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果树是多年生且直接食用的经济作物。生产中,其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多于一般作物,因而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污染影响很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无公害食品的生产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减少污染、净化环境、保护地球、保护人类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因此,在果品生产中,采用生物防治病虫害、生草栽培、培育良种等综合措施进行果品无公害标准生产是增加果农收入,扩大出口的重要手段。
1 搞好检疫
搞好苗木、接穗、插条、种子等繁殖材料及果品的调运、贸易管理和控制,防止危险性的病、虫、杂草(如葡萄根瘤病、绵蚜、美国白蛾等)传播蔓延。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我们已在徐州地区查获并处理多起果树苗木携带绵蚜、根瘤病的案例。
2 农业防治技术
2.1 引进、培育果树良种
栽培防治法是最经济、最基本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因为繁殖材料带病是多种果树病害远距离传播的重要途径,是新建果园时必须注意的问题。所以,培育抗病品种和使用无病的繁殖材料,意义重大。从表1可看出,采用新品种年喷药可减少2次,单价提高了2倍多。
2.2 果树无病毒苗木栽培
栽培无病毒果树是生产无公害果品的重要措施之一,市果树站多年试验表明,栽培无病毒苗木具有早果、品质优、产量高等优点,另外还具有出苗率高、树势强、抗逆性强等优点。试验表明,栽培无病毒果树1年能减少2次用药,产量可增加40%。
2.3 建固与改土
建园地的空气质量、土壤和水质均应符合无公害生产的标准。
土壤是许多病虫害生存的环境条件,冬季土壤深翻可以将土表或土里越冬的病虫直接杀死,或深埋到土壤深层,使之不能继续生存和传播。笔者经多年试验发现,深耕园第2年桃小食心虫发生量比对照园少60%。以有机肥为主配合氮、磷、钾的配方施肥是改良土质、增加有机质、增强树势的好措施。无公害果品生产中不得使用未腐熟的有机肥、未经无害化处理的垃圾和含氯化肥。
2.4 加强果园管理,做好清洁田园工作
很多病虫是在果树枝干裂缝、枯枝落叶、老翘皮、僵果等部位越冬的。如红蜘蛛、腐烂病菌、轮纹病菌等。冬季扫落叶、刮树皮、摘掉僵果都可以消灭大量越冬病虫。结合修剪,可以剪去病虫枝梢,增进树体通风透光。笔者2004年对已进行清洁果园、整形修剪的早久保桃园作观察记载,6月底其着色超过50%的果实达90%,烂果率为1%,而喷了同样药剂的管理粗放园为40%和10%。
2.5 果因生草
果园生草能增加植被多样化,创造天敌适宜生长发育的条件,如种紫花苜蓿的果园,可以招引草蛉、食虫蜘蛛、瓢虫、食虫螨等多种天敌。据笔者2003年7月试验观察,同等条件下,种植三叶草的苹果园每叶成螨为0.4头,对照园是3.5头,与常规对照相比,试验园杀虫、杀螨剂用量减少60%以上,生产成本降低35%。另外,果园生草还能保水、保墒、增加土壤有机质,笔者(1995)的试验表明,混插毛叶苕子和黑麦草的果园有机质的含量为0.775%,而行间保持自然植被的果园为0.5%。
2.6 果实套袋
果实套袋能有效提高果实的外观质量,是生产优质无公害果品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冯明祥等(2001)报道,套袋苹果的农药残留与不套袋相比减少了65%~68.75%。笔者多年试验显示,套袋富士苹果病果率为1.26%,贮藏10天后为2.5%,虫果率为0.12%。而对照分别为7.30%,10.42%,3.5%。在徐州地区,富士果园每年喷药13~15次,而套袋果园只喷7~9次。
3 病虫害的物理防治
3.1 防虫网
防虫网不仅能防虫,还能阻碍蚜虫等昆虫迁飞传毒。笔者在果树站试验园做了防虫网防治病虫试验,结果显示,遮盖防虫网的大棚葡萄比对照园1年少喷2遍药。对照园病害穗率增加20%,因金龟子及鸟雀危害减产30%,加之卖相受损等原因,各种损失比试验园高60%。睢宁县王集镇的0.67公顷加盖防虫网的三水梨园,比对照园每年少喷3次药。好果率增加20%,667平方米增值500元。
