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常见护理措施及康复指导

来源 :中国伤残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lic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粥样硬化斑块造成下肢动脉阻塞或狭窄称作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LowerEx -tremityAtheroscleroticOcclu-siveDisease,LEAOD)。下肢常见的粥样硬化斑块发生部位有髂动脉、股浅动脉、小腿动脉。在我国,该病的发病率呈增高趋势,已成为老年人最常见的疾病之一。20世纪90年代我国华东地区的一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50岁以上人群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发病率为0.76%。男女比例约为8.5:1。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综合心理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状况、神经功能缺损( 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 ADL)评分影响。方法:将62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1)和观察组(n=31),对照
失血性休克是常见且需紧急抢救的综合征.基本病理、生理都发生改变,使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循环供血不足导致组织细胞缺血缺氧、多器官急性代谢紊乱和功能障碍.因此,迅速而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1964年,我国吴松寒首次报告了2例病人因服用大剂量关木通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ARF),但未引起相应重视[1].自10年前国外学者发现服用某些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草药后可导致快速进展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 diffuseaxonalinjury ,DAI)是头部旋转时在剪切力作用下,发生在脑的中轴及邻近结构如脑干,胼胝体,基底节以及第三脑室周围[1]以神经轴索肿胀,断裂轴索球形成为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