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予受理”的诉权困境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feng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些案件常常为法院不予受理,使公民陷于一种诉权困境,以至于当事人救济无门,不得不直接求助于信访,或是卷入群体性事件中去。
  
  
  在湖南,从汝城到郴州,往返700多里路。黄由俭,一个69岁的老人,从今年5月6日到现在,在这条路上总共跑了8趟。
  但状告汝城县政府、要求其公开对于该县自来水公司调查报告的案子,至今在郴州中院仍没有立案。
  在北京,律师唐吉田、张立辉、李仁兵等正遭受类似的境遇。因倡议北京律协“直选”而被扣上“全方位否定我国现行的政治制度”帽子的上述律师,近期相继对北京律协提起诉讼,却在受理环节连吃“闭门羹”——北京西城法院既不受理,又不给出不予受理的裁定,“就像这样的起诉从未曾发生”。
  类似的遭遇还发生在代理“三鹿奶粉”系列索赔案的律师李方平、因户口和暂住证问题起诉多地公安机关的律师程海身上。
  
  立案之争
  
  “我要是跟你说依法做出答复,那不太虚了吗?我说要请示领导,这才是实话”。
  律师唐吉田和张立辉没有想到,到北京西城法院立案的过程,竟然如此富有戏剧性。
  2008年9月24日上午不到10点,唐吉田来到西城法院立案大厅。他参与倡议的北京律协直选一事前途未明,但对此进行定性的北京律协“严正声明”言犹在耳,至今还挂在网上。该声明将这一行为定性为“妄图摆脱司法行政机关的监督指导和律师协会的行业管理,全方位否定我国现行的律师管理制度、司法制度直至政治制度”。
  这一声明在网上流传甚广,让组织者之一的唐吉田感觉“很受伤”,决定将北京律协推上法庭,告其民事诽谤。
  在7号或者8号窗口,他将起诉状、身份证复印件、执业证复印件、35位律师的直选倡议以及律协的“严正声明”从立案窗口递入,一位姓史的法官看了看,说道:“材料我先收下,再研究。”
  唐吉田说你研究可以,但要给我出一个收据。史姓法官想了几分钟,进去请示一位值班的副庭长后答应了。
  唐吉田把此视为一个小小的胜利,因为递上材料却拿不到收据的大有人在。《民事诉讼法》第112条规定:“人民法院收到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经审查,认为符合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认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如果拿不到收据,那就无法计算决定是否受理的“期间”。很多律师认为,这是在很多“敏感”案件上据理力争的开始。
  10月8日,距离提交起诉状的时间已有7个工作日。当天下午,唐吉田打电话给史姓法官,询问立案事宜。史姓法官的答复是:领导已经研究了,该案不能受理。理由是该案“比较特殊”。
  唐吉田说:再特殊也是个法律事件,你得用法律的理由来说服我。史姓法官让唐抽空来一趟。
  10月20日上午10时许,唐吉田携江天勇、李仁兵、张新云、林小建以及专程从通州赶来支援的刘辉5位律师,再次来到西城区法院立案大厅。
  6人径直来到史姓法官窗口。史说此事已不归他管,可找3号窗口的一位副庭长。还没靠近副庭长,大厅里来了三四位身穿法院制服的人,领头的一位四五十岁的女士问:“你们是不是律协的事?”唐说是。这位女士说:“跟我来吧,我们管。”
  双方找了间屋子坐下。这位女士自我介绍,说自己是立案庭的负责人,姓刘。刘姓庭长开门见山,说这个案子是你们协会内部的事情,法院管不了,建议唐吉田与北京律协进行调解。
  唐吉田对立案庭是否有权做此建议表示怀疑,并说诉讼之外的调解已经不可能,诉讼之内的调解尚可考虑。
  刘姓庭长说这要请示领导,然后再做答复。唐吉田说立案的四个要件明明白白地写在法条里,为什么还要请示领导?刘姓庭长说了句:我要是跟你说依法做出答复,那不太虚了吗?我说要请示领导,这才是实话。
  会谈持续近两个小时。让唐吉田颇为费解的是:对方撇开法律上的立案条件不谈,却重点阐述该案的“特殊性”以及自己的无能为力。
  此后几天,唐吉田两次打电话给这位刘姓庭长,询问立案的进展。最后一次,这位庭长向唐吉田摊牌:告诉你吧,这个案子不能受理,也不出书面的东西,院里就是这么定的。
  对于该案应否受理,中国人民大学民商法博士熊丙万认为尚存争议的空间。一个案件是否受理,立案法官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就本案来说,就是对北京律协是否侵犯唐吉田的名誉权有权做一个简单的判断。
  熊丙万认为,法官的这一权力来源于《民事诉讼法》对民事案件受理条件规定的第三项。民事案件受理的条件共有四个: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熊丙万说,侵犯名誉权的一个基本要件是要有对事实的歪曲,以及由此造成对当事人社会评价的降低。在此案中,立案法官或许认为,《严正声明》对唐吉田社会评价方面的影响并不明显。
  但也有人认为,社会评价降低与否,显然是审判阶段法庭调查阶段的事情,因为它依赖于当事人提出证据并进行质证,显然不是立案法官一眼就能看得出来的。
  但是,即使不予受理,法院也必须给予不予受理的裁定。
  
