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日现代化变革一成一败的原因

来源 :大经贸·创业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zjh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19世纪初,西方资产阶级改革和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资本主义扩张逐渐入侵亚洲。东亚谋求变法图存,日本于1868年推行明治维新,中国在1898年实行戊戌变法,为资本主义国家进行首次尝试。两国命运不同一成一败,以背景和内容为前提,探讨他内部有何重要原因。
  【关键词】 改革 明治维新 戊戌变法 原因
  一、变革前的历史背景
  新航路开辟后,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经济开始发展。17世纪中叶,人权思想兴起,相继建立资本主义政权。18世纪中后期,西方各国进行工业革命,发展科技实力和军事能力,实力逐渐远胜东方。英国等国家开展圈地运动,使大量农奴成为劳动力。为寻找材料原产地和海外市场,对海外殖民地展开激烈争夺。亚洲在西方列强面前是待开发的市场,中国和日本闭关锁国,列强迫切地想打开中日市场。
  19世纪末西方国家为建立自身的殖民体系。在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使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程度大大加深,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集团为对变法造成双重压迫。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导致小农经济逐步瓦解。虽然清朝统治者卡丝是变法图强如“洋务运动”,但最终以失败告终。
  日本在变革前,日本处于内忧外患的状态。1853年,东印度公司船长培里挑起黑船事件在神奈川以武力强迫日签订了《神奈川条约》,这个条约是打开日本国门的第一步。严重的损害了国家的主权和经济利益,农民受到剥削社会矛盾激化民族危机加深。德川幕府末期,农民反对幕府封建统治的斗争日趋激烈,后发展成大规模的武装起义。经过萨摩藩与长州藩决心武力讨幕的“戊辰战争”,新政府军彻底打败了幕府方面军,取得了倒幕维新革命的胜利。18世纪下半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在日本列岛蓬勃发展。此后,作为幕府统治基础的封建自然经济逐渐瓦解,社会阶层结构发生变化。日本在被打开国门后,封建自然经济受到冲击,商品经济渗透资本主义开始发展,动摇幕藩体制基础。但其他欧美国家忙于战争,使日本得到喘息时间,维新派武士抓住机遇实行内部改革。
  二、中日两国的变革比较
  一是掌权者的不同。戊戌变法的领导是以康、梁为首的维新派,虽然理论知识十分丰富,但是缺少行政经验,权力并没有触及朝中权力的中心。领导人物康有为是工部主事,虽光绪帝极力配合但无实权。触及封建利益的举措,遭到慈禧太后和各级官员的抵制;明治维新的主要成员是中下级武士,幕府末年,由于幕府腐败,武士阶层对幕府阶层沉重厌恶,二者有着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中下层武士一部分创办资本主义工商业,一部分因为早年参加并主持过自上而下的资本主义改革,有着丰富的行政经验,善于利用形式进行革命,看清阻碍的阶级政权,发动了“戊辰战争”倒幕成功。
  二是群众基础不同。由于国家等级观念的不同,所以两国的封建等级制度是有所区别的。两国都将人民士、农、工、商四个等级。中国除了皇帝和上层贵族地位不可随意变动外。各层通过“科举”制度向“士”补充人才,中国的等级制度是可以变动的,在一定程度削弱了平民与统治阶层的对立;日本各等级世袭,互不通婚,日常生活有严格规定,不得逾越。士为武士四民之首,掌握着统治者的权力。农则被牢牢困在土地上,为士阶层服务,有着繁重的赋税,不可随意变动土地。等级制度使日本人民苦不堪言,下级武士政治压抑濒临破产,被统治者在社会底层不断进行反幕斗争,群众基础优渥。
