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删帖的江湖

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1e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的删帖公司也会采取给网站管理员、版主好处费、红包等“见不得光”的方式,来达到删帖的目的
  “删除百度快照、删除负面新闻、删除负面信息请找专业团队。”这是沈阳一个网名为“番茄”的网络删帖手在互联网上打出的广告语。
  近日,“网络删帖”公司这一新名词的横空出世引发了很大的争议。事实上,在当前互联网上有无数的“番茄”存在着,他们的背后很多甚至是专业的“网络删帖”公司。
  本刊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越来越多的公关公司也把帮助客户删除网上负面信息纳入了服务范畴。
  
  删帖与删新闻
  
  “番茄”从事网络删帖业务的时间并不长,但业务发展较为迅速。他对本刊记者称,找上门来的个人和企业客户都有,“一半一半吧”。
  “番茄”自称最为得意的一件业务是帮助了一位惶恐的女大学生。
  某大学刚毕业的徐丽(化名)在找工作时,把简历贴到了某人才网站上,但没过几天各种莫名其妙的电话就找上门来,露骨地跟她谈婚论嫁。
  一头雾水的徐丽后来在朋友的提示下上网搜索了自己的手机号,搜索结果让她大吃一惊,她简历上的照片和手机号不知为何被人张贴到了某婚恋网站上。
  前不久,徐丽通过网络上的广告找到了“番茄”。“番茄”毫不迟疑就接了这笔业务,几天后成功地帮徐丽把照片和手机号从征婚网站上删除了。
  尝到了成功滋味的“番茄”由此也注意到了网络删帖背后隐藏的商机。他告诉本刊记者,这些天他正在向当地的工商部门打听,“看有没有可能搞个执照。”在“番茄”看来,这是网络创业的一种新模式。
  事实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网络营销和公关公司把网络删帖视为其业务的一部分。
  尔玛中国互动营销公司的负责人“立二拆四”向本刊记者坦承,“网络删帖”的事他们早就在做。据他介绍,“网络删帖”不仅仅是删除网友的帖子、博客、评论,还包括删除网站上的新闻。
  “立二拆四”向本刊记者展示了一份他为某客户打造的危机处理方案,其中最重要的有两点:一是控制影响力论坛的传播,二是封杀新闻报道。“立二拆四”解释,所谓控制影响力论坛的传播,也就是一般意义上的删帖。
  “有些负面信息确实对企业来说是致命的。”中国传媒大学网络口碑研究所副所长杨飞认为,在互联网影响力日渐扩大的背景下,没有企业敢忽视网络舆论的力量。
  
  灰色的删帖手段
  
  数量众多的网络删帖公司在宣传中都极力表明其删帖的能量。本刊记者调查发现,删帖手段大致有如下三种。
  一是专业的黑客技术,也就是侵入到网站的服务器,通过篡改后台数据来实现删帖的目的。不过,“番茄”对本刊记者承认他并没有这种技术,“要有这本事我还用帮人删帖来赚钱?”北京点石时代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的首席网络营销顾问“阿任”认为,所谓黑客技术不过是忽悠外行人的把戏。阿任真名任会来,他对本刊记者介绍,“网络删帖”确实是他公司业务的一部分,但黑客手段是他从来都不敢去想的,“谁都知道那是明显违法的。”
  国内知名门户网站新浪网新闻中心的一位编辑也向《瞭望东方周刊》证实,新浪的服务器占了几层楼,不是那么容易能让人侵入的。
  事实上,成熟的网站都有较为严格的审核和删帖工作流程,这也是一般删帖公司运用最为常见的手段。
  猫扑网互动中心总监杜培源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当企业或者个人要求删除某条帖子时,必须出具充分的证据证实该帖子失实,并且“企业要附上营业执照、个人附上身份证复印件”,猫扑的客服等部门才会据此通知管理员删帖。
  但这一程序并不是所有企业和个人都熟知的,而且影响力大的帖子和新闻往往会转载到数个论坛或网站上去。同时,传统监管措施在类似造谣中伤的恶意曝光面前,往往显得非常无力。“警察根本来不及反应。”阿任认为,网络炒作短时间就足以动摇消费者对一品牌的信心,等公安部门追查过来的时候影响已经造成了,这都为专业的“删帖公司”提供了生存空间。
  在“立二拆四”给本刊记者演示的一个“删帖策划案”中,他详细列出了各大网站和论坛删帖需提供的证据、网站受理部门的联系人、联系方式等等。
  “说到底,与网站的关系很重要。”“立二拆四”认为,企业看重的正是他们对网络运作流程的熟悉以及与网站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也就为第三种删帖手段提供了可能。“跟网站的管理员或者版主很熟,打个招呼请他帮忙给删了。”杜培源介绍,这种方式事实上很难避免关系的存在。
  “立二拆四”透露,有的删帖公司也会采取给网站管理员、版主好处费、红包等“见不得光”的方式,来达到删帖的目的。
  
