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今社会的竞争日益演变成“软实力”的较量,文化作为“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升区域乃至国家竞争力上作用重大,文化产品出口作为一种特殊的贸易形式不仅传播着各个国家的文化,而且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关键词】文化产品;出口基地;文化产业园;软实力
目前,中国对外文化传播和文化产品出口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一方面,我们需要重新定位如何选择文化内容产品和走出去的策略,另一方面,我们需要以大国的风度,以平和的态度和合理的话语方式来传播我们的文化和我们的声音。由此,我们需要在文化产品出口产品及其内容上做深入的分析,选择对国家软实力建设更具品牌影响力的项目,并且以文化产业为主要平台,实施“文化内容产品出口”。
一、动因
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是我国重大的战略工程,但是至今为止中国还没有一个文化产品出口基地和产业集聚园区。
打造和建设中华文化产品出口基地即文化产品出口产业园区,基于以下几个原因,主要是基于主持该项目单位的资源优势。
第一,尽管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是我国重大的战略工程,但是至今为止中国还没有一个文化产品出口基地和产业集聚园区。
第二,建设中国文化产品出口基地特别是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必将获得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全力支持,包括可以争取许多国家以及园区所在地政府的各种形式的政策性支持和财政上的支持。
第三,本项目是各种文化产业集聚园区中最具有产业集聚可行性和内容产业地位的园区,将成为国家级的示范园区。
二、文化产品出口
文化产品出口,从内涵来说是文化产品出口贸易的简称,一般来讲,文化产品包括有形的“文化商品”(cultural goods)和无形的“文化服务”(cultural services)。从其外延来看,文化商品和文化服务其中包含了很多分类,不同地区和国际上不同组织对文化产品划分各有不同。
1.文化产品出口的意义
(1)直接的经济效益
随着我国产业改革的升级,第三产业已经成为很多发达国家极为重要的支柱性产业,其直接经济效益十分明显。在美国,视听产品已经成为仅次于航空航大的主要产品,高居出口贸易的第二位。2002年英国文化产业出口达到175亿美元,2003年成为仅次于金融业的全国第二大产业。
(2)后续相关产业链随之发展
美国好莱坞有所谓的“火车头理论”:影片作为火车头,它本身可能不赚钱,但它可以带动整个电影产业的发展。文化产品出口在对外贸易过程中也扮演着“火车头”的角色,能够带动相关产业链乃至国家文化的整体发展。
(3)提升出口产品附加值,避免相关外贸纠纷
文化产品与一般产品相比,利润是十分惊人的。大力推动文化产品出口,对于提升我国外贸产品附加值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我国文化产品出口现状
中国的文化产品出口尽管这两年增长很快,但总量和规模仍然偏小。中国文化产品2005年进出口总额比2001年增长了近三倍,但我国文化产品出口的内容主要局限在运输和旅游,这两项数字达到61%。其次是雕塑品及装饰品,占文化产品出口总额的34.1%,其中一半以上为塑料小雕塑品及装饰品。但是,一些核心文化产品,如电视、电影、图书音像制品的比例很低,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30年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的“制造业大国”。全世界每人每年要穿1双中国制造的鞋、买2米中国产的布,穿的衣服中有3件来自中国。中国经济对外贸依存度已经达到了70%以上。但和传统制造业相比,中国文化产品的对外贸易在整个行业中所占的比重太低了。
目前,中国文化产品出口逆差逐渐缩小,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逐年上升,这与党和政府对文化产业的大力支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中国文化产品出口仍未能达到应有的目标。与五千年的悠久文化传统相比,与不断提升的综合国力相比,与不断崛起的大国地位相比,中国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仍有很大的差距和不足。其中,结构性弊病正在成为影响中国文化产品出口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提升的重要制约性因素。
今后,我们应采取相关支持措施,进一步鼓励中国文化产品出口的多元化,使得中国文化产品出口仅靠由产品的单一局面转向多元一体的文化产品出口的大繁荣景象,真正提升中国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三、文化产品出口总体方向
