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立德树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政策观念不断深入人心,校企合作在高职教育改革中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现今校企合作深受市场、经济、政策、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体制的影响,加之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机制,导致我国的高职校企合作未能取得长期的、有实质意义上的进步。校企合作是当前高职院校深入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代表了现代高职教育教学创新和发展的新方向,校企合作能使学院及时了解专业发展的新方向,根据企业人才需求及时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企业培养更多优秀、合适的人才,拓宽校企合作的宽度和广度,实现校企双赢。因此,高职院校要努力探索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促进我国高职教育与对口企业的合作向纵深发展。
关键词:订单式培养;电商培养;现代学徒制;新模式;职业发展
创新创业是当前高校发展的主要方向,借校企深度合作将推进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专业建设等方面的综合改革,使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专业教育的全过程,建成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全方位融合、全过程覆盖的专业点,着力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但是从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传统经验看,普遍存在着流于形式、沉没成本大等问题,大多未能形成校企合作的长远有效利益机制。本文主要探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互联网+”电商培养模式;推行现代学徒制,致力于培养技能型人才;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共建学生职业发展平台四种深度合作模式。
一、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所谓“订单式培养”模式,指的是学校企业的人才需要,以职业规划为导向,与企业合作构建对口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下订单的模式与学生签约,并整合学校、企业以及学生各自的优势资源,通过师资互补、技术互助以及设备共享等条件组织多元化教学,让学生毕业即就业的三方共赢人才培养模式。此模式的“利益”相关性能最大程度地激发企业培养出市场需要的人才,使校企合作的实质精神真正得以发挥。但是由于此种模式的运行目标局限于大中型企业,专业的局限性导致人才培养的覆盖面较窄。同时,企业经营的不稳定性导致人才引进的不稳定。因此学校应设立专门的“校企合作”部门进行一对一的协商洽谈;与企业签订详尽的有利于学生方面的人才培养协议;同时定期与企业进行人才动态培养的研讨,成立由校企“合力出人”的“订单班董会”,以便密切关注人才培养的进度,根据岗位和市场需求,及时调整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二、“互联网+”电商培养模式
互联网时代,尤其是今天的移动互联网当下,高职院校应借力“互联网+”,集中力量强化校企的深度合作。高职院校可与当地电子商务协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协作,共建实习和实训基地。经过三方沟通、协商和融合,在具体实践时可将学生分成美工、客服、运营、推广小组与企业各部门对接,利用学生的专业优势为优秀的学生创建网购平台的服务站,指导和帮助学生进行电子商务实训,让学生也能在线下获得实训体验。利用“互联网+”的模式,学校可与企业建立电商领域创新平台或研究机构,着力解决电商技术、电商物流、电商标准、电商品牌发展的重大技术瓶颈。积极寻求构建产、学、研、用的创新联盟。通过教材共编、师资共享、专业共建等方式,顺应多元化办学主体的潮流,以当地品牌运营中岗位需求能力为标准,培养电子合同、电子结算、物流跟踪、信息安全、顾客行为分析等方面的技术应用人才。促进学校与企业在战略、技术、产品、数据、服务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品牌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实现学校培养的学生专业技能与行业企业需求标准的零距离对接。
三、推行现代学徒制,致力于培养技能型人才
校企深度合作应在完善实训基地设备设施的前提下,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如:向对口企业聘请技术人才担任技能专家开展“企业专家导向”学徒制试点;与当地媒体合作开展校企共育电视人;与非物质遗产保护联合会合作传承纺、染、织、绣、印、服装服饰等传统技艺,打造“以文化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为载体、以互联网为平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环境、符合市场客观规律的纺织非遗可持续发展新模式。校企合作,建立现代学徒制将充分整合企业、学院优势资源,形成校企合一、工学一体的技能人才培养新机制,将为我国经济发展培养更多的实用性技能人才。
四、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共建学生职业发展平台
高职院校应与不同地区、类型的企业进行合作,并在推动人才培养、职业发展规划学科建设、生涯导师队伍建设、实习就业推荐服务和人才发展基金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新模式的开启旨在与企业共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发展平台,参与到本校的职业规划课程中去,并通过多年来积累的求职指导数据和经验,以及以往合作过的上千家企业资源,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制定更合理的职业规划,并根据规划来提升相关的职业能力,获得目标职位相关的实践经验,从而真正地帮助大学生实现更好
的就业。
五、结束语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对职业教育明确提出,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也提出,着力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校企一体化办学。高等职业教育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提高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基本途径。各高职院校在稳步发展原有校企合作模式的基础上,应积极加深和创新校企合作的发展,将专业建设和校企合作有机结合,多渠道培养师生的工匠精神,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学校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育桥,何玉兰.高职教育校企深度合作模式與内容的探讨[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4,23(1):38-41.
[2]吴结.高职教育校企深度合作的多元化模式构建及评价[J].现代教育管理,2011(6):65-68.
