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淘气章鱼手里拿着一张本期嘉宾的照片。照片中的鱼有着一身鲜艳的花纹,正张着华丽的鱼鳍在珊瑚礁里游弋,样子既漂亮又威武,造型更是拉风极了。它有一个响亮的称谓——“狮子鱼”。
狮子鱼≠蓑鲉
那条外形好像蝌蚪的鱼的大名就叫狮子鱼,从分类学来说这是真正的狮子鱼。它来自一个超级大家族杜父鱼科,家族成员共有19属100多种,堪称鱼丁兴旺。
本期嘉宾蓑鲉,也来自一个超级大家族蚰科。由于它的外形有点儿像古人穿的蓑衣,因而得1名。它那华丽张扬的造型,让人联想到节日庆典中的彩狮,由此便得了“狮子鱼”这一雅号。但狮子鱼和蓑蚰不仅外形差异巨大,内在也没有血缘关系。
“狮子鱼”这一称呼并非由蓑蚰独享。在家族外,有其貌不扬且根正苗红的正牌狮子鱼在虎视眈眈:在家族内,还有短棘蓑蚰属、短鳍蓑蚰属、盔蓑蚰属等堂兄弟们分享这一称呼。
完成了送客任务后,飘逸水母再次回到演播室。他一推开门,就看见蓑蚰张着宽大的胸鳍与长长的背鳍,悠然自得地游来游去。这小模样既神气又漂亮,让人想起京剧中头戴翎羽、背插护旗的俊美武生。
飘逸水母越瞧越喜欢,忍不住伸手去触摸那些漂亮的“护旗”。
来不及了。飘逸水母的手碰到了“护旗”——蓑蚰的背鳍。一股突如其来的剧痛袭击了他,让他疼得差点儿没背过气去。
原来蓑蚰的背鳍有毒刺,平常有一层薄膜包裹着,就像裹着刀鞘似的。当它遇到敌害时,薄膜会在瞬间破裂,毒刺刺入对方体内,储存在毒囊里的毒液也随之注入伤处。
被蓑鲉刺伤后的急救法
被蓑妯刺伤后会感觉剧痛,伤口也会出现红肿情况。严重时,甚至还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不过令人欣慰的是,蓑鲉的毒性并不算强。它的毒液由对热很敏感的蛋白质构成,只要将毒素暴露在一定温度下很快就会分解。
被蓑鲉刺伤后,只要立即将受伤部位放入43~46摄氏度的热水中,浸泡30~90分钟,就能起到解毒作用。假如伤口中有折断的毒刺,必须先用镊子将断刺取出。一般来说,经过3~5天治疗就能痊愈了。即使浸泡过热水,也要随时关注伤口的变化,防止细菌感染及毒素扩散。假如伤口的不适加重,还得立刻去医院救治,不能掉以轻心。
特别提醒:这种急救法也适用于被其他鲉科鱼类刺伤的情况。
新加坡的研究人员培育出一种新品种的蓑鲉。它能通过改变自身颜色来显示水中存在的有害物质,从而提醒人们:水受到了污染。
明星小档案
中文学名:蓑鲉
别名:狮子鱼、火鸡鱼、火焰鱼
蓑鲉因为外貌酷似火鸡,也被叫作“火鸡鱼”。它胸鳍上的鳍条大多不分离,其粘连状态有点儿像火鸡的鸡冠,因而得名“火鸡鱼”。蓑鲉中也有特立独行的少数派,它们的鳍条根根分明,有如焰火般绽放,因而还被称为“火焰鱼”。
所属科属:鲉科/蓑鲉属、短鳍蓑鲉属、短棘蓑鲉属、盔蓑鲉属等
分布:印度洋、太平洋地区的热带海洋,在中国的西沙群岛、广东沿海地区也有分布
种类:约4属17种
外貌:它们不仅全身遍布美丽的花纹,还长着超级拉风的宽大胸鳍与长背鳍;腹鳍、尾鳍虽然是透明的,却也有漂亮的斑点作为点缀
体型:10~45厘米,视具体品种而定
