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明确指出要“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自学能力是学生所有能力中的最基本能力之一。而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本文从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指导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增加学生的课外知识四方面入手探讨了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初中英语;英语教学;自学能力;培养策略
英语学习需要自学能力的培养,特别是中学阶段学生英语自学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自学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获得知识、获得其他能力的发展有促进和加速作用。因此,英语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它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自学成为他们内在的需要,让学生从苦学到乐学,从学会到会学,使学生真正获得适应社会需要的学习能力。那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笔者认为:
一、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
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下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造意识。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就必须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氛围。而创造这种氛围,教师要有正确的学生主体意识,要积极开展学生主体的语言实践活动,给学生一个自我发展的空间,才能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因此,在课堂上应创设宽松、开放的学习氛围,为学生自主学习发展提供广阔的创新天地。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在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自主学习体现的正是这种精神。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因此,很多人会认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无非就是让学生学会记记单词、语法而已,没有意识到英语自学实际上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它是一个从领会语言,随意掌握语言开始到自发的言语使用的过程。也就是从英语语言知识到英语言语技能的转化。而英语语言知识就是我们通常所指的基本语法、词汇、语音等,而英语言语技能则指的是英语的听、说、读、写。所以要完成这两个过程地转化,我们老师如果一味地实行课堂一刀切,一味的满堂讲,学生则被动地学习英语语言知识,这样做只会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无法调动起来,从而一味的依靠老师,不会创造性的使用语言。所以老师如何改变老式的一套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教师在备课时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做到新课程标准,熟悉教材,熟悉学生,克服“以教代学,照本宣科”的倾向。教学过程要实现“三个沟通”——全员互动,人际沟通;教学整合,文化沟通;师生调适,心灵沟通;克服“居高临下,自以为是,卖弄学问”的倾向,善于营造情景、利用情景、促变情景,建立丰富多彩的课堂情景机制。
二、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在接受新知识之前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才能真正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而聋生对“预习”一词几乎一无所知,也不懂如何去预习。因此,一开始必须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预习指导,强制他们进行预习,使他们掌握预习方法,以达到养成其预习习惯的目的。
课前预习就是“导引”,在讲解每课之前,我都向学生提出明确的预习目的,学生明确了“学什么”、“学会什么”、“掌握什么”,以及“怎么学”,学习就有了方向,学生的学习就会由被动地求知变为主动地探寻。如在教学七年级下册Unit 1时,我将预习内容定为一般过去时语法学习,并将有关的材料发给学生,让他们课前自己寻找答案,然后在课堂上讲解、讨论。在学生具有一定的预习能力的基础上,围绕着教材师生共同确定预习的内容,学生自己寻找有关的资料,做好预习笔记,课堂上讨论、释疑。每一周我用一节课的时间和学生们共同确定下一周要学习的内容,要求学生进行预习,并利用字典等工具书通过自学解决一部分难点,然后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讲解和提问,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教师讲课做到了有的放矢,教学效果大大提高。
教师要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逐渐放手,让学生根据学习内容和目标进行自主学习。比如,预习作业不再面面俱到,把一些学生经过阅读就能找到答案的问题删去不用,而刻意安排一些需要认真思考或讨论的题目,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指导正确的学习方法
学生要真正掌握知识、获得能力,除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外,还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既要注重教法,更要研究学生的学法,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使学生找到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方法。学生掌握了正确的自主学习方法,就等于获得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人,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成为英语教学的目标.而对于汉语环境中的中国学生而言,难度可想而知。要想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教师责无旁贷。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前提下.教师应不断探索发现各种有效方法,教给学生,以尽快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掌握扎实丰富的基础知识是进行听和说的基础,因为只有当大脑中的语言信息量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才能进行口语表达,才能听懂。其次就是要积极创设情景.课上课下多训练,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帮助他们克服羞怯心理、树立自信心。如做游戏、开英语晚会、举办英语角等.鼓励学生多用英语交流,多听英语广播、录音,多看英文电视节目,多阅读英语文章等,这些对提高听说能力都是大有裨益的。
四、增加学生的课外知识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增加学生课外知识的能量从而尽快提高其阅读能力和水平。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提高英语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之一,而制约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主要因素有:(1)学生的词汇量;(2)学生对语法知识的掌握不够系统和熟练;(3)学生的知识面较窄。语言学习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不但有利于学生对其语言的理解和运用,也利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求学生着重掌握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如文章的体载,段落大意,中心思想以及隐含的意义等;而课外,则要求学生进行广泛饿涉猎,不断扩大接触英语国家文化的范围,提高学生对中外文化的差异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提高定期对学生阅读能力进行检测,分析和记录。我发现,凡能自主广泛阅读的学生,其阅读能力的明显强于课外阅读量偏少的学生,而且其阅读速度也较快。
总之,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英语及独立运用英语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众所周知,学生即使在学校学到了最新的知识,这些知识也会很快老化,不能终身受用。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已成为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现实。要让学生能在一生中不断地获得新知识,适应信息化、学习化社会的要求,学校教育就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社会的要求、时代的需要。