  救济无门
  
  “这只是宪法上的规定,没有落实到具体的法条,很难操作”。
  律师李方平和老人黄由俭立案遭拒,得到的理由与唐吉田一样,都是“情况特殊”。更进一步的解释,给李方平的是:“要等上面的统一部署,”给黄由俭的则是:“要等省高院和最高院的批复。”
  黄由俭因此专门跑了两趟湖南省高院。接待的法官说:要有一个中级法院的裁定,我们才能受理。黄再跑到郴州中院要这个裁定,中院的人说:“要等省高院和最高院的批复。”黄由俭开始认为这是一个“陷阱”。
  一位叫冯正虎的上海人,在上海市闸北法院起诉236天后,没有收到是否立案的通知,决定求助于有关监督部门。他首先来到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室。接待的法官说,实在没有法律依据让他受理这个把法官也列入被告的诉状,建议他去信访室反映情况。在该院信访室,接待的法官也表示无能为力,还是应该去找闸北法院信访办。
  冯正虎没有马上去闸北法院,而是先去隔壁的上海市检察院第二分院。受理的检察官表示无法受理这样的控告,因为他们没有这项监督权。“检察院一般监督公安局立案后的案件,或者法院终审后的申诉案件,还没有法律规定可以对法院不受理的案件进行监督。”
  冯正虎说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法院不受理的问题,而是法院既不受理,也不按法律规定出具裁定书,剥夺了公民诉权的问题,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应当 有权监督法官的违法行为。接待的检察官说这只是宪法上的规定,没有落实到具体的法条,很难操作。并说这是人大应该管的事,建议冯正虎找一下人大。
  最后,冯正虎来到闸北区法院信访办。事先在二中院联系好的一位法官表示不清楚此事。
  上述程序,黄由俭差不多也走了一遍,结果相似。10月9日、12日,黄由俭冲进郴州中院,指着法院里悬挂的“公正执法,一心为民”的牌匾开始骂人。“你们公什么正,为谁的民?我看都是假的。”“你们就是不敢主持正义。写这样的牌子,你们不觉得有愧吗?”
  黄由俭边走边骂。这一过程持续半个多小时,“没有一个法官敢吭一声。”与黄由俭同去的73岁老人胡桂生也“骂得很凶”。
  黄由俭对于司法长达半年的等待从此画上句号。11月5日、6日,他和另外5位老人出现在汝城县委、县政府大门前,脖子上挂着的一块牌子分外显眼,上写“为民请命”。这一行为吸引了很多人围观,声援的群众多达千人,交通一时陷入瘫痪。
  黄由俭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本来很多下岗职工也要来,县里37位离休干部也要来,都被他阻止了,“还是不要搞群体性事件,影响不好”。
  11月7日晚上,黄由俭又接到很多人的电话,他正在琢磨要不要组织大家去一趟长沙,“去跟张春贤讨一个说法”。
  
