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良III型鼓室成形术的远期疗效
【摘 要】
:
【机 构】
:
辽宁 大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 邮政编码116011,大连市友谊医院耳鼻咽喉科
【出 处】
: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发表日期】
:
1994年29期
其他文献
用20只成年豚鼠进行前庭功能、听功能检查,内淋巴囊破坏后30、60、90天复试。发现术后正弦摆动前庭眼震(SPVN)之频率明显下降,幅度无明显变化。术后短声与滤波短声16kHz~0.25kHz诱发的复合动作电位(CAP)阈值均提高。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fl为2050Hz时,术后30天2f1-f2之DPO幅度降低(P<0.05),术后60天进一步下降(P<0.01);且f1为4000Hz之DP
采用Rice等法对舌下神经袢甲状舌骨肌支及胸骨甲状肌支再支配的犬甲杓肌收缩功能恢复的观察,表明这两神经分支均能较好地使甲杓肌恢复收缩功能。其收缩功能主要表现在收缩张力恢复程度上的不同,收缩时间亦较正常稍慢。但甲状舌骨肌支再支配甲杓肌效果更佳。
按McCabe诊断标准筛选出疑为自身免疫性内耳病患者41例,进行临床听力学检查及有关免疫学检查,并采用免疫细胞化学(ABC)方法,对41例患者的血清进行抗内耳组织相关抗体的检测,发现4例有明确的阳性反应。结果表明部分自身免疫性内耳病患者血清中可能存在有抗内耳组织的特异性抗体,结果还显示免疫介导的内耳病可能是耳蜗或蜗后起源的。对自身免疫性内耳病的临床检测方法、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进行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