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一种情感的交流。情感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同时它更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苏霍姆林斯基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片土壤上。”由此可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情感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情感已经成为语文阅读教学的命脉。
古人云“言为心声”,郭沫若说: “为情造文”。纵观语文课本中的文章大多是古今中外的名篇。这些作品,往往倾注了作家浓厚的情感,跳动着时代的脉搏,充满着生命的活力。教师如果能在课堂上抓住文本中的情感因素,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阅读教学中的情感究竟应该如何来培养呢?
一、范读中激发情感
众所周知,教学不是单方面的活动,而是师生双向互动的。教师是学生最熟悉、最亲近的人,是孩子们乐于模仿的对象。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范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的范读是一种空间艺术,也是一种听觉的美感。教师精彩的范读,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在教学《田园诗情》时,我先在舒缓的音乐声中为学生播放了一段荷兰美景的录像,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纵横交错的河道、大片大片的郁金香、自由驰骋的骏马……看着诗情画意的景色,学生们陶醉了。接着,我在悠扬的音乐声中,让学生闭上眼睛听我范读课文,同时要求学生边听边想象。伴随着美妙的旋律,我声情并茂地读完了全文。学生静静地听着,仿佛被我带入了一个神奇美妙的境界。这时候,我趁热打铁,抓住时机让学生们谈谈自己的感受。学生们畅所欲言,兴趣浓厚。听着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的感受,看着孩子们稚气可爱的脸庞,我深深地感受到:教师适时地、动情地范读,对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是多么的重要。
二、朗读中生成情感
朗读,作为语文教学的永恒主题,有着非凡的魅力。于永正老师曾经说过“朗读法是教语文的根本之法,也是学语文的根本之法。”。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合作者、引导者,要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读书。学生只有在不断地朗读中,才能走进文本,才能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如遇到一些优美的语句或含义深刻的课文时,往往会给学生留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学生读自己最感兴趣、最想读的句子,以引导他们从读中去体味、从读中去理解。例如在教学《田园诗情》第二自然段时,我并没有急于去讲解分析,而是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结果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大部分学生都能结合自己的见解来读课文。在后来的交流中,孩子们各抒己见,充分谈了自己对文本的感悟。在一段热烈的交流之后,学生之间相互取长补短,这时再让他们读课文的话,便是有声有色了。应该说,学生们在朗读中这些看法都是十分宝贵的,它不但是孩子们智慧的火花,更是每一个孩子独特的情感体验。
三、感悟中升华情感
阅读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促使学生“悟”。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提问,进行启发引导,促使学生悟。学生只有感悟了文本,才能获得真正的情感体验,以至于达到情感上的升华。
《田园诗情》的最后有这样一句话:“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学完全文后,我就这句话设计了一个问题:这篇课文描写的就是荷兰的风光,为什么这里还要用“真正的”三个字,是不是多余了?学生带着问题再次读了课文,并且分小组作了讨论。过后我让大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说:“我觉得这三个字并不多余,有了‘真正的’读起来更带劲了。”有的说:“我觉得这三个字强调了作者所看到的景物就是荷兰特有的,在其他任何一个地方都是看不到的。”我又接着问:“那真正的荷兰是什么样子的呢?” 学生纷纷举手发言,分别结合文本描述了自己眼中的荷兰。我适时小结:“是啊,这就真正的荷兰。‘真正的’一词不仅强调了文中所写是荷兰的特色,还体现了作者对这田园风光的赞美和向往。下面请大家带着这样的感情再次读一读自己喜欢的部分。”学生绘声绘色地读了起来。这一读一悟,不但让学生进一步把握了文中描绘的田园风光,更让他们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总之,语文教学始终离不开一个“情”字。俗话说得好,水到才能渠成。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情感,让学生置身于有血有肉的世界中,感受作者的写作技巧,领略作品的艺术情感,从而使每一位学生的情感世界在阅读教学的沃土上,逐渐丰满起来。
(江苏省金坛市薛埠中心小学)
古人云“言为心声”,郭沫若说: “为情造文”。纵观语文课本中的文章大多是古今中外的名篇。这些作品,往往倾注了作家浓厚的情感,跳动着时代的脉搏,充满着生命的活力。教师如果能在课堂上抓住文本中的情感因素,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阅读教学中的情感究竟应该如何来培养呢?