3.2 杀虫灯
频振式杀虫灯具有诱虫谱广、杀虫量大等特点,有效诱捕半径100~110米,成本低,对天敌影响不大。据陈修会等(2002)报道,在果园中平均单灯年诱虫30975头,单灯日诱虫190.03头。主要有天幕毛虫、金纹细蛾等。经宣传推广。仅睢宁县各果园应用频振式杀虫灯100余台。据调查利用一台灯诱到金龟子、蛾类等病虫能供应60只鸡的蛋白量,昆虫还可用来养鱼。这样不仅防治了害虫,也促进了各业的发展。
3.3 其它物理防治方法
笔者2004年6月在徐州市果树站良种繁育基地挂上盛糖醋液(糖:醋:水=1:4:16)的碗10个,平均每碗日捕梨小食心虫、金纹细蛾等25头。利用吃剩的西瓜皮加点敌百虫放于果园中,3天捕获各类金龟子30头。其它的物理防治措施还有绑草把、人工捕捉昆虫、设黄盘诱蚜等。
4 病虫害的生物防治
4.1 保护和利用自然走敌
笔者2002—2005年在市果树站试验园进行了绒螨和瓢虫防治蚜虫的试验(如表2),对照园5月15日进行了1次喷药防治,而处理园一直未喷药。结果表明,处理园绒螨对蚜虫的前期抑制作用,使蚜虫高峰日明显推迟,峰值下降,恰与麦田瓢虫向果园迁徙的时间相衔接,导致蚜虫锐减,使5月初至6月下旬苹果蚜虫一直受到自然天敌的控制。而对照园蚜虫上升快,喷药后,反弹明显。
4.2 病虫害生物防治的其它方法
通过增施有机肥、淹水等增进土壤的溶菌作用;清理、焚烧、深埋病残组织;用苏云金杆菌防治鳞翅害虫;利用昆虫性激素进行诱捕和干扰昆虫交配等等。
5 病虫害的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病虫害综合防治中的一个重要措施,具有作用迅速,防治效果显著,使用方法简便等优点,是人类与病虫害作斗争的主要手段,是果树病虫防治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但是,农药的大量使用会对环境产生污染,破坏生态平衡损害人类健康。因此,在不得不使用化学农药的时候,一是坚决杜绝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高残留农药(如砷制剂、甲胺磷等),限制使用中等毒性农药(如灭扫利、乐斯本等),尽量选用低毒、低残留的环保农药(如灭幼脲3号、腐必清等)。二是坚持科学用药的原则,就是根据防治对象、预测预报资料、防治指标和天敌的控制能力,选择对口的农药品种,适时施药,用药时合理选择浓度和用药量,把单位面积上的用药量压到最经济的限度。 6 生防防治的效果比较
利用上述多种无公害防治措施的生防园,在果树受害程度、果品价格等多方面与对照园相比都有明显优势(如表3),表中数据为2003年统计数字。
从表3可明显看出,采用清洁果园、保护天敌等措施的生防园病叶率、病虫果率明显低于对照园,而打药要少2~3次,且天敌丰富,产值高出35.1%~43.4%。
7 果树无公害防治技术推广应用情况
徐州市是黄河故道地区重要的果品生产基地。近年我市果树技术工作者在全市大力发展无公害果品生产。在品种引进上,我们根据本市气候特点和地理优势,选择早熟着色好的优良品种;在栽培技术上,采用符合国际标准要求,适用本地经济条件,果农易掌握的生产技术规程,如:“果实套袋”、“果园生草”等一系列果品无公害生产技术。几年来,我们通过广播、电视宣传300多次,办讲座300多期,印发宣传资料40万份,发布病虫情报100余期。同时,我们还通过培养经纪人、果树产销协会促进果品销售,引进贮藏加工企业消化地产果品,解除果农果品销售的后顾之忧,促进新品种的推广和产业化链式开发。
经过努力,到2005年,全市果树面积已达10余万公顷,良种苗木繁育基地面积达133.3公顷,每年可向周边地区提供优质苗木1000多万株:制定了操作性强群众易掌握的苹果、梨等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20余个,已通过无公害果品基地认定60多个,建立无公害果品基地5.4万公顷;已注册“大沙河”牌红富士苹果,“徐沙河”牌三水梨等果品品牌20多个,实现果树生产良种化、规模化、产业化。目前,我市新品种、新技术推广覆盖率达80%以上,几年来新增效益近2亿元,并取得了显著的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联系电话:0516-83681143 13056201965)
北京有机果品生产驶入快车道
