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热点综述】
2017年1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瑞士达沃斯国际会议中心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共担时代责任 共促全球发展》的主题演讲,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2017年2月10日,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第55届会议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写入联合国决议。2018年2月25日,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中,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内容写入宪法序言,这是继十九大报告、新党章之后,人类命运共同体再次作为重要的理论概念出现在全国人民的视野中。
【押题理由】
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外交部分最核心、最突出、最重要的理念。它是探讨解决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中国方案,具有深邃的战略视野和鲜明的中国特色,阐明了新时期中国外交的原则性立场,引领全球治理体制变革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开创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崭新局面。
【知识链接】
1.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外交理念的变化
2.有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历史问题
3.有关《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与“上海合作组织”历史问题
4.有关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关系的发展问题(2018年是《中美建交公报》签署40周年)
(1)中美两国关系的发展历程
①1949年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美两国互相对抗;
②20世纪70年代: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
③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美两国关系在曲折中前进。
(2)影响中美两国关系的主要因素
①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②双方国家根本利益的需要;
③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差异。
5.新中国成立后中日两国关系的发展问题(2018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
(1)冷战对立时期(1949—1972年)
从新中国成立至1972年,日本追随美国,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推行政治上孤立、外交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的政策,中日关系处于冷战对立状态。
(2)友好和平交往时期(1972—2000年)
随着中日民间交往的日益频繁,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在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影响下,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邦交实现正常化,中日关系进入友好和平交往时期。但中日关系在友好主流下发展并不顺利,一波三折,其中1972—1992年是重新调整和重新定位时期,1998年以来则是旨在构建“友好合作伙伴关系”的新时期。
(3)“政冷经热倒退”时期(21世纪以来)
由于中国崛起,国家利益纷争的激烈(尤其是岛屿与东海问题)以及对历史问题认识的分歧加剧,中日关系出现政治上关系倒退,但经济交往加深的局面。
·链接高考·
关注学术热点,深刻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世界与中国的现实意义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体现了“现实世界”和“理想世界”、“破旧立新”与“增量改革”、“求同存异”与“聚同化异”的辩证统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质上是对中国与世界关系良性发展的战略引领,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营造更有利的国际环境,争取更广阔的空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寓中国发展于世界发展之中,寓中国利益于各国利益之中,寓中国主张于全球治理之中,寓中国道路于人类政治文明之中。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把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化、具象化、实体化作为重要努力方向。中国应探索21世纪“新型强国”之道,发挥“成人之美的全球领导力”,做好“合作共赢”大文章,巩固外交基础、拓展战略空间、树立国际威望,实现党的十九大确立的国家发展目标。
——节选自赵明昊《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2018年高考预测】
1.1969年3月,中苏边防部队在珍宝岛发生武装冲突,毛泽东认为:“中苏发生交战了,给美国人出了个题目,好做文章了。”6—10月,陈毅等四位元帅应中央要求,就当时的国际形势提交了《对目前局势的看法》等报告。陈毅等人对“目前局势”的战略性建议最有可能是( )
A.积极改善中美关系
B.争取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C.推动中日两国建交
D.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
2.1972年中美两国签署的《联合公报》中,有一段对“一个中国”政策的经典表述:“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这说明当时美国( )
A. 就两国关切的问题做出让步
B. 支持中国政府“一国两制”构想
C. 宣布与台湾断绝所有的联系
D. 向中国发出改善关系的信号
3.2017年初,习近平在联合国总部演讲中说:“中国将积极同美国发展新型大国关系,同俄罗斯发展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同欧洲国家发展和平、增长、改革、文明伙伴关系,同金砖国家发展团结合作的伙伴关系。”材料表明当今中国( )
A.建立全方位的战略伙伴外交关系
B.不断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C.坚持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政策
D.努力构建稳定均衡的大国关系框架
4.中国和美国分别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关系不仅对中美两国,还对世界发展有着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国际上,中国的核国家地位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承认,日本崛起为美国经济的竞争者。在美国自由派政治家和学者普遍呼吁重新评估对华政策,商界人士强烈渴望开展对华贸易……尼克松结束了遏制政策,转而采取一项新政策,让中国在国际政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以便更容易地遏制苏联。在这样一种“新颖”的外交格局中,美国将独占鳌头,扮演世界领导者的角色。
材料二 在尼克松访华前不久,1971年10月15日,中国就加入了联合国,这表明了追求和解引起的反响。美国赞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反对任何国家在亚太地区谋求霸权的态度,即使不是消除,至少也是限制了苏联进攻中国的可能性……中美和解使北京得以购买美国的飞机、科学仪器等中国现代化所急需的东西。学者、记者、运动员、科学家和官员的交流,方便了观念和知识的相互流动,改变了22年互不往来的状态。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据材料一,说明尼克松政府主动改善与中国关系的主要原因。(4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美关系正常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5分)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两国关系发展的因素。(3分)
【參考答案】
1.A 2.A 3.D
4.(1)原因:中国国际地位提高;日本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美国国内的呼声;美国想利用中国遏制苏联;维护美国霸主地位。(4分,任答四点)
(2)影响: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遏制苏联;有利于台湾问题的解决;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动科技文化发展。(5分)
(3)因素:国家利益;社会制度;综合国力;国内形势;国际局势。(3分,任答3点)
