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即生产和消费关系原理,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解读当前中国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通过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使中国的经济走出困境。
[关键词]消费 化解 金融危机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产生原因主要由于美国的房地产泡沫及金融衍生工具的杠杆造成的。其后果是造成了美国及全球实体经济衰退。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金融危机的影响深度和广度都较以往要大。中国经济在全球金融危机中也受到了影响。许多出口企业相继倒闭或裁员,经济增长减缓,失业增加,人们收入下降,消费减少,市场潇条,经济形势不稳定。中国虽然采取一系列举措,试图启动强大的内需来化解此次因外需不足造成的经济影响,但为时太晚,而且长期的外需拉动型经济不可能在短期内可以改变,特别是中国面临通胀、通缩、滞胀的三重威胁,中国经济发展速度的放缓是必然的。
那么,如何化解全球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影响?全球各国必须联合起来救市。说到底,就全球启动消费需求刺激经济的增长。其经济学的理论依据是生产和消费关系原理。
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四个相互联系的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生产环节;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纽带,对生产和消费有着重要的影响;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增长。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对于我国来说,应该采取的具体对策又是什么?就是要树立信心,重视消费对生产的影响,积极引导消费,启动国内消费需求,扩大投资规模,拉动经济增长。
1.中国产品从出口转向内销,有助于产生立竿见影的刺激效果,又为未来更具可持续性的增长奠定了基础。全球经济前景黯淡,并殃及我国产品出口,国际整体经济结构严重失衡,国外消费动力趋于枯竭,经济泡沫仍然严重,使得扩大内需和国内消费的重要性更加突出,这也是重新平衡经济的关键。正如世界银行副行长斯特恩先生所说的,世界越来越小,中国经济受世界经济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多。如何抵御外来的流感,最好的办法恐怕是对内增强体质,对外积极竞争。我国应该把刺激经济增长的措施同长期经济结构调整结合起来,推动中国经济从出口导向型向出口和内需比较平衡的结构转变。中国政府目前采取的措施有利于危机过后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发展。
2.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措施,综合运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加大投资力度,刺激消费。从货币政策上讲,就是降低存货款利率和准备金率,鼓励中小企业贷款,鼓励老百姓消费。当前我国老百姓在银行的存款额超过20万亿元人民币,通过几次调息,商业银行发放多种信用卡,鼓励消费,收到一定的效果,在全球经济前景黯淡中,我国的消费市场一枝独秀。从财政政策上讲,采取扩张的财政,适当地减免税收。近来,我国投资40000亿拉动内需,政府投向的重点转向民生,包括三农、社会保障、教育和医疗事业,刺激消费、改善民生的一系列举措,包括扩大政府在医疗、教育和社保领域的责任和支出,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如2008年底,我国为包括大量农村居民在内的7400万困难民众发放了一次性生活补贴,并推出减税和医疗卫生改革方案,扩大对贫困人口的医疗卫生服务。在农村,家电、汽车等下乡的财政补贴政策。
3.立足国内市场,实施科技创新,发展新兴产业。在金融危机的压力下,我国的企业应当把危机当作机遇,依靠技术创新,提升自我管理水平,减少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转外销为内销,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开发适合老百姓的需求的优质产品,完善服务体系。因为生产决定消费,但是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增长。同时又可以不断提高产品出口的竞争力。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党和国家正在审时度势,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应对金融危机和风险,而且已经取得一定的效果。正如世界银行2009年4月8日发布《东亚经济半年报》指出,中国经济有望在今年年中触底回升,并在2010年全面复苏,这将为东亚经济带来“一线曙光”,有助于该区域经济保持稳定,并逐步走向复苏。中国可能率先回暖,以“奋战全球经济衰退”为题的这份《东亚经济半年报》认为,在巨额经济刺激方案的推动下,中国有望今年年中开始复苏。随着天气日趋变暖,中国国内陆续发布的2009年一季度经济数据也给我们吹来阵阵暖风。国家统计局2009年4月10日发布的全国企业景气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家信心回升,一季度全国企业景气指数也出现降幅明显收窄的迹象。消费者信心在上升,看起来中国经济受到财政刺激方案的影响,正在改善。但愿中国的经济率先度过寒冷的冬天,迎来阳光明媚的春天。
参考文献
[1]曹建海.世界金融危机与中国经济发展前景[D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8305cc0100bcbo.html,2008-12-28.
