2015年8月2日,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的候机大厅里,28位15岁左右的孩子即将登上飞往英国惠林顿的维珍国际航班。在那里,他们将先接受一个月的集训,再到英国各地的中学报到,开始他们异国求学的生涯。  此时,每一个孩子的身边都围满了亲人;每一个亲人的眼睛都是红红的。这些从小被捧在手心里长大的孩子,从此将与亲人天各一方。英国毕竟不是鸡形地图上的某个城市,可以抬脚即去,那是一个陌生的国度……一切都是未知的。
期刊
花儿感谢叶的陪伴,月亮感谢繁星的陪伴,蓝天感谢鸟儿的陪伴,而我感谢你的陪伴。感谢一路有你,在我孤单、无助的时候;感谢一路有你,在我快乐、悲伤的时候;是你让我的眼前不再黑暗,鼓起勇气面对一切困扰……  山重水复疑无路  已是深夜,大地被绣着月亮和星星的毛毡罩住了似的。风轻悄悄地吹着,窗外的树枝被吹得“沙沙”响。我在屋里思考难题,想了很久也没有想出来,我很急,急得面红耳赤,烦躁极了。你走了进来,拍拍我
期刊
题目中的“解元解渴”是什么意思呢?不妨先说一个历史掌故。  明代有个解缙,是个很有学问的人,曾主持撰修著名的《永乐大典》。解缙自小聪慧,擅长对对子,20岁就中了解元。有一次,解缙游山口渴了,到一座庙里找水喝。老道士得知来人是解缙后,先给他斟上一碗茶,然后出了一个对子让他对。老道士出的上联是:“一碗清茶,解解解元渴。”第一个“解”字读jiě,意思是消除;第二个“解”读xiè,是解缙的姓;第三个“解”
期刊
“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底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响,三月的青帷不揭,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脚尖触着地板,湿凉之感隐隐从脚底冒上脑神经,鸡皮疙瘩胡乱起了一身,向前走三步,浅吟出郑愁予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此时我正处于秦淮河偏南之境,淅沥的雨莫名的纷扰
期刊
(一)  乐乐:队长,周末发生了一件很尴尬的事,但是我不知道我是熊孩子还是我弟弟是熊孩子。  队长:那你说说看。  乐乐:我最近迷上了一部电视剧,可是妈妈怕影响学习总是不让我看电视。周末的晚上,我一个人在房间写作业,隐隐约约听到邻居家传来这部电视剧的主题曲。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就在这时,妈妈突然告诉我,她要带三岁的弟弟去楼下超市买东西,叮嘱我一定要好好写作业,不要看电视。  队长:你不会等妈妈走
期刊
夕阳的光晕注满了凹凸的路面,氤氲着难以言状的沧桑之感,古老的街道在橙色中摇曳着,似乎正在缓缓稀释着白天的生气,行将入眠。  无意间瞥见了一家面馆——没有柘木雕刻的华贵招牌,更无美艳的霓虹,惟有毛笔率性飘逸地写着的“面馆”二字,孔武遒劲,让我有一种想进去坐坐的冲动。  “师傅,来碗面条。”  “稍等片刻,炉火马上升好。”是一个慈祥的声音,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在我们这个方言纵横的小城多少有点让人意外。循
期刊
科技社生物室里,分养在不同容器中的几只小白鼠正捧着前爪,用期待的目光仰头看着面前负责给自己喂食加铲屎的灵长类生物。  “路飞的是鲜虾加西红柿,鸣人的是蜂蜜加豆腐,静香的是鸡肉加芝麻,柯南的是松花蛋加白糖,艾伦的是鲤鱼加甘草,神乐是米饭加黄豆……”曾礼拿起实验台上分别贴好标签的玻璃瓶,倒在有着奇怪名字的小白鼠的喂食槽内。  “你这是在干嘛?”周楠一边吃着巧克力一边拿着手机刷微博,头也不抬。  “做食
期刊
那些现当代的国画大师,几乎每个人都有一种自己的“专属动物”。比如齐白石画虾,徐悲鸿画马,张善子画虎,黄胄画驴……大自然中有这样活泼泼的精灵,是画家们的福分;而这些精灵能够遇上充满怜爱的大师,又是动物们的福分了。  吴作人画的是金鱼,一种很国学的小鱼儿。金鱼起源于中国,早在12世纪,国人已开始金鱼家化的遗传研究,现在世界各国的金鱼都是直接或间接从中国引种的。  吴作人(1908—1997),原籍安徽
期刊
说到有关留学的电影,不得不提《中国合伙人》。很多出国留学生都对这部电影的情节感同身受,那些熟悉的桥段让他们想起为了出国狂背托福红宝书的时光,苦涩中又透着一丝回甘。影片中大量的台词也被人们征用为心灵鸡汤的模板,比如:“梦想是什么?梦想就是一种让你感到坚持就是幸福的东西。”“重要的不是成功,而是作为一个普通人,你不能丧失尊严。”“勇气是抵御恐惧,把握恐惧,而不是没有恐惧。”“去向那个打你的人去学习,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