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观察积淀,丰富记忆表象
想象是对大脑中的记忆表象进行主观改造加工,重新组合,从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活动。脑中的记忆表象越丰富,想象则越活跃。因此,作为创造主体的学生应留意观察身边的各种事物,不断充实其记忆表象,为创造性想象的发挥提供良好的基础与条件。
(一)指导观察
观察是学生认识外界事物、积淀表象最直接的手段。叶圣陶指出:“在实际生活里养成精密观察跟仔细认识的习惯,是一种准备功夫。”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细心观察,抓住事物的特点,更要引导学生在比较中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差异。通过启迪学生思考、联想,让观察与思维、想象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充分提高观察的效能。例如,有的学生在观察狗的生活习性时发现:在炎热的夏天,狗常常趴在树荫下,伸着长长的舌头。在老师的提醒下,学生进行了反复细致的思考与观察,终于发现狗伸长的舌头还冒着热气,同时,肚皮也紧贴着地面。有些同学由此很快联想到其他动物散热的情形,并能根据狗的姿势、眼神等进一步联想到狗的内心活动。
(二)注重积淀
丰富的生活积淀,是学生展开想象的重要源泉。我们一方面要鼓励学生积极愉快地接触、体验生活;另一方面在习作训练时也要考虑到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与生活积淀,让作文的命题与题材尽量靠近学生所熟悉的生活。
二、设计练习,训练想象技能
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积淀的同时,要善于设计灵活多样的练习,对学生进行想象习作训练。
(一)延伸式想象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些课文的结尾言已尽而意无穷,给读者留下十分广阔的想象空间。教师可引导学生按照文章的思路进行合理想象,延伸课文内容,使思维训练与语言训练紧密结合起来,以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发展。如学完《狐假虎威》后,老师引导学生想象狐狸骗过虎大王后故事的发展情况。是继续把虎大王骗得团团转呢,还是被森林里的其他动物揭发?通过这些富有想象力的疑问,促使学生按照各自的理解进行延伸式想象习作。这样,既有助于促进学生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又发展了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二)揣图式想象
可提供给学生图画,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图领悟画面蕴含的意境;或根据面面显示的环境,人物的动作、神态等展开合理的想象,然后有条理地写下来。
(三)幻想式想象
教师应引导学生突破思维陈规,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情感,展开丰富奇特的想象。曾看到一篇学生优秀作文《地球的哭诉》,写地球姐姐与水星妹妹在太空轨道上相遇后,地球姐姐向水星妹妹诉说自己的悲惨遭遇。由于小作者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通过大胆的想象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内心情感体验,从而使文章显得生动感人。
三、创设情境,激发想象情感
小学生的想象是一种受情绪、情感控制的思维活动。教师应根据儿童的这一年龄特点创设激发学生情感的种种情境,让富有感染力的情境来触动学生的心弦,诱发其内心的情感体验。
可以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在感受音乐旋律、节奏、强弱变化的同时插上想象的翅膀。利用通感效应,将听觉感受转化为鲜明生动的视觉形象,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迅速进入想象作文的情境。例如,写一篇反映家乡风景的习作,可先播放《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茶乡情》等乐曲,通过音乐渲染来激活学生的想象。也可以在每次教学时想方设法地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不让其有压力或负担,营造轻松、有趣的习作氛围,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激起习作的欲望。如在教完《海底世界》一课后,我利用再现情境,在动物们发出的美妙声音余味中,用热情召唤的语气说:“海底的动物可真好客,不仅为大家举办动听的音乐会,听说还特别为大家准备了一场激烈的运动会,你们想不想瞧瞧呢?”哇!课堂气氛顿时沸腾起来,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想!”这时,我“悄悄”向学生传递习作信息:“可是呀,动物们要我们欣赏完,把这场运动会生动具体地写下来,每人寄一份给它们,写得好的,它们还要带你们去海底世界做客呢!大家有没有兴趣啊?”“有!”接着,教师播放录像(海底动物在水中活动的情景),学生的注意力特别集中,观察得特别仔细,写作时更是根据动物们的动作、姿势,无拘无束地大胆想象,把这场运动会写得有声有色、活灵活现,充分展示自己的想象才能,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可谓是“教得轻松,学得快乐”!
