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纪录片有“国家相册”的美誉,对于承载政治共同体的历史记忆,凝聚政治共同体的深度认同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成功吸引受众关注、论述政治观点、传递政治信息,是纪录片创作者不可回避的问题。笔者认为,作为政治话语的表现形式之一,《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聚焦改革开放主题,通过营造视觉景观、丰富声音造型、创新文字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政治传播效果。深入研究本片,将为同类作品提供借鉴。
关键词:改革开放;纪录片;视听语言;政治传播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0)07-0092-03
在中国,政治传播的形态主要体现为政治宣传。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如何优化我国政治宣传效果,实现对内强化政治合法性,激发人民深度政治认同;對外把握话语主动权,积极自塑国家形象,成为这一时期政治传播的重要研究课题。
《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以下简称《我们》)作为中共中央宣传部与中央人民广播电视台2018年出品的政治传播力作,在主题选择、叙事策略、视听语言等多方面进行了探索,既向广大受众展现了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成就,又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笔者在政治传播视阈下探究本片的视听语言创新之处,希冀为同类作品提供新的创作思路。
一、吸引受众关注的视觉景观
居伊·德波认为,在现代生产条件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中,“整个社会生活显示为一种巨大的景观的积聚(Accumulation de spectacles)。直接经历过的一切都已经离我们而去,进入了一种表现(Representation)”[1]。受众越来越关注光影、色彩等技术谱写的视觉艺术,催生出愈加新颖的影像呈现技巧。在政论纪录片中,通过精雕细刻的画面传递一定的政治信息,是在景观社会语境中吸引受众关注的手段之一。
(一)凝聚政治共识的艺术画面
政论纪录片,归根到底仍属纪录片范畴。无论何时,它都不能忽视纪实性与审美性这两个基本特征。在阐述政治信息的基础上,提高作品的艺术性,才能满足受众的感官体验需求,最大程度赢得观众认可。在画面上精益求精,《我们》做出了自己的探索。
一方面,航拍、水下摄影等方式日渐成为塑造画面景观的重要手段之一。“屏幕已经成为这个时代不可缺少的传播媒介,屏幕时代最具代表性的传播形式就是影像”[2]。接近于上帝视角的航拍镜头,往往可以使熟悉的生活陌生化,带给观众震撼的视觉体验。如在第十四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通过航拍镜头分别呈现延安地区曾经裸露的沟壑与当下漫山遍野的人工林,展示了壮美的祖国风景,彰显了中国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成效,从而凸显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
另一方面,小景深镜头、纵深镜头的广泛使用提高了《我们》的画面品质,符合年轻受众的观赏习惯。对于“90后”“00后”而言,影视作品早已不是文化消费中的奢侈品,花样频出的视听呈现形式培养了他们较高的审美追求与趣味。《我们》借鉴电影作品的表现手法,大量使用特写、小景深镜头、纵深镜头,给年轻人带来了极大的欣赏愉悦。
(二)升华政治文明的镜头逻辑
“把政治传播内容设想为一个圆,其表层机构是意识形态,中层结构是政治价值,深层结构是政治文明”[3]。相较于其他层次政治信息而言,政治文明不具有政治冲突性,可传播性最强。政论纪录片向受众展示中国不断发展壮大的政治文明,有助于消解不同文明的误解,促进政治文明的交流与融合。
政论纪录片传播政治文明,离不开合理的镜头叙事逻辑。政论片主创人员需要通过合理的逻辑,清晰地呈现事实、生动地讲述故事,将宏大的意识形态、政治文明与具体的生活形象紧密结合,在传播中升华政治文明的意义。
《我们》镜头语言通过总分结构布局,高度融合了主题表达的政治性与个性表达的深刻性。作品名称“我们一起走过”是整部纪录片的总,各分集则是纪录片的分。各分集包括《弄潮儿向涛头立》《在希望的田野上》《打开国门搞建设》《到世界市场的大海中去》《爱拼才会赢》《血,总是热的》《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等共18集,从经济、文化、政治、社会、生态等国民生活的各个侧面反映了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历史。总分布局,既拓宽了政论片的立论广度,又彰显了政论片的立论深度。
二、传递政治观点的声音造型
政论纪录片的创作越来越需要注重文化产品消费者的视听享受。塑造鲜活的荧屏形象,离不开声音造型与画面造型的完美结合。它们是不可分割的艺术整体,前者诉诸听觉,善于通过调动观众主观能动性传递抽象信息,后者则通过呈现影像作用于人的视觉,传递可见的直接信息。在政论纪录片中,同期声与音乐成为传递政治观点的重要听觉造型。
(一)“借嘴发声”彰显政治责任感
中国从不缺乏好故事,只是缺乏向国外受众讲述好故事的经验与方法。以往,一些媒体在开展对外宣传工作时,直接使用国内宣传稿件,忽视了国外受众的不同语境与心理特征,传播效果力倍功半。作为中国政治传播的精品之作,《我们》通过采访外国专家或亲历者,创新使用了“借嘴发声”的对外传播策略,合理地向国际受众展示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主动“自塑”了良好的中国国家形象。
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不仅有利于提高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还有力地造福了世界人民,大大推动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巧用“借嘴发声”,可以使传播内容更加贴合国际受众心理,降低他们对中国主流媒体作品的抵触心理,减少关于中国发展的刻板成见。如第四集《到世界市场的大海中去》,匈牙利宝思德公司员工约瑟夫讲述中国企业的管理制度重新给企业带来生机,被外派的儿子也因为企业扭亏为盈重新回到公司,一家人的生活重回正轨。作为中国万华化学集团收购宝思德公司事件的亲历者,约瑟夫讲述的内容细节更加丰富,带有鲜明的个人特色,可以带给观众极强的情绪感染力,从而更容易受到国际受众认同。 (二)音樂旋律提高主题感染力
