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电力系统成为了人们生活和工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离开电力生活将会陷入一片胡乱之中,而变电站对人们用电的质量和效率起着关键作用,该文通过论述当前变电站管理的现状,影响变电站管理因素等方面,来讨论如何对35 kV的变电站进行安全管理。
关键词:管理的现状 影响因素 变电站管理的发展趋势 安全管理的方法
中图分类号:TM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11(b)-0202-02
1 背景及意义
18、19世纪是工业革命的时代,在工业生产方面,人们逐渐摆脱了人体劳动力不足的束缚,在那个蒸汽腾腾的时代里人们文明和工业生产有了飞速的发展,然而在当今21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一个崭新的时代,人们的生活需求和劳动需求,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蒸汽时代的早已过去,电力系统成为了人们生活和劳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稳定的电力系统,社会生活和劳动生产会陷入极度的困境之中。变电站在电力系统中是最底层也是最主要的一环。所以如何使变电管理的更高效、便捷成为当今社会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2 变电站管理的发展历史
以前常规的变电站从设计和设备都比较简单,基础设施也比较落后,变电站的设备科技含量较低,所以早期一个标准的变电站,需要七八个人才能使变电站的工作正常运转,人不可能和机器相比,人本身就是一个不可控制的因素,工作人员之间的工作能力和执行能力也不同,这样就增加了一些人为的失误操,所以在20世纪80、90年代了,电力系统经常会出现因电压不足、供电不能持续等原因导致的停电问题。这样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业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电力要求也逐渐的提高,所以在变电站管理方面逐渐走向了自动化和智能化,变电站自动化和智能化使之前的大大减少了工作人员数量的需求,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劳动效率,人们通过计算机和一些高科技设备就能对变电站进行安全的管理,改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变电站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普及,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生活和工业生产的需求。
3 变电站管理的现状
3.1 与国外差距明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和基础设施取得了空前的发展,可毕竟是发展中的国家,和西方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不管是经济和一些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距,电力系统方面的差距也比较明显,由于我国“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给变电站的管理带来不少困难,人口众多,变电站的管理需要大量的人力,变电站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不高,这样就会时不时出现,因管理不足和供电电压等原因出现的大面积停电的现象。
3.2 国内变电站管理差距大,管理不平衡
我国变电站管理问题不仅体现在与欧美等国家的差距,国内城乡之间变电管理也存在不小的差距,与此同时东、西部的管理也存在相对的不平衡,农村人口相对稀少,用电压力相对较少,农村的变电站相对比较常规,变电站规模比较大,但是管理设备都比较传统,设备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普及率极低,传统的设备对人力资源的要求相对较高,工作人员在对变电站管理的时候投入的体力、较大。所以农村变电站虽然规模大,但是由于设备等原因,在管理方面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这使得农村变电站管理的效率很低。
4 影响变电站管理的原因
4.1 变电站基础设备的原因
变电站的基础设备对变电站的管理起这决定性的因素,变电站的设别有很多种,每一种设备,在它设计生产过程中都有很大的不同,质量和在后期使用当中出现的问题也会有差异,选择变电站设备时,首先要选择口碑好、质量过硬的,质量差的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有可能造成整个电力系统的崩溃,给人们生活带来不便,企业生产效益会降低。
4.2 变电站自身的管理制度
一个运行高效、管理安全的变电站离不开优秀的管理制度,管理制度首先要明确工作重点,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要合理分配,没有管理制度对工作人员进行约束和工作上的指导,他们在工作时的就会比较散漫、没有章法,也缺乏工作热情。
4.3 工作人员自身因素
人本身就是一个不确定的因素,工作人员缺乏强烈的责任心。在对设备巡视和检查不够重视。由于巡视和检查的过程比较枯燥无味,检查手段比较单一,所以工作人员会感觉到常规的检查只是例行公事。时间一长麻痹的思想就会出现,就会导致一些细微问题发现不了,问题不能够及时有效地解决,当天气寒冷的时候,缺乏责任心的工作人员,会减少设备巡视的次数,出工不出力现象泛滥。
5 变电站管理的重要性
变电站在电力系统中是最基础的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发电厂产生的电压量与生活需要和工业生产需求的电压量存在差异性,为了消除这一差异变电站在中间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发电厂产生的电能需要进行远程输送时,变电站把发电厂产生的电能电压提高,这样就能减少电能在输送过程中的浪费,提高输送电能的效率,使发电厂生产的电能得到最大的使用。
