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太平路,青岛最美的城市单行线。沿街走来,海风拂面,碧海蓝天、红瓦绿树的美丽景色让人陶醉,更有一份厚重与古朴的气息袭人,让思绪飘远。
一条不规则的土路
时光倒回到100多年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天朝上国”的梦想破碎。那时的青岛虽然只是个小渔村,但它紧邻辽阔的大海,战略位置重要。
历史上,大小列强不时觊觎中国沿海地区,明朝中期日本倭寇骚扰东南沿海;16世纪葡萄牙入侵澳门:17世纪荷兰占领台湾;19世纪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大部沿海门户被打开,列强的魔爪伸向全国各地
迫于现实的巨大压力,清政府不得不以史为鉴加强沿海防御,以求自保。1892年,满清政府登州总兵章高元率四营官兵移驻青岛设防,在青岛村一带建总兵衙门和兵营。为便于军队军需物资的运输,清政府开始修建码头即今天的栈桥。第二年,栈桥竣工,成为当时繁忙的军事码头。走的人多了,这里形成了一条不规则的土路,这就是今天太平路的雏形。
1897年,不堪忍受欺压的山东巨野的百姓杀死了两位德国传教士,这一震惊中外的“巨野教案”成为德军入侵胶州湾的借口,德军以借地操练为名,在太平路强行登陆青岛。清政府的腐败和军事防御的落后,让入侵青岛的德军畅通无阻,守将章高元不战而退,撤军到四方一带,清政府屈辱求和。原本熙攘的临海小路上尽是面目狰狞,铁蹄肆虐,扬起的灰尘迷住了惊恐的双眼,呛出了愤怒的泪水一青岛不保,清政府下令章高元率部移驻烟台,希望保住烟台这另一海疆防线,以尽量弥补失却青岛的遗憾。
德国人被太平路的优美海景所吸引,他们将太平路一带划入欧人区,希望在这里建立一个美丽的小城,作为德国在远东地区的军事基地。他们认识到,百姓的思想和文化观念在短期内无法改变,但城市的硬件是可以迅速“德国化”的。先入为主,太平路是他们在青岛的登陆点,更是连接海陆要道,于是他们的改造就从这里开始,以点带面,实现他们建立一座尽在掌控的“德式”小城的梦想。1898年,他们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胶澳租借条约》(又名《胶澳租界条约》),租期99年,并取得在山东修筑铁路和开采沿线矿产的权利。
欧式建筑云集
到青岛后不久,德国开始整修太平路。他们铺装了沥青路面,基层采用花岗石和三合土填筑,车行道旁边铺设车轨石。修好的太平路,他们以德皇威廉的名字将其命名为威廉街,太平路本身最先被植入了德国色彩。1901年,德国胶澳殖民地第二任总督叶什克病死于青岛,为纪念其经营青岛的“功绩”,德国人在青岛路南端建立了“叶什克纪念碑”,建碑材料主要取自青岛本地的石材,建筑为六面亭形,上立一高塔,每一面钉有铜片,正南的一面刻有叶什克的肖像,其他五个面均以德文记录德国占领青岛的过程。
太平路修好了,德国经过详密规划,开始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他们修建小港和大港码头、建设欧式建筑、铺设胶济铁路、规划城市下水道…那时,太平路沿线拔地而起很多欧式建筑。太平路的亨利亲王饭店,整个建筑是当时欧洲最流行的饭店建筑形式,具有德国青年派风格;德国在太平路、青岛路口设立德华银行青岛分行,它的造型以文艺复兴风格为基调,参照了德意志公用建筑的威严、浑厚,在太平路东首与常州路交叉处,有一所德国监狱,这是中国现存惟一的一座欧洲古堡式监狱建筑,这座监狱有一个圆锥形塔顶,整体造型如中世纪古堡,透出一种威严和阴森,在太平路中段,绿树掩映中几处欧式建筑若隐若现
在欧式建筑云集的太平路,建于明代有“中国大庙”之称的天后宫屹立不倒,是个奇迹,富有中国建筑风格的天后宫成为德人的障碍,他们急欲拆除或移建,而天后宫是渔航人家寄托希望、祭祀神灵的圣地,容不得轻易乱动,外人肆意移建更是大不敬,当时青岛各界有威望的人士联合民众集体抗争,众怒难犯,德国被迫保留了天后宫…
经过岁月的洗礼,太平路这些古老的建筑几经风雨,点缀于时代发展的绚丽中。陶醉于眼前的海景风光,那只是读懂了太平路的外表,在沿线古老建筑中读懂了一份厚重和古朴,那才触及了太平路的内在美。
两度“日式”改造