第一,首先要打造中国文化产业的航母集团,要走规模化、集团化之路,有了足够的规模和影响力,才能走上国际的舞台,才能促进出口,提高经济效益,实现长远发展。
第二,搭建优秀的合作平台。有了一个权威的文化合作平台,我们才能利用好国际交易展会等宝贵机会,在国际上创造更好的合作,更好的探讨如何去发展文化事业。
第三,建立营销网络,规范中国文化产品在国内及国外的营销渠道,促进更多的文化产业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来真正实现中国文化的出口。
第四,培养文化产业链,文化产业链是个系统,只有形成从设计、研发、到制造、营销等这一整套完善的产业链,才能让中国的文化走向世界。这里“产业链”包含三重意义:内在产业链、协同产业链、整合产业链。让文化本身成为可以共享可以形成衍生品的内容资源,与各个其它产业协同发展,同时做好产业内部包括资本、人力和资金等各方面的配套,才真正形成了牢固的文化产业链,才能真正做好文化产品出口。
第五,完善研究、教育与培训机构。首先,对文化产品出口的研究了解越深,对中国的文化产业展也就看得越透,在制定发展战略、对策,进行规划的时候才有章可循。现在以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为首的一批国家级研究机构在对文化产业研究做出积极努力,但是还没有建立专门的文化产品出口分支研究机构。其次,我们这里的“教育”,指在文化传播上面下功夫,包括对外国的家庭影响,对青少年的文化教育。数据表明,美国是收养中国儿童最多的国家,而且美国收养家庭都十分重视中国孩子在中国文化方面的教育,这些被收养的儿童,又影响了他们的父母、邻居、同事的30万个美国家庭达100万人。因此,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具体措施,例如出版、发行对外文化教材,在全世界的大学加设汉语课程,就像我国的孔子学院等等。再次,“培训”旨在培养更多优秀的文化产品出口方向人才以满足文化产业大发展中的人力空缺。
总而言之,带有浓重的民族特色的中华文化,不仅为世界古代文明宝库增添了光彩,也为当代世界文明贡献着力量。作为一个大国,中国也在国际文化贸易领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而中国文化“走出去”,拥有着广阔的增长空间。
参考文献:
[1]阮婷婷,欧阳有旺.文化贸易壁垒的效应分析[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2]李小牧,李嘉珊.国际文化贸易:关于概念的综述和辨析[J].国际贸易,2007年02期
[3]赵有广.中国文化产品对外贸易结构分析[J].国际贸易,2007年09期
作者简介:
张保全(1982-),江苏南京人,在读博士学历,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管理学
【关键词】文化产品;出口基地;文化产业园;软实力
目前,中国对外文化传播和文化产品出口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一方面,我们需要重新定位如何选择文化内容产品和走出去的策略,另一方面,我们需要以大国的风度,以平和的态度和合理的话语方式来传播我们的文化和我们的声音。由此,我们需要在文化产品出口产品及其内容上做深入的分析,选择对国家软实力建设更具品牌影响力的项目,并且以文化产业为主要平台,实施“文化内容产品出口”。
一、动因
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是我国重大的战略工程,但是至今为止中国还没有一个文化产品出口基地和产业集聚园区。
打造和建设中华文化产品出口基地即文化产品出口产业园区,基于以下几个原因,主要是基于主持该项目单位的资源优势。
第一,尽管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是我国重大的战略工程,但是至今为止中国还没有一个文化产品出口基地和产业集聚园区。
第二,建设中国文化产品出口基地特别是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必将获得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全力支持,包括可以争取许多国家以及园区所在地政府的各种形式的政策性支持和财政上的支持。
第三,本项目是各种文化产业集聚园区中最具有产业集聚可行性和内容产业地位的园区,将成为国家级的示范园区。
二、文化产品出口
文化产品出口,从内涵来说是文化产品出口贸易的简称,一般来讲,文化产品包括有形的“文化商品”(cultural goods)和无形的“文化服务”(cultural services)。从其外延来看,文化商品和文化服务其中包含了很多分类,不同地区和国际上不同组织对文化产品划分各有不同。
1.文化产品出口的意义
(1)直接的经济效益
随着我国产业改革的升级,第三产业已经成为很多发达国家极为重要的支柱性产业,其直接经济效益十分明显。在美国,视听产品已经成为仅次于航空航大的主要产品,高居出口贸易的第二位。2002年英国文化产业出口达到175亿美元,2003年成为仅次于金融业的全国第二大产业。
(2)后续相关产业链随之发展
美国好莱坞有所谓的“火车头理论”:影片作为火车头,它本身可能不赚钱,但它可以带动整个电影产业的发展。文化产品出口在对外贸易过程中也扮演着“火车头”的角色,能够带动相关产业链乃至国家文化的整体发展。