在人们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变电站的作用更大,我国居家使用的电压标准为220 V,变电站把发电厂生产的电能电压调节到220 V,满足生活各项需求,如果电压高于220 V,居家实用的家用电器就会遭到破坏,举个例子:居民用的电视机如果一旦电压高于220 V,电视机就会被高电压烧坏,甚至发生爆炸。
由此可见变电站的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变电站的安全管理在整个电力系统中的重要作用是其他环节中无法取代的,变电站的平稳、高效的运行直接关系到民生和国家的发展。提高国家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变电站的安全管理是不容忽视的,变电站安全管理方面虽然不能和航空、航天、金融、医药等相提并论,但不可否认的是,变电的管理决定它们的发展。
6 变电站管理发展的趋势
传统机械化变电站的管理比较依赖人力,在巡视设备方面,工作人员会或多或少的忽视一些细微的问题,问题得不到及时地解决,管理的效率较低,自动化相对解决以往安全管理对人力资源的要求,人们的工作量减少巡检设备更为方便,管理更有效率,变电站智能化和集成化的到来时人们管理变电站更为方便快捷,智能变电站它采用更为先进、科学、集成和环保的智能设备,使变电站的管理正真地实现了信息化和数字化,智能变电站能够自动完成电压的调控,对变电设备进行信息采集、丈量、控制、维护、计量和检测等根本功用,工作人员在办公室就能准确的了解变电设备的使用情况,出现问题也能够及时地解决。
7 提高变电站管理的方法
7.1 制定规范的工作制度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规范的工作制度对变电站的安全管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工作制度明确了工作的内容,要求对重要的线路和设备进行重点排查和检测。同时工作制度也要明确,对工作热情和富有责任心的人员进行表彰和奖励,这样可以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
7.2 定期培训
工业人员之间的工作能力和责任性有所不同,所以对他们进行安全教育,让他们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提高他们在工作之中的责任心,同时对一些变电设备的专业知识,可以知识讲座的形式进培训,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提高了,变电站的管理自然会更加安全和高效。
7.3 定期对设别巡检
虽然随着变电站管理逐渐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但是常规的对变电设备进行巡检是不可或缺的一块,常规的设备巡检能够,提前发现问题,极大的程度上,减少由变电站管理不当引起的一些突发问题。减少不定要的损失。
8 结语
变电站管理是电力系统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能够使电能得到有效的转换和合理的分配。为了电能更加的合理使用,必须使用合理、安全、高效的管理方法。
参考文献
[1] 李桂全.35 kV变电站的安全运行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124.
[2] 王超,陈力.35 kV无人值班变电站安全运行管理技术分析与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1(24):111-112.
关键词:管理的现状 影响因素 变电站管理的发展趋势 安全管理的方法
中图分类号:TM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11(b)-0202-02
1 背景及意义
18、19世纪是工业革命的时代,在工业生产方面,人们逐渐摆脱了人体劳动力不足的束缚,在那个蒸汽腾腾的时代里人们文明和工业生产有了飞速的发展,然而在当今21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一个崭新的时代,人们的生活需求和劳动需求,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蒸汽时代的早已过去,电力系统成为了人们生活和劳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稳定的电力系统,社会生活和劳动生产会陷入极度的困境之中。变电站在电力系统中是最底层也是最主要的一环。所以如何使变电管理的更高效、便捷成为当今社会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2 变电站管理的发展历史
以前常规的变电站从设计和设备都比较简单,基础设施也比较落后,变电站的设备科技含量较低,所以早期一个标准的变电站,需要七八个人才能使变电站的工作正常运转,人不可能和机器相比,人本身就是一个不可控制的因素,工作人员之间的工作能力和执行能力也不同,这样就增加了一些人为的失误操,所以在20世纪80、90年代了,电力系统经常会出现因电压不足、供电不能持续等原因导致的停电问题。这样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业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电力要求也逐渐的提高,所以在变电站管理方面逐渐走向了自动化和智能化,变电站自动化和智能化使之前的大大减少了工作人员数量的需求,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劳动效率,人们通过计算机和一些高科技设备就能对变电站进行安全的管理,改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变电站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普及,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生活和工业生产的需求。
3 变电站管理的现状
3.1 与国外差距明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和基础设施取得了空前的发展,可毕竟是发展中的国家,和西方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不管是经济和一些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距,电力系统方面的差距也比较明显,由于我国“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给变电站的管理带来不少困难,人口众多,变电站的管理需要大量的人力,变电站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不高,这样就会时不时出现,因管理不足和供电电压等原因出现的大面积停电的现象。
