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伴随企业的发展和职工队伍结构、知识结构的改善,企业职工培训要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变化,要在培训观念、培训目标、方式方法和评价机制上不断创新,以打造一支满足企业发展需要的干部职工队伍。
关键词:企业;职工培训;创新;机制
对职工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多层次、多形式的训练和培养的活动。旨在全面提高职工的文化、技术、管理和政治思想素质。增强任职能力,提高工作效率。职工培训是国民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企业职工培训主要包括:①建立专门的职工教育机构。②制定职工培训计划。③建立健全职工培训的各项规章制度。其形式主要有岗位技术操作练兵、定期技术考核、群众性技术表演、举办训练班及各种类型的业余教育。职工培训也是提高企业工作人员素质,增进行政机构工作效率,实现工作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现代企业培训特点
1、员工培训的全员性。培训的对象上至领导下至普通的员工,这样通过全员性的职工培训极大地提高了组织员工的整体素质水平,有效地推动了组织的发展。同时,管理者不仅有责任要说明学习应符合战略目标,要收获成果,而且也有责任来指导评估和加强被管理人员的学习。另外,培训的内容包括生产培训、管理培训、经营培训等组织内部的各个环节。
2、员工培训的终身性。单凭学校正规教育所获得的一点知识不能迎接社会的挑战,必需实行终身教育,不断补充新知识、新技术、新经营理论。
3、员工培训的多样性。就是培训的范围已从企业扩展到整个社会,形成学校、企业、社会的三位一体的庞大的完整的职工培训网。培训的方式有企业组织的培训、有社会组织的业余培训、有大学为企业开办的各类培训班。
4、员工培训的计划性。即组织把员工培训已纳入组织的发展计划之内,在组织内设有职工培训部门,负责有计划、有组织的员工培训教育工作。
二、实施企业培训创新对策
1、培训观念创新。在培训观念上,一要树立培训为生产经营服务的观念;二要充分体观从人为本的思想,强调个人需求的满足和主动性、积权性的发挥,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的观念;对新招收的职工和转、换岗职工进行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使他们尽快掌握所学知识,独立项岗;对新招收的职工和转、换岗职工进行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使他们尽快掌握所学知识,独立项岗;对基层管理人员应着重于管理工作的技能、技巧,如怎样组织他人工作,如何为班组成员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等。在观念技能方面,首先应该培养他们在思考问题时,如何改变思维方法,由被管理者转变为管理者,即由被动地执行具体指示转为主动地发布指示。其次,要重视培训他们掌握组织他人工作的技巧,尽力使班组内每个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都能融洽,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使每一个被管理者都能心情舒畅地工作。对中、高层管理人员的培训应注重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用人能力、控制和协调能力、经营决策能力,以及组织设计技巧的培养。三要由过去的岗位培训转变为知识技能型培训的观念.由抄书本的考试转变为素质培训考试约观念;四要强调为劳动者随时提供自主培训学习的环境和条件。
2、培训目标创新。过去企业培训把目标只设定在数量上.培训多少人就认为完成了培训。这种目标定位必须加以创新。企业培训一是围绕技术创新确定培训目标;二是围绕现代企业管理确定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培训目标;三是围绕企业职业技能开发为培训目标;四是培训与生产工作成果相统一的目标;五是围绕员工自我设定的目标开展培训;六是围绕人员培训向“复合型”“一专多能型”方向发展的目标。
培训目标的设置有赖于培训需求分析,培训需求分析需从多维度来进行,包括组织、工作、个人三个方面。首先,进行组织分析。组织分析指确定组织范围内的培训需求,以保证培训计划符合组织的整体目标与战略要求。根据组织的运行计划和远景规划,预测本组织未来在技术上及组织结构上可能发生什么变化,了解现有员工的能力并推测未来将需要哪些知识和技能,从而估计出哪些员工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培训,以及这种培训真正见效所需的时间,以推测出培训提前期的长短,不致监渴掘井。其次,进行工作分析。工作分析指员工达到理想的工作绩效所必须掌握的技能和能力。最后,进行个人分析。个人分析是将员工现有的水平与预期未来对员工技能的要求进行比照,发现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差距。在培训需求分析中我们讲到了组织分析、工作分析和个人分析,通过分析,我们明确了员工未来需要从事某个岗位,若要从事这个岗位的工作,现有员工的职能和预期职务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消除这个差距就是我们的培训目标。设置培训目标将为培训计划提供明确方向和依循的构架。