寿命:较长
性情:杀鱼不眨眼的冷血杀手
特殊技能:用毒刺毒杀猎物
食物:甲壳类、鱼类
天敌:几乎没有
食量:超级大胃王,30分钟内吃掉20条小鱼是小意思
生活方式:多栖息于岩礁或珊瑚丛中,昼伏夜出且生性懒惰,喜欢“守株待鱼”的捕猎方式
翱翔蓑鲉:最华丽的“狮子鱼”
翱翔蓑蚰,又叫魔鬼蓑鲉,是所有蓑鲉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它的身体为淡红褐色,白色及黑色的条纹垂直分布于全身。成年后体长可达38厘米。
水族爱好者喜欢称翱翔蓑鲉为“长须狮子鱼”。所谓“须”,就是它那些漂亮的胸鳍与背鳍。与其他蓑蚰相比,它的胸鳍与背鳍都更长一些,可谓名副其实的“长须君”。蓑鲉的游动速度都不快,翱翔蓑鲉也不例外。它游动时姿态优雅,“长须”飘呀飘,颇有飘然出尘的味道。
翱翔蓑鲉一般生活在珊瑚礁或岩礁附近的水域里。它是夜行动物,白天游泳缓慢,常藏匿于隐蔽处,等到夜晚才出来觅食。捕猎时它喜欢用胸鳍困住猎物,先用毒使其昏迷,再一次性吞咽,因而也被称为“海洋里的毒皇后”。
双斑短鳍蓑鲉:尾巴长“眼睛”的“狮子鱼”
双斑短鳍蓑鲉,又叫双眼斑多臂蓑鲉。它的背鳍软条有两个眼状斑点,外缘是白色,乍一看就像长着一对眼睛似的,故而得名。它的腹鳍黑色而有白边,身体有4条暗色纵带。尾鳍上布满横行的斑纹点。双斑短鳍蓑鲉的体态娇小,成年后体长一般只有22厘米。
双斑短鳍蓑鲉隶属于短鳍蓑蚰属。与蓑蚰属相比,短鳍蓑鲉属的成员胸鳍比较短,末端一般不超过尾鳍的根部:背鳍的长度约与身高相同。它的头部有许多小皮辫,上唇处两根皮辫特别明显,乍一看就像长了两根触角似的。
双斑短鳍蓑蚰也是一种夜行动物,平时喜欢昼伏夜出,一般以鱼类和甲壳类为食。它的体色非常鲜艳,似乎正向来犯者发出警告:我可不是好惹的!
触角蓑鲉:浑身长刺的红须“狮子鱼”
触角蓑鲉幼年时体色较淡,等到成年后体色变成红棕色,并伴有许多白色的细横纹。它的眼睛上方有一对“长眉”,每根“长眉”上还有4~5个白色和红棕色相间的横纹。它的胸鳍非常宽大,鳍条长可延伸至尾柄处。只有约1/3的胸鳍被鳍膜覆盖,鳍膜上有漂亮的圆斑:剩下约2/3的部分,则化为一根根尖利的毒刺。成年后,它的体长可达25厘米。
触角蓑鲉经常会被误以为是轴纹蓑鲉,反之亦然,因为两者的体表都长满了尖刺。只要掌握了诀窍,其实是很好区分它们的:轴纹蓑蚰身上的白色横纹较少,“长眉毛”与鳍条上都没有横纹或斑点,尾柄处还有两条白色纵线。 触角蓑鲉白天停栖在礁岩上,夜晚才出来捕食。与其他蓑鲉相比,它生性更谨慎,不仅时刻不忘要张开毒刺来保护自己,还喜欢将腹部贴在礁石上,用来掩护这一较脆弱的部位。为了保证肚皮能贴到礁石,它甚至不惜采用倒悬的姿势。
蓑鲉的不完全驯养手册
色泽艳丽、外表拉风的蓑鲉,一向深得水族爱好者的喜爱。几乎每一位饲主,都以拥有蓑蚰为荣。蓑鲉是性情凶猛的肉食者,无论鹦嘴鱼还是蝴蝶鱼都逃不出它的毒手。为了安全起见,它会被安置在单独的水族箱里,以免出现喋血惨案。
这么做固然保护了弱势群体,却也让只有蓑蚰的水族箱显得太寂寥了。那么,有着“鱼类杀手”之称的蓑蚰,能否与其他鱼类和平共处呢?