随着世界资本主义大国的发展,他们的殖民扩张愈演愈烈,落后的中国俨然刀俎上的鱼肉,任人宰割。德国在青岛的梦想被日本击碎。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俄、美、法、德等国忙于欧洲战事,无暇东顾。日本对青岛垂涎已久,趁机对德宣战。为夺取青岛,日本可是下了一番苦心。因为太平路一带是德国的登陆点,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那一带成为德军统治的中心和要塞,正面攻击德军,日军自感难以取胜,他们不得不采取迂回战略,重新寻找登陆点,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日军总兵力约5万人,企图首先以舰队封锁胶州湾,先派一支主力部队从龙口登陆,经平度、即墨背击青岛,并控制胶济铁路,然后在崂山湾登陆,协同主力围攻青岛要塞。
同年9月,日本纠集数干兵力,在崂山境内仰口湾架起两个充气橡皮活动码头,迅速登陆。日军登陆的后续部队,在仰口周围建临时兵营,搭设了许多帐篷和木板房,并铺设直达即墨团彪庄的简易铁路1条,以运输军需给养。不久日本攻占青岛,从此,胶州湾从德国手中转到日本手里。日军占领青岛后,开始了青岛的“日本化”改造。他们把德国建造的“叶什克纪念碑”的铜片肖像、碑文揭去,以湮灭德国的统治印记,并将德式命名的“威廉街”改为“舞鹤町”。1 922年北洋政府收回青岛后,将纪念塔更名为“青岛接收纪念塔”,立碑并铭刻“接收纪念”四个宇。北洋政府将日式命名的“舞鹤町”改为太平路。经历德日两度占领和命名的这条路,承载了太多纷争和无奈,取名太平路,寄希望国家昌盛,天下太平。
1938年,日本在青岛市郊的山东头强行登陆,再次进驻青岛。第二年,日本在青岛建成“建设东亚新秩序纪念塔”,并将太平路改为“大平路”,青岛百姓厌恶排斥这“日式”色彩浓厚的路,依然称呼此路为太平路。
海重光四字并序文,此碑后来毁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了勰放青岛的青即战役,美军迫于形势,撤离青岛。
青岛解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流量逐年增大,太平路曾多次维修和养护,局都进行拓宽和整理。“文革”期间太平路还一度被叫做。东方红路。太平路在历史中的番更名,见证了青岛的百年沧桑。
太平路分光商旎,欧式建筑古朴太方。吸引着南来北往的游人到此欢度蝗时!坎坷的经历和殖民的印记在慢慢沉淀,几经荣辱的太平路,成为人们追古忆今的旅游胜地。
一条不规则的土路
时光倒回到100多年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天朝上国”的梦想破碎。那时的青岛虽然只是个小渔村,但它紧邻辽阔的大海,战略位置重要。
历史上,大小列强不时觊觎中国沿海地区,明朝中期日本倭寇骚扰东南沿海;16世纪葡萄牙入侵澳门:17世纪荷兰占领台湾;19世纪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大部沿海门户被打开,列强的魔爪伸向全国各地
迫于现实的巨大压力,清政府不得不以史为鉴加强沿海防御,以求自保。1892年,满清政府登州总兵章高元率四营官兵移驻青岛设防,在青岛村一带建总兵衙门和兵营。为便于军队军需物资的运输,清政府开始修建码头即今天的栈桥。第二年,栈桥竣工,成为当时繁忙的军事码头。走的人多了,这里形成了一条不规则的土路,这就是今天太平路的雏形。
1897年,不堪忍受欺压的山东巨野的百姓杀死了两位德国传教士,这一震惊中外的“巨野教案”成为德军入侵胶州湾的借口,德军以借地操练为名,在太平路强行登陆青岛。清政府的腐败和军事防御的落后,让入侵青岛的德军畅通无阻,守将章高元不战而退,撤军到四方一带,清政府屈辱求和。原本熙攘的临海小路上尽是面目狰狞,铁蹄肆虐,扬起的灰尘迷住了惊恐的双眼,呛出了愤怒的泪水一青岛不保,清政府下令章高元率部移驻烟台,希望保住烟台这另一海疆防线,以尽量弥补失却青岛的遗憾。
德国人被太平路的优美海景所吸引,他们将太平路一带划入欧人区,希望在这里建立一个美丽的小城,作为德国在远东地区的军事基地。他们认识到,百姓的思想和文化观念在短期内无法改变,但城市的硬件是可以迅速“德国化”的。先入为主,太平路是他们在青岛的登陆点,更是连接海陆要道,于是他们的改造就从这里开始,以点带面,实现他们建立一座尽在掌控的“德式”小城的梦想。1898年,他们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胶澳租借条约》(又名《胶澳租界条约》),租期99年,并取得在山东修筑铁路和开采沿线矿产的权利。
欧式建筑云集