3、培训方式方法创新。在培训方法上,充分体现个人自主学习、传统课堂教学、生产实习操作、教师个别辅导等多种形式的结合。必须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最大限度地满足员工培训学习的需求,从而获得最佳的培训效果。企业培训的对象是成年人,培训方式方法必须与成年人的学习规律相适应。成年人的特点是记忆力相对较差,但理解能力强,并具有一定的工作和社会经验。因此,采用参与式的培训方式是比较合适的,即在培训过程中,培训者应多用实例并创造更多的机会使受训者将自己所了解和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表现出来,以供其他受训者参考。适当采用“吊胃口”的方式和其他技巧可提高受训者的学习兴趣,多表扬少批评能增强学员的学习信心。还应该重视受训者提出的意见和问题,集思广益,有利于提高培训效果。着眼于企业的发展和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使用,要不断更新培训内容。有必要根据企业的需求,采取自编和联合的方式编制一些紧密切合生产实际的实用教材或辅助资料。在培训材料的编排上,尽可能考虑到趣味性,深入浅出,多用图表,易记易懂。在培训方式上,为员工运用新技术手段自主培训创造条件。充分体现现代信息技术在培训中的应用,强调培训媒体的多样化(文字、课件、音像),应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培训手段,采用视听材料,以增加感性认识。
4、创新开展讨论法培训
按照费用与操作的复杂程序又可分成一般小组讨论与研讨会两种方式。研讨会多以专题演讲为主,中途或会后允许学员与演讲者进行交流沟通。优点是信息可以多向传递,与讲授法相比反馈效果较好,但费用较高。而小组讨论法的特点是信息交流时方式为多向传递,学员的参与性高,费用较低。多用于巩固知识,训练学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际交往的能力,但运用时对培训教师的要求较高。
三、构建培训评价机制
为确保培训的质量和效果,须通过培训的评价机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
1、监督指导。培训组织者对培训的组织实施应进行监督与指导,重点做好课程内容先后次序的安排与协调。
2、分析和修正评价标准。根据信息反馈,对原定评价标准进行分析和修正,以便客观公正地评价培训效果。
3、评价培训效果。培训效果的评价包括两层意义,即培训工作本身的评价以及受训者通过培训后所表现的行为。整个培训效果评价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侧重于对培训课程内容是否合适进行评定,通过组织受训者讨论,了解他们对课程的反映。第二阶段,通过各种考核方式和手段,评价受训者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第三阶段,在培训结束后,通过考核受训者的工作表现来评价培训的效果。如可对受训者前后的工作态度、熟练程度、工作成果等进行比较来加以评价。
关键词:企业;职工培训;创新;机制
对职工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多层次、多形式的训练和培养的活动。旨在全面提高职工的文化、技术、管理和政治思想素质。增强任职能力,提高工作效率。职工培训是国民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企业职工培训主要包括:①建立专门的职工教育机构。②制定职工培训计划。③建立健全职工培训的各项规章制度。其形式主要有岗位技术操作练兵、定期技术考核、群众性技术表演、举办训练班及各种类型的业余教育。职工培训也是提高企业工作人员素质,增进行政机构工作效率,实现工作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现代企业培训特点
1、员工培训的全员性。培训的对象上至领导下至普通的员工,这样通过全员性的职工培训极大地提高了组织员工的整体素质水平,有效地推动了组织的发展。同时,管理者不仅有责任要说明学习应符合战略目标,要收获成果,而且也有责任来指导评估和加强被管理人员的学习。另外,培训的内容包括生产培训、管理培训、经营培训等组织内部的各个环节。
2、员工培训的终身性。单凭学校正规教育所获得的一点知识不能迎接社会的挑战,必需实行终身教育,不断补充新知识、新技术、新经营理论。
3、员工培训的多样性。就是培训的范围已从企业扩展到整个社会,形成学校、企业、社会的三位一体的庞大的完整的职工培训网。培训的方式有企业组织的培训、有社会组织的业余培训、有大学为企业开办的各类培训班。
4、员工培训的计划性。即组织把员工培训已纳入组织的发展计划之内,在组织内设有职工培训部门,负责有计划、有组织的员工培训教育工作。
二、实施企业培训创新对策
1、培训观念创新。在培训观念上,一要树立培训为生产经营服务的观念;二要充分体观从人为本的思想,强调个人需求的满足和主动性、积权性的发挥,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的观念;对新招收的职工和转、换岗职工进行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使他们尽快掌握所学知识,独立项岗;对新招收的职工和转、换岗职工进行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使他们尽快掌握所学知识,独立项岗;对基层管理人员应着重于管理工作的技能、技巧,如怎样组织他人工作,如何为班组成员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等。在观念技能方面,首先应该培养他们在思考问题时,如何改变思维方法,由被管理者转变为管理者,即由被动地执行具体指示转为主动地发布指示。其次,要重视培训他们掌握组织他人工作的技巧,尽力使班组内每个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都能融洽,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使每一个被管理者都能心情舒畅地工作。对中、高层管理人员的培训应注重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用人能力、控制和协调能力、经营决策能力,以及组织设计技巧的培养。三要由过去的岗位培训转变为知识技能型培训的观念.由抄书本的考试转变为素质培训考试约观念;四要强调为劳动者随时提供自主培训学习的环境和条件。