蓑蚰一向被视为珊瑚礁鱼类的天敌,但真实情况并非如此,只有像翱翔蓑蚰和触角蓑蚰这样的大型蓑蚰才会嗜鱼如命。大多蓑蚰在幼年时均以甲壳类动物为食,成年后才改变食性。像轴纹蓑蚰和短鳍蓑蚰这样的小型蓑蚰,甚至会终身保持幼年时的进食习惯。
要将蓑蚰与其他鱼类混养,选对品种很重要。一般来说,选择性情相对温和的小型蓑蚰,如轴纹蓑鲉或短鳍蓑鲉之类,成功概率会更高。
蓑蚰的下颚可以伸缩,迅速张开嘴巴时能产生瞬间的空腔效果,有点儿像吸尘器似的。捕猎时,它只需简单地对准猎物,瞅准机会迅速张开嘴,不走运的猎物就会被它吸进嘴里。它的嘴部结构既复杂又精巧,会因为猎物的垂死挣扎而破损。为了安全起见,蓑蚰更青睐于小型猎物。即便这意味着必须多次捕食,也好过因为冒险吞下大型猎物而受伤。
“邻居”的吨位越大,被蓑鲉“看中”的概率就越小,也就越安全。给蓑蚰挑选邻居时,得挑身材:大个儿比小个儿更容易同蓑鲉和睦共处。
蓑鲉都有些懒,不仅游动慢吞吞,捕猎也会采用等待的偷懒方式,很少会主动攻击猎物。也正是它的这种懒惰天性,为驯养提供了可能。当然啦,要将嗜血狂徒驯养成彬彬有礼的绅士并非易事,必须从娃娃抓起。
混养成功的关键还在于,必须趁着年轻的蓑鲉还没尝过鱼类的美味,利用定时投放鱼食的手段,养成它不吃活饵、按时进食的习惯。
一旦蓑鲉视处于同一水族箱的其他鱼类为无物时,就标志着驯养计划大功告成了。现在,你准备好驯养属于你的蓑蚰了吗?
清理水族箱时,一定要记得戴上手套,以免被蓑蚰刺伤。蓑鲉的毒刺能轻易刺透一般的薄手套,所以不想被蜇的话,必须得选择厚手套才行。
要是你已经不幸被蜇了,只要参照之前说的急救方法自行施救就可以了。
安德鲁和小伙伴们来了!
1992年8月23日,这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就是这一天,飓风安德鲁袭击了巴哈马群岛,摧毁了迈阿密水族馆。也是这一天,我与5个小伙伴逃出了迈阿密水族馆。当我们这些幸运儿游入比斯坎湾的那一瞬,我决定给自己起名“安德鲁”,以纪念这个伟大的日子。
——蓑鲉安德鲁
比斯坎湾的水流清澈,就连海水都带着自由的味道。都说蓑既懒又不擅长游泳,可这天我和小伙伴们却游了很久很久。自由的感觉太好了,我们谁也不愿停下来。
好景不长,我和小伙伴们都觉得饿了。在迈阿密水族馆里,每天都会有饲养员来喂食。虽然食物不够新鲜,味道也不太好,但至少不用担心饿肚子。而现在一切都得靠自己,想要填饱肚子就得去狩猎。比斯坎湾的一切都如此陌生,我们甚至不知道哪些生物能抓来吃,哪些生物是天敌,必须避开。我们发现几乎所有的鱼类都不怕我们时,内心的慌张到了极点。接下去的旅程中,我们不得不一路躲躲闪闪,唯恐自己刚逃出水族馆,又成为这些强者的腹中餐。
与鱼类相比,虾还是比较安全的。于是,我和小伙伴们尝试着抓虾充饥。虾的个头儿太小了,跳跃的动作又太快,我们又都不擅长游泳,追得很辛苦,收获却不大。这期间我虽然也成功捕捉到几只虾,却觉得肚子更饿了。为了找到更多的食物,我忽略了危险的信号,等到回过神来,已经陷入了鱼群的包围之中。
“完蛋了!”我心中一·晾,下意识地贴近了一旁的珊瑚礁,希望能混过去。
我身体的表面布满红褐色的条纹,色彩斑斓的珊瑚礁正好为我提供了掩护。一开始,鱼群并没有发现我的存在。正当我庆幸自己逃过一劫时,有一条鱼发现了我,甩着尾巴游到了我躲藏的地方。它瞪大眼睛死死盯着我,嘴巴一张一张的,似乎在说“该从哪里吃起呢”。
