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有利于”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来源 :探索与争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wen84310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在物质文明极其匿乏,科学文化十分落后的前提下建设社会主义的。现阶段,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落后的社会生产力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这就决定了我们的工作重心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同时努力建设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其他文献
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已经走过了十多年的历程,在十多年的改革中,我们坚决贯彻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方针,实行了一系列放宽搞活的政策,在我国逐步重新恢复了个体私营经济,在确保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的前提下,积极发展多种经济成份,这一重大改革,是我们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在私有制经济已经基本上消灭二十多年后又重新实行的。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它的实质就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社会主义”、二是“中国特色”。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这两层含义无论从哪层来考察,我们都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因为改革开放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又是按中国具体情况建设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作为完整科学的体系具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经济思想是它光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本文仅就学习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思想谈三点认识。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资源包括劳动力资源将主要由市场配置,并在多种所有制形式下,将形成国家主导下的集体和个人、股份企业与股权所有者、承包者和职工、私营法人和劳动者、外商和雇佣工人、乡村公共权力组织和农户等多层次的劳动关系,使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都不同程度地发生变化。能否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这一问题,关系到改革的价值取向和人心向背,不可掉以轻心。
国有大中型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最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是国民经济的骨干力量,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支柱。随着各种经济成份的发展,国有企业在经济竞争中越来越处于不利地位,不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就会从根本上改变我国所有制经济结构而削弱国有经济,所以这不仅是个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能否巩固和发展的政治问题。
进入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农村的庭院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实践证明,面对经济基础和经济条件严重不平衡的广大农村,要想使广大农民尽快地富裕起来,不仅要大力发展乡(镇)村工业,而且也要鼓励农民积极地开发庭院经济,为庭院经济走向国内外市场创造条件,使庭院经济真正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的重要产业。
任何时代、任何性质的生产资料土地所有制都必须通过一定的组织载体及其有效运转才能得以实现。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土地所有制也不例外,从我国的情况看,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即社会主义国有制和集体所有制是以国有土地管理部门和一定的集体经济组织为载体,并以特定的方式(经济体制改革前是实行的有计划无偿划拨或低偿征用或集体统一经营等方式)来实现的。
中美双方保持良好关系,既符合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需要,也符合美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同时有利于亚太地区及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反之,则会起负效应。因此,我们一向重视和珍惜中美关系,并积极地为改善和发展中美关系创造条件,对于美国的一些不友好做法采取了冷静和自我克制的态度。但是,冷静和克制并不是做无原则的退让。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正象江泽民同志指出的那样:“高度重视法制建设,加强立法工作,特别是抓紧制定与完善保障改革开放、加强宏观经济管理、规范微观经济行为的法律和法规,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要求。”
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人才市场应运而生。根据人才市场的供求状况,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为社会培养急需的实用型人才?结合这个问题,谈谈我校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