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学科既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学科,又是培养学生情感的学科。而90后的孩子,往往情感缺失严重。因此,在教学中,我努力挖掘学生的情感因素,让学生充分认知自己的情感,控制调节自己的情感,感知他人的情感,这正是语文教学应该培养的情感品质。
关键词:语文 情感教育
语文课的意义绝不是仅仅停留在教给学生某种知识和技能上,更重要的是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思想、激情、灵感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一个学生的情感、情趣、情操,并最终积淀成为一个人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本质的东西:人生观和价值观。以下结合本人教学实际来谈一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情感。
一、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主体情感
在教学中,我常用联想、比较法来创设问题情境。当学生刚一接触课文时,他们面对的信息是陌生的,我们只有将那些陌生的信息与一些学生熟悉的形象可感的东西加以联想、比较,他们的心理才会欣然接受。
如我在讲授《念奴娇·赤壁怀古》时,为了让学生领会诗中豪迈壮阔的意境和苏轼对英雄人物的仰慕之情,我先引入了学生们熟悉的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片头画面:滚滚长江向东流去,激起千万朵浪花。这一雄浑形象可感的画面,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魂魄。因《三国演义》片头画面的感染,学生们感受到了长江的壮阔博大,心中自然也腾起了一股豪迈之情,而思绪也翩飞起来。凭着自己对人生、社会知识的积淀和理解,他们也能体味到这些语句都塑造了长江东流的开阔境界,从中也能体味到自然的永恒、人生的短暂,无论怎样叱咤风云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都有同常人一样无法抗拒生命的自然法则,必然被历史的浪涛卷走。但仔细品味,他们也发现了那些语句所蕴涵的感情色彩略有不同。
二、深入课文,挖掘丰富的情感因素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定刺激情境中的某种情感能够感染在场的人,并使其产生性质类似的情感。教师将备课时体验到的情感熔铸于教学之中,用热情、激情、真情去撞击学生的心灵,掀动其感情涟漪,令学生置身于充满浓烈气氛的情境中,从而受到感染。在深入挖掘教材蕴涵的情感基础上,要选准动情点,以情打动学生,激起学生之情,使作品与学生的心灵发生共鸣。
如教《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时,我设计了如下导语:“人民深切爱戴和敬仰的周总理在病魔的折磨下离热爱他的人民远去了,永远不会回来了。他的灵车在长安街上缓缓前进,他的人民哪里舍得他走啊——男女老少,含着泪,默默地站在阴冷的长安街两旁,与躺在灵车里的周总理告别。”低缓深情的导语,奠定了全课的情感基调,如再配合适当音乐,朗诵使学生在整堂课都沉浸在失去总理的巨大悲痛之中,从而激起学生对总理敬仰的感情。
三、写作实践中培养情感
语言是情感的载体,情感是语言的内蕴,语言文字的训练如果不能与情感的体验融为一体的话,这种训练将会显得枯燥乏味,最终苍白无力。因此,语言训练与情感体验是相辅相成的。凭借教材的语言文字,学生能够产生情感体验,就表示学生已经感应到了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情味、意境,在此过程中,如果能恰当地引导学生品尝语言或运用语言,其训练的力度无疑是扎实的,其训练的效果肯定是显著的。实际操作中,我们须寻找语言和情感的结合点,引导学生因为“情动”而“辞发”,实现语言训练与情感体验的和谐统一。
1.读写结合,在课堂教学延伸训练中培养情感。写作实践既是阅读教学的延伸,又是独立的语言训练必由之路。语文教材中,有着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有着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有着凝练生动的优美词语,有着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教学中,如果能以教材为本,凭借教材,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内容、产生情感体验,延伸课文内容,读写结合,有效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让教材激情传神,让作文真情感人,无疑将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焕发出无限的生命活力,也会使我们的学生更具人文精神。
2.学会做人,在作文教学专门训练中培养情感。读书是重要的,学会做人更重要,做一个有情有义的人最重要。在专门的作文训练课上,语文教师可以有意引导学生写作有情感内容的题材,借此培养学生的健康情感。
四、延伸拓展,促使情感进一步的升华