“安德鲁,我来帮你!”我听见了女友瓦娜的声音。
“不!”我才不要瓦娜来送死呢!我猛冲出去,将大部分毒刺扎进那条鱼的身体。
我只是奋力一搏,没想到那家伙居然毫无抵抗地昏倒了。我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张开大嘴猛力一吸,将它吞进了肚子里。我的行为严重刺激到瓦娜,它也吞下了一条体型较小的鱼。
“冲啊,为了食物!”小伙伴们从各自躲藏的地方冲出来,加入了围猎鱼群的行列。
我和小伙伴们竖起宽大的胸鳍,快速抖动,通力合作将猎物驱赶到角落里。随后我们收起身上所有的鱼鳍,“嗖”的一下子蹿过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猎物一口吞下。这一次成功的捕猎行为,让我和小伙伴们填饱了肚子。
之后一次次的成功围剿,不仅让我们的狩猎范围越来越广,胆子也越来越大。起初我们还只敢欺负个头儿比我们小的,后来就连遇上个儿大的我们也不再一味逃跑了。我们会张开身上所有的鳍条,让自己显得更威武,并用鲜艳体色来昭示“我很毒”。一般情况下都能将对方吓跑,但也有意外发生。有一次,我一不留神竟然被一条大鱼给吞了。我和小伙伴们都以为这下没活路了,没想到那些又长又硬的鳍条使我死死卡在大鱼的喉咙里。大鱼不仅吞不下去,还被毒刺扎伤了喉咙,最后不得不将我吐出来。这次冒险后,我和小伙伴们终于意识到,原来自己才是比斯坎湾的王者。
1992年的夏末,我与一直倾心于我的瓦娜共结连理。没过多久,瓦娜就产下了我们的爱情结晶。这些被赋予生命力的卵,被包裹在直径约2~5厘米的圆球里,随水漂浮。只等36小时之后,我们的孩子便会从这些卵中孵化出来。再过4天,它们就能尽情地在比斯坎湾里游泳了。我和瓦娜会一直守护在它们身边,直到生命的尽头。
安德鲁与小伙伴们的到来,结束了佛罗里达州附近海域没有蓑鲉的历史。由于缺少天敌,18年后安德鲁和小伙伴们的后代子孙在这里泛滥成灾,给海洋生态平衡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为了控制蓑鲉的数量,保护珊瑚礁生态系统不受侵害,佛罗里达州政府不得不花费几百万美元用来研究如何维护生态平衡。
狮子鱼≠蓑鲉
那条外形好像蝌蚪的鱼的大名就叫狮子鱼,从分类学来说这是真正的狮子鱼。它来自一个超级大家族杜父鱼科,家族成员共有19属100多种,堪称鱼丁兴旺。
本期嘉宾蓑鲉,也来自一个超级大家族蚰科。由于它的外形有点儿像古人穿的蓑衣,因而得1名。它那华丽张扬的造型,让人联想到节日庆典中的彩狮,由此便得了“狮子鱼”这一雅号。但狮子鱼和蓑蚰不仅外形差异巨大,内在也没有血缘关系。
“狮子鱼”这一称呼并非由蓑蚰独享。在家族外,有其貌不扬且根正苗红的正牌狮子鱼在虎视眈眈:在家族内,还有短棘蓑蚰属、短鳍蓑蚰属、盔蓑蚰属等堂兄弟们分享这一称呼。
完成了送客任务后,飘逸水母再次回到演播室。他一推开门,就看见蓑蚰张着宽大的胸鳍与长长的背鳍,悠然自得地游来游去。这小模样既神气又漂亮,让人想起京剧中头戴翎羽、背插护旗的俊美武生。
飘逸水母越瞧越喜欢,忍不住伸手去触摸那些漂亮的“护旗”。
来不及了。飘逸水母的手碰到了“护旗”——蓑蚰的背鳍。一股突如其来的剧痛袭击了他,让他疼得差点儿没背过气去。
原来蓑蚰的背鳍有毒刺,平常有一层薄膜包裹着,就像裹着刀鞘似的。当它遇到敌害时,薄膜会在瞬间破裂,毒刺刺入对方体内,储存在毒囊里的毒液也随之注入伤处。
