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甲骑具装里的丝织品

来源 :农村农业农民·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y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农业博物馆展厅的一角,有一块形状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奇异的丝织品,它出土于青海西宁,是南北朝时期的真丝织锦马面罩(以下简称真丝马面罩)。这件长得有点像外星人面具的物品在当时有什么重要作用,它的织绣纹样又有什么时代特征呢?
   马面罩溯源
   马面罩,又称“马面帘”,是马的面部护具。从制作材料上讲,马面罩最早是金属材质,是用大片的铁板制作并缀以小型铁甲片。后又出现了皮质、丝织、纸质等不同材料的马面罩。北宋重要军事著作《武经总要》里提到的马甲,包括面帘、鸡颈、荡胸(当胸)、马身甲和搭后等部分。古代战马披裹马甲,只露出眼睛、嘴、耳朵、四肢和尾巴,能够有效保护战马的头、颈和躯干。士兵与马皆披铠甲就被称为甲骑具装。
   考古发现,完整的甲骑具装最早出现于东汉末年,而作为随葬仪仗的甲骑具装陶俑则出现于南北朝。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北方少数民族善于骑马作战,并且十分注重军事装备的提升,全副武装的骑兵逐渐成为主要作战力量,身披马铠的甲骑具装盛极一时。这种披戴铠甲的战马,所向披靡,可以说是“钢铁战车的先驱”。但给马披上厚重的铠甲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骑兵的灵活性,于是到隋唐时期,便不再给马穿铠甲,轻装骑兵成为时尚,甲骑具装逐渐淡出历史的战场。但它作为一种装饰艺术,依然被保留下来,后多以卤簿仪仗的形式出现,以凸显那些王侯将相的尊贵和威仪。
   马面罩使用指南
   以中国农业博物馆馆藏文物真丝马面罩为例,马面罩上有两处近似圆形的镂空,是为马的眼睛预留的,叫作眼圈,还配有护眉、护鼻等人性化造型。面部整体部分呈椭圆形结构,顶端有凸起,多起装饰作用,这种设计既贴合马的面部,又美观好看,深受马主人们的追捧。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馆藏的马面罩结构更为完整,中间和两边还保留着系带,起到捆绑固定的作用。当然,还有一种马面罩,是与鸡颈、荡胸、马身甲等部分合为一体的套装,有点像如今的连体衣。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爱美之人也十分注重装饰心爱的战马。战马除了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日常基础保养也必不可少,马面罩即可对马的面部皮肤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
   中国农业博物馆的这件真丝马面罩出土于青海西宁,当地属于高原大陆性气候,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干旱少雨,常有大风沙。真丝马面罩既可以防风防沙,防晒隔热,还具有保温保湿的功效。在夏秋之际,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蚊虫叮咬。此外,给马戴上面罩,也能够避免它在行进过程中左顾右盼和觅食吃草,提高行军速度。
   铁质马面罩多用于战争中的装甲骑兵,由特殊甲板铆接成型,为了使铁甲不致磨伤战马肌肤,甲片下要配较厚的衬垫。真丝马面罩在当时可谓是上乘的奢侈品,普通人家的马匹通常消费不起。在唐朝,高品质的真丝马面罩并不用作战斗,而是通常作为一种装饰,供皇家仪仗马队和王公贵族们的坐骑专用,是尊贵地位的象征。在现代马术竞技中马面罩仍在使用,从功能上讲,依然延续着古代马面罩实用性和装饰性的用途。
   马面罩:南北朝时期的“流行艺术”
   我国古代丝织业的发展得益于种桑养蚕技术的普遍推广。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饲养家蚕的国家,起源于黄河流域,古有丝国之称。魏晋时期,随着人口不断南迁,逐渐带动長江流域的蚕桑丝织业兴起。南北朝时期丝织业在全国已较为成熟,丝与绵、绢、布等成为南朝调税的主要课目。从地方出土的各种马面罩来看,这一时期的丝织品纹样还受到民族融合和丝绸文化的影响,风格多样,充满异域特色。
   现藏于中国丝绸博物馆的北朝牵驼纹锦缘马面,整体呈凸形结构,护鼻处为M形结构,在头顶用缘边做出放射形式的装饰。该马面罩通体呈红色,有长条形装饰物的黑色痕迹,排列较为整齐,边缘以“对狮对象牵驼人物”作纹样,走象、卧狮和牵驼人物是佛教文化中常见的艺术符号,反映出马主人的宗教信仰和审美情趣。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收藏的黄地几何动物文锦马面罩,以抽象的几何莲花纹、蛙动物纹、忍冬花纹、方形十字花纹和佛像为装饰。以黄棕色为底,金色显花,图案多样,规整密集排列,整体图案极具西域风格。
   甘肃省博物馆藏品猪头纹锦缘马覆面,织锦缘边宽大,头顶处有放射形装饰,颜色丰富,图案鲜明,有连珠纹和野猪头的抽象图案。连珠纹是古波斯萨珊王朝最为流行的花纹,于公元5~7世纪间沿丝绸之路从西亚、中亚传入我国,寓意吉祥。而这种以野猪头的形象作为装饰的纹样也源于中亚萨珊波斯艺术。猪在崇尚武功的波斯拜火教中被视为伟力拉格那神的化身,备受尊敬。在中国发现的此类文物,也大体集中在这一时期,足见丝绸之路对中西文化交融所作的重要贡献。