语文教材有着丰富的情感因素,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把握和体验文本中传达的特殊情感,更应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生命体验,开掘文本的情感内容,增加情感的深刻性,丰富性,使学生被激发起来的情感向高层次升华,在潜移默化中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完善学生的心灵世界,让高尚情操和理想追求与生命同行。
《妈妈的账单》讲述了小男孩彼得给妈妈开了一份账单,索取他每天帮妈妈做事的报酬;当小彼得在他的餐盘旁看到他想要的报酬时,同时也看到了妈妈给他的一份账单,这份账单让小彼得感受到了母爱的无私与无价,他惭愧地把索取来的报酬塞进了妈妈的口袋。这篇课文切入角度独特,把母爱的无声、无私和无价表现得极为动人。
一开始,学生很自豪地侃侃而谈:“我帮妈妈洗碗,碗很油,我擦了洗洁精,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它洗干净。”这时,一个声音响起来:“我觉得我只是帮妈妈做了几件事,妈妈却帮我做了很多事。”听到这句话,很多小朋友都陷入了沉思中。我從这些稚嫩的声音中听到了孩子对妈妈的体贴、理解和感激,从这些质朴的言辞中读到了真情和成熟。更为重要的是,此时此刻孩子们真正地读懂了沉甸甸的母爱,幼小的心灵也为母爱深深地震撼了。学生懂得人生应以无私的心付出爱,以感恩的心领受爱,用“爱”润泽心灵,用“爱”营造生命的天堂。相信学生们会铭记这一刻,这一课,并以实际行动回报母爱。
“课堂上激动学生的是情,打动学生的是情,震撼学生的也是情!”语文课堂是“情感地带”,给人以情思的滋养和心灵的启迪。
五、结语
情感激发是语文教学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每个语文教育工作者在课堂教学实践中都应不断寻求激发学生情感的途径和方法。可以说没有情感,语文就像鸟儿失去了翅膀;没有情感,语文就像花儿失去了芬芳;没有情感,语文就像小溪停止了欢唱。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重视把握其中的情感因素,发掘课文中蕴藏的思想感情,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如沐春风,身临其境,乃至达到忘我的境界。
参考文献:
[1]骆书欣.要注重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因素[J].语文学刊,2009,(02) .
[2]王静.谈语文教学中调动学生情感的重要性[J]. 21世纪中学生作文(高中教师适用),2009,(01) .
[3]李庆虎.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情感作用的尝试[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0,(31) .
关键词:语文 情感教育
语文课的意义绝不是仅仅停留在教给学生某种知识和技能上,更重要的是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思想、激情、灵感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一个学生的情感、情趣、情操,并最终积淀成为一个人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本质的东西:人生观和价值观。以下结合本人教学实际来谈一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情感。
一、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主体情感
在教学中,我常用联想、比较法来创设问题情境。当学生刚一接触课文时,他们面对的信息是陌生的,我们只有将那些陌生的信息与一些学生熟悉的形象可感的东西加以联想、比较,他们的心理才会欣然接受。
如我在讲授《念奴娇·赤壁怀古》时,为了让学生领会诗中豪迈壮阔的意境和苏轼对英雄人物的仰慕之情,我先引入了学生们熟悉的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片头画面:滚滚长江向东流去,激起千万朵浪花。这一雄浑形象可感的画面,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魂魄。因《三国演义》片头画面的感染,学生们感受到了长江的壮阔博大,心中自然也腾起了一股豪迈之情,而思绪也翩飞起来。凭着自己对人生、社会知识的积淀和理解,他们也能体味到这些语句都塑造了长江东流的开阔境界,从中也能体味到自然的永恒、人生的短暂,无论怎样叱咤风云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都有同常人一样无法抗拒生命的自然法则,必然被历史的浪涛卷走。但仔细品味,他们也发现了那些语句所蕴涵的感情色彩略有不同。
二、深入课文,挖掘丰富的情感因素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定刺激情境中的某种情感能够感染在场的人,并使其产生性质类似的情感。教师将备课时体验到的情感熔铸于教学之中,用热情、激情、真情去撞击学生的心灵,掀动其感情涟漪,令学生置身于充满浓烈气氛的情境中,从而受到感染。在深入挖掘教材蕴涵的情感基础上,要选准动情点,以情打动学生,激起学生之情,使作品与学生的心灵发生共鸣。
如教《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时,我设计了如下导语:“人民深切爱戴和敬仰的周总理在病魔的折磨下离热爱他的人民远去了,永远不会回来了。他的灵车在长安街上缓缓前进,他的人民哪里舍得他走啊——男女老少,含着泪,默默地站在阴冷的长安街两旁,与躺在灵车里的周总理告别。”低缓深情的导语,奠定了全课的情感基调,如再配合适当音乐,朗诵使学生在整堂课都沉浸在失去总理的巨大悲痛之中,从而激起学生对总理敬仰的感情。
三、写作实践中培养情感
语言是情感的载体,情感是语言的内蕴,语言文字的训练如果不能与情感的体验融为一体的话,这种训练将会显得枯燥乏味,最终苍白无力。因此,语言训练与情感体验是相辅相成的。凭借教材的语言文字,学生能够产生情感体验,就表示学生已经感应到了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情味、意境,在此过程中,如果能恰当地引导学生品尝语言或运用语言,其训练的力度无疑是扎实的,其训练的效果肯定是显著的。实际操作中,我们须寻找语言和情感的结合点,引导学生因为“情动”而“辞发”,实现语言训练与情感体验的和谐统一。
1.读写结合,在课堂教学延伸训练中培养情感。写作实践既是阅读教学的延伸,又是独立的语言训练必由之路。语文教材中,有着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有着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有着凝练生动的优美词语,有着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教学中,如果能以教材为本,凭借教材,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内容、产生情感体验,延伸课文内容,读写结合,有效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让教材激情传神,让作文真情感人,无疑将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焕发出无限的生命活力,也会使我们的学生更具人文精神。
2.学会做人,在作文教学专门训练中培养情感。读书是重要的,学会做人更重要,做一个有情有义的人最重要。在专门的作文训练课上,语文教师可以有意引导学生写作有情感内容的题材,借此培养学生的健康情感。
四、延伸拓展,促使情感进一步的升华
语文教材有着丰富的情感因素,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把握和体验文本中传达的特殊情感,更应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生命体验,开掘文本的情感内容,增加情感的深刻性,丰富性,使学生被激发起来的情感向高层次升华,在潜移默化中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完善学生的心灵世界,让高尚情操和理想追求与生命同行。
《妈妈的账单》讲述了小男孩彼得给妈妈开了一份账单,索取他每天帮妈妈做事的报酬;当小彼得在他的餐盘旁看到他想要的报酬时,同时也看到了妈妈给他的一份账单,这份账单让小彼得感受到了母爱的无私与无价,他惭愧地把索取来的报酬塞进了妈妈的口袋。这篇课文切入角度独特,把母爱的无声、无私和无价表现得极为动人。
一开始,学生很自豪地侃侃而谈:“我帮妈妈洗碗,碗很油,我擦了洗洁精,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它洗干净。”这时,一个声音响起来:“我觉得我只是帮妈妈做了几件事,妈妈却帮我做了很多事。”听到这句话,很多小朋友都陷入了沉思中。我從这些稚嫩的声音中听到了孩子对妈妈的体贴、理解和感激,从这些质朴的言辞中读到了真情和成熟。更为重要的是,此时此刻孩子们真正地读懂了沉甸甸的母爱,幼小的心灵也为母爱深深地震撼了。学生懂得人生应以无私的心付出爱,以感恩的心领受爱,用“爱”润泽心灵,用“爱”营造生命的天堂。相信学生们会铭记这一刻,这一课,并以实际行动回报母爱。
“课堂上激动学生的是情,打动学生的是情,震撼学生的也是情!”语文课堂是“情感地带”,给人以情思的滋养和心灵的启迪。
五、结语
情感激发是语文教学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每个语文教育工作者在课堂教学实践中都应不断寻求激发学生情感的途径和方法。可以说没有情感,语文就像鸟儿失去了翅膀;没有情感,语文就像花儿失去了芬芳;没有情感,语文就像小溪停止了欢唱。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重视把握其中的情感因素,发掘课文中蕴藏的思想感情,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如沐春风,身临其境,乃至达到忘我的境界。
参考文献:
[1]骆书欣.要注重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因素[J].语文学刊,2009,(02) .
[2]王静.谈语文教学中调动学生情感的重要性[J]. 21世纪中学生作文(高中教师适用),2009,(01) .
[3]李庆虎.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情感作用的尝试[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0,(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