(3)提升出口产品附加值,避免相关外贸纠纷
文化产品与一般产品相比,利润是十分惊人的。大力推动文化产品出口,对于提升我国外贸产品附加值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我国文化产品出口现状
中国的文化产品出口尽管这两年增长很快,但总量和规模仍然偏小。中国文化产品2005年进出口总额比2001年增长了近三倍,但我国文化产品出口的内容主要局限在运输和旅游,这两项数字达到61%。其次是雕塑品及装饰品,占文化产品出口总额的34.1%,其中一半以上为塑料小雕塑品及装饰品。但是,一些核心文化产品,如电视、电影、图书音像制品的比例很低,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30年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的“制造业大国”。全世界每人每年要穿1双中国制造的鞋、买2米中国产的布,穿的衣服中有3件来自中国。中国经济对外贸依存度已经达到了70%以上。但和传统制造业相比,中国文化产品的对外贸易在整个行业中所占的比重太低了。
目前,中国文化产品出口逆差逐渐缩小,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逐年上升,这与党和政府对文化产业的大力支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中国文化产品出口仍未能达到应有的目标。与五千年的悠久文化传统相比,与不断提升的综合国力相比,与不断崛起的大国地位相比,中国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仍有很大的差距和不足。其中,结构性弊病正在成为影响中国文化产品出口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提升的重要制约性因素。
今后,我们应采取相关支持措施,进一步鼓励中国文化产品出口的多元化,使得中国文化产品出口仅靠由产品的单一局面转向多元一体的文化产品出口的大繁荣景象,真正提升中国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三、文化产品出口总体方向
第一,首先要打造中国文化产业的航母集团,要走规模化、集团化之路,有了足够的规模和影响力,才能走上国际的舞台,才能促进出口,提高经济效益,实现长远发展。
第二,搭建优秀的合作平台。有了一个权威的文化合作平台,我们才能利用好国际交易展会等宝贵机会,在国际上创造更好的合作,更好的探讨如何去发展文化事业。
第三,建立营销网络,规范中国文化产品在国内及国外的营销渠道,促进更多的文化产业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来真正实现中国文化的出口。
第四,培养文化产业链,文化产业链是个系统,只有形成从设计、研发、到制造、营销等这一整套完善的产业链,才能让中国的文化走向世界。这里“产业链”包含三重意义:内在产业链、协同产业链、整合产业链。让文化本身成为可以共享可以形成衍生品的内容资源,与各个其它产业协同发展,同时做好产业内部包括资本、人力和资金等各方面的配套,才真正形成了牢固的文化产业链,才能真正做好文化产品出口。
第五,完善研究、教育与培训机构。首先,对文化产品出口的研究了解越深,对中国的文化产业展也就看得越透,在制定发展战略、对策,进行规划的时候才有章可循。现在以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为首的一批国家级研究机构在对文化产业研究做出积极努力,但是还没有建立专门的文化产品出口分支研究机构。其次,我们这里的“教育”,指在文化传播上面下功夫,包括对外国的家庭影响,对青少年的文化教育。数据表明,美国是收养中国儿童最多的国家,而且美国收养家庭都十分重视中国孩子在中国文化方面的教育,这些被收养的儿童,又影响了他们的父母、邻居、同事的30万个美国家庭达100万人。因此,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具体措施,例如出版、发行对外文化教材,在全世界的大学加设汉语课程,就像我国的孔子学院等等。再次,“培训”旨在培养更多优秀的文化产品出口方向人才以满足文化产业大发展中的人力空缺。
总而言之,带有浓重的民族特色的中华文化,不仅为世界古代文明宝库增添了光彩,也为当代世界文明贡献着力量。作为一个大国,中国也在国际文化贸易领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而中国文化“走出去”,拥有着广阔的增长空间。
参考文献:
[1]阮婷婷,欧阳有旺.文化贸易壁垒的效应分析[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2]李小牧,李嘉珊.国际文化贸易:关于概念的综述和辨析[J].国际贸易,2007年02期
[3]赵有广.中国文化产品对外贸易结构分析[J].国际贸易,2007年09期
作者简介:
张保全(1982-),江苏南京人,在读博士学历,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管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