关键词:初中英语;英语教学;自学能力;培养策略
英语学习需要自学能力的培养,特别是中学阶段学生英语自学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自学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获得知识、获得其他能力的发展有促进和加速作用。因此,英语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它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自学成为他们内在的需要,让学生从苦学到乐学,从学会到会学,使学生真正获得适应社会需要的学习能力。那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笔者认为:
一、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
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下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造意识。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就必须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氛围。而创造这种氛围,教师要有正确的学生主体意识,要积极开展学生主体的语言实践活动,给学生一个自我发展的空间,才能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因此,在课堂上应创设宽松、开放的学习氛围,为学生自主学习发展提供广阔的创新天地。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在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自主学习体现的正是这种精神。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因此,很多人会认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无非就是让学生学会记记单词、语法而已,没有意识到英语自学实际上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它是一个从领会语言,随意掌握语言开始到自发的言语使用的过程。也就是从英语语言知识到英语言语技能的转化。而英语语言知识就是我们通常所指的基本语法、词汇、语音等,而英语言语技能则指的是英语的听、说、读、写。所以要完成这两个过程地转化,我们老师如果一味地实行课堂一刀切,一味的满堂讲,学生则被动地学习英语语言知识,这样做只会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无法调动起来,从而一味的依靠老师,不会创造性的使用语言。所以老师如何改变老式的一套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教师在备课时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做到新课程标准,熟悉教材,熟悉学生,克服“以教代学,照本宣科”的倾向。教学过程要实现“三个沟通”——全员互动,人际沟通;教学整合,文化沟通;师生调适,心灵沟通;克服“居高临下,自以为是,卖弄学问”的倾向,善于营造情景、利用情景、促变情景,建立丰富多彩的课堂情景机制。
二、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在接受新知识之前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才能真正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而聋生对“预习”一词几乎一无所知,也不懂如何去预习。因此,一开始必须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预习指导,强制他们进行预习,使他们掌握预习方法,以达到养成其预习习惯的目的。
课前预习就是“导引”,在讲解每课之前,我都向学生提出明确的预习目的,学生明确了“学什么”、“学会什么”、“掌握什么”,以及“怎么学”,学习就有了方向,学生的学习就会由被动地求知变为主动地探寻。如在教学七年级下册Unit 1时,我将预习内容定为一般过去时语法学习,并将有关的材料发给学生,让他们课前自己寻找答案,然后在课堂上讲解、讨论。在学生具有一定的预习能力的基础上,围绕着教材师生共同确定预习的内容,学生自己寻找有关的资料,做好预习笔记,课堂上讨论、释疑。每一周我用一节课的时间和学生们共同确定下一周要学习的内容,要求学生进行预习,并利用字典等工具书通过自学解决一部分难点,然后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讲解和提问,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教师讲课做到了有的放矢,教学效果大大提高。
教师要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逐渐放手,让学生根据学习内容和目标进行自主学习。比如,预习作业不再面面俱到,把一些学生经过阅读就能找到答案的问题删去不用,而刻意安排一些需要认真思考或讨论的题目,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指导正确的学习方法
学生要真正掌握知识、获得能力,除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外,还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既要注重教法,更要研究学生的学法,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使学生找到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方法。学生掌握了正确的自主学习方法,就等于获得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人,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成为英语教学的目标.而对于汉语环境中的中国学生而言,难度可想而知。要想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教师责无旁贷。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前提下.教师应不断探索发现各种有效方法,教给学生,以尽快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掌握扎实丰富的基础知识是进行听和说的基础,因为只有当大脑中的语言信息量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才能进行口语表达,才能听懂。其次就是要积极创设情景.课上课下多训练,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帮助他们克服羞怯心理、树立自信心。如做游戏、开英语晚会、举办英语角等.鼓励学生多用英语交流,多听英语广播、录音,多看英文电视节目,多阅读英语文章等,这些对提高听说能力都是大有裨益的。
四、增加学生的课外知识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增加学生课外知识的能量从而尽快提高其阅读能力和水平。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提高英语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之一,而制约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主要因素有:(1)学生的词汇量;(2)学生对语法知识的掌握不够系统和熟练;(3)学生的知识面较窄。语言学习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不但有利于学生对其语言的理解和运用,也利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求学生着重掌握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如文章的体载,段落大意,中心思想以及隐含的意义等;而课外,则要求学生进行广泛饿涉猎,不断扩大接触英语国家文化的范围,提高学生对中外文化的差异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提高定期对学生阅读能力进行检测,分析和记录。我发现,凡能自主广泛阅读的学生,其阅读能力的明显强于课外阅读量偏少的学生,而且其阅读速度也较快。
总之,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英语及独立运用英语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众所周知,学生即使在学校学到了最新的知识,这些知识也会很快老化,不能终身受用。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已成为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现实。要让学生能在一生中不断地获得新知识,适应信息化、学习化社会的要求,学校教育就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社会的要求、时代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