  三是实施措施的不同。中日两国为了挽救民族危机,皆以西方为榜样进行了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改革。自梁启超、康有为维新思想逐步发展后,借古改制。短短 103 天,皇帝共发出改革谕旨286件,这些政令的确实行民主政治,但未触及封建势力的根本,只是一纸空文;在1868年改元明治开始,明治政府为了划一藩政,加强监督,着手改革各藩藩政,后来决定“废藩置县”统一管理。“殖产兴业”发展資本主义经济,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文明开化”则仿效西方,发展近代教育。都是根据日本的发展所量身定制的,并吸取其他国家改革的教训。
  三、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成败原因
  对于戊戌变法而言,首先,康梁思想理论知识丰富,但没有经历过政治的洗礼,对本国的情况难以认识清晰过于急功近利。其次,慈禧政变时戊戌变法失败的直接原因。维新派的法令触动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造成反弹囚禁光绪帝,戊戌变法失败。第三,主张“君权变法”,将不切实际的想法寄托于没有实权皇帝手中,导致没有反抗的手段。最后,缺乏社会基础,国家革命形势陷入低潮,上则建议封“八股取士”触及封建守旧派的利益,下则没有为平民取得土地上的应有权利,而且不懂利用农民阶级力量,思想晦涩难懂不利传播。
  在日本明治维新方面。首先,黑船事件叩开了日本的大门,使日本看见西方的强大和中国的落后,开始疯狂学习西方的制度、科技、经济知识。西方此时忙于寻找材料原产地开辟资本主义市场的大门,西方国家的目的在于亚洲其他国家,日本恰好在夹缝中发展。其次,发动尊王攘夷、倒幕运动的统治者,对民族危机有着正确的认知。他们清楚的认识到,主要斗争矛盾的焦点是倒幕。第三,拥有优渥的社会基础,阶级斗争是实现社会革命重要前提。幕末尖锐的剥削和压迫造就良好的革命形势。下级武士破产;农民被严密的控制在土地上,生存困难;手工业者和商人地位低下;新生资产阶级在幕府管控下难以发展。社会阶层对幕府严重不满,所以一旦有革命爆发,一呼百应,加速了幕府的灭亡。最后,引导维新变法的下级武士有着丰富的政治经验,接受过先进的思想教育,理论与实践知识并存。对国际形势有着一定的了解,对政策的规划也是分阶段实行,有条不稳的完成维新变法转型为资本主义国家。
  总 结
  近代,无论是欧洲国家还是亚洲国家,为了紧跟国际形势,免于沦为殖民地的风险都做了许多变革。但区别便是是否改革彻底、是否符合本国形势、是否认清国际形势。中国不仅做了这一次尝试,无论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还是清末“新政”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巩固封建统治,未能触及封建统治的根本。而日本看到了与西方国家的差距,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最终取得了成功。
  【参考文献】
  [1] 吴廷璆.日本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6.
  [2] 王岚译,冈田英弘.日本史的诞生[M].海南:海南出版社,2018.
  [3] 李侃等.中国近代史[M].上海:中华书局,2016.
  [4] 王国锋等译,菲利普迈尔斯.世界通史[M].四川:天地出版社,2016.
  [5] 姜秀玉.近代东亚中朝日三国的社会变革研究——以戊戌变法、甲申政变和明治维新之比较为中心[D].延边大学,2007.