2、培训目标创新。过去企业培训把目标只设定在数量上.培训多少人就认为完成了培训。这种目标定位必须加以创新。企业培训一是围绕技术创新确定培训目标;二是围绕现代企业管理确定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培训目标;三是围绕企业职业技能开发为培训目标;四是培训与生产工作成果相统一的目标;五是围绕员工自我设定的目标开展培训;六是围绕人员培训向“复合型”“一专多能型”方向发展的目标。
培训目标的设置有赖于培训需求分析,培训需求分析需从多维度来进行,包括组织、工作、个人三个方面。首先,进行组织分析。组织分析指确定组织范围内的培训需求,以保证培训计划符合组织的整体目标与战略要求。根据组织的运行计划和远景规划,预测本组织未来在技术上及组织结构上可能发生什么变化,了解现有员工的能力并推测未来将需要哪些知识和技能,从而估计出哪些员工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培训,以及这种培训真正见效所需的时间,以推测出培训提前期的长短,不致监渴掘井。其次,进行工作分析。工作分析指员工达到理想的工作绩效所必须掌握的技能和能力。最后,进行个人分析。个人分析是将员工现有的水平与预期未来对员工技能的要求进行比照,发现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差距。在培训需求分析中我们讲到了组织分析、工作分析和个人分析,通过分析,我们明确了员工未来需要从事某个岗位,若要从事这个岗位的工作,现有员工的职能和预期职务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消除这个差距就是我们的培训目标。设置培训目标将为培训计划提供明确方向和依循的构架。
3、培训方式方法创新。在培训方法上,充分体现个人自主学习、传统课堂教学、生产实习操作、教师个别辅导等多种形式的结合。必须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最大限度地满足员工培训学习的需求,从而获得最佳的培训效果。企业培训的对象是成年人,培训方式方法必须与成年人的学习规律相适应。成年人的特点是记忆力相对较差,但理解能力强,并具有一定的工作和社会经验。因此,采用参与式的培训方式是比较合适的,即在培训过程中,培训者应多用实例并创造更多的机会使受训者将自己所了解和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表现出来,以供其他受训者参考。适当采用“吊胃口”的方式和其他技巧可提高受训者的学习兴趣,多表扬少批评能增强学员的学习信心。还应该重视受训者提出的意见和问题,集思广益,有利于提高培训效果。着眼于企业的发展和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使用,要不断更新培训内容。有必要根据企业的需求,采取自编和联合的方式编制一些紧密切合生产实际的实用教材或辅助资料。在培训材料的编排上,尽可能考虑到趣味性,深入浅出,多用图表,易记易懂。在培训方式上,为员工运用新技术手段自主培训创造条件。充分体现现代信息技术在培训中的应用,强调培训媒体的多样化(文字、课件、音像),应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培训手段,采用视听材料,以增加感性认识。
4、创新开展讨论法培训
按照费用与操作的复杂程序又可分成一般小组讨论与研讨会两种方式。研讨会多以专题演讲为主,中途或会后允许学员与演讲者进行交流沟通。优点是信息可以多向传递,与讲授法相比反馈效果较好,但费用较高。而小组讨论法的特点是信息交流时方式为多向传递,学员的参与性高,费用较低。多用于巩固知识,训练学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际交往的能力,但运用时对培训教师的要求较高。
三、构建培训评价机制
为确保培训的质量和效果,须通过培训的评价机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
1、监督指导。培训组织者对培训的组织实施应进行监督与指导,重点做好课程内容先后次序的安排与协调。
2、分析和修正评价标准。根据信息反馈,对原定评价标准进行分析和修正,以便客观公正地评价培训效果。
3、评价培训效果。培训效果的评价包括两层意义,即培训工作本身的评价以及受训者通过培训后所表现的行为。整个培训效果评价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侧重于对培训课程内容是否合适进行评定,通过组织受训者讨论,了解他们对课程的反映。第二阶段,通过各种考核方式和手段,评价受训者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第三阶段,在培训结束后,通过考核受训者的工作表现来评价培训的效果。如可对受训者前后的工作态度、熟练程度、工作成果等进行比较来加以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