  潜规则博弈
  
  对“番茄”这种尚未成型的小作坊式“网络删帖”行为来说,删帖带来的收益是很少的。“番茄”介绍,他给个人每删一个帖子收50到100块钱不等。
  专业的网络公关公司帮企业删帖收费则要高出许多。“立二拆四”介绍,业内一般在论坛上每删一个帖子收几百,如果是删新闻的话就会三千五千上万不等了。
  “立二拆四”对这种零散的业务并不感兴趣,他透露,他的公司主要是为常年合作的大客户删帖,按季度或年份为其提供系统的网络舆情监测,涉及的金额每笔最高可达上百万。
   IRI网络舆情咨询机构总经理李艳向本刊记者介绍,他们公司开发了两种实时的舆情监测软件“I-monitor”“I-catch”,能根据关键词实时抓取相关的新闻、评论,从而得出某社会热点事件、某品牌在互联网上的关注度。李艳说,这种产品很受公关公司和企业的欢迎。
  这也说明互联网日渐扩大的影响力,让企业不得不愈加重视网络舆论的力量。“立二拆四”介绍,删帖公司的背后存在着一条模糊的利益链。本刊记者发现,这种所谓的利益链事实上涉及网站和企业两方面的诉求。
  对企业而言,除去严重的产品质量问题,企业在生产、流通、销售的任何一个环节中还可能产生瑕疵,如果被放到网上无限扩大,就可能给企业造成困扰。
  不仅如此,网上谣言的危害也不能忽视。杨飞介绍,不久前有网友在南方某知名网站上发帖披露一房地产商的负面消息,该网站未经核实就把帖子内容当成新闻放在了网站首页上,迅即引发国内其他门户网站转载,这给该颇具影响力的地产公司造成很大的困扰,股价一路下跌。
  此外,“立二拆四”还介绍,企业故意在网络上组织人发帖诋毁竞争对手,也是不正当竞争在互联网上的呈现方式。
  杨飞认为,大多数企业在面对互联网的时候,往往是很弱势的,加上某些网站缺乏自律,很容易滑落到利用网络舆论利器实现自身的商业利益,“动机可能并不单纯,但在当前网络环境下,网络删帖是必然会存在的。”
  据“立二拆四”介绍,他曾接手过一个类似的案例。某著名的日用品牌一直拒绝在某网站上投放广告,无计可施 的网站碰巧看到网络上有消费者发帖投诉,称在使用该产品时发现里面有虫子,该网站立即就此进行炒作,通过对帖子置顶等手段进行放大,给该产品造成了沉重打击。
  杨飞也透露,某些网站在内部培训销售人员时,会叮嘱其多关注企业的负面新闻。“负面的新闻放在首页上,企业肯定就会打电话过来。”“立二拆四”称,这是某些网站屡试不爽的手法。
  “天涯杂谈”版首席版主“一马青尘”表示,他的权限仅仅是按照版规进行管理,至于与企业商务合作,或者企业希望删帖,都是直接跟天涯网站方联系。涉及删帖的话,网站的管理员就可以做到,并不需要通过版主。
  当前,根据有关互联网管理规定,大多数网站尤其是商业网站并没有采编权,网站新闻只能是转载传统媒体的报道。但据杨飞介绍,某些大型网站通过采取和个别传统报刊合作的方式,使其成为网站的“傀儡刊物”,借重其采编权刊发报道进而在网站转载,以实现某些目的,“这种情况下,互联网就没能成为舆论公器,而成了谋求私利的武器。”
  除此之外,更为常见的一种方式是企业跟网站签订“保护性协议”,也就是企业同意在该网站投放多少广告,网站则承诺在一定时期内不出现该企业的负面消息。
  “这就是所谓的潜规则。”杨飞说,这种手法不仅企业在使用,某些地方政府部门也可能牵涉其中。
  据阿任介绍,曾有某地方政府的旅游局找到他,请求帮忙删帖,原因是某游客在当地景区游玩回来后,上网发帖指责景区服务。杜培源也介绍,像类似情况,除了找公关公司或者删帖公司外,政府部门还可能直接找到网站进行公关。
  显然,这给网络腐败和侵蚀公众话语权提供了操作空间。
  