被蓑鲉刺伤后的急救法
被蓑妯刺伤后会感觉剧痛,伤口也会出现红肿情况。严重时,甚至还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不过令人欣慰的是,蓑鲉的毒性并不算强。它的毒液由对热很敏感的蛋白质构成,只要将毒素暴露在一定温度下很快就会分解。
被蓑鲉刺伤后,只要立即将受伤部位放入43~46摄氏度的热水中,浸泡30~90分钟,就能起到解毒作用。假如伤口中有折断的毒刺,必须先用镊子将断刺取出。一般来说,经过3~5天治疗就能痊愈了。即使浸泡过热水,也要随时关注伤口的变化,防止细菌感染及毒素扩散。假如伤口的不适加重,还得立刻去医院救治,不能掉以轻心。
特别提醒:这种急救法也适用于被其他鲉科鱼类刺伤的情况。
新加坡的研究人员培育出一种新品种的蓑鲉。它能通过改变自身颜色来显示水中存在的有害物质,从而提醒人们:水受到了污染。
明星小档案
中文学名:蓑鲉
别名:狮子鱼、火鸡鱼、火焰鱼
蓑鲉因为外貌酷似火鸡,也被叫作“火鸡鱼”。它胸鳍上的鳍条大多不分离,其粘连状态有点儿像火鸡的鸡冠,因而得名“火鸡鱼”。蓑鲉中也有特立独行的少数派,它们的鳍条根根分明,有如焰火般绽放,因而还被称为“火焰鱼”。
所属科属:鲉科/蓑鲉属、短鳍蓑鲉属、短棘蓑鲉属、盔蓑鲉属等
分布:印度洋、太平洋地区的热带海洋,在中国的西沙群岛、广东沿海地区也有分布
种类:约4属17种
外貌:它们不仅全身遍布美丽的花纹,还长着超级拉风的宽大胸鳍与长背鳍;腹鳍、尾鳍虽然是透明的,却也有漂亮的斑点作为点缀
体型:10~45厘米,视具体品种而定
寿命:较长
性情:杀鱼不眨眼的冷血杀手
特殊技能:用毒刺毒杀猎物
食物:甲壳类、鱼类
天敌:几乎没有
食量:超级大胃王,30分钟内吃掉20条小鱼是小意思
生活方式:多栖息于岩礁或珊瑚丛中,昼伏夜出且生性懒惰,喜欢“守株待鱼”的捕猎方式
翱翔蓑鲉:最华丽的“狮子鱼”
翱翔蓑蚰,又叫魔鬼蓑鲉,是所有蓑鲉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它的身体为淡红褐色,白色及黑色的条纹垂直分布于全身。成年后体长可达38厘米。
水族爱好者喜欢称翱翔蓑鲉为“长须狮子鱼”。所谓“须”,就是它那些漂亮的胸鳍与背鳍。与其他蓑蚰相比,它的胸鳍与背鳍都更长一些,可谓名副其实的“长须君”。蓑鲉的游动速度都不快,翱翔蓑鲉也不例外。它游动时姿态优雅,“长须”飘呀飘,颇有飘然出尘的味道。
翱翔蓑鲉一般生活在珊瑚礁或岩礁附近的水域里。它是夜行动物,白天游泳缓慢,常藏匿于隐蔽处,等到夜晚才出来觅食。捕猎时它喜欢用胸鳍困住猎物,先用毒使其昏迷,再一次性吞咽,因而也被称为“海洋里的毒皇后”。
双斑短鳍蓑鲉:尾巴长“眼睛”的“狮子鱼”
双斑短鳍蓑鲉,又叫双眼斑多臂蓑鲉。它的背鳍软条有两个眼状斑点,外缘是白色,乍一看就像长着一对眼睛似的,故而得名。它的腹鳍黑色而有白边,身体有4条暗色纵带。尾鳍上布满横行的斑纹点。双斑短鳍蓑鲉的体态娇小,成年后体长一般只有22厘米。
双斑短鳍蓑鲉隶属于短鳍蓑蚰属。与蓑蚰属相比,短鳍蓑鲉属的成员胸鳍比较短,末端一般不超过尾鳍的根部:背鳍的长度约与身高相同。它的头部有许多小皮辫,上唇处两根皮辫特别明显,乍一看就像长了两根触角似的。
双斑短鳍蓑蚰也是一种夜行动物,平时喜欢昼伏夜出,一般以鱼类和甲壳类为食。它的体色非常鲜艳,似乎正向来犯者发出警告:我可不是好惹的!