在信息传递、意义接受过程中,音乐是影像作品不可忽视的艺术造型手段之一。具体而言,它通过一定的韵律,在带给观众美的享受的同时表达情绪、传递情感。政论片中合理使用音乐可以提升作品情趣,同时“几段或慷慨激昂或温润感人的动人旋律能够在内涵扩充、意义凸显和强化表达方面起到事半功倍之效”[4]。
例如,第二集《在希望的田野上》中,《在希望的田野上》这支歌曲出现在本集的导语与高潮部分,辅以风吹麦浪、农民丰收的镜头,讴歌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农民不断提升生活水平的历史。这首在改革开放初期红遍大江南北的歌曲,用熟悉的韵律将人们的思绪带回那个不断变革的年代,使人感慨万千。本集结尾时,音乐的旋律又巧妙接续了四川成都战旗村村民晚会演唱的同期声,巧妙地将同期声与配乐融为一体,有力烘托了作品欢快的气氛,同时呼应本集片名,进一步深化了作品主题。
三、补充政治信息的文字实践
在《我们》中,构成作品主体的不仅有直观的视觉、听觉元素,还有一定的不可感的抽象元素。后者主要指解说词、字幕、图标等较为抽象的文字信息。这些信息在作品的意义传递中同样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聚焦政治信息的画外解说
在政论纪录片中,解说词具有鲜明的主观性,它可以直接、明确地表达政治观点,具有高度思想倾向引导性。然而,解说词“理想性与教诲性往往使影片叙事脱离影像本体的具体性,成为概念的集合”[5]。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真实电影”纪实风格的兴起,解说词的角色越来越饱受争议。
事实上,优秀的纪录片并不排斥解说词。由于视觉图像具有表意的多重指向性,解说词往往可以发挥定锚作用,引导观众理解信息的具体意义。作为直接传递政治观点的作品,《我们》完全抛弃解说词并不现实,但主创人员节制使用解说词的同时最大程度发挥了解说词的功用。
第一,在解说词中融入网络用语,增强作品时代感。具体用词是政治话语的表现形式之一,官方话语和民间话语的区别之一在于选用词语的不同。相对于官方的宣传话语体系,“民间话语体系是长期积聚的各种民间思潮的舆论表达”[6]。贴近政治传播受众,意味着要用老百姓能够领会的表述开展宣传工作。作品中词语发端于互联网,来源于普通百姓一点一滴的实践,既简洁明了,又极富幽默风格。《我们》作为官方话语体系的代表,放低身段积极汲取普通民众的语言智慧,可以更加生动形象地向广大观众传递信息、表达观点,从而降低了政治信息的理解难度。
第二,解说词中凸显意识形态的关键词高频出现。“言语不是思想的内容,乃是思想的符号”[7]。言语是思维形式的重要表现,在政论片中反复使用重点词语,可以对人们的潜意识产生影响,从而在无形中塑造人们的思维。作品中,意识形态鲜明词汇的反复出现,强调了中国共产党始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与使命,使人们认识到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人民的现实,无形中提升了观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同时,这些词语的出现也可以提升人们对错误思想的免疫力,自觉抵制部分媒体对中国改革开放成就的丑化行为。
(二)调动认知想象的隐喻表达
在政论片中,政治话语的意义可分为“语言层面”与“非语言层面”两个层次。作为一种基本的人类认知方式,隐喻可以“利用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拓展人们的想象,延伸人们的思维,借助具体事物去把握抽象事物”[8]。
改革话语是抽象宏大的,而隐喻调动了人们的具体生活经验,化抽象为具象,为人们留下了推理理解的余地。隐喻如同意义阐述的空间“留白”,在说理之余提高了政论片的情趣,引人深思。
作品的解说词文本多次通过隐喻彰显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坚定信心。例如,“锻造国家脊梁”,喻意非公有制经济在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填海建港的开山炮,吹响了深圳改革发展的冲锋号”,以工程建设施工的爆炸声喻意深圳推动改革开放的信号,震撼人心;“只要不在负面清单上的都可以经营,这是金子般的定心丸”,以定心丸喻意政府出台的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合理使用隐喻,有利于作品塑造出勇于变革、勇于创新、不畏艰难的中国国家形象。
四、结 语
在政治传播视角下讲好中国故事,就要使广大观众树立正确的改革开放历史认知,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在此过程中,主流媒体需要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发挥设置议程、引导舆论的作用,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提振信心。
《我们》的成功启示创作者,中国并不缺乏好故事,而是缺少讲好故事的实践与经验。在这个媒介格局飞速变化的时代,传统媒体依然可以通过打造高质量的视听精品,在受众中引发广泛关注。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讲好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讲好中国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我们》为同类作品做好了表率。
参考文献:
[1] (法)居伊·德波著.张新木译.景观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7.
[2] 汪磊.屏幕时代的影像思维与影像书写[J].青年记者,2018(5):68-69.
[3] 荆学民.关于政治传播内容的理论思考[J].南京社会科学,2016(3):109-114.
[4] 刘煜,张红军.政论纪录片塑造国家形象的多模态话语分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8,40(9):118-122.
[5] 雷建军,钟大年.纪录片:影像意义系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6] 荆学民.探索中国政治传播的新境界[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6,30(4):74-81.
[7] 宗白华.艺境[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8] 李勇忠.语篇构建中的转喻和隐喻[J].外语学刊,2008(2):50-54.
[责任编辑:杨楚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