  法院的“成本”逻辑
  
  那些在法院看来吃力不讨好的案件大多被过滤,剩下的都是些既无政治风险又无经济风险的案件。
  有些人将这些群体性事件的蠢蠢欲动,归咎于法院作为“正义最后一道防线”的崩溃。北京法院系统的一位退休法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中国的法院不堪任这样的角色。
  他说,一个案子在中国法院所走的程序,跟书本上写的和国际上的通行做法有时恰恰相反。一个案子在中国能不能立,很多时候要参考这个案子审判的难易程度和执行的难易程度。如果这个案子不好审,或者即便审了也不好执行,立案庭就很有可能将其“扼杀在摇篮里”。
  其中的逻辑在于,如果这些不好审或不好执行的案子“冒失”地接下来,很可能会长期“烂”在受理的法院里,法院不得清净不说,还要支付巨大的应付成本,并有可能失去依据结案率所颁发的各种荣誉。
  陕西省某市一位退休政法委书记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一旦遇到“敏感”案件,一个通常的做法就是召开政法委会议,而作为委员的法院院长铁定要出席。会议的中心议题在于统一思想。
  “领导一干预,案子就不好审了,”上述北京退休法官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与其最终出一个饱受争议的判决,还不如刚开始就干脆不受理。每一个长了记性的法院都会这么做。”
  执行则是更大的难题。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教授于建嵘在一次演讲中提到:中国已生效判决的执行率有明显下降的趋势,其中行政诉讼最为明显,已从1998年的44.8%下降到2004年的21.1%。他说,这已成为群体性事件的一个诱因。
  这一数字变化对于法院来说,意味着执行越来越难。上述退休法官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民事案件的执行尚可使用一些强制性手段,对于行政诉讼中的一些行政机关,法院要适用这些手段还是心存忌惮。
  经过缜密的反向推理后,那些在法院看来吃力不讨好的案件大多被过滤,剩下的都是些既无政治风险又无经济风险的案件。
  对于不受理案件不出裁定,也成为控制风险的一个重要考量。北京两位不愿具名的法官就此向《中国新闻周刊》解释,有些明显符合受理条件的案件,如果一定要出一个不予受理的裁定,要么是语焉不详,要么是漏洞百出,当事人如果据此上诉,法院就会非常被动。所以宁愿对当事人装疯卖傻,也不会出一个书面裁定,免得后患无穷。
  这一切做得密不透风,以至于很多当事人已不寄希望于这一道救济,而是直接求助于信访,或是卷入群体性事件中去。
其他文献
一、从德国法学教育改革论战到《法学教育改革法》颁布2002年4月26日,这个日子掀开了德国法律教育史上新的一章:司法界、律师界和法学界历经几十年艰苦的论争,历经诸多改革和
久久无法入眠的夜晚,听到窗外的街上车辆和路面发出快速的摩擦、空调室外机的轰鸣、迟归的住客重重的关门声和楼上起夜的邻居硬底拖鞋踏在木质地板上的踢踏声……嘈杂、琐碎,扰得这个原本无眠的夜,更加不安凌乱。  这样的时候,总是会想起儿时住在乡下的光阴,那些没有灯火的映照、只有清凉月色的夜晚。  其实也并不是真正寂静无声音的,躺在临窗的小床上,会听到村子里偶尔响起的犬吠、羊羔的咩咩,尤其夏夜里,村外池塘的蛙
唐代将法律文书区分为律、令、格、式四类。律是判罪量刑的依据。令是制度、规章的条文,格是用来防止奸邪的禁令。令出现很早,与律相辅而行。大体上.令是关于制度轨则的规定
1.精神病院林佑道再次醒来的时候,已经接受了自己在精神病院的事实。身上被打过的地方还隐隐作痛——在精神病院从来就不缺少尖叫和暴力。只是,林佑道的脑海中一片空白,他连
朋友玩木头,有两种引起我的留意。一种是海里的浮木,原生态捞起来自然晾干,锯成寸把高的一段一段,两头的锯口打磨抛光,外边不作任何修饰,用来放茶杯,或者随意地摆设在哪里,沧
【男人气真足】  结婚后一共吵了两次架,每一次都是丛珊败下阵来。  不是她不能吵,而是面对一个做过律师和设计师、从英国归来的智慧十足的男人,她所有的语言攻击都被他巧妙化解回来。于是,丛珊觉得,还是老实点儿好。  两个人是相亲的,相亲之后,彼此对了眼风,就开始相互打听。从朋友那里得到的结果是,仲伟这个男人,人不错,但就是大男子主义多了些,虽然有这一缺点,但是有勇气,有能力,而且还能妙笔生花。  谁身
期刊
每一个故事都有自己的终点,喜欢的故事没有出现符合自己期待的结局?那就把你设计的结局说出来和大家分享吧!白虹:《棋中乾坤》的结局太怅然了!董家小姐善良大气、情深意重,怎
回顾古代中国的判例法制度中国古代除了有人所共知的法典式制定法之外,还有发达的判例法。自西周以来,在有据可查的法制史料中,我们可以不断地发现古代中国的判例法。特别是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美国密歇根州的一个电脑程序员不想当爸爸,于是将自己的想法告知其女友。谁知女友不顾他的反对,私下将孩子生了下来。这位电脑程序员一气之下,在“国家男人中心组织”的帮助下,向法院起诉,理由是法律在生育权利方面存在歧视男性的现象。他认为女人怀孕之后,可以选择生下孩子,也可以选择堕胎。可是,作为孩子的父亲,男人却没有选择的权利。法院最终判决这位电脑程序员必须每月支付500美元抚养费。(《男性生育选择权在美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