除此以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营造触发学生情感的良好氛围。或引导学生观察奇异神秘的大自然,使学生受到特定环境的熏陶;或利用多媒体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诱发学生想象的激情。
四、评价激励,促进想象发展
教师的作前指导与点拨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忽视对学生作后的评价与激励。在批阅学生作文时多鼓励,少批评。即使对于缺乏想象力的作文,也要挖掘其闪光点,尽可能让每个同学在发现作文缺陷的同时,能看到自己的优点和进步,享受到成功的愉悦。作文讲评时既要充满激情地选读想象力丰富的作文,也要不失时机地展示后进生的点滴进步,从而增强学生想象作文的兴趣和信心。
想象是对大脑中的记忆表象进行主观改造加工,重新组合,从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活动。脑中的记忆表象越丰富,想象则越活跃。因此,作为创造主体的学生应留意观察身边的各种事物,不断充实其记忆表象,为创造性想象的发挥提供良好的基础与条件。
(一)指导观察
观察是学生认识外界事物、积淀表象最直接的手段。叶圣陶指出:“在实际生活里养成精密观察跟仔细认识的习惯,是一种准备功夫。”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细心观察,抓住事物的特点,更要引导学生在比较中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差异。通过启迪学生思考、联想,让观察与思维、想象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充分提高观察的效能。例如,有的学生在观察狗的生活习性时发现:在炎热的夏天,狗常常趴在树荫下,伸着长长的舌头。在老师的提醒下,学生进行了反复细致的思考与观察,终于发现狗伸长的舌头还冒着热气,同时,肚皮也紧贴着地面。有些同学由此很快联想到其他动物散热的情形,并能根据狗的姿势、眼神等进一步联想到狗的内心活动。
(二)注重积淀
丰富的生活积淀,是学生展开想象的重要源泉。我们一方面要鼓励学生积极愉快地接触、体验生活;另一方面在习作训练时也要考虑到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与生活积淀,让作文的命题与题材尽量靠近学生所熟悉的生活。
二、设计练习,训练想象技能
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积淀的同时,要善于设计灵活多样的练习,对学生进行想象习作训练。
(一)延伸式想象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些课文的结尾言已尽而意无穷,给读者留下十分广阔的想象空间。教师可引导学生按照文章的思路进行合理想象,延伸课文内容,使思维训练与语言训练紧密结合起来,以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发展。如学完《狐假虎威》后,老师引导学生想象狐狸骗过虎大王后故事的发展情况。是继续把虎大王骗得团团转呢,还是被森林里的其他动物揭发?通过这些富有想象力的疑问,促使学生按照各自的理解进行延伸式想象习作。这样,既有助于促进学生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又发展了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二)揣图式想象
可提供给学生图画,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图领悟画面蕴含的意境;或根据面面显示的环境,人物的动作、神态等展开合理的想象,然后有条理地写下来。
(三)幻想式想象
教师应引导学生突破思维陈规,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情感,展开丰富奇特的想象。曾看到一篇学生优秀作文《地球的哭诉》,写地球姐姐与水星妹妹在太空轨道上相遇后,地球姐姐向水星妹妹诉说自己的悲惨遭遇。由于小作者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通过大胆的想象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内心情感体验,从而使文章显得生动感人。
三、创设情境,激发想象情感
小学生的想象是一种受情绪、情感控制的思维活动。教师应根据儿童的这一年龄特点创设激发学生情感的种种情境,让富有感染力的情境来触动学生的心弦,诱发其内心的情感体验。
可以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在感受音乐旋律、节奏、强弱变化的同时插上想象的翅膀。利用通感效应,将听觉感受转化为鲜明生动的视觉形象,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迅速进入想象作文的情境。例如,写一篇反映家乡风景的习作,可先播放《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茶乡情》等乐曲,通过音乐渲染来激活学生的想象。也可以在每次教学时想方设法地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不让其有压力或负担,营造轻松、有趣的习作氛围,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激起习作的欲望。如在教完《海底世界》一课后,我利用再现情境,在动物们发出的美妙声音余味中,用热情召唤的语气说:“海底的动物可真好客,不仅为大家举办动听的音乐会,听说还特别为大家准备了一场激烈的运动会,你们想不想瞧瞧呢?”哇!课堂气氛顿时沸腾起来,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想!”这时,我“悄悄”向学生传递习作信息:“可是呀,动物们要我们欣赏完,把这场运动会生动具体地写下来,每人寄一份给它们,写得好的,它们还要带你们去海底世界做客呢!大家有没有兴趣啊?”“有!”接着,教师播放录像(海底动物在水中活动的情景),学生的注意力特别集中,观察得特别仔细,写作时更是根据动物们的动作、姿势,无拘无束地大胆想象,把这场运动会写得有声有色、活灵活现,充分展示自己的想象才能,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可谓是“教得轻松,学得快乐”!
除此以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营造触发学生情感的良好氛围。或引导学生观察奇异神秘的大自然,使学生受到特定环境的熏陶;或利用多媒体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诱发学生想象的激情。
四、评价激励,促进想象发展
教师的作前指导与点拨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忽视对学生作后的评价与激励。在批阅学生作文时多鼓励,少批评。即使对于缺乏想象力的作文,也要挖掘其闪光点,尽可能让每个同学在发现作文缺陷的同时,能看到自己的优点和进步,享受到成功的愉悦。作文讲评时既要充满激情地选读想象力丰富的作文,也要不失时机地展示后进生的点滴进步,从而增强学生想象作文的兴趣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