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去年开始的金融危机已经对全球经济造成了严重冲击,对于倚重出口的中国沿海省份来说,;中击尤其严重。那么,对于依靠外单的温州服装业来讲,到底情况如何?
冲击的确不小
“这次金融危机对我们温州服装业的冲击仍然不小。”温州市服装商会会长郑晨爱对记者表示,虽然温州服装业对出口的依赖性不是很强,很多企业也做内单,比起珠三角等地严重依赖出口的情况来说受到的影响要小一些,但形势仍然十分严峻。统计数据表明,今年一季度,温州规模以上企业纺织服装鞋帽业工业总产值47.83亿元,同比增长2.04%,累计出口服装及衣着附件2.38亿美元,同比增长0.20%。在西装厂家集中的瓯海区,去年年底曾经在一天之内倒闭了三家服装企业,震惊了整个温州服装业。“大部分企业开工不足,倒闭的企业也有,不过大多是一些中小型企业,自己没有什么研发能力,一旦没有外单就只能关门了。”根据温州市服装商会年初的一项调查,不少企业春节后开工时出现了精简人员、收缩生产线等情况,例如以做外贸贴牌为主的法兰西姆三条生产流水线就停工了一条。
不会坐以待毙
“我们提出了‘品牌集成店’的概念,由法派公司牵头,联手温州的名牌女装、皮鞋、眼镜等企业,合资组成一家商贸企业,大家一起开大卖场。”法派公司高级经济师吴仁水对记者说。
法派集团是温州规模最大的服装企业之一,在这次金融危机中也受伤颇重,国际部分业务下滑30%,为了应对危机,他们组建了一个名为“优衣派”的新公司,现在正在紧张准备开展业务。“优衣派”的定位以服装为主,包括正装、休闲装、商务休闲装等,同时兼营鞋革、箱包、饰品等。
事实上,在温州,近年来服装企业做得比较成功的例如美特斯邦威和森马,均采用了类似的“虚拟经营”手法。所谓虚拟经营,就是企业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将产品附加值低的活动环节外包给其他企业或组织,而自己则专精于产品附加值高的核心活动环节,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实现企业经营以低成本快速扩张。以森马为例,它将服装生产、销售外包给其他企业或组织,而自己专精于服装设计、品牌经营等活动环节,从而实现森马集团的迅速扩张。现在“优衣派”也是将生产和销售外包给法派等制作企业,而本身专心于品牌经营,整合资源,追求共赢。据了解,优衣派公司还没正式成立,就已经收到国外企业发来的意向书,希望将优衣派品牌引进欧洲市场,可见这一模式的吸引力。
机遇大于挑战
郑晨爱表示,面对金融危机,温州服装企业采取了多种手段,收到了_一定成效。他用十分肯定的语气告诉记者:“现在下滑的趋势已经得到了遏制。”“我们自己也主动出击,外单不足内单补,大单没有做小单,总之不能坐以待毙吧。现在看来,其实小单也不错,价格比较好,风险也比大单要小。我自己的企业在3、4月份的订单就已经接到5月份了。”
郑晨爱分析指出,金融危机下温州服装业遇到困难有其必然性。“比如,以前我们有个误解,以为只要做成品牌,就不需要专业批发市场了。其实不是的。温州现在仍然有大量中小型服装制造企业,他们没有自己的营销渠道,因此一个专业的批发市场是有其存在的必要的。现在,在浙江柯桥和义乌的服装批发市场,很多都是温州人。”但更深层的原因其实还是在于温州服装企业核心竞争力弱,产业结构差。“温州服装企业85%以上还是以加工制作为主业,处在产业链的最低端。这样的产业结构决定了温州服装业抵御金融危机的能力比较差。从2003年开始,温州服装业就发展乏力。”
因此,在金融危机的刺激下,企业进行产业升级转型的积极性很高。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温州一家成衣公司的产品以出口为主,金融危机和去年的欧元贬值对他们压力很大。为了保证市场份额,他们专门针对外商成立一个新产品开发部,生产更加适应国外市场消费者的成衣。由于外商订单对产品要求更加严格,接外单可以间接促使企业提升研发、管理水平。
郑晨爱表示,温州服装行业将这次金融危机普遍看作一次调整的良机。在温州服装业看来,这次金融危机有两大机遇:一是政策机遇。以往国家对服装业这样的传统产业重视不够,银行也惜贷,要发展很困难。而服装业能够提供很多就业机会,因此在金融危机时期受到国家重视,现在外部环境比平时还要好。二是市场机遇。“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的是奢侈消费和高端消费,但是价廉物美的大众消费品却正是发展的好时机,像温州的鞋现在在美国销售很好。服装也是一样的。”