3.2 国内变电站管理差距大,管理不平衡
我国变电站管理问题不仅体现在与欧美等国家的差距,国内城乡之间变电管理也存在不小的差距,与此同时东、西部的管理也存在相对的不平衡,农村人口相对稀少,用电压力相对较少,农村的变电站相对比较常规,变电站规模比较大,但是管理设备都比较传统,设备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普及率极低,传统的设备对人力资源的要求相对较高,工作人员在对变电站管理的时候投入的体力、较大。所以农村变电站虽然规模大,但是由于设备等原因,在管理方面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这使得农村变电站管理的效率很低。
4 影响变电站管理的原因
4.1 变电站基础设备的原因
变电站的基础设备对变电站的管理起这决定性的因素,变电站的设别有很多种,每一种设备,在它设计生产过程中都有很大的不同,质量和在后期使用当中出现的问题也会有差异,选择变电站设备时,首先要选择口碑好、质量过硬的,质量差的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有可能造成整个电力系统的崩溃,给人们生活带来不便,企业生产效益会降低。
4.2 变电站自身的管理制度
一个运行高效、管理安全的变电站离不开优秀的管理制度,管理制度首先要明确工作重点,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要合理分配,没有管理制度对工作人员进行约束和工作上的指导,他们在工作时的就会比较散漫、没有章法,也缺乏工作热情。
4.3 工作人员自身因素
人本身就是一个不确定的因素,工作人员缺乏强烈的责任心。在对设备巡视和检查不够重视。由于巡视和检查的过程比较枯燥无味,检查手段比较单一,所以工作人员会感觉到常规的检查只是例行公事。时间一长麻痹的思想就会出现,就会导致一些细微问题发现不了,问题不能够及时有效地解决,当天气寒冷的时候,缺乏责任心的工作人员,会减少设备巡视的次数,出工不出力现象泛滥。
5 变电站管理的重要性
变电站在电力系统中是最基础的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发电厂产生的电压量与生活需要和工业生产需求的电压量存在差异性,为了消除这一差异变电站在中间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发电厂产生的电能需要进行远程输送时,变电站把发电厂产生的电能电压提高,这样就能减少电能在输送过程中的浪费,提高输送电能的效率,使发电厂生产的电能得到最大的使用。
在人们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变电站的作用更大,我国居家使用的电压标准为220 V,变电站把发电厂生产的电能电压调节到220 V,满足生活各项需求,如果电压高于220 V,居家实用的家用电器就会遭到破坏,举个例子:居民用的电视机如果一旦电压高于220 V,电视机就会被高电压烧坏,甚至发生爆炸。
由此可见变电站的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变电站的安全管理在整个电力系统中的重要作用是其他环节中无法取代的,变电站的平稳、高效的运行直接关系到民生和国家的发展。提高国家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变电站的安全管理是不容忽视的,变电站安全管理方面虽然不能和航空、航天、金融、医药等相提并论,但不可否认的是,变电的管理决定它们的发展。
6 变电站管理发展的趋势
传统机械化变电站的管理比较依赖人力,在巡视设备方面,工作人员会或多或少的忽视一些细微的问题,问题得不到及时地解决,管理的效率较低,自动化相对解决以往安全管理对人力资源的要求,人们的工作量减少巡检设备更为方便,管理更有效率,变电站智能化和集成化的到来时人们管理变电站更为方便快捷,智能变电站它采用更为先进、科学、集成和环保的智能设备,使变电站的管理正真地实现了信息化和数字化,智能变电站能够自动完成电压的调控,对变电设备进行信息采集、丈量、控制、维护、计量和检测等根本功用,工作人员在办公室就能准确的了解变电设备的使用情况,出现问题也能够及时地解决。
7 提高变电站管理的方法
7.1 制定规范的工作制度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规范的工作制度对变电站的安全管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工作制度明确了工作的内容,要求对重要的线路和设备进行重点排查和检测。同时工作制度也要明确,对工作热情和富有责任心的人员进行表彰和奖励,这样可以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
7.2 定期培训
工业人员之间的工作能力和责任性有所不同,所以对他们进行安全教育,让他们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提高他们在工作之中的责任心,同时对一些变电设备的专业知识,可以知识讲座的形式进培训,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提高了,变电站的管理自然会更加安全和高效。
7.3 定期对设别巡检
虽然随着变电站管理逐渐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但是常规的对变电设备进行巡检是不可或缺的一块,常规的设备巡检能够,提前发现问题,极大的程度上,减少由变电站管理不当引起的一些突发问题。减少不定要的损失。
8 结语
变电站管理是电力系统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能够使电能得到有效的转换和合理的分配。为了电能更加的合理使用,必须使用合理、安全、高效的管理方法。
参考文献
[1] 李桂全.35 kV变电站的安全运行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124.
[2] 王超,陈力.35 kV无人值班变电站安全运行管理技术分析与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1(24):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