2017年1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瑞士达沃斯国际会议中心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共担时代责任 共促全球发展》的主题演讲,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2017年2月10日,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第55届会议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写入联合国决议。2018年2月25日,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中,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内容写入宪法序言,这是继十九大报告、新党章之后,人类命运共同体再次作为重要的理论概念出现在全国人民的视野中。
【押题理由】
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外交部分最核心、最突出、最重要的理念。它是探讨解决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中国方案,具有深邃的战略视野和鲜明的中国特色,阐明了新时期中国外交的原则性立场,引领全球治理体制变革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开创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崭新局面。
【知识链接】
1.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外交理念的变化
2.有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历史问题
3.有关《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与“上海合作组织”历史问题
4.有关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关系的发展问题(2018年是《中美建交公报》签署40周年)
(1)中美两国关系的发展历程
①1949年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美两国互相对抗;
②20世纪70年代: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
③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美两国关系在曲折中前进。
(2)影响中美两国关系的主要因素
①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②双方国家根本利益的需要;
③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差异。
5.新中国成立后中日两国关系的发展问题(2018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
(1)冷战对立时期(1949—1972年)
从新中国成立至1972年,日本追随美国,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推行政治上孤立、外交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的政策,中日关系处于冷战对立状态。
(2)友好和平交往时期(1972—2000年)
随着中日民间交往的日益频繁,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在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影响下,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邦交实现正常化,中日关系进入友好和平交往时期。但中日关系在友好主流下发展并不顺利,一波三折,其中1972—1992年是重新调整和重新定位时期,1998年以来则是旨在构建“友好合作伙伴关系”的新时期。
(3)“政冷经热倒退”时期(21世纪以来)
由于中国崛起,国家利益纷争的激烈(尤其是岛屿与东海问题)以及对历史问题认识的分歧加剧,中日关系出现政治上关系倒退,但经济交往加深的局面。
·链接高考·
关注学术热点,深刻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世界与中国的现实意义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体现了“现实世界”和“理想世界”、“破旧立新”与“增量改革”、“求同存异”与“聚同化异”的辩证统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质上是对中国与世界关系良性发展的战略引领,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营造更有利的国际环境,争取更广阔的空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寓中国发展于世界发展之中,寓中国利益于各国利益之中,寓中国主张于全球治理之中,寓中国道路于人类政治文明之中。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把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化、具象化、实体化作为重要努力方向。中国应探索21世纪“新型强国”之道,发挥“成人之美的全球领导力”,做好“合作共赢”大文章,巩固外交基础、拓展战略空间、树立国际威望,实现党的十九大确立的国家发展目标。
——节选自赵明昊《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2018年高考预测】
1.1969年3月,中苏边防部队在珍宝岛发生武装冲突,毛泽东认为:“中苏发生交战了,给美国人出了个题目,好做文章了。”6—10月,陈毅等四位元帅应中央要求,就当时的国际形势提交了《对目前局势的看法》等报告。陈毅等人对“目前局势”的战略性建议最有可能是( )
A.积极改善中美关系
B.争取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C.推动中日两国建交
D.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
2.1972年中美两国签署的《联合公报》中,有一段对“一个中国”政策的经典表述:“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这说明当时美国( )
A. 就两国关切的问题做出让步
B. 支持中国政府“一国两制”构想
C. 宣布与台湾断绝所有的联系
D. 向中国发出改善关系的信号
3.2017年初,习近平在联合国总部演讲中说:“中国将积极同美国发展新型大国关系,同俄罗斯发展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同欧洲国家发展和平、增长、改革、文明伙伴关系,同金砖国家发展团结合作的伙伴关系。”材料表明当今中国( )
A.建立全方位的战略伙伴外交关系
B.不断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C.坚持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政策
D.努力构建稳定均衡的大国关系框架
4.中国和美国分别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关系不仅对中美两国,还对世界发展有着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国际上,中国的核国家地位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承认,日本崛起为美国经济的竞争者。在美国自由派政治家和学者普遍呼吁重新评估对华政策,商界人士强烈渴望开展对华贸易……尼克松结束了遏制政策,转而采取一项新政策,让中国在国际政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以便更容易地遏制苏联。在这样一种“新颖”的外交格局中,美国将独占鳌头,扮演世界领导者的角色。
材料二 在尼克松访华前不久,1971年10月15日,中国就加入了联合国,这表明了追求和解引起的反响。美国赞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反对任何国家在亚太地区谋求霸权的态度,即使不是消除,至少也是限制了苏联进攻中国的可能性……中美和解使北京得以购买美国的飞机、科学仪器等中国现代化所急需的东西。学者、记者、运动员、科学家和官员的交流,方便了观念和知识的相互流动,改变了22年互不往来的状态。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据材料一,说明尼克松政府主动改善与中国关系的主要原因。(4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美关系正常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5分)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两国关系发展的因素。(3分)
【參考答案】
1.A 2.A 3.D
4.(1)原因:中国国际地位提高;日本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美国国内的呼声;美国想利用中国遏制苏联;维护美国霸主地位。(4分,任答四点)
(2)影响: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遏制苏联;有利于台湾问题的解决;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动科技文化发展。(5分)
(3)因素:国家利益;社会制度;综合国力;国内形势;国际局势。(3分,任答3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