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作学习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点,它是相对于个体学习和竞争学习提出的一种新型的、开放的教学模式。体现了学习的民主性和开放性,是提高主体学习效率、加强学习密度、拓宽学生情感交流的重要形式,对于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合格公民具有重大的意义。下面谈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合作学习的策略与方法。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将合作学习与探索性学习、自主学习作为极力倡导的三种学习方式,将学生合作品质的培养提到极高的地位。要充分发挥合作在教育中的作用,必须注意几个方面:
一、培养合作思想
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合作品质,首先要从合作意识着手。它存在于合作学习全过程,起纽带作用、动力作用。思想品德上,在合作学习之前,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或者学生自行组织来唤醒以往的合作情感体验,激发他们的合作激情,从内心深处承认合作会给他们的学习、生活带来收获和乐趣。思想品德教学中积极的合作思想为激发学生合作意识和学习的主动性,增强教学的生动性打下良好基础。我们可以通过下述几方面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1 通过比照性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思想。比照性活动是指先让一个学生完成某项任务,再让他们学着合作完成这项任务,在前后的比照中让学生体验合作的价值,激发他们合作的热情。
2 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思想。游戏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可以寓教于乐。在集体建设中,我们可以通过开展游戏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 通过角色扮演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思想。让学生扮演多种角色,体验角色的心理,学会设身处地理解、体谅他人,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和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学会沟通。
4 在评价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思想。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十分注重教师及同学对自己的评价这一点,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如改变评价对象,由对单个学生的评价转为对整个小组的评价;改变评价主体,由教师做出评价转为小组自评;多采用小组评价和组间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
二、创设合作氛围
作为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积极为学生或是组织学生创设合作学习情境。首先是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堂学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其次,给学生提供练习合作的机会,并明确具体的合作学习要求,从而尽量避免合作流于形式。再次,课外合作与课内合作相结合,课后合作是课堂合作的有效补充和延续,既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能力,又能相得益彰、共同提高。最后,学生的合作不应仅仅局限于学习方面,要鼓励学生在其它方面也进行必要的交流、沟通与合作。
三、锻炼合作能力
培养合作意识和创设合作氛围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合作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教师首先要设计、组织形式多样的合作型学习活动,让学生有足够的机会去进行合作学习。其次,要对每项合作技能做示范讲解,把各项合作和人际交往的技能系统地教给学生,以更有效地影响学生的合作行为。再次,在做好各项设计和准备工作后,教师是以指导者的身份去组织教学活动,只在必要的时候加以引导,而不是事事而为之。最后,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活动进行调整或对学生进行引导。例如积极鼓励那些平时不爱发言的同学,在发言之后给予适当的表扬等。
四、优化分组原则
合作学习通过创设“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小组形式来改变班级教学结构。组内异质为合作学习奠定了基础,组间同质为在全班各个小组之间展开竞争创造了条件。进行合作学习的重要条件是建立合作学习小组,为了让学生的各方面差异得到互补,使合作学习达到更好的效果。教师在分组时,要避免小宗派小集团的不良影响,要均衡组内组间人员的优差,男女生比例等。既要依据学生共同的兴趣、特长等个性倾向,也要遵循异质性原则,对不同能力、不同性格、不同爱好、不同思维习惯的学生进行合理搭配,做到扬长补短,人尽其才。
如:性格开朗和性格内向的互相搭配;自觉性较强的与自觉性较差的互相搭配等等。使学生在不同层次上得到互补,让小组成员间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对学生应有充分的认识。分组后,组内的第一任小组长的产生至关重要,既要充分发扬民主,又要让产生的小组长确实能顶起领头羊的重任。小组长的任期最好一个月,要及时号召各组员,以实际行动,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竞争下一任组长。最好能一个学期所有组员都能轮做一任组长。
五、完善评价机制
从评价方式看,合作评价包括小组自评、组际互评和教师总评。小组自评是对小组成员表现、活动改进的一种反思,其目的是提高小组合作的有效性。组际互评是指组与组之间进行互相评价,找出组与组在合作技巧、合作效果、合作气氛等方面的差距,以期合作学习小组之间相互学习合作方法、技巧等方面的技术性的知识,这样各合作小组都能有所提高。教师总评是在合作学习中很重要的评价,这直接关系到对合作学习小组的成绩的认可,在这个评价中,教师应遵循整体评价为主、个体评价为辅,定性评价为主、定量评价为辅,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在教学中,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能否运用好评价机制,是合作学习成效高低的关键。
(作者单位:湖北黄石市第七中学)
(责任编校:辛攀)
一、培养合作思想
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合作品质,首先要从合作意识着手。它存在于合作学习全过程,起纽带作用、动力作用。思想品德上,在合作学习之前,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或者学生自行组织来唤醒以往的合作情感体验,激发他们的合作激情,从内心深处承认合作会给他们的学习、生活带来收获和乐趣。思想品德教学中积极的合作思想为激发学生合作意识和学习的主动性,增强教学的生动性打下良好基础。我们可以通过下述几方面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1 通过比照性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思想。比照性活动是指先让一个学生完成某项任务,再让他们学着合作完成这项任务,在前后的比照中让学生体验合作的价值,激发他们合作的热情。
2 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思想。游戏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可以寓教于乐。在集体建设中,我们可以通过开展游戏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 通过角色扮演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思想。让学生扮演多种角色,体验角色的心理,学会设身处地理解、体谅他人,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和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学会沟通。
4 在评价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思想。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十分注重教师及同学对自己的评价这一点,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如改变评价对象,由对单个学生的评价转为对整个小组的评价;改变评价主体,由教师做出评价转为小组自评;多采用小组评价和组间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
二、创设合作氛围
作为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积极为学生或是组织学生创设合作学习情境。首先是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堂学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其次,给学生提供练习合作的机会,并明确具体的合作学习要求,从而尽量避免合作流于形式。再次,课外合作与课内合作相结合,课后合作是课堂合作的有效补充和延续,既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能力,又能相得益彰、共同提高。最后,学生的合作不应仅仅局限于学习方面,要鼓励学生在其它方面也进行必要的交流、沟通与合作。
三、锻炼合作能力
培养合作意识和创设合作氛围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合作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教师首先要设计、组织形式多样的合作型学习活动,让学生有足够的机会去进行合作学习。其次,要对每项合作技能做示范讲解,把各项合作和人际交往的技能系统地教给学生,以更有效地影响学生的合作行为。再次,在做好各项设计和准备工作后,教师是以指导者的身份去组织教学活动,只在必要的时候加以引导,而不是事事而为之。最后,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活动进行调整或对学生进行引导。例如积极鼓励那些平时不爱发言的同学,在发言之后给予适当的表扬等。
四、优化分组原则
合作学习通过创设“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小组形式来改变班级教学结构。组内异质为合作学习奠定了基础,组间同质为在全班各个小组之间展开竞争创造了条件。进行合作学习的重要条件是建立合作学习小组,为了让学生的各方面差异得到互补,使合作学习达到更好的效果。教师在分组时,要避免小宗派小集团的不良影响,要均衡组内组间人员的优差,男女生比例等。既要依据学生共同的兴趣、特长等个性倾向,也要遵循异质性原则,对不同能力、不同性格、不同爱好、不同思维习惯的学生进行合理搭配,做到扬长补短,人尽其才。
如:性格开朗和性格内向的互相搭配;自觉性较强的与自觉性较差的互相搭配等等。使学生在不同层次上得到互补,让小组成员间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对学生应有充分的认识。分组后,组内的第一任小组长的产生至关重要,既要充分发扬民主,又要让产生的小组长确实能顶起领头羊的重任。小组长的任期最好一个月,要及时号召各组员,以实际行动,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竞争下一任组长。最好能一个学期所有组员都能轮做一任组长。
五、完善评价机制
从评价方式看,合作评价包括小组自评、组际互评和教师总评。小组自评是对小组成员表现、活动改进的一种反思,其目的是提高小组合作的有效性。组际互评是指组与组之间进行互相评价,找出组与组在合作技巧、合作效果、合作气氛等方面的差距,以期合作学习小组之间相互学习合作方法、技巧等方面的技术性的知识,这样各合作小组都能有所提高。教师总评是在合作学习中很重要的评价,这直接关系到对合作学习小组的成绩的认可,在这个评价中,教师应遵循整体评价为主、个体评价为辅,定性评价为主、定量评价为辅,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在教学中,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能否运用好评价机制,是合作学习成效高低的关键。
(作者单位:湖北黄石市第七中学)
(责任编校:辛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