冲击的确不小
“这次金融危机对我们温州服装业的冲击仍然不小。”温州市服装商会会长郑晨爱对记者表示,虽然温州服装业对出口的依赖性不是很强,很多企业也做内单,比起珠三角等地严重依赖出口的情况来说受到的影响要小一些,但形势仍然十分严峻。统计数据表明,今年一季度,温州规模以上企业纺织服装鞋帽业工业总产值47.83亿元,同比增长2.04%,累计出口服装及衣着附件2.38亿美元,同比增长0.20%。在西装厂家集中的瓯海区,去年年底曾经在一天之内倒闭了三家服装企业,震惊了整个温州服装业。“大部分企业开工不足,倒闭的企业也有,不过大多是一些中小型企业,自己没有什么研发能力,一旦没有外单就只能关门了。”根据温州市服装商会年初的一项调查,不少企业春节后开工时出现了精简人员、收缩生产线等情况,例如以做外贸贴牌为主的法兰西姆三条生产流水线就停工了一条。
不会坐以待毙
“我们提出了‘品牌集成店’的概念,由法派公司牵头,联手温州的名牌女装、皮鞋、眼镜等企业,合资组成一家商贸企业,大家一起开大卖场。”法派公司高级经济师吴仁水对记者说。
法派集团是温州规模最大的服装企业之一,在这次金融危机中也受伤颇重,国际部分业务下滑30%,为了应对危机,他们组建了一个名为“优衣派”的新公司,现在正在紧张准备开展业务。“优衣派”的定位以服装为主,包括正装、休闲装、商务休闲装等,同时兼营鞋革、箱包、饰品等。
事实上,在温州,近年来服装企业做得比较成功的例如美特斯邦威和森马,均采用了类似的“虚拟经营”手法。所谓虚拟经营,就是企业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将产品附加值低的活动环节外包给其他企业或组织,而自己则专精于产品附加值高的核心活动环节,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实现企业经营以低成本快速扩张。以森马为例,它将服装生产、销售外包给其他企业或组织,而自己专精于服装设计、品牌经营等活动环节,从而实现森马集团的迅速扩张。现在“优衣派”也是将生产和销售外包给法派等制作企业,而本身专心于品牌经营,整合资源,追求共赢。据了解,优衣派公司还没正式成立,就已经收到国外企业发来的意向书,希望将优衣派品牌引进欧洲市场,可见这一模式的吸引力。
机遇大于挑战
郑晨爱表示,面对金融危机,温州服装企业采取了多种手段,收到了_一定成效。他用十分肯定的语气告诉记者:“现在下滑的趋势已经得到了遏制。”“我们自己也主动出击,外单不足内单补,大单没有做小单,总之不能坐以待毙吧。现在看来,其实小单也不错,价格比较好,风险也比大单要小。我自己的企业在3、4月份的订单就已经接到5月份了。”
郑晨爱分析指出,金融危机下温州服装业遇到困难有其必然性。“比如,以前我们有个误解,以为只要做成品牌,就不需要专业批发市场了。其实不是的。温州现在仍然有大量中小型服装制造企业,他们没有自己的营销渠道,因此一个专业的批发市场是有其存在的必要的。现在,在浙江柯桥和义乌的服装批发市场,很多都是温州人。”但更深层的原因其实还是在于温州服装企业核心竞争力弱,产业结构差。“温州服装企业85%以上还是以加工制作为主业,处在产业链的最低端。这样的产业结构决定了温州服装业抵御金融危机的能力比较差。从2003年开始,温州服装业就发展乏力。”
因此,在金融危机的刺激下,企业进行产业升级转型的积极性很高。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温州一家成衣公司的产品以出口为主,金融危机和去年的欧元贬值对他们压力很大。为了保证市场份额,他们专门针对外商成立一个新产品开发部,生产更加适应国外市场消费者的成衣。由于外商订单对产品要求更加严格,接外单可以间接促使企业提升研发、管理水平。
郑晨爱表示,温州服装行业将这次金融危机普遍看作一次调整的良机。在温州服装业看来,这次金融危机有两大机遇:一是政策机遇。以往国家对服装业这样的传统产业重视不够,银行也惜贷,要发展很困难。而服装业能够提供很多就业机会,因此在金融危机时期受到国家重视,现在外部环境比平时还要好。二是市场机遇。“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的是奢侈消费和高端消费,但是价廉物美的大众消费品却正是发展的好时机,像温州的鞋现在在美国销售很好。服装也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