一、范读中激发情感
众所周知,教学不是单方面的活动,而是师生双向互动的。教师是学生最熟悉、最亲近的人,是孩子们乐于模仿的对象。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范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的范读是一种空间艺术,也是一种听觉的美感。教师精彩的范读,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在教学《田园诗情》时,我先在舒缓的音乐声中为学生播放了一段荷兰美景的录像,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纵横交错的河道、大片大片的郁金香、自由驰骋的骏马……看着诗情画意的景色,学生们陶醉了。接着,我在悠扬的音乐声中,让学生闭上眼睛听我范读课文,同时要求学生边听边想象。伴随着美妙的旋律,我声情并茂地读完了全文。学生静静地听着,仿佛被我带入了一个神奇美妙的境界。这时候,我趁热打铁,抓住时机让学生们谈谈自己的感受。学生们畅所欲言,兴趣浓厚。听着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的感受,看着孩子们稚气可爱的脸庞,我深深地感受到:教师适时地、动情地范读,对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是多么的重要。
二、朗读中生成情感
朗读,作为语文教学的永恒主题,有着非凡的魅力。于永正老师曾经说过“朗读法是教语文的根本之法,也是学语文的根本之法。”。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合作者、引导者,要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读书。学生只有在不断地朗读中,才能走进文本,才能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如遇到一些优美的语句或含义深刻的课文时,往往会给学生留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学生读自己最感兴趣、最想读的句子,以引导他们从读中去体味、从读中去理解。例如在教学《田园诗情》第二自然段时,我并没有急于去讲解分析,而是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结果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大部分学生都能结合自己的见解来读课文。在后来的交流中,孩子们各抒己见,充分谈了自己对文本的感悟。在一段热烈的交流之后,学生之间相互取长补短,这时再让他们读课文的话,便是有声有色了。应该说,学生们在朗读中这些看法都是十分宝贵的,它不但是孩子们智慧的火花,更是每一个孩子独特的情感体验。
三、感悟中升华情感
阅读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促使学生“悟”。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提问,进行启发引导,促使学生悟。学生只有感悟了文本,才能获得真正的情感体验,以至于达到情感上的升华。
《田园诗情》的最后有这样一句话:“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学完全文后,我就这句话设计了一个问题:这篇课文描写的就是荷兰的风光,为什么这里还要用“真正的”三个字,是不是多余了?学生带着问题再次读了课文,并且分小组作了讨论。过后我让大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说:“我觉得这三个字并不多余,有了‘真正的’读起来更带劲了。”有的说:“我觉得这三个字强调了作者所看到的景物就是荷兰特有的,在其他任何一个地方都是看不到的。”我又接着问:“那真正的荷兰是什么样子的呢?” 学生纷纷举手发言,分别结合文本描述了自己眼中的荷兰。我适时小结:“是啊,这就真正的荷兰。‘真正的’一词不仅强调了文中所写是荷兰的特色,还体现了作者对这田园风光的赞美和向往。下面请大家带着这样的感情再次读一读自己喜欢的部分。”学生绘声绘色地读了起来。这一读一悟,不但让学生进一步把握了文中描绘的田园风光,更让他们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总之,语文教学始终离不开一个“情”字。俗话说得好,水到才能渠成。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情感,让学生置身于有血有肉的世界中,感受作者的写作技巧,领略作品的艺术情感,从而使每一位学生的情感世界在阅读教学的沃土上,逐渐丰满起来。
(江苏省金坛市薛埠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