  话语权的辩证
  
  事实上,删帖并不是一个新鲜的事物,自互联网出现以来就相伴相随。
  杨飞认为删帖可以分为两种,除上述企业行为的删帖外,还包括政府或法律行为的删帖。后者一方面是指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禁止发布的内容,比如黄赌毒等方面的信息。另一方面是指未经证实的虚假信息和对隐私的泄露,比如造谣、谩骂等。
  最近很多社会热点事件都是先从互联网上曝光开始的,某些情况甚至还无从追踪爆料人是谁。“背后的动机可能就很复杂。”“立二拆四”说,有的可能确实是出于舆论监督的目的,但也不能排除是出于政治报复、打压对手、发泄对社会不满的可能。
  前段时间,因个人网站被封而起诉到法院并胜诉的北京理工大学教授胡星斗也向本刊记者表示,网络上鱼龙混杂,加强管理无可厚非。
  据阿任介绍,前段时间湖北巴东“邓玉娇案”炒得沸沸扬扬的时候,他的网站曾检索到一条有关此案的激烈评论。不久,他就接到了湖北警方打来的电话,要求他立即删除该条信息。“这种删帖是最为彻底的。”阿任说。
  这也是当前“网络删帖”引发争议最大的地方。很多人担心,互联网在扩大公众知情权、话语权的同时,可能遭遇“网络删帖”的矫枉过正。
  “番茄”也并不是所有的业务都接,像已经被国家监管部门曝光的产品质量事件、已经通报的重大安全事故,“给再多钱也不敢去删的。”
  2008年“三鹿”事件发生后,有公关公司曾给“三鹿”建议立即跟网站“公关”,删除网络上的负面信息。事件发生之初,国内某著名搜索引擎还为此饱受诟病。
  不可否认的是,现行网络游戏规则下,操控网络舆论变得很容易。李艳透露,不仅是企业、公关公司,现在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也通过类似方法在监测网络舆情,以掌握社情民意。
  杨飞认为,“具体的删帖手法确实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但当前最重要的还是进一步完善网络环境,使之朝良性方向发展。
  “每一次操控都是一次伤害。”杨飞说,在企业和网站都只顾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互联网越发达,公众的话语权可能就越不能得到保证。“网络删帖盛行背后更多的是网站的问题,而不是企业和个人的问题。”
  胡星斗认为,当前网络删帖并没有具体的标准,很大程度上是根据管理者的个人喜好来决定的。“无法可依是导致网络腐败和权力寻租的根本。”
  阿任也介绍,他在接业务时大都是根据自己的判断,有时很难把握什么可以删、什么不能删。
  胡星斗说,他并不笼统地反对删帖,但希望国家有关部门能制定相关的网络信息法,加强网络监管,从而真正维护公众的话语权和知情权。
其他文献
温州民间资本如何对接风险机构,完成温州经济转型?    5月16日,著名经济学家、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与温州市委副书记、温州市市长赵一德共同为温州风险投资研究院揭牌。  在当日举办的温州民间资本发展高峰会上,一千多位温州企业家到场参会。  此前的5月13日,国务院刚刚颁布被称为“新三十六条”(《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对民间资本的准入范围、投资环境等做出了更为开放的
三个月的时间内,Jeep
职工增长一点工资和福利,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但是更大的利益,是企业得到的。    泰州的工资协商是江苏省集体协商的典型缩影。江苏省总工会民主管理部部长殷同喜向《瞭望东方周刊》记者介绍,1995年以后,江苏就在全省各类企业中全面推行集体谈判。到2009年上半年,全省开展工资集体谈判的企业已近17.3万家,覆盖职工人数近867万人,约占全省工会会员总数的62%。  《瞭望东方周刊》:如何总结工资协商的价