[3]李二敏.高等职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模式探析—基于利益激励机制视角[J].继续教育研究,2011(8):49-50.
[4]李跃花.区域创新视角下高职院校校企深度合作模式探析——以汽车检测与维修专業为例[J].科教导刊,2013(13):46-47.
关键词:订单式培养;电商培养;现代学徒制;新模式;职业发展
创新创业是当前高校发展的主要方向,借校企深度合作将推进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专业建设等方面的综合改革,使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专业教育的全过程,建成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全方位融合、全过程覆盖的专业点,着力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但是从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传统经验看,普遍存在着流于形式、沉没成本大等问题,大多未能形成校企合作的长远有效利益机制。本文主要探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互联网+”电商培养模式;推行现代学徒制,致力于培养技能型人才;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共建学生职业发展平台四种深度合作模式。
一、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所谓“订单式培养”模式,指的是学校企业的人才需要,以职业规划为导向,与企业合作构建对口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下订单的模式与学生签约,并整合学校、企业以及学生各自的优势资源,通过师资互补、技术互助以及设备共享等条件组织多元化教学,让学生毕业即就业的三方共赢人才培养模式。此模式的“利益”相关性能最大程度地激发企业培养出市场需要的人才,使校企合作的实质精神真正得以发挥。但是由于此种模式的运行目标局限于大中型企业,专业的局限性导致人才培养的覆盖面较窄。同时,企业经营的不稳定性导致人才引进的不稳定。因此学校应设立专门的“校企合作”部门进行一对一的协商洽谈;与企业签订详尽的有利于学生方面的人才培养协议;同时定期与企业进行人才动态培养的研讨,成立由校企“合力出人”的“订单班董会”,以便密切关注人才培养的进度,根据岗位和市场需求,及时调整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二、“互联网+”电商培养模式
互联网时代,尤其是今天的移动互联网当下,高职院校应借力“互联网+”,集中力量强化校企的深度合作。高职院校可与当地电子商务协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协作,共建实习和实训基地。经过三方沟通、协商和融合,在具体实践时可将学生分成美工、客服、运营、推广小组与企业各部门对接,利用学生的专业优势为优秀的学生创建网购平台的服务站,指导和帮助学生进行电子商务实训,让学生也能在线下获得实训体验。利用“互联网+”的模式,学校可与企业建立电商领域创新平台或研究机构,着力解决电商技术、电商物流、电商标准、电商品牌发展的重大技术瓶颈。积极寻求构建产、学、研、用的创新联盟。通过教材共编、师资共享、专业共建等方式,顺应多元化办学主体的潮流,以当地品牌运营中岗位需求能力为标准,培养电子合同、电子结算、物流跟踪、信息安全、顾客行为分析等方面的技术应用人才。促进学校与企业在战略、技术、产品、数据、服务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品牌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实现学校培养的学生专业技能与行业企业需求标准的零距离对接。
三、推行现代学徒制,致力于培养技能型人才
校企深度合作应在完善实训基地设备设施的前提下,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如:向对口企业聘请技术人才担任技能专家开展“企业专家导向”学徒制试点;与当地媒体合作开展校企共育电视人;与非物质遗产保护联合会合作传承纺、染、织、绣、印、服装服饰等传统技艺,打造“以文化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为载体、以互联网为平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环境、符合市场客观规律的纺织非遗可持续发展新模式。校企合作,建立现代学徒制将充分整合企业、学院优势资源,形成校企合一、工学一体的技能人才培养新机制,将为我国经济发展培养更多的实用性技能人才。
四、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共建学生职业发展平台
高职院校应与不同地区、类型的企业进行合作,并在推动人才培养、职业发展规划学科建设、生涯导师队伍建设、实习就业推荐服务和人才发展基金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新模式的开启旨在与企业共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发展平台,参与到本校的职业规划课程中去,并通过多年来积累的求职指导数据和经验,以及以往合作过的上千家企业资源,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制定更合理的职业规划,并根据规划来提升相关的职业能力,获得目标职位相关的实践经验,从而真正地帮助大学生实现更好
的就业。
五、结束语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对职业教育明确提出,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也提出,着力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校企一体化办学。高等职业教育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提高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基本途径。各高职院校在稳步发展原有校企合作模式的基础上,应积极加深和创新校企合作的发展,将专业建设和校企合作有机结合,多渠道培养师生的工匠精神,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学校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育桥,何玉兰.高职教育校企深度合作模式與内容的探讨[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4,23(1):38-41.
[2]吴结.高职教育校企深度合作的多元化模式构建及评价[J].现代教育管理,2011(6):65-68.
[3]李二敏.高等职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模式探析—基于利益激励机制视角[J].继续教育研究,2011(8):49-50.
[4]李跃花.区域创新视角下高职院校校企深度合作模式探析——以汽车检测与维修专業为例[J].科教导刊,2013(13):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