  作者简介:董晨曦(1997—),女,汉族,籍贯:吉林九台。硕士研究生,延边大学,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吉市,133000,研究方向:世界史。
其他文献
企业政工人员经常同企业员工接触,是最了解员工的重要主力,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到企业员工的思想教育质量及效果。政工人员自身职业素养给其自身工作质量带来重要影响,是其重要影响因素。为此,企业必须重视政工人员职业素养建设,强化引导和培训,提升其职业素养,以提升企业思想教育工作的效果及质量。  一、企业政工人员职业素养现状  (一)缺乏职业认同感及职业精神。企业政工的职业化需要从政工人员的思想上进行,使其对
期刊
【摘 要】 信息时代,庞大的数据集合中,信息交互的出错在所难免。对于差错处理,网际校验和算法的应用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算法利用网络数据使用二进制代码的特点,通过对信息串进行反码相关运算,“放大”通信两端数据出现的差异,较大程度地减少了出错概率。这一算法的思想如今已经被应用在IP、ICMP、 UDP和TCP等诸多报文的检错运算中。  本文将对网际校验的基本思想和使用情况做出简要论述,并使用pytho
期刊
教育类APP的普及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学习内容和形式,特别是对于在高校中学习语言的同学来说,教育类APP更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这些教育类APP没有普及的时候,我们必须每天携带字典等工具书以备查找不认识的单词,而现在我们可以仅凭一部手机就做到无时无刻、随时随地地进行学习。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在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学生在家上网课进行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有一半以上的同学都是使用手机上的AP
期刊
【摘 要】 新冠肺炎让2020年寒假成为了一个特殊的假期,为了有效防止疫情扩散,全国各级各地延迟开学,开展线上教学,并开发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考虑疫期情况,开发适合中小学生体育运动兴趣、具有实效性的中小学体育锻炼校本课程,是一起中切实提升中小学生身体素质的有效手段。其中,课程评价是课程开发的关键环节,通过建构一套科学的、全面的课程开发评价指标体系,除了能够进一步提升疫期中小学体育锻炼校本课程的质量
期刊
【摘 要】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为广大中国青年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提供了一个生动的范本。这本书着眼于生活实践,从实际出发,详细描述了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人民群众,以人为本,从群众出发,走群众路线,一步一步的带领劳动人民让自己的家乡发展进步的过程。书籍一面世随即在社会上引起极其广泛而热烈的反响,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  【关键词】 实事求是 反作用  一、《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充分体现了
期刊
【摘 要】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古代农民战争史上具有標志性的一次农民起义运动,作为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高峰它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加速了封建君主制的瓦解。与中国古代其他农民运动相比,太平天国政治思想显得独树一帜,它的思想中包含着浓重的宗教色彩。洪秀全等人将西方基督教的思想同中国儒家思想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形成了拜上帝教教义,并通过它指导太平天国的社会生活,具有鲜明的政教一体化的国家观。太平天国的政治思
期刊
【摘 要】 信息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加快了信息化向社会经济各方面、大众日常生活的渗透,使人们淹没在了数据的汪洋之中,更加感受到大数据来势迅猛。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信息技术旳发展有了新的动力,为人们带来了更多的便捷和益处。然而,随之而来的是信息通信技术中更为突出的伦理问题,尤其是隐私保护等问题。同时,我国尚缺乏对于大数据时代信息通信技术伦理问题的意识和管理规范,法律法规的建设仍处在发展阶段,相较发
期刊
【摘 要】 党建思想在企业政工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党建思想的基本内涵以及党建思想对企业政工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对以党建思想为指导开展企业政工教育工作的措施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 党建思想 内涵 企业政工教育工作 指导  意义 措施  一、党建思想的基本内涵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党建工作提出新要求,首先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地位,更加强调“党要管党、全面从严
期刊
【摘 要】 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中国一直通过外交发言向世人彰显中国精神,展示中国态度,传播中国文化。本文以目的论为指导,以2020年“两会”王毅外长答记者问的韩译版本为例,对外交发言的翻译进行探究,总结出翻译策略。  【关键词】 目的论 “两会”发言 外交语言 翻译策略  一、引言  “两会”是对自1959年以来历年召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统称。自
期刊
【摘 要】 我国的刑事法律制度应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面向实践,不断总结经验继承和发展优良刑事法治思想,研读毛泽东同志在新中国建设时期关于刑事法治方面的理论和分析具体实践做法,提炼总结毛泽东刑事法治思想的精华部分,对于进一步建设现代法治社会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毛泽东 刑事法治 依法治国  毛泽东同志一生的革命实践和思想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最宝贵的财富。尽管基于当时的历史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