13世纪,当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游历天下来到中国西南边陲时,在古老的滇池之滨看到了一座被他称为壮丽大城的城池一昆明。  今天,“春城”依然是昆明独有的城市名片,却不是它唯一的城市名片。  车行在去年刚建成的二环路上,徜徉在酒吧林立的翠湖公园,到滇池路的泰国美食街吃一顿正宗的泰餐,看着路上行人中混杂的缅甸人、越南人……今日的昆明,“包容”已成为了这个城市最突出的性格。  作为一座兼容并蓄的开放性城
在我这个中国文化仰慕者看来,即将到来的10年将是中国的“公平10年”,决策者在制定政策时将会更多用“心”,而不是用“脑”。    在5000年的中国历史中,有2/5的时间,中国都是全世界领先的经济和科技大国。现在的中国,正朝着这个地位重新出发。在人类历史上,也从来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在20世纪后半叶开始的60年问,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果仔细审视中国历史,特别是最近30年的历史,会发
此时的北京涂鸦圈里,已经有大大小小的涂鸦团队十多个,分别来自高校、上班族和艺术团体。  13年前的北京街头,“大人头”经常可以看到。那个单线勾勒出的大脑门、厚嘴唇的形象,出现在街角、拆迁中的墙壁上、立交桥下。它的作者张太力,由此被称作“中国涂鸦第一人”。    “大人头”    张大力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毕业后,一直在圆明园画家村“漂”着。他过得很窘迫,经常处于饥饿状态。  1989年,张大力跟随女
邓小平说,北京在前三门一带建了30栋房子,外面好看,里面就不行了。可派人出来看,学人家是怎么搞的。“要比就要跟国际比,不要与国内的比”。    11月的新加坡,即使在夜晚仍然暖风四溢。中国副总理邓小平与新加坡总理李光耀的谈话也在升温。两人就像一对相识多年的老友,在饭后一起商量解决邓小平“家里”的问题。  这是1978年。中国在这一年决定推开国门,启动变革。  邓小平问,中国要改革、要发展,最重要的
6月1日,上证综指在5月的最后一个交易日的基础上飙升了80余点,这是儿童节的资本市场送给中国股民最好的一份礼物。  令一些股民更感意外的是,在本刊记者发稿前的大半个月时间里,上证综指一直站稳在2700点之上,且一度突破了2800点的高位。  大牛市是否已经到来?股市的持续飘红是否意味着中国经济已经开始复苏?    三大动力助推股市    “一般而言,股市复苏有两种可能:一是提前反映实体经济的复苏;
长达184天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已经进入倒计时。在期待第一次光临中国的世博会完美收官的时候,在“成功、精彩、难忘”已成定局的时候,回望“世博时间”的每一个日日夜夜,可以感叹时光飞逝,但必须沉淀梦想。这个梦想,就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人类最伟大的梦想,莫过于让我们以及我们的子孙后代生活得更美好,承载这梦想的世博会,接力传递了159年。“一切始于世博会”,159年来,每一次世博大幕的开启,都
洪水灾害是风险的概念,它只能降低或转移,不可能完全消除。  随着特大洪峰向长江中下游推进,人们越来越多地将今年的南方洪水与1998年“世纪洪水”相提并论。  12年前的那场防洪抗洪,成为推动中国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的重大契机,而1998年后中国所用的治水之道,将在今天遇到最为严峻的考验。    人力能否胜天    1998年抗洪,人们印象最为深刻的莫过于“严防死守”。在中国堤防标准与安全性无法