到青岛后不久,德国开始整修太平路。他们铺装了沥青路面,基层采用花岗石和三合土填筑,车行道旁边铺设车轨石。修好的太平路,他们以德皇威廉的名字将其命名为威廉街,太平路本身最先被植入了德国色彩。1901年,德国胶澳殖民地第二任总督叶什克病死于青岛,为纪念其经营青岛的“功绩”,德国人在青岛路南端建立了“叶什克纪念碑”,建碑材料主要取自青岛本地的石材,建筑为六面亭形,上立一高塔,每一面钉有铜片,正南的一面刻有叶什克的肖像,其他五个面均以德文记录德国占领青岛的过程。
太平路修好了,德国经过详密规划,开始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他们修建小港和大港码头、建设欧式建筑、铺设胶济铁路、规划城市下水道…那时,太平路沿线拔地而起很多欧式建筑。太平路的亨利亲王饭店,整个建筑是当时欧洲最流行的饭店建筑形式,具有德国青年派风格;德国在太平路、青岛路口设立德华银行青岛分行,它的造型以文艺复兴风格为基调,参照了德意志公用建筑的威严、浑厚,在太平路东首与常州路交叉处,有一所德国监狱,这是中国现存惟一的一座欧洲古堡式监狱建筑,这座监狱有一个圆锥形塔顶,整体造型如中世纪古堡,透出一种威严和阴森,在太平路中段,绿树掩映中几处欧式建筑若隐若现
在欧式建筑云集的太平路,建于明代有“中国大庙”之称的天后宫屹立不倒,是个奇迹,富有中国建筑风格的天后宫成为德人的障碍,他们急欲拆除或移建,而天后宫是渔航人家寄托希望、祭祀神灵的圣地,容不得轻易乱动,外人肆意移建更是大不敬,当时青岛各界有威望的人士联合民众集体抗争,众怒难犯,德国被迫保留了天后宫…
经过岁月的洗礼,太平路这些古老的建筑几经风雨,点缀于时代发展的绚丽中。陶醉于眼前的海景风光,那只是读懂了太平路的外表,在沿线古老建筑中读懂了一份厚重和古朴,那才触及了太平路的内在美。
两度“日式”改造
随着世界资本主义大国的发展,他们的殖民扩张愈演愈烈,落后的中国俨然刀俎上的鱼肉,任人宰割。德国在青岛的梦想被日本击碎。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俄、美、法、德等国忙于欧洲战事,无暇东顾。日本对青岛垂涎已久,趁机对德宣战。为夺取青岛,日本可是下了一番苦心。因为太平路一带是德国的登陆点,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那一带成为德军统治的中心和要塞,正面攻击德军,日军自感难以取胜,他们不得不采取迂回战略,重新寻找登陆点,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日军总兵力约5万人,企图首先以舰队封锁胶州湾,先派一支主力部队从龙口登陆,经平度、即墨背击青岛,并控制胶济铁路,然后在崂山湾登陆,协同主力围攻青岛要塞。
同年9月,日本纠集数干兵力,在崂山境内仰口湾架起两个充气橡皮活动码头,迅速登陆。日军登陆的后续部队,在仰口周围建临时兵营,搭设了许多帐篷和木板房,并铺设直达即墨团彪庄的简易铁路1条,以运输军需给养。不久日本攻占青岛,从此,胶州湾从德国手中转到日本手里。日军占领青岛后,开始了青岛的“日本化”改造。他们把德国建造的“叶什克纪念碑”的铜片肖像、碑文揭去,以湮灭德国的统治印记,并将德式命名的“威廉街”改为“舞鹤町”。1 922年北洋政府收回青岛后,将纪念塔更名为“青岛接收纪念塔”,立碑并铭刻“接收纪念”四个宇。北洋政府将日式命名的“舞鹤町”改为太平路。经历德日两度占领和命名的这条路,承载了太多纷争和无奈,取名太平路,寄希望国家昌盛,天下太平。
1938年,日本在青岛市郊的山东头强行登陆,再次进驻青岛。第二年,日本在青岛建成“建设东亚新秩序纪念塔”,并将太平路改为“大平路”,青岛百姓厌恶排斥这“日式”色彩浓厚的路,依然称呼此路为太平路。
海重光四字并序文,此碑后来毁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了勰放青岛的青即战役,美军迫于形势,撤离青岛。
青岛解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流量逐年增大,太平路曾多次维修和养护,局都进行拓宽和整理。“文革”期间太平路还一度被叫做。东方红路。太平路在历史中的番更名,见证了青岛的百年沧桑。
太平路分光商旎,欧式建筑古朴太方。吸引着南来北往的游人到此欢度蝗时!坎坷的经历和殖民的印记在慢慢沉淀,几经荣辱的太平路,成为人们追古忆今的旅游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