北京市从2003年开始探索和推广有机果品栽培技术。到2006年,全市已有80个、总面积1667公顷果园取得了“中国有机转换产品”证书。另外,全市共有6个、总面积231.8公顷果园连续3年通过了有机产品转换期认证,并已取得“中国有机产品”证书。经过4年的建设,北京各区县已落实推广有机栽培技术的果园7667公顷,另外,还有75个、占地2200公顷的果园计划进行有机果品生产,同时申请有机产品转换期认证。按照规划,北京市今年将重点做好1667公顷果园的有机化栽培技术推广工作。
(据《中国农业信息网》)
1 搞好检疫
搞好苗木、接穗、插条、种子等繁殖材料及果品的调运、贸易管理和控制,防止危险性的病、虫、杂草(如葡萄根瘤病、绵蚜、美国白蛾等)传播蔓延。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我们已在徐州地区查获并处理多起果树苗木携带绵蚜、根瘤病的案例。
2 农业防治技术
2.1 引进、培育果树良种
栽培防治法是最经济、最基本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因为繁殖材料带病是多种果树病害远距离传播的重要途径,是新建果园时必须注意的问题。所以,培育抗病品种和使用无病的繁殖材料,意义重大。从表1可看出,采用新品种年喷药可减少2次,单价提高了2倍多。
2.2 果树无病毒苗木栽培
栽培无病毒果树是生产无公害果品的重要措施之一,市果树站多年试验表明,栽培无病毒苗木具有早果、品质优、产量高等优点,另外还具有出苗率高、树势强、抗逆性强等优点。试验表明,栽培无病毒果树1年能减少2次用药,产量可增加40%。
2.3 建固与改土
建园地的空气质量、土壤和水质均应符合无公害生产的标准。
土壤是许多病虫害生存的环境条件,冬季土壤深翻可以将土表或土里越冬的病虫直接杀死,或深埋到土壤深层,使之不能继续生存和传播。笔者经多年试验发现,深耕园第2年桃小食心虫发生量比对照园少60%。以有机肥为主配合氮、磷、钾的配方施肥是改良土质、增加有机质、增强树势的好措施。无公害果品生产中不得使用未腐熟的有机肥、未经无害化处理的垃圾和含氯化肥。
2.4 加强果园管理,做好清洁田园工作
很多病虫是在果树枝干裂缝、枯枝落叶、老翘皮、僵果等部位越冬的。如红蜘蛛、腐烂病菌、轮纹病菌等。冬季扫落叶、刮树皮、摘掉僵果都可以消灭大量越冬病虫。结合修剪,可以剪去病虫枝梢,增进树体通风透光。笔者2004年对已进行清洁果园、整形修剪的早久保桃园作观察记载,6月底其着色超过50%的果实达90%,烂果率为1%,而喷了同样药剂的管理粗放园为40%和10%。
2.5 果因生草
果园生草能增加植被多样化,创造天敌适宜生长发育的条件,如种紫花苜蓿的果园,可以招引草蛉、食虫蜘蛛、瓢虫、食虫螨等多种天敌。据笔者2003年7月试验观察,同等条件下,种植三叶草的苹果园每叶成螨为0.4头,对照园是3.5头,与常规对照相比,试验园杀虫、杀螨剂用量减少60%以上,生产成本降低35%。另外,果园生草还能保水、保墒、增加土壤有机质,笔者(1995)的试验表明,混插毛叶苕子和黑麦草的果园有机质的含量为0.775%,而行间保持自然植被的果园为0.5%。
2.6 果实套袋
果实套袋能有效提高果实的外观质量,是生产优质无公害果品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冯明祥等(2001)报道,套袋苹果的农药残留与不套袋相比减少了65%~68.75%。笔者多年试验显示,套袋富士苹果病果率为1.26%,贮藏10天后为2.5%,虫果率为0.12%。而对照分别为7.30%,10.42%,3.5%。在徐州地区,富士果园每年喷药13~15次,而套袋果园只喷7~9次。
3 病虫害的物理防治
3.1 防虫网
防虫网不仅能防虫,还能阻碍蚜虫等昆虫迁飞传毒。笔者在果树站试验园做了防虫网防治病虫试验,结果显示,遮盖防虫网的大棚葡萄比对照园1年少喷2遍药。对照园病害穗率增加20%,因金龟子及鸟雀危害减产30%,加之卖相受损等原因,各种损失比试验园高60%。睢宁县王集镇的0.67公顷加盖防虫网的三水梨园,比对照园每年少喷3次药。好果率增加20%,667平方米增值500元。
3.2 杀虫灯
频振式杀虫灯具有诱虫谱广、杀虫量大等特点,有效诱捕半径100~110米,成本低,对天敌影响不大。据陈修会等(2002)报道,在果园中平均单灯年诱虫30975头,单灯日诱虫190.03头。主要有天幕毛虫、金纹细蛾等。经宣传推广。仅睢宁县各果园应用频振式杀虫灯100余台。据调查利用一台灯诱到金龟子、蛾类等病虫能供应60只鸡的蛋白量,昆虫还可用来养鱼。这样不仅防治了害虫,也促进了各业的发展。
3.3 其它物理防治方法