触角蓑鲉:浑身长刺的红须“狮子鱼”
触角蓑鲉幼年时体色较淡,等到成年后体色变成红棕色,并伴有许多白色的细横纹。它的眼睛上方有一对“长眉”,每根“长眉”上还有4~5个白色和红棕色相间的横纹。它的胸鳍非常宽大,鳍条长可延伸至尾柄处。只有约1/3的胸鳍被鳍膜覆盖,鳍膜上有漂亮的圆斑:剩下约2/3的部分,则化为一根根尖利的毒刺。成年后,它的体长可达25厘米。
触角蓑鲉经常会被误以为是轴纹蓑鲉,反之亦然,因为两者的体表都长满了尖刺。只要掌握了诀窍,其实是很好区分它们的:轴纹蓑蚰身上的白色横纹较少,“长眉毛”与鳍条上都没有横纹或斑点,尾柄处还有两条白色纵线。 触角蓑鲉白天停栖在礁岩上,夜晚才出来捕食。与其他蓑鲉相比,它生性更谨慎,不仅时刻不忘要张开毒刺来保护自己,还喜欢将腹部贴在礁石上,用来掩护这一较脆弱的部位。为了保证肚皮能贴到礁石,它甚至不惜采用倒悬的姿势。
蓑鲉的不完全驯养手册
色泽艳丽、外表拉风的蓑鲉,一向深得水族爱好者的喜爱。几乎每一位饲主,都以拥有蓑蚰为荣。蓑鲉是性情凶猛的肉食者,无论鹦嘴鱼还是蝴蝶鱼都逃不出它的毒手。为了安全起见,它会被安置在单独的水族箱里,以免出现喋血惨案。
这么做固然保护了弱势群体,却也让只有蓑蚰的水族箱显得太寂寥了。那么,有着“鱼类杀手”之称的蓑蚰,能否与其他鱼类和平共处呢?
蓑蚰一向被视为珊瑚礁鱼类的天敌,但真实情况并非如此,只有像翱翔蓑蚰和触角蓑蚰这样的大型蓑蚰才会嗜鱼如命。大多蓑蚰在幼年时均以甲壳类动物为食,成年后才改变食性。像轴纹蓑蚰和短鳍蓑蚰这样的小型蓑蚰,甚至会终身保持幼年时的进食习惯。
要将蓑蚰与其他鱼类混养,选对品种很重要。一般来说,选择性情相对温和的小型蓑蚰,如轴纹蓑鲉或短鳍蓑鲉之类,成功概率会更高。
蓑蚰的下颚可以伸缩,迅速张开嘴巴时能产生瞬间的空腔效果,有点儿像吸尘器似的。捕猎时,它只需简单地对准猎物,瞅准机会迅速张开嘴,不走运的猎物就会被它吸进嘴里。它的嘴部结构既复杂又精巧,会因为猎物的垂死挣扎而破损。为了安全起见,蓑蚰更青睐于小型猎物。即便这意味着必须多次捕食,也好过因为冒险吞下大型猎物而受伤。
“邻居”的吨位越大,被蓑鲉“看中”的概率就越小,也就越安全。给蓑蚰挑选邻居时,得挑身材:大个儿比小个儿更容易同蓑鲉和睦共处。
蓑鲉都有些懒,不仅游动慢吞吞,捕猎也会采用等待的偷懒方式,很少会主动攻击猎物。也正是它的这种懒惰天性,为驯养提供了可能。当然啦,要将嗜血狂徒驯养成彬彬有礼的绅士并非易事,必须从娃娃抓起。
混养成功的关键还在于,必须趁着年轻的蓑鲉还没尝过鱼类的美味,利用定时投放鱼食的手段,养成它不吃活饵、按时进食的习惯。
一旦蓑鲉视处于同一水族箱的其他鱼类为无物时,就标志着驯养计划大功告成了。现在,你准备好驯养属于你的蓑蚰了吗?
清理水族箱时,一定要记得戴上手套,以免被蓑蚰刺伤。蓑鲉的毒刺能轻易刺透一般的薄手套,所以不想被蜇的话,必须得选择厚手套才行。
要是你已经不幸被蜇了,只要参照之前说的急救方法自行施救就可以了。
安德鲁和小伙伴们来了!