[关键词]消费 化解 金融危机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产生原因主要由于美国的房地产泡沫及金融衍生工具的杠杆造成的。其后果是造成了美国及全球实体经济衰退。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金融危机的影响深度和广度都较以往要大。中国经济在全球金融危机中也受到了影响。许多出口企业相继倒闭或裁员,经济增长减缓,失业增加,人们收入下降,消费减少,市场潇条,经济形势不稳定。中国虽然采取一系列举措,试图启动强大的内需来化解此次因外需不足造成的经济影响,但为时太晚,而且长期的外需拉动型经济不可能在短期内可以改变,特别是中国面临通胀、通缩、滞胀的三重威胁,中国经济发展速度的放缓是必然的。
那么,如何化解全球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影响?全球各国必须联合起来救市。说到底,就全球启动消费需求刺激经济的增长。其经济学的理论依据是生产和消费关系原理。
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四个相互联系的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生产环节;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纽带,对生产和消费有着重要的影响;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增长。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对于我国来说,应该采取的具体对策又是什么?就是要树立信心,重视消费对生产的影响,积极引导消费,启动国内消费需求,扩大投资规模,拉动经济增长。
1.中国产品从出口转向内销,有助于产生立竿见影的刺激效果,又为未来更具可持续性的增长奠定了基础。全球经济前景黯淡,并殃及我国产品出口,国际整体经济结构严重失衡,国外消费动力趋于枯竭,经济泡沫仍然严重,使得扩大内需和国内消费的重要性更加突出,这也是重新平衡经济的关键。正如世界银行副行长斯特恩先生所说的,世界越来越小,中国经济受世界经济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多。如何抵御外来的流感,最好的办法恐怕是对内增强体质,对外积极竞争。我国应该把刺激经济增长的措施同长期经济结构调整结合起来,推动中国经济从出口导向型向出口和内需比较平衡的结构转变。中国政府目前采取的措施有利于危机过后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发展。
2.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措施,综合运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加大投资力度,刺激消费。从货币政策上讲,就是降低存货款利率和准备金率,鼓励中小企业贷款,鼓励老百姓消费。当前我国老百姓在银行的存款额超过20万亿元人民币,通过几次调息,商业银行发放多种信用卡,鼓励消费,收到一定的效果,在全球经济前景黯淡中,我国的消费市场一枝独秀。从财政政策上讲,采取扩张的财政,适当地减免税收。近来,我国投资40000亿拉动内需,政府投向的重点转向民生,包括三农、社会保障、教育和医疗事业,刺激消费、改善民生的一系列举措,包括扩大政府在医疗、教育和社保领域的责任和支出,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如2008年底,我国为包括大量农村居民在内的7400万困难民众发放了一次性生活补贴,并推出减税和医疗卫生改革方案,扩大对贫困人口的医疗卫生服务。在农村,家电、汽车等下乡的财政补贴政策。
3.立足国内市场,实施科技创新,发展新兴产业。在金融危机的压力下,我国的企业应当把危机当作机遇,依靠技术创新,提升自我管理水平,减少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转外销为内销,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开发适合老百姓的需求的优质产品,完善服务体系。因为生产决定消费,但是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增长。同时又可以不断提高产品出口的竞争力。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党和国家正在审时度势,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应对金融危机和风险,而且已经取得一定的效果。正如世界银行2009年4月8日发布《东亚经济半年报》指出,中国经济有望在今年年中触底回升,并在2010年全面复苏,这将为东亚经济带来“一线曙光”,有助于该区域经济保持稳定,并逐步走向复苏。中国可能率先回暖,以“奋战全球经济衰退”为题的这份《东亚经济半年报》认为,在巨额经济刺激方案的推动下,中国有望今年年中开始复苏。随着天气日趋变暖,中国国内陆续发布的2009年一季度经济数据也给我们吹来阵阵暖风。国家统计局2009年4月10日发布的全国企业景气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家信心回升,一季度全国企业景气指数也出现降幅明显收窄的迹象。消费者信心在上升,看起来中国经济受到财政刺激方案的影响,正在改善。但愿中国的经济率先度过寒冷的冬天,迎来阳光明媚的春天。
参考文献
[1]曹建海.世界金融危机与中国经济发展前景[D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8305cc0100bcbo.html,2008-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