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家长都被孩子们这样埋怨过:“别唠(láo)叨(dao)了,同样的话都说多少遍了!”这时候家长们往往瞠目结舌说不出话来,有的家长觉得很委屈,“我不过只说了两三遍而已,这算唠叨吗?”
其实,孩子们觉得家长唠叨,这和一种叫“超限效应”的现象很类似。什么是“超限效应”呢?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非常感人,让人感动,就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一分钱也不捐。等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rǒng)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fèn),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两元钱。心理学上把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称之为“超限效应”。
了解了“超限效应”,也许家长们会对孩子们把父母的批评视为“唠叨”有所理解。如,当孩子犯错时,父母会一次、两次,甚至三次、四次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这种重复同样的批评,就会产生“超限效应”。批评作为一种刺激多次重复出现,而引起了孩子厌烦的心理,合理的批评如果撞(zhuàng)上了“超限效应”就成了“唠叨”。
可见,家长对孩子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应对孩子“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评,那也不应简单地重复,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这样,孩子才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被“揪(jiū)住不放”,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低。
其实,孩子们觉得家长唠叨,这和一种叫“超限效应”的现象很类似。什么是“超限效应”呢?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非常感人,让人感动,就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一分钱也不捐。等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rǒng)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fèn),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两元钱。心理学上把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称之为“超限效应”。
了解了“超限效应”,也许家长们会对孩子们把父母的批评视为“唠叨”有所理解。如,当孩子犯错时,父母会一次、两次,甚至三次、四次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这种重复同样的批评,就会产生“超限效应”。批评作为一种刺激多次重复出现,而引起了孩子厌烦的心理,合理的批评如果撞(zhuàng)上了“超限效应”就成了“唠叨”。
可见,家长对孩子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应对孩子“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评,那也不应简单地重复,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这样,孩子才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被“揪(jiū)住不放”,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