   中国农业博物馆的这件真丝马面罩,或许从设计、纹样、剪裁以及织物的完整性来看,并不能称精品,但历经了1500多年的光阴流转,如今它仍然光彩依旧。它静静地陈列在博物馆的一角,向世人诉说着那段金戈铁马的历史,展现着我国深厚悠久的丝绸文化。
其他文献
“高手在民间,好东西在基层。”南阳市内乡县七里坪乡乡长王学续说起后坪村的变化,直言党支部书记王金贵抓党建能够抓到点子上,方法多,不仅管用而且好用。他创建的“三带五联”工作法,治好了懒人、致富了群众,特别值得一说。   后坪村扼守着宝天曼景区的大门口,是个集面村,三条公路穿村而过,省内直通南阳、内乡,省外直达湖北襄樊,人多、车多、事多。全村778户、2892人,常年居住者2500多人。全村15個自然
期刊
完粮徐村是老先进,村党支部书记韩金山也是老先进。   南阳市社旗县陌陂镇完粮徐村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感人的故事祖祖辈辈口口相传。明末清初的时候,这片富饶的土地上突然来了几户人家,“交皇粮”的时候,几户人家抢先完成了任务。“县太爷”巡粮到此,问他们是哪村的?一人说,才落户到此,还没有村名。那你们姓啥?“县太爷”不依不饶。那人答道:姓徐。“那你们就叫完粮徐吧。”   完粮徐村下辖3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
期刊
王玉森被任命为津湾村党支部书记,正好是1995年该村被列为后进村整顿的时候。南阳市新野县新甸铺镇津湾村是白河沿岸的传统农耕村落,耕地3236亩,人口3028人,12个村民小组,76名党员。   那时候的津湾村,只能用一穷二白来形容。25年前,一说到津湾,群众就说:“南津湾,荒沙滩,遇水淹,没吃穿,有女不嫁南津湾。”   “南津湾难啊!”王玉森说,回想25年前刚任村党支部书记的时候,面对穷困潦倒的集
期刊
京西稻,属优质粳米,米粒椭圆、晶莹透明,煮熟后清香有弹性,口感黏而不糯,产地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上庄镇。其中,北京京西稻作文化系统已于2015年入选第三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溯源   京西地区水稻种植可上溯至先秦时期,到东汉已有明确记载。辽、金时期,已是“粳稻之利,几如江南”。明朝迁都北京后,周边稻作生产开始供应宫廷。到清朝时,京西水稻得到多位皇帝的推广,康熙皇帝亲自耕种;雍正皇帝下设
期刊
编者按:秋硕太行,香飘共城。11月7日至8日,由农村农业农民杂志社主办的河南产业扶贫之辉县路径研讨会在辉县市百泉宾馆召开。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际,“三农”领域的权威专家学者相聚共城,热议辉县市产业扶贫路径,意义深远。会议聚焦辉县市产业扶贫的好经验、好做法、好模式,深入研讨产业扶贫在稳定巩固脱贫成效和接续推进乡村振兴中的重大意义,为辉县市“十四五”产业
期刊
10月的伏牛山依然满目苍翠,生机盎然。   走进群山脚下的河南省方城县拐河镇东大麦沟村,一层层梯田从山脚盘绕而上,一条条干净整洁的水泥路连接着村庄和山间农田,文化广场上不时传来村民的欢声笑语,一幅和谐温馨的乡村画卷尽现眼前。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该村“两委”带领广大党员干部修公路、引资金、上项目,因地制宜制定产业规划,这个昔日集体年收入为零的山村,不仅实现了脱贫摘帽,还成为十里八乡的“明星村”
期刊
油茶花洁白如玉,小康路欢声笑语。10月29日,大别山(商城县)首届油茶花节在“中原油茶第一乡”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长竹园乡举行。   一年前,习近平总书记调研河南深入信阳时指出,利用荒山推广油茶种植,既促进了群众就近就业,带动了群众脱贫致富,又改善了生态环境,一举多得。要把农民组织起来,面向市场,推广“公司+农户”模式,建立利益联动机制,让各方共同受益。要坚持走绿色发展的路子,推广新技术,发展深加工
期刊
河南省灵宝市城管局派驻梁家洼村第一书记袁克甲,驻村工作4年来,坚持致富靠项目、发展靠产业的脱贫致富思路,始终坚持把产业振兴作为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做实项目、做优产业、做强链条,切实解决贫困村无主导产业、农民致富无路的问题。   2017年5月,时任河南省灵宝市城管局机关党支部书记的袁克甲主动请缨,来到灵宝市五亩乡梁家洼村,成为一名驻村工作队员。同年12月,根据工作安排,袁克甲转
期刊
有钱难买天明觉。可是天不明,就常常有敲门声把张永刚的觉搅黄。   “张书记、张书记……”   山里人睡得早起得早。大清早来敲张永刚的门,不是咨询贫困户政策,就是请求帮忙,或者送新馍、送蔬菜。这让张永刚哭笑不得的同时,也深深感到庆幸,乡亲们真把他当自己人了。张永刚是河南省卢氏县文峪乡香子坪村驻村第一书记,住在香子坪村村部的一间旧房子里。   听到敲门声,虽然极不情愿,张永刚还是快速地穿好衣服。来人是
期刊
洛阳龙凤山景区项目是2020年河南省重点项目,项目位于河南省伊川县城西部,距洛栾高速伊川西出口约1公里,是伊川县深入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求,系统谋划的三条沟域经济生态带中龙凤山沟域经济带的重点建设项目。   该项目预计总投资30亿元,坚持以生态为底、文化为魂、水系为韵,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快文旅融合发展为根本,着力打造洛阳南部重要的游客休闲驿站。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宋韵古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