笔者2004年6月在徐州市果树站良种繁育基地挂上盛糖醋液(糖:醋:水=1:4:16)的碗10个,平均每碗日捕梨小食心虫、金纹细蛾等25头。利用吃剩的西瓜皮加点敌百虫放于果园中,3天捕获各类金龟子30头。其它的物理防治措施还有绑草把、人工捕捉昆虫、设黄盘诱蚜等。
4 病虫害的生物防治
4.1 保护和利用自然走敌
笔者2002—2005年在市果树站试验园进行了绒螨和瓢虫防治蚜虫的试验(如表2),对照园5月15日进行了1次喷药防治,而处理园一直未喷药。结果表明,处理园绒螨对蚜虫的前期抑制作用,使蚜虫高峰日明显推迟,峰值下降,恰与麦田瓢虫向果园迁徙的时间相衔接,导致蚜虫锐减,使5月初至6月下旬苹果蚜虫一直受到自然天敌的控制。而对照园蚜虫上升快,喷药后,反弹明显。
4.2 病虫害生物防治的其它方法
通过增施有机肥、淹水等增进土壤的溶菌作用;清理、焚烧、深埋病残组织;用苏云金杆菌防治鳞翅害虫;利用昆虫性激素进行诱捕和干扰昆虫交配等等。
5 病虫害的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病虫害综合防治中的一个重要措施,具有作用迅速,防治效果显著,使用方法简便等优点,是人类与病虫害作斗争的主要手段,是果树病虫防治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但是,农药的大量使用会对环境产生污染,破坏生态平衡损害人类健康。因此,在不得不使用化学农药的时候,一是坚决杜绝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高残留农药(如砷制剂、甲胺磷等),限制使用中等毒性农药(如灭扫利、乐斯本等),尽量选用低毒、低残留的环保农药(如灭幼脲3号、腐必清等)。二是坚持科学用药的原则,就是根据防治对象、预测预报资料、防治指标和天敌的控制能力,选择对口的农药品种,适时施药,用药时合理选择浓度和用药量,把单位面积上的用药量压到最经济的限度。 6 生防防治的效果比较
利用上述多种无公害防治措施的生防园,在果树受害程度、果品价格等多方面与对照园相比都有明显优势(如表3),表中数据为2003年统计数字。
从表3可明显看出,采用清洁果园、保护天敌等措施的生防园病叶率、病虫果率明显低于对照园,而打药要少2~3次,且天敌丰富,产值高出35.1%~43.4%。
7 果树无公害防治技术推广应用情况
徐州市是黄河故道地区重要的果品生产基地。近年我市果树技术工作者在全市大力发展无公害果品生产。在品种引进上,我们根据本市气候特点和地理优势,选择早熟着色好的优良品种;在栽培技术上,采用符合国际标准要求,适用本地经济条件,果农易掌握的生产技术规程,如:“果实套袋”、“果园生草”等一系列果品无公害生产技术。几年来,我们通过广播、电视宣传300多次,办讲座300多期,印发宣传资料40万份,发布病虫情报100余期。同时,我们还通过培养经纪人、果树产销协会促进果品销售,引进贮藏加工企业消化地产果品,解除果农果品销售的后顾之忧,促进新品种的推广和产业化链式开发。
经过努力,到2005年,全市果树面积已达10余万公顷,良种苗木繁育基地面积达133.3公顷,每年可向周边地区提供优质苗木1000多万株:制定了操作性强群众易掌握的苹果、梨等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20余个,已通过无公害果品基地认定60多个,建立无公害果品基地5.4万公顷;已注册“大沙河”牌红富士苹果,“徐沙河”牌三水梨等果品品牌20多个,实现果树生产良种化、规模化、产业化。目前,我市新品种、新技术推广覆盖率达80%以上,几年来新增效益近2亿元,并取得了显著的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联系电话:0516-83681143 13056201965)
北京有机果品生产驶入快车道
北京市从2003年开始探索和推广有机果品栽培技术。到2006年,全市已有80个、总面积1667公顷果园取得了“中国有机转换产品”证书。另外,全市共有6个、总面积231.8公顷果园连续3年通过了有机产品转换期认证,并已取得“中国有机产品”证书。经过4年的建设,北京各区县已落实推广有机栽培技术的果园7667公顷,另外,还有75个、占地2200公顷的果园计划进行有机果品生产,同时申请有机产品转换期认证。按照规划,北京市今年将重点做好1667公顷果园的有机化栽培技术推广工作。
(据《中国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