1992年8月23日,这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就是这一天,飓风安德鲁袭击了巴哈马群岛,摧毁了迈阿密水族馆。也是这一天,我与5个小伙伴逃出了迈阿密水族馆。当我们这些幸运儿游入比斯坎湾的那一瞬,我决定给自己起名“安德鲁”,以纪念这个伟大的日子。
——蓑鲉安德鲁
比斯坎湾的水流清澈,就连海水都带着自由的味道。都说蓑既懒又不擅长游泳,可这天我和小伙伴们却游了很久很久。自由的感觉太好了,我们谁也不愿停下来。
好景不长,我和小伙伴们都觉得饿了。在迈阿密水族馆里,每天都会有饲养员来喂食。虽然食物不够新鲜,味道也不太好,但至少不用担心饿肚子。而现在一切都得靠自己,想要填饱肚子就得去狩猎。比斯坎湾的一切都如此陌生,我们甚至不知道哪些生物能抓来吃,哪些生物是天敌,必须避开。我们发现几乎所有的鱼类都不怕我们时,内心的慌张到了极点。接下去的旅程中,我们不得不一路躲躲闪闪,唯恐自己刚逃出水族馆,又成为这些强者的腹中餐。
与鱼类相比,虾还是比较安全的。于是,我和小伙伴们尝试着抓虾充饥。虾的个头儿太小了,跳跃的动作又太快,我们又都不擅长游泳,追得很辛苦,收获却不大。这期间我虽然也成功捕捉到几只虾,却觉得肚子更饿了。为了找到更多的食物,我忽略了危险的信号,等到回过神来,已经陷入了鱼群的包围之中。
“完蛋了!”我心中一·晾,下意识地贴近了一旁的珊瑚礁,希望能混过去。
我身体的表面布满红褐色的条纹,色彩斑斓的珊瑚礁正好为我提供了掩护。一开始,鱼群并没有发现我的存在。正当我庆幸自己逃过一劫时,有一条鱼发现了我,甩着尾巴游到了我躲藏的地方。它瞪大眼睛死死盯着我,嘴巴一张一张的,似乎在说“该从哪里吃起呢”。
“安德鲁,我来帮你!”我听见了女友瓦娜的声音。
“不!”我才不要瓦娜来送死呢!我猛冲出去,将大部分毒刺扎进那条鱼的身体。
我只是奋力一搏,没想到那家伙居然毫无抵抗地昏倒了。我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张开大嘴猛力一吸,将它吞进了肚子里。我的行为严重刺激到瓦娜,它也吞下了一条体型较小的鱼。
“冲啊,为了食物!”小伙伴们从各自躲藏的地方冲出来,加入了围猎鱼群的行列。
我和小伙伴们竖起宽大的胸鳍,快速抖动,通力合作将猎物驱赶到角落里。随后我们收起身上所有的鱼鳍,“嗖”的一下子蹿过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猎物一口吞下。这一次成功的捕猎行为,让我和小伙伴们填饱了肚子。
之后一次次的成功围剿,不仅让我们的狩猎范围越来越广,胆子也越来越大。起初我们还只敢欺负个头儿比我们小的,后来就连遇上个儿大的我们也不再一味逃跑了。我们会张开身上所有的鳍条,让自己显得更威武,并用鲜艳体色来昭示“我很毒”。一般情况下都能将对方吓跑,但也有意外发生。有一次,我一不留神竟然被一条大鱼给吞了。我和小伙伴们都以为这下没活路了,没想到那些又长又硬的鳍条使我死死卡在大鱼的喉咙里。大鱼不仅吞不下去,还被毒刺扎伤了喉咙,最后不得不将我吐出来。这次冒险后,我和小伙伴们终于意识到,原来自己才是比斯坎湾的王者。
1992年的夏末,我与一直倾心于我的瓦娜共结连理。没过多久,瓦娜就产下了我们的爱情结晶。这些被赋予生命力的卵,被包裹在直径约2~5厘米的圆球里,随水漂浮。只等36小时之后,我们的孩子便会从这些卵中孵化出来。再过4天,它们就能尽情地在比斯坎湾里游泳了。我和瓦娜会一直守护在它们身边,直到生命的尽头。
安德鲁与小伙伴们的到来,结束了佛罗里达州附近海域没有蓑鲉的历史。由于缺少天敌,18年后安德鲁和小伙伴们的后代子孙在这里泛滥成灾,给海洋生态平衡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为了控制蓑鲉的数量,保护珊瑚礁生态系统不受侵害,佛罗里达州政府不得不